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七章:來自遠東的滲透

在一六四五年的時候,安南曾來使要求恢復國王稱號,當時崇禎皇帝雖然疲於應付黨爭和流賊,但還是隨口否定了這一無理要求。

實際上,安南早就讓成祖給打下來了,只是因爲他們當地百姓反抗過於激烈,明軍又不能屠戮百姓這才撤退。

大明封的是陳朝後裔,如今的安南黎朝已經是擅自廢了大明冊封的陳朝國王自立出來的,不過黎朝的所謂太祖黎利當時也已經向大明稱臣認錯,這纔給了他們一個安南都統使的稱號。

至於國王,大明向來都不是承認的,不過是他們內部在搞稱帝建國這一套,黎朝這般舉動已經是十分無禮,沒想到還有更無禮的。

如今黎朝衰落,安南已經被三派佔據,勢力最大的便是鄭氏和阮勢,還有武氏,有點像三分天下的意思,只不過鄭氏、阮氏屬於南北朝,武氏則夾在中間,勢力最小。

崇禎不明白,安南屁大點一個地方,老是搞這麼多國王和派系鬥爭有什麼卵用啊,扯這些沒用的,還不如趕緊把朝貢整上來。

你內部怎麼搞朕不想管也管不上,可朝貢不穩當的整上來,只怕你內部的百姓也不服你,和大明交惡可不是鬧着玩的啊兄弟,搞不好出兵再滅你一次也就是舉手之勞。

崇禎打了勝仗回京遇到的頭一件事就是安南的朝貢到了,不過這事說起來挺有意思,來的是三方朝貢,鄭氏阮氏武氏的全到了。

此時這三家的使臣站在皇極殿上,全都打着黎朝的名義來給自己朝貢,正是一副大眼瞪小眼的互相明爭暗鬥,崇禎上邊兒幹看着也是覺得挺有意思。

“行了行了,別的朕也不問了,你們都代表黎朝對吧,那就結了,今後這麼貢着也挺好,一次來三家。”

“你們內部的事兒朕不想管,記住黎朝是正統就行了,若是哪家敢像黎朝廢了陳氏那樣擅自廢了黎朝,這種事再出一次可就過分了。”

“到了那個時候,當心朕揮兵百萬南下把你們再滅一次,朕把話說明白了,你們這三家,我大明扶哪個不是扶啊?”

“對了朕差點忘了一件事,三年貢一次太慢了,改成一年兩次吧。”見這三個人面色有猶豫,崇禎呦呵一聲,直視他們問道:

“怎麼着,朕的意思你們有意見?”

三個使臣路上也聽說了如今大明剛剛得勝擊敗建州的消息,聞言更是爭先恐後的表示對大明臣服。

“沒意見沒意見,大明皇帝萬歲萬萬歲!”

他們各自的國主來之前也說了,還不到和大明交惡的時候,就算到了那個時候,除非腦子被門擠了,也不能輕易和大明交惡。

“可是國王的事——”這時候,鄭氏來的使臣說話了,看起來也是硬着頭皮纔敢吱聲的。

“朕話說的是不是還不夠明白,安南自此以後沒有國王,只有我大明的都統使,黎氏世襲,現在夠不夠明白了?”

“明白明白!”

鄭氏的使臣也是頭一次見這麼大規模的朝議,看着周圍這些天朝朝臣看過來,心裡下意識就有點慌,趕緊點頭接連道是。

這一幕也搞得後面那兩家的使臣偷笑不已,心道回去一定要把鄭氏自取其辱的事告訴國主,餘者朝堂的大明臣子更是個個覺得臉上有光。

有這麼一個霸道的皇帝,自己不就也能跟着霸道起來了麼。

“陛下,廣寧衛指揮使王世忠,密雲總兵唐通急報入京!”這時候,一名殿外的大漢將軍跑進來喊道。

“宣!”

他們兩人進來的時候,搞得所有人都是一臉懵逼,因爲他們赤裸着上身還是綁着藤條過來的,此時豐滿的上身也是被刮出了一道道的傷痕。

我去,玩兒負荊請罪啊!

“你們兩個,這是怎麼回事?”崇禎皇帝當時就覺得可能不會是好事,等他們一開口,更是差點氣的七竅生煙。

“皇上,臣等無能,被那阿布奈擺了一道,他襲殺臣派去的信使,自稱爲察哈爾可汗,還,還......”王世忠說着,卻停了下來不再繼續說,只是不斷磕頭。

“接着說!”崇禎皇帝臉色不動,問道。

“他說要讓我們交還兀良哈諸部,才肯考慮稱臣納貢的事,陛下,臣等無能啊!”王世忠說完,馬進忠也是趕緊有模有樣的通通磕頭。

“有意思,剛控制一個察哈爾就覺得翅膀硬了,敢和自己父親對抗了?朕能一句話把他扶起來,也就能輕而易舉的再把他弄下去!”崇禎呵呵冷笑幾聲,朝下面大聲說道:

“你們三個就在京師留幾天,看好違逆我天朝的下場,也好回去跟你們各自的國主說清楚!”

