雲安郡王李結和洋川郡王李緯的到來,將慶典推進到第一個**,李緯跟李茂不大對付,打了個照面後,便去會相熟的朋友。
李結卻將李茂叫到一邊,責道:“你做了院主怎麼就忘了故人,一趟也不到我那去。”李茂道:“李茂不過是個六小吏,豈敢擅自登門叨擾,於禮不合。”李結笑道:“你我之間以朋友相交,在乎那些煩縟禮作甚。”又笑道:“既然做了上都進奏院主,鄆帥可曾爲你請官。”
李茂道:“某雖擔任侍御史已滿兩年,卻因在邊疆充任軍務,一直未能考選晉級。前日去吏部,說年資要從今年初算起,此刻還未到考選日期。”李結道:“可惜,可惜,茂華兄這樣的才幹,留在京城與諸司周旋,幹這些迎來送往的勾當,實在是可惜了。”
見李茂不接招,李結又道:“前日大兄問我開春後去哪遊歷,我說去遼東故地,大兄就想起了你,說李茂華不是要移民遼東,殖民拓產嗎,事情進行的怎麼樣了。我哪裡知道,當日我只是跟他那麼隨口一說,沒想到他就記住了。”
“沒法子,我只能敷衍說已經有了些進展,不過李茂華最近留在京城執掌進奏院,耽誤了不少事情。王兄聽了連連嘆息,說可惜了一個人才。茂華兄,廣陵王可是極少當面誇讚一個人的。”
李茂遙向十六王宅方向拱了拱手,道:“大王謬讚,李茂慚愧。”
這時門外忽然鼓樂大作,當朝太子李誦寵信的宦官突吐承璀代表皇太子爲王叔的母親送來了一份賀禮。皇太子執半幅天子鑾駕,儀容尊貴至極,在賀壽現場的所有官和有爵位者統統上前見禮。
突吐承璀獻了壽禮後,向洋川王李緯、雲安王李結行禮,問李結:“殿下有口諭,着郡王叫淄青李茂明日到少陽院來。”
李結笑道:“這位就是李茂,使者可當面宣諭。”突吐承璀望了眼李茂,細聲細語地讚道:“年輕,年輕,王炳臣四十二歲才做知院,你比他可年輕多了。”
突吐承璀身材高大,腿長手長,竟比李茂還高出半個頭,不過他的腰總是弓着,見任何人臉上都掛着淺淺的微笑。他在東宮侍奉多年,深得李誦的信任,李淳開府後,李誦將其賜網
李結私下問突吐承璀:“父親尋李茂華是爲何故?”
突吐承璀細聲細語地答道:“聖人今日在中和殿召見了左衛將軍朱榮河,他本是平盧軍的老將,說起國朝因安史之亂丟棄遼東,聖人唏噓不已,聖人問太子‘國家何日能恢復失地’,太子無言以對,唏噓流淚。回少陽院後,太子讓小臣取來遼東輿圖,看了又看,然後就吩咐了這件事。”
李結笑對李茂道:“太子召你八成是爲了遼東之事,你要心裡有數。”
有了李結的提醒,李茂的心思就全跑到了遼東之事上。移民遼東的本意是爲自己找一個避難所,這地無須太大,只要能立足便可。
他的一切方略都是圍繞這個基點進行的,至於怎麼恢復遼東,他是從來沒有想過。而今一下子要他拿出恢復遼東的方略,李茂有些犯愁。
他早早地告辭回進奏院,找出鄭孝章從鄆州送來的遼東地圖,這幅地圖是鄭孝章花了大價錢託人從軍府圖籍館裡盜印出來的,這本是平盧軍在故地的駐防圖,涵蓋了整個遼東的山川湖澤,城鎮村寨,李茂結合自己所掌握的情況,在圖上詳細標註了現存的漢人據點。
他的遼東拓展計劃正是以這些漢人據點爲基礎。
看到這幅圖,李茂原本混沌的腦袋漸漸清朗起來,他的思維越來越活躍,越來越有條理性,一條恢復遼東的大方略就此成型。
感謝後世昌明的科學技術,使得李茂比這個時代的任何人都更加準確直觀認知遼東的地理地貌,氣候礦產。雖相隔千年,這些知識還是有益處的。
二日一早,進奏院門外就有人來請李茂入宮,不是大明宮少陽院的人,而是雲安王府的人。李結擔心李茂第一次入宮不懂規矩,被人爲難,特意派人過來的。
入宮的規矩確實多,李茂出任進奏院院主以來,入宮參加過兩次大朝會。
按照唐朝的典章制度,每逢大朝會在京九以上官員全部要到場,人數在兩千人朝上,偌大的宣政殿前烏泱烏泱全是人。
李茂的這個侍御史是外鎮帶職,跟在臺的御史無法相提並論,站位甚至還在本院同知張賀年和判官鍾健之後,自無緣一睹天子龍顏,這也是李茂一直引以爲憾的一件事。
……
