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七章:不戰而降

日本這邊提心吊膽的給大明爸爸示好,回信說自己絕對不惹事,那個天皇已經成了天王,而且他們日本國此後也不叫日本國了,自稱爲東瀛部落。

德川家光還在信裡問崇禎皇帝另外有沒有什麼需求,只要能讓他們加入華盟,認了爸爸也就是叫一聲的事兒。

不過說實話,日本管自己叫爸爸,崇禎真心對這麼沒什麼興趣。

這個地方,服軟認慫的時候是把好手,等你這邊大亂他上來插刀趁機撈一票,那也是世間一絕。

很不幸,崇禎皇帝沒有任何讓日本加入華盟的意思,甚至壓根就沒搭理德川幕府的使臣。

上頭只是給鴻臚寺的官員發了道聖諭,讓他們給給日本的使臣安排到驛館最下等的房間裡。

這個聖諭很簡單,但是在這些官員眼裡,這其中可以操作的東西就有很多了。

皇帝陛下很顯然對日本沒什麼興趣,都叫大明爸爸了也不讓他們進華盟,意思很明顯,這是有日後開戰的打算啊。

不得不說,文官有時候眼睛總是能看見許多人都看不出來的細節,崇禎對日本的確是有必須滅掉的打算。

猜到了這些,鴻臚寺官員就做的很絕了,房間安排的是最下等,就連吃的東西也是時有時無。

給日本使臣安排的房間頗有些暗無天日的意思,不大點個小地方,就連窗戶都沒有。

且不說京師這邊對日本的態度,在琉球,也就是後世的臺灣這邊,得到消息的荷蘭總督揆一同樣爲自己捏了把汗。

誰特麼知道,幾年前眼看着要不行的明國,不僅把國內叛亂全平定了,就連莫臥兒都成了他們的小弟。

崇禎成立個華盟,一下子有了四十個成員國,這他麼不是在亞洲大陸上無敵了麼。

不僅如此,揆一還聽說,大明與莫臥兒在印度境內合作之後,徐氏在雙方的共同支持下,不僅很快將葡萄牙和西班牙人蓋過去,就連他們荷蘭東印度公司在孟加拉地區的產業都受到很大打擊。

對於這些事兒,揆一知道的越多心裡越虛。

兩個月前華盟剛剛成立的時候,琉球王國的國王尚賢就已經光速宣佈加入華盟。

這代表着琉球此後將成爲受到華盟保護的地區,作爲負責侵佔此處的總督,揆一表示心裡很慌。

揆一的反應也很快,在尚賢宣佈的當天晚上,他就向總公司那邊發去信件,稱琉球這邊已經不再那麼好守。

可總公司畢竟山高水遠,世界各地殖民地又這麼多管不過來,大明的最後通牒還是先到了。

作爲華盟的共有皇帝,崇禎皇帝來了一招先禮後兵。

身爲皇帝,自然沒必要去和一個小小的荷蘭總督去親自說什麼。

爲了表示自己是出於背叛,崇禎只是讓鄭成功給揆一寫了封信,勸他投降,不要做那屁用都不會有的抵抗。

鄭成功本來一六四四年的時候,被鄭芝龍花重金拜錢謙益爲師,就是想沾沾東林黨的名氣。

後來錢謙益和東林黨都被崇禎給誅殺了,鄭芝龍覺得事情部隊,立馬就換了方向,極力促成自己兒子去投皇黨。

正巧崇禎當時也想培養一下這位歷史上不遜於李定國的民族英雄,就賣了鄭芝龍一個面子,下旨把鄭成功接到京師書香閣學習。

不知道這是不是鄭芝龍此後對崇禎死心塌地的原因之一,反正崇禎只是知道,鄭氏此後再也不是大明的阻礙。

鄭成功在京師學業兩年,今年是畢業前的最後一年,在這種時候,皇帝親口交代下來一個任務,無疑是對學業的最大考驗。

鄭成功對這封信很重視,也覺得是個機遇,便絞盡腦汁,寫了一封勸降信。

“執事率千餘大軍,困守孤城,懸於海外,何足以抗我軍?而餘尤怪執事之不智也。”

“夫天下之人固不樂死於非命,餘之數告執事者,蓋爲貴國人民之性命,不忍陷之瘡痍爾。”

“今餘身受皇恩,命餘修書致意,願執事熟思之。執事若知不敵,獻城降,則大明當以誠意相待。”

“餘覺執事當知此命,我多國王師攻城,頑抗身死,非明智也。而執事始揭白旗,則餘亦勸聖上止戰,以待後命。”

“如若執事開城投降,餘可保證,我大軍入城之時,嚴飭將士,必秋毫無犯,一聽貴國人民之去。若有願留者,餘亦奮力保衛之,與華人視同。”

“夫戰敗而和,古有明訓;臨事不斷,智者所譏。貴國人民遠渡重洋,經營臺島,至勢不得已而謀自衛之道,固餘之所壯也。”

“然琉球者,華夏之古土也,久爲貴國所踞。今華盟既成,必既來索,此地亦當歸我,珍瑤不急之物悉聽而歸,此毋需多說也。”

“若執事孤意不聽,亦可揭紅旗請戰,餘當稟明我朝皇帝陛下,餘亦親自上陣,用命兩軍陣前。”

“非餘譏諷執事,爾貴國軍民生死之權,今已盡在掌中,見機而作,不俟終日。否則玉石俱焚,悔之晚矣。唯執事圖之。”

手中捏着這封信,揆一念叨了一句。

“鄭成功,這個小子果真才二十五歲?”