“如今的車臣汗是碩壘吧,給他傳句話,就說他只要出兵協助我朝把阿布奈給弄下去,朕就封他爲喀爾喀的大汗,並且在邊關恢復貿易!”

“封阿布奈之子布爾尼爲察哈爾的可汗,還有科爾沁,誰能出兵搞掉阿布奈,並且效忠大明,朕就封誰做科爾沁的可汗!”

“還有衛拉特的綽羅斯,叫他不必理會俄國毛子的話,只要他宣誓臣服於大明,俄國的事兒,自有大明幫他擺平!”

崇禎皇帝現在已經注意到在遠東一帶瘋狂修建堡壘搶地盤的俄羅斯了,只不過現在國內雖然形勢好轉,但還沒完全清除乾淨。

即便如此,這些毛子也不能讓他們太好受了,歷史上的衛拉特就是因爲沒有後盾,鬥不過俄國,這才逐漸向韃清靠攏。

正是現在這個時候,他們缺乏一個自己的後盾,韃清沒能入主中原,大明自然要成爲衛拉特的後盾。

至於軍事支援,那先放放再說,明面上的好處和各種物資給足了,讓衛拉特安心跟着大明幹,這纔是崇禎的目的。

“皇上,內喀爾喀強部有三,只叫車臣汗一部,怕是難以服衆?”這時候,兵部尚書朱大典站出來提出疑問。

崇禎皇帝擺手示意無妨,擺手說道:“朕這叫欲擒故縱,看着吧,其餘那兩個聽說車臣汗接了朕的旨意,也不會幹瞪眼坐着看他成爲喀爾喀大汗的。”

“皇上聖明!”朝臣紛紛大喊,這倒是嚇得安南那三個使臣一陣心驚肉跳,在心中連呼大明盛矣,不可爲敵。

“皇上,如此封號有所不妥!”史可法嚎一嗓子,嗖地就站出來要提自己觀點,崇禎不等他說完,直接瞪了回去,道:

“有何不妥,這些封號於朕不過是給出個空名,至於讓他們做大之事朕更不會去做,好了朕自有計議,你不必再說。”

“呃......”

