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演習

前面各營走過紫禁城樓以後便是直奔京城外大校場集結,按照原定計劃,他們是要去準備進行下一步的實戰演示,用以向天下人宣示大明軍威。

待最後一個營走過樓前,全場逐漸寂靜無聲,崇禎皇帝牽着周皇后的手踏上前兩步,環視下面諸人一圈,向一旁小太監點點頭。

那小太監立即走上前,將一直拿在手中的聖旨鋪展在半空中,高聲喊道:“奉天承運皇帝,制曰:

朕以涼德,纘承大統,意與天下更新,用還祖宗之舊。然登極十八載以來,朕屢受奸臣蠱惑,錯殺忠良者甚重,以致天下失心,虜乃三入,寇則八年,師徒暴露,黎庶顛連,此皆朕之過也。

幾聞百姓家破人亡,妻離子散,朕便痛心切齒,有如痛在己心!

於戲,朕夜聞祖宗之聲,感懷將士忠義,方敢以非盛之國,全力抗賊擊虜,決意於社稷共存亡。

至此崇禎十七年,集我王師三軍之力,合圍大舉,直搗中堅,終得力殲勁寇,北卻韃虜,先獲良鄉大捷、宣鎮大捷,後得固關大捷,非天命於朕,乃大明將士百姓萬衆一心,成此中興之世。

此前,朕有罪於天下,今後,朕亦當以戴罪之身,帶領我大明的軍隊,取得一個又一個大捷,崇禎十七年的一切,絕不會是盛世泡影,這只是一個開始。

從今以後,朕將繼續秉承先帝遺志,以爲大明開創一個有如漢之光武一般的中型之世爲己任。

建奴者,大明世代之臣孫也,實爲跳樑小醜!朕向天下人承諾:有招一日,朕必會親手在盛京城頭,插上我大明的國旗!”

這聖旨實際上就和大明的宣威令差不多,周圍的百姓們聽見以後都是面色動容,跪成一片,山呼萬歲。

看見這種盛大的場面,湯若望和一些被徵調到工仗局以及欽天監的洋人們嘰裡呱啦在說什麼,雖然很多人都聽不懂,但是也能從這些洋人臉上羨慕的神情猜出來他們談話的主題。

實際上,大家都不是傻子,無論東林黨如何宣傳,這崇禎十七年的一切似乎都在轉好,雖然這個轉好的程度還沒有很大,但確確實實是一個好兆頭。

最顯而易見的是,自崇禎皇帝復設三廠一衛以來,東林黨被捕殺的十分嚴重,文人將這些事說成廠衛濫用職權之舉。

對於百姓們來說,卻並沒有所謂天下幾近傾覆的感覺,事實恰恰相反,隨着大批文人士子被逮捕入獄,這京城一下子清淨了不少,居然在開始逐漸安定。

京城的地痞和無賴在這一年消失了就七八成,自從巡城御史被撤換以後,東廠開始在五城兵馬司各個分衙設立看班,官府也是煥然一新,差役上街巡查,遇到什麼事一般都會過問。

最起碼來說,青皮和地痞也不敢在明面上去害人了,還有一些地方上擁有職權的小官,也不敢再肆無忌憚的濫用職權了。

城外大校場之內,整齊站立着三萬餘名精挑細選出來的京兵,這次實戰演練首先以十幾門禮炮對空放炮開始。

“砰砰砰——”

禮炮放畢,校場內立即響起激烈的喊殺聲與雜亂的腳步聲,三千餘名身穿紅色衣甲的步弓手疾行上前,忽然傳出一聲難以聽清的喝令聲,步弓手立即將手中弓箭對準天空。

“嗖嗖嗖——”