不得不說,鄭成功這封信把揆一最後一絲想頑抗的心思徹底打消。

他說的沒錯,如今以荷蘭在琉球的兵力,實在是和大明的軍力不成正比。

雖然琉球國無法對他們造成威脅,但鄭成功畢竟是鄭氏中人,鄭氏在揆一面前,還是能稱得上龐然大物的。

鄭氏中人代表大明給他來信,這就代表着鄭氏在這個事情上與大明的立場是一致的。

如果揆一敢拒絕,鄭芝龍可以調集千艘還船,朝發夕至,對琉球及羣島的荷蘭軍隊開戰。

鄭氏已經如此強大,更別提他們背後那個更強盛的大明。

其實在揆一這種洋毛子眼中,投降並非是屈辱,對於這種事他們一向想的很開。

勝敗乃兵家常事,更何況自己是在這種絕對打不贏的情況下投降,就更沒什麼屈辱的了。

決定下來的揆一再沒什麼顧慮,先是遣人往琉球王國的國王尚賢那裡表明要投降大明的態度。

緊跟着,他下令讓熱蘭遮城和普羅民遮城以及羣島上的荷軍全部升起白旗,並且親自給崇禎皇帝回信。

在信中,荷蘭總督揆一表明瞭願意無條件投降大明,按照事先約定,荷軍的全部軍械艦船,也都會留在原地,等待明軍前往接收。

但是作爲回報,崇禎皇帝要保證荷軍士兵不會受到歧視,可以自主選擇歸國或留在大明。

第五百二十二章:亂上加亂第三百五十一章:革左十三騎第四百一十九章:驚變山海關第六百五十五章:請君入甕,西安軍議第六百二十二章:整革南京,意復湖廣第四百三十七章:鄭森與許扒皮第六百八十八章:報復第二章:着吳襄提督京營第六百五十三章:克定寧夏,光復二省第六百六十二章:意料之外,良將何來第五百八十九章:帝國強權第一百八十八章:欲加之罪第一百八十四章:分歧第六十八章:並無忠君之心第六百章:得與失第七百五十七章:不好意思,朕就是來搶地盤的第三百八十七章:平山東,下蘇杭第七百三十一章:多爾袞,朕來了第五百九十章:讓朕告訴你,誰纔是強權第四百八十四章:破敵第五十三章:屢出奇謀第七百八十五章:讓一個文明終止第七百五十九章:侵吞莫臥兒第一百七十六章:地方龍蟲(感謝帥氣小佳的萬賞!)第二百七十三章:貌合神離的八旗第三十八章:新軍第十一章:這次是大好事兒!第六百二十三章:兵潰江夏,絕境逢生第三百八十二章:兵圍孔府(中)第一百三十七章:重鎮第三百三十三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上)第三百九十三章:諸藩禍國鬧劇平,各方反應不盡然第六百九十九章:千鈞一髮第一百六十五章:蓋州之戰第一百六十五章:蓋州之戰第六百七十六章:中興、來服第五十八章:屋漏偏逢連夜雨第十章:給山西官軍發餉第五百七十四章:重回大明不是造反!第一百零二章:激斬阿巴泰第一百八十四章:分歧第三百四十二章:多爾袞的野心第二百零一章:東林 帝黨之爭第六百四十八章:找下家的時候到了第九十六章:各有心思第一百四十四章:冤獄第二百二十章:烏齊葉特最後的榮光第五百五十五章:襄陵整兵 暗度陳倉第四百二十章:打入冷宮第四百三十一章:九戰九捷,勇冠全川第八十五章:黃闖子到了第五百六十七章: 一家天下第十一章:這次是大好事兒!第七百五十三章:徵九州,滅薩摩第七百二十九章:你這個皇上,老子不認!第七百八十八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七十三章:就是有錢第七百三十四章:朕親手砍了多爾袞第六百八十章:迫降餘賊,大局初定第七百九十一章:上元盛況,崇禎中興第三百一十四章:大明朝的皇親第二百二十章:烏齊葉特最後的榮光第二百五十九章:太傅第三百五十七章:皇后監國,出師遵化第一百九十七章:不穩定的皮島第四百二十四章:一意孤行,還是眼高一籌?第四百八十六章:親臨第七百七十七章:微小控局,戰場轉折(三千字求票!)第二百二十二章:黃闖子激斬哈爾泰第二百五十一章:捉拿王公壁第三百五十九章:王師雲集,爭鬥沙場第三百三十四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中)第五百二十章:化敵爲友第七百三十二章:一個不留第七百七十章:大明等於“全世界”第七百零二章:包餃子第二百七十四章:大順軍破太原第一百七十章:開張第三百三十九章:有功無過,劉營之變第五百五十一章:堵胤錫死守臨汾第五百六十章:皇帝什麼都知道第六百一十一章:和皇室做買賣第四百四十九章:要是有個倉庫就好了第七百五十一章:順手收波人心第五百三十四章:國事、家事(三千字!)第二百八十一章:禁軍陣戰六大營第五百六十四章:宗第授首 體純反正第五百五十一章:堵胤錫死守臨汾第三百七十八章:恩與威第三百八十六章:人在家中坐,事從天上來第一百八十六章:東廠的威風第五百一十三章:一條鞭法第七百八十九章:在暖閣操盤的皇帝第六百零三章:懲一儆百第七百八十二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三)第二百二十三章:朝野動盪,一意孤行第六百四十九章:誰人知返,何人不從第三百五十章:藺養成的抉擇第一百八十三章:動手第七百九十二章:朕累了