在宮門前等候多時,有少陽院使遣人來導引李茂入宮,大明宮的規模相當於一座中型城市,大體分作前朝和菊花,前朝的核心建築是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以此爲中軸,兩側分佈着左右金吾衛仗院,中書省,門下省,少陽院、翰林院等機構。
唐朝的皇太子在玄宗朝以前居住在太極宮東側的東宮,此後移居大明宮內的少陽院。少陽院有東西兩處,西院供太子寢居,東院用以處理政務。
皇太子李誦,是當今天子的長子,初封宣城郡王,後進宣王,大曆十四年立爲皇太子,在少陽院中做皇太子已有二十三年,仁德之名早已布及天下。
自貞元十八年後,天子李適有感身體每況愈下,便有意識地讓太子參與政務,不過囿於傳統所限,太子所能與聞的政務多數還限於遠景規劃之類,譬如恢復遼東失地。
太子李誦年四十四,爲人沉毅寡言,不怒自威。
九月初京城曾傳言說他得了中風,口不能言,李茂還曾命林英設法打探,各種消息相互矛盾,莫測深淺。不久之前,李茂還遣林英往王叔處刺探消息,卻沒料到,只隔了一夜自己就能親自覲見太子。
那白花花的錢花的當真冤枉。
禮畢,太子賜座。還在曹州孤山鎮時,李茂每得閒暇就向葛日休夫婦討教醫理,略學得些望聞問切的本事。他偷窺太子面容,見他面色暗黑,似有隱疾在身。
李茂暗暗吃了一驚。
召見李茂之前,李誦剛剛從延英殿回來,延英殿是大明宮主要宮殿之一,延英奏對是中唐以後天子與宰相處理政務的重要方式,除非有恩旨特許,太子無權參與。
他做太子已有二十三年,前二十二年裡,未曾踏足此地半步。只是在一年前,他的父親天子李適預感到自己時日無多,才允許他旁聽奏對,但也只是旁聽,在整個奏對過程中,他無權發表自己的見解。
這日的延英殿奏對上,西川節度使韋皋奏稱吐蕃寇邊被邊軍擊潰,奏請朝廷撥款在邊境地區增修關隘以防禦吐蕃。
幾位宰相同以國庫不足爲由反對韋皋的建議。
天子就此事問了太子意見,李誦也不同意撥付款項修築邊城,他建議朝廷出資向邊地移民,再堅固高大的城池若無軍民駐守,也是空城一座,
李誦的見解得到父親的高度讚賞,天子年事漸高,對太子的態度由禁錮、猜忌而變得越來越信任,這讓李誦感到一絲安慰,但慮及父親的身體越來越差,心中又沉甸甸的。
這份沉甸甸的心在見過李茂後不久便變成輕盈起來,第一次見面,雙方對對方的印象都不錯,李誦甚至還親自過問李茂喜歡喝什麼茶,雖然只是普普通通的一句話,卻讓李茂心裡熱乎乎的。
提了一整夜的心終於放了下來,待談到遼東事務時,李茂的思路異常的清晰,思維異常的活躍,他索取紙筆,當場勾勒出遼東的地理輪廓,標註主要的山川河流,向李誦介紹起自己恢復遼東的設想。
李茂的方略概括起來就是移民建城,由點而線,由線而面,步步蠶食,待實力壯大後,與朝廷東征大軍裡應外合,一舉收復遼東失地。
李誦沉吟片刻,問道:“遼東地接幽州,南隔渤海與淄青、河北相望,遠離腹心之地,朝廷的恩澤難以企及,移民、建城的經費從何處着落?”
這個問題李茂早有考慮,他不慌不忙地回答道:“遼東地方,水土豐美,物產豐饒,宜農宜牧,移民建鎮,自力更生。該地所產貂皮、人蔘在中原廣受歡迎,可以組建商社將遼東特產運銷內地,將內地的鹽鐵運銷遼東,以此籌措經費。”
李誦道:“遼東遠隔萬水千山,若氣候已成,不服朝廷管束,當如何解決。”
李茂道:“只要朝廷示以恩德,雖萬里,亦心向長安。朝廷亦可選忠貞幹練之臣暗中操縱,待時機成熟,一紙詔書到遼東,何處不是大唐的領土。”
李誦道:“遼東地接室韋、契丹、渤海、新羅,又與河北驕藩相鄰,朝廷稍有失措,便要引發不利反應,朝中大臣,誰肯冒此風險前往。你肯放棄眼前一切,遠赴遼東爲朝廷效力嗎?”
李茂道:“若殿下差遣,李茂肝腦塗地,在所不辭。”
李誦哈哈一笑,起身讚了聲好。取玉帶和自己的佩劍賜予李茂,言道:“你且暫留在京中,將來必有召喚。”
步出少陽院,李茂猶在夢中,腦子裡一片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