步弓手完成齊射之後,還沒等在場的衆人回過神來,便是聽見一陣地動山搖的巨響,原來是各種火炮開始逐一齊射。

緊接着,長槍兵隊列由南進入校場,先是一步一步的整齊前進,繼而在隊官的喝令之下逐漸加快腳步,最後則是端起長槍開始衝鋒。

這次實戰演習主要是以弓手齊射、火銃齊射,火炮齊射和長槍刺殺,變陣換陣爲主,實際上就是京軍各營在平日的訓練科目。

演習大約持續了兩個時辰才總算告一段落,崇禎皇帝和周皇后沒有停留,與羣臣在萬衆矚目之下來到忠烈祠,準備舉行大典的最後一個步驟——“公祭”。

崇禎皇帝明白,自己能活到今天,完全是因爲下面那些自己甚至都不知道姓名的將士奮勇死戰,所以這公祭,也就是勢在必行。

早有一大批聞訊趕來的各色人等聚齊在忠烈祠門外想要一睹皇帝尊榮,有一名抱着幾歲大孩子的婦人便是其中之一,遠遠看見崇禎一行人來了,她也是與衆人一樣,慌忙跪成一片,口呼萬歲。

這其中大多數都是衣衫老舊的百姓,除此之外,也有一些穿着綢袍的豪紳遠遠站在閣樓裡觀望,前者面色擔憂,後者則是有說有笑。

見到這種情形,周圍的順天府和五城兵馬司差役生怕其中有人會對皇上不利,不敢怠慢,趕緊上前攔住人羣,甚至有的已經開始大聲呼喊,不想讓這些刁民衝撞到皇上。

那婦人起初跪倒在地,差役忽然來的時候無從反應,再加上一整日未曾吃飯,自己被差役推走,但孩子卻仍然留在原地無人看管。

“我的孩子,我的孩子!”

“別擠了,再往前擠當心老子動刀了!”這種情況之下,差役也沒什麼猶豫,出口便是習慣性的威脅。

“可我的孩子還在那啊!”婦人沒有管差役言語之中的威脅,依然是瘋狂的向前去擠。

崇禎皇帝正走着,卻是遠遠聽到一陣小孩子的哭聲,當下便皺着眉頭來到人羣前面,這才見到居然有一個孩子坐在地上,語氣嚴厲的問道:

“怎麼回事兒?”

這小孩子撕心裂肺的痛哭,就連周皇后都覺得可憐,皺眉說道:“這是誰家的孩子啊,怎麼沒人管呢?”

這個時候,向前擁擠的人羣卻忽然停了下來,那差役趕緊在順天府尹的眼神示意之下上前拜倒在地,卻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還沒等崇禎皇帝再問出什麼來,周皇后卻直接走出禁軍兵士的保護,上前將這孩子抱起來哄着。

沒幾下,方纔還大聲哭喊的小孩一下子就沒聲了,安詳的趴在周皇后懷裡,乖巧得很。

百姓們見狀都是相視一笑,心道皇后真是平易近人,湯若望和一些傳教士更是覺得不可思議,這種事在西方,那是根本不可能發生的。

見到這一幕,方正化有些擔憂周皇后的安全,揮揮手就示意御馬監的太監們前去保護,其餘人還沒等動作,卻被崇禎皇帝舉手攔下來。

崇禎皇帝看着周皇后和百姓之間其樂融融的狀況,其實心下也不怎麼擔心,畢竟中間還有順天府和兵馬司的差役們隔着,又能出什麼事兒?

不多時,周皇后將這小孩交還到那婦人手中,笑着問道:

“這孩子叫什麼?”

那婦人沒想到當今皇后會跟自己說話,抱着自己的孩子跪在地上說道:“民婦回皇后娘娘的話,他叫寶蛋。”

“哦。”皇后又是一笑,說道:“挺好聽的名字,看這肥頭大耳的模樣,將來定是國家棟梁。”

周皇后和民婦在交談,崇禎皇帝帶着侍衛走到差役跟前,招招手示意他起來,語氣緩和的說道:

“既是爲了朕和皇后的安危着想,便姑且饒了你這意思,不過要記住,平日不可以藉着辦差的由頭欺負百姓。”

“否則叫朕知道,必定饒不了你!”