第五百二十二章:亂上加亂第三百五十一章:革左十三騎第四百一十九章:驚變山海關第六百五十五章:請君入甕,西安軍議第六百二十二章:整革南京,意復湖廣第四百三十七章:鄭森與許扒皮第六百八十八章:報復第二章:着吳襄提督京營第六百五十三章:克定寧夏,光復二省第六百六十二章:意料之外,良將何來第五百八十九章:帝國強權第一百八十八章:欲加之罪第一百八十四章:分歧第六十八章:並無忠君之心第六百章:得與失第七百五十七章:不好意思,朕就是來搶地盤的第三百八十七章:平山東,下蘇杭第七百三十一章:多爾袞,朕來了第五百九十章:讓朕告訴你,誰纔是強權第四百八十四章:破敵第五十三章:屢出奇謀第七百八十五章:讓一個文明終止第七百五十九章:侵吞莫臥兒第一百七十六章:地方龍蟲(感謝帥氣小佳的萬賞!)第二百七十三章:貌合神離的八旗第三十八章:新軍第十一章:這次是大好事兒!第六百二十三章:兵潰江夏,絕境逢生第三百八十二章:兵圍孔府(中)第一百三十七章:重鎮第三百三十三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上)第三百九十三章:諸藩禍國鬧劇平,各方反應不盡然第六百九十九章:千鈞一髮第一百六十五章:蓋州之戰第一百六十五章:蓋州之戰第六百七十六章:中興、來服第五十八章:屋漏偏逢連夜雨第十章:給山西官軍發餉第五百七十四章:重回大明不是造反!第一百零二章:激斬阿巴泰第一百八十四章:分歧第三百四十二章:多爾袞的野心第二百零一章:東林 帝黨之爭第六百四十八章:找下家的時候到了第九十六章:各有心思第一百四十四章:冤獄第二百二十章:烏齊葉特最後的榮光第五百五十五章:襄陵整兵 暗度陳倉第四百二十章:打入冷宮第四百三十一章:九戰九捷,勇冠全川第八十五章:黃闖子到了第五百六十七章: 一家天下第十一章:這次是大好事兒!第七百五十三章:徵九州,滅薩摩第七百二十九章:你這個皇上,老子不認!第七百八十八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七十三章:就是有錢第七百三十四章:朕親手砍了多爾袞第六百八十章:迫降餘賊,大局初定第七百九十一章:上元盛況,崇禎中興第三百一十四章:大明朝的皇親第二百二十章:烏齊葉特最後的榮光第二百五十九章:太傅第三百五十七章:皇后監國,出師遵化第一百九十七章:不穩定的皮島第四百二十四章:一意孤行,還是眼高一籌?第四百八十六章:親臨第七百七十七章:微小控局,戰場轉折(三千字求票!)第二百二十二章:黃闖子激斬哈爾泰第二百五十一章:捉拿王公壁第三百五十九章:王師雲集,爭鬥沙場第三百三十四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中)第五百二十章:化敵爲友第七百三十二章:一個不留第七百七十章:大明等於“全世界”第七百零二章:包餃子第二百七十四章:大順軍破太原第一百七十章:開張第三百三十九章:有功無過,劉營之變第五百五十一章:堵胤錫死守臨汾第五百六十章:皇帝什麼都知道第六百一十一章:和皇室做買賣第四百四十九章:要是有個倉庫就好了第七百五十一章:順手收波人心第五百三十四章:國事、家事(三千字!)第二百八十一章:禁軍陣戰六大營第五百六十四章:宗第授首 體純反正第五百五十一章:堵胤錫死守臨汾第三百七十八章:恩與威第三百八十六章:人在家中坐,事從天上來第一百八十六章:東廠的威風第五百一十三章:一條鞭法第七百八十九章:在暖閣操盤的皇帝第六百零三章:懲一儆百第七百八十二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三)第二百二十三章:朝野動盪,一意孤行第六百四十九章:誰人知返,何人不從第三百五十章:藺養成的抉擇第一百八十三章:動手第七百九十二章:朕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