史可法才說出前半句,沒成想崇禎連帶着把他要問的全都解釋了個通透,當下也只好垂頭喪氣的站回去。

第四百七十三章:聯軍第四百九十八章:誰是可汗第七百零四章:打腫臉充胖子第三百零五章:姓錢的,你的破事兒發了!第七百四十二章:更強的集權第五十六章:王府問計第三百七十章:遵東奇捷(中)第六百四十二章:皇權不下鄉?第六百二十七章:瓶頸第五百一十四章:沒有硝煙的戰爭第五百四十六章:內情第七百三十六章:他們根本不想攻城第七百六十六章:世界上只能有一個強權!第二百八十四章:決戰第一百九十七章:不穩定的皮島第七百四十二章:更強的集權第七百二十八章:千里烽火第四百八十三章:勇武第四百五十六章:魚水之情,再塑之恩第五百二十七章:你再不來老子可就真掛了第七百一十八章:不滅其國,誓不罷休第二百八十六章:兩刀第六百四十八章:找下家的時候到了第二百六十章:特赦第三百六十七章:三屯營之戰(下)第三百三十五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下)第六百四十二章:皇權不下鄉?第三百五十三章:人非完人,一招失算第三十四章:民心所向第一百四十章:意外第五十一章:罪己詔(求收藏!!)第七百八十三章:這,就是教廷第一百二十四章:聖旨第五百六十五章:皇明有興 建虜顯亂第五百一十四章:沒有硝煙的戰爭第一百七十五章:強扭的西瓜甜不甜?第二十一章:撕破臉皮(求收藏!)第四百九十章:留守制、隱患第七百一十三章:駐蒙兀兒大使第四百一十七章:內宮六虎第五百三十章:各處兵馬,悉聽朕旨意行事第一百三十一章:跋扈第三百八十二章:兵圍孔府(中)第二百四十章:月夜營嘯,平度之敗第七百七十九章:兩超多強第五章:李若鏈奏時弊第四百九十二章:這可太亂了第二百二十八章:北征第三百三十八章:劉良佐的煩惱第二百三十二章:五省進剿第六百三十四章:邂逅第四百三十八章:少有鴻鵠志第三百六十一章:密議與奇謀第三百五十八章:洪山陷落,屠夫多鐸第六百九十一章:護她周全第三百八十四章:廢爵衍聖公,談遷評時事第六百六十四章:大戰第五百九十八章:大選秀女第二百零六章:皮島 天津 登萊第六百五十七章:冤家路窄,餘賊反攻第四百九十八章:誰是可汗第九十三章:良鄉大捷第七百五十一章:順手收波人心第七百一十六章:華夏聯盟第六十三章:拔起蘿蔔帶出泥(爲舵主燈火闌珊處等賀!)第二百六十九章:長江後浪推前浪第三百七十六章:第一站:孔府第四百二十二章:一臉平靜的羣臣們第七百三十三章:雷霆一擊第一百一十五章:既往不咎第七十四章:開粥廠,設養濟第二百四十八章:虎狼之交第二百五十七章:光復太原(上)第六百一十六章:玩命也是講究技巧的第九十章:千里奔襲第一百二十六章:給餉第三百一十六章:社稷中興之主第一百五十章:全殲第七百零五章:奇兵第四百四十三章:激鬥第二百九十三章:八旗內爭,計議入關第四百九十九章:車盟封貢第一百五十三章:闖軍退了(上架求訂閱!!!)第七百八十一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二)第二百八十四章:決戰第一百七十一章:自有犯愁事第一百八十四章:分歧第六十六章:雙刀出鞘(爲堂主誠信敬業友善賀!)第一百一十四章:復設東江第七百六十六章:世界上只能有一個強權!第六百六十八章:尾聲第七百六十八章:兵臨巴爾幹第十四章:御外于山西,靖內於京師(求收藏!!!)第九十一章:我叫唐幸運第九十五章:南京吏部天官兒馬士英第一百四十章:意外第五百三十六章:這還有什麼爭的?第七百八十八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五百五十七章:陣前卸將 人算天定第五百七十章:在遼東下一盤大棋
第四百七十三章:聯軍第四百九十八章:誰是可汗第七百零四章:打腫臉充胖子第三百零五章:姓錢的,你的破事兒發了!第七百四十二章:更強的集權第五十六章:王府問計第三百七十章:遵東奇捷(中)第六百四十二章:皇權不下鄉?第六百二十七章:瓶頸第五百一十四章:沒有硝煙的戰爭第五百四十六章:內情第七百三十六章:他們根本不想攻城第七百六十六章:世界上只能有一個強權!第二百八十四章:決戰第一百九十七章:不穩定的皮島第七百四十二章:更強的集權第七百二十八章:千里烽火第四百八十三章:勇武第四百五十六章:魚水之情,再塑之恩第五百二十七章:你再不來老子可就真掛了第七百一十八章:不滅其國,誓不罷休第二百八十六章:兩刀第六百四十八章:找下家的時候到了第二百六十章:特赦第三百六十七章:三屯營之戰(下)第三百三十五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下)第六百四十二章:皇權不下鄉?第三百五十三章:人非完人,一招失算第三十四章:民心所向第一百四十章:意外第五十一章:罪己詔(求收藏!!)第七百八十三章:這,就是教廷第一百二十四章:聖旨第五百六十五章:皇明有興 建虜顯亂第五百一十四章:沒有硝煙的戰爭第一百七十五章:強扭的西瓜甜不甜?第二十一章:撕破臉皮(求收藏!)第四百九十章:留守制、隱患第七百一十三章:駐蒙兀兒大使第四百一十七章:內宮六虎第五百三十章:各處兵馬,悉聽朕旨意行事第一百三十一章:跋扈第三百八十二章:兵圍孔府(中)第二百四十章:月夜營嘯,平度之敗第七百七十九章:兩超多強第五章:李若鏈奏時弊第四百九十二章:這可太亂了第二百二十八章:北征第三百三十八章:劉良佐的煩惱第二百三十二章:五省進剿第六百三十四章:邂逅第四百三十八章:少有鴻鵠志第三百六十一章:密議與奇謀第三百五十八章:洪山陷落,屠夫多鐸第六百九十一章:護她周全第三百八十四章:廢爵衍聖公,談遷評時事第六百六十四章:大戰第五百九十八章:大選秀女第二百零六章:皮島 天津 登萊第六百五十七章:冤家路窄,餘賊反攻第四百九十八章:誰是可汗第九十三章:良鄉大捷第七百五十一章:順手收波人心第七百一十六章:華夏聯盟第六十三章:拔起蘿蔔帶出泥(爲舵主燈火闌珊處等賀!)第二百六十九章:長江後浪推前浪第三百七十六章:第一站:孔府第四百二十二章:一臉平靜的羣臣們第七百三十三章:雷霆一擊第一百一十五章:既往不咎第七十四章:開粥廠,設養濟第二百四十八章:虎狼之交第二百五十七章:光復太原(上)第六百一十六章:玩命也是講究技巧的第九十章:千里奔襲第一百二十六章:給餉第三百一十六章:社稷中興之主第一百五十章:全殲第七百零五章:奇兵第四百四十三章:激鬥第二百九十三章:八旗內爭,計議入關第四百九十九章:車盟封貢第一百五十三章:闖軍退了(上架求訂閱!!!)第七百八十一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二)第二百八十四章:決戰第一百七十一章:自有犯愁事第一百八十四章:分歧第六十六章:雙刀出鞘(爲堂主誠信敬業友善賀!)第一百一十四章:復設東江第七百六十六章:世界上只能有一個強權!第六百六十八章:尾聲第七百六十八章:兵臨巴爾幹第十四章:御外于山西,靖內於京師(求收藏!!!)第九十一章:我叫唐幸運第九十五章:南京吏部天官兒馬士英第一百四十章:意外第五百三十六章:這還有什麼爭的?第七百八十八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五百五十七章:陣前卸將 人算天定第五百七十章:在遼東下一盤大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