第一百八十八章:欲加之罪第六百六十五章:合圍第七百二十六章:給力的多鐸第二百一十七章:大明柔妃第五百零一章:雄盛之主第七百零九章:已經甦醒的東方巨龍第六百零一章:鐵面柔心帝王情第三百八十六章:人在家中坐,事從天上來第四百一十九章:驚變山海關第七百一十三章:駐蒙兀兒大使第一百五十章:全殲第三百九十六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中)第三百五十二章:三屯營北上第六百二十五章:喋血土地廟第七百八十四章:全世界都在真香第六百六十二章:意料之外,良將何來第四百九十一章:說媒第五百五十章:大明步軍的改革第三百八十章:惠國公第一百六十一章:宣武第三百九十八章:遼國公之請,大明天可汗第五百八十四章:四年前的詔書第五百四十七章:端倪第一百九十二章:朕嫁女兒還得倒貼?第一百七十章:開張第七百七十三章:帝國之刃第六百七十五章:要想富,先修路第一百二十九章:兵賊第七百八十七章:廠衛是皇家的,不是臣自己的第六百二十四章:人心向背第四百四十七章:強龍偶遇地頭蛇第七百一十八章:不滅其國,誓不罷休第四百八十五章:清軍第五百八十五章:朝鮮王都的黨爭第五百零九章:諡“文正”第四百三十九章:東廠毒蛇許榮秀第二十六章:撲朔迷離第四百二十四章:一意孤行,還是眼高一籌?第一百七十七章:受賄第四百四十六章:王承恩的心思第三百五十七章:皇后監國,出師遵化第一百一十一章:聯合執法第四百章:沒有勝者第五十三章:屢出奇謀第六百四十五章:潼關大戰(中)第三百一十四章:大明朝的皇親第五百一十章:抄家、斬首第五百四十五章:暗流涌動第四百零七章:仗勢欺人的皇親國戚第一百三十四章:民憂第七百五十四章:鹿兒島海戰第八十八章:請賊入甕第一百五十二章:不和(上架求訂閱!!)第一百八十章:封賜第一百零二章:激斬阿巴泰第四百三十九章:東廠毒蛇許榮秀第七百七十四章:年輕的時代第五百六十一章:風捲殘雲 光復太原第七百二十八章:千里烽火第五百六十六章:皇帝之位 能者居之第四十二章:得來全不費工夫第五百九十二章:明俄小戰第二百八十四章:決戰第三百二十六章:實心行實政之策第一百二十五章:天子第六百六十七章:是金子總會發光第一百三十八章:吳軍第四百五十章:攤牌第八十八章:請賊入甕第六百五十一章:赴任泉州,城前勸降第二百五十八章:光復太原(下)第三百二十二章:鄭冠、徐彥琦第二百三十二章:五省進剿第三百三十三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上)第四十章:爲了大明第二百二十二章:黃闖子激斬哈爾泰第一百五十六章:雙喜臨門第六百二十六章:錦州條約第二百四十四章:宮闈之變,明暗之奏第四十章:爲了大明第七百零九章:已經甦醒的東方巨龍第四百二十八章:激邀出川,山陝瞬危第三百三十八章:劉良佐的煩惱第七百三十七章:可怕的皇帝,可怕的軍隊第一百七十七章:受賄第六百零四章:多爾袞與他心愛的大玉兒第七百七十三章:帝國之刃第四百五十四章:逼驅百姓,虎狼之心(第一更)第一百八十七章:把復社辦乾淨了第三百零二章:暴政 神怒 天譴第二百零六章:皮島 天津 登萊第八十九章:甕裡有洞第二十章:羣臣出手了第六百零五章:一箭雙鵰第二百八十五章:北關失陷第一百八十九章:鬧大了第三百二十二章:鄭冠、徐彥琦第四百七十九章:分進第七百二十八章:千里烽火第五百三十三章:誰敢對你不敬,朕就殺他全家
第一百八十八章:欲加之罪第六百六十五章:合圍第七百二十六章:給力的多鐸第二百一十七章:大明柔妃第五百零一章:雄盛之主第七百零九章:已經甦醒的東方巨龍第六百零一章:鐵面柔心帝王情第三百八十六章:人在家中坐,事從天上來第四百一十九章:驚變山海關第七百一十三章:駐蒙兀兒大使第一百五十章:全殲第三百九十六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中)第三百五十二章:三屯營北上第六百二十五章:喋血土地廟第七百八十四章:全世界都在真香第六百六十二章:意料之外,良將何來第四百九十一章:說媒第五百五十章:大明步軍的改革第三百八十章:惠國公第一百六十一章:宣武第三百九十八章:遼國公之請,大明天可汗第五百八十四章:四年前的詔書第五百四十七章:端倪第一百九十二章:朕嫁女兒還得倒貼?第一百七十章:開張第七百七十三章:帝國之刃第六百七十五章:要想富,先修路第一百二十九章:兵賊第七百八十七章:廠衛是皇家的,不是臣自己的第六百二十四章:人心向背第四百四十七章:強龍偶遇地頭蛇第七百一十八章:不滅其國,誓不罷休第四百八十五章:清軍第五百八十五章:朝鮮王都的黨爭第五百零九章:諡“文正”第四百三十九章:東廠毒蛇許榮秀第二十六章:撲朔迷離第四百二十四章:一意孤行,還是眼高一籌?第一百七十七章:受賄第四百四十六章:王承恩的心思第三百五十七章:皇后監國,出師遵化第一百一十一章:聯合執法第四百章:沒有勝者第五十三章:屢出奇謀第六百四十五章:潼關大戰(中)第三百一十四章:大明朝的皇親第五百一十章:抄家、斬首第五百四十五章:暗流涌動第四百零七章:仗勢欺人的皇親國戚第一百三十四章:民憂第七百五十四章:鹿兒島海戰第八十八章:請賊入甕第一百五十二章:不和(上架求訂閱!!)第一百八十章:封賜第一百零二章:激斬阿巴泰第四百三十九章:東廠毒蛇許榮秀第七百七十四章:年輕的時代第五百六十一章:風捲殘雲 光復太原第七百二十八章:千里烽火第五百六十六章:皇帝之位 能者居之第四十二章:得來全不費工夫第五百九十二章:明俄小戰第二百八十四章:決戰第三百二十六章:實心行實政之策第一百二十五章:天子第六百六十七章:是金子總會發光第一百三十八章:吳軍第四百五十章:攤牌第八十八章:請賊入甕第六百五十一章:赴任泉州,城前勸降第二百五十八章:光復太原(下)第三百二十二章:鄭冠、徐彥琦第二百三十二章:五省進剿第三百三十三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上)第四十章:爲了大明第二百二十二章:黃闖子激斬哈爾泰第一百五十六章:雙喜臨門第六百二十六章:錦州條約第二百四十四章:宮闈之變,明暗之奏第四十章:爲了大明第七百零九章:已經甦醒的東方巨龍第四百二十八章:激邀出川,山陝瞬危第三百三十八章:劉良佐的煩惱第七百三十七章:可怕的皇帝,可怕的軍隊第一百七十七章:受賄第六百零四章:多爾袞與他心愛的大玉兒第七百七十三章:帝國之刃第四百五十四章:逼驅百姓,虎狼之心(第一更)第一百八十七章:把復社辦乾淨了第三百零二章:暴政 神怒 天譴第二百零六章:皮島 天津 登萊第八十九章:甕裡有洞第二十章:羣臣出手了第六百零五章:一箭雙鵰第二百八十五章:北關失陷第一百八十九章:鬧大了第三百二十二章:鄭冠、徐彥琦第四百七十九章:分進第七百二十八章:千里烽火第五百三十三章:誰敢對你不敬,朕就殺他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