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三王亂國

“南京事宜算是告一段落,可以回京城見見老婆孩子了!”李有成哈哈笑了幾聲,臉上雖然笑容滿面,但卻難掩話中的失落之意。

其實也是,去年他雖然對這份差事極度不情願,但幹了這麼久已經有種歸屬感,忽然來旨意要將他調回京師,是個人都會有些難受。

不過話說回來,這次回京之後自己基本一定會得到嘉獎和升職,也算是不虛此行了。

崇禎皇帝以西廠制衡東廠達到分庭抗禮的目的,早在去年讓西廠暫主錢謙益等東林文臣抄家滅門事宜之時就已經能叫人看出端倪,畢竟天下間不能只讓一個東廠一手遮天。

現在聖旨下達,也算是讓李有成他們一直懸着的心落了下來。

“嗨,誰說不是呢!”鎮守太監劉福自然知道這李有成是自己乾爹的心腹,當即抱以同情的笑了笑,說道:

“不過當今天子聖明無比,如此做法,定是有他的道理。”

“這話還用你說!”聽見這話,周經武當即冷哼一聲。

其實來南京鎮守之前,他本人對太監的印象深受那些文官影響,非常厭惡這種男不男女不女的人,和劉福合作了許久,神武軍在南京也虧得他出了大力。

現在周經武對太監的印象已經不再和原先一樣,王承恩、方正化、曹化淳甚至是這劉福,都比那龔鼎孳、王鰲永和錢謙益強上許多,雖然名聲不行,但卻實實在在的辦事。

周經武是地地道道的武官,說起話來自然直來直去,劉福聽慣了也就沒甚麼大反應,郭尚友文人出身卻也沒有多說,顯然是對當今皇帝比較信服。

“按時間來講,曹公公西廠的人就快到了,你們不去,於情於理小的也得去迎接。”李有成忽然笑了笑,拍拍屁股起身抱拳說道:

“小的這就回去召集廠內弟兄。”

其實公事了這麼久,人人都是有些感情,馬士英和郭尚友紛紛坐在遠處朝李有成點點頭,身爲文官,這種做法已經是對番子出身的李有成非常尊敬。

然而周經武看不下去,他並沒有那些花花腸子,直接起身上前幾步握住李有成的手,說道:“李兄弟,到了京城,替我向皇上問個好。”

“這些日子多虧了你我互相照應,心裡一直記着呢!”

說着,周經武右手握拳錘了錘胸口,李有成見到也是鼻子一酸,重重地點了點頭,轉頭大手一揮就是闊步離去。

李有成走了沒一炷香,一名神武軍兵士慌慌張張跑進門來,周經武本來心情就不是很好,見到屬下這個樣子更是氣不打一處來,當即喝止道:

“慌慌張張,像什麼樣子!站直了再說話!”

“尊..尊令!”那兵士聞言趕緊深呼幾口氣,站直後纔是說道:“急報,潞王在杭州登位,稱天子暴虐無道,要..要取而代之!!”

“武廉總兵郭康壽、孝豐總兵李德仁、紹興府、嚴州府、寧波府等都有人響應,都督,咱們該怎麼辦??”

那小兵越喊越是大聲,臉上全是一副天塌了的樣子。

不待周經武說些什麼,又有千總跑進屋內,抱拳喊道:“啓稟都督,益王(朱慈炲)於撫州登位,靖江王(朱亨嘉)於桂林登位,各地皆有動亂,如何應對,請都督從速決斷!”

本來周經武根本不信這回事,但接二連三聽到彙報,此時來的更是麾下得力千總,他雖然還是不怎麼相信,但心中已經有所動搖。

周經武思慮片刻,當即說道:

“傳本都督軍令,神武軍立即封鎖南京所有城門、水門,陳總督所部兵馬此刻在何處駐紮?”

聞言,那千總毫不猶豫地回答道:“回都督,陳總督前日大敗闖賊,此刻已收復翼城,據五日前邸報,此刻應當正在向澤州進軍!”

周經武‘嗯’了一聲,點點頭,轉念喝道:

“如此,即派本都督標兵持令前往鎮江、揚州、建陽、鳳陽等府,令各府守將嚴守要道關隘,從速護衛,金陵爲南都重地,不容有失!”

“還有,馳報京師,八百里加急!”

“尊令!”

待千總和小兵全部退出屋外,周經武轉身朝還沒有反應過來的馬士英等人大聲道:“各位大人,此等大事,南直隸必須戒嚴,金陵城內馬上就要戒嚴!還望通融方便!”

馬士英自然知道自己的危亡和南京城息息相關,立即起身說道:

“周都督放心,戒嚴之事雖大,然國亂更重,本官全力支持!”

“潞王竟有謀反之心,真是作孽!”郭尚友低聲咒罵一句,起身拱手道:“京營聽憑周都督調派,本官做的了這個主!”

“好,本都督謝過各位大人了!”言罷,周經武拿起桌上佩刀,帶着幾個親衛風風火火走出了門。

......

“南京八百里加急,南京八百里加急!!”

崇禎十九年五月二十一日,一名來自神武軍標兵營的馬兵右手舉着一份急呈,旁若無人地穿過北京城各個城門,直接登上皇極大殿,向正在朝議的崇禎皇帝和羣臣說出了一個驚天新聞。

這個消息一遞上去,整個大明都爲之震驚。

五月十三日,潞王朱常淓之母妃李氏自號皇太后,發下懿旨命朱常淓在國難之時臨危受命,登基即位,懿旨曰:

“...今皇帝昏庸暴虐,人臣離心,遍地生靈塗炭,爾親爲叔父,賢冠諸藩,祖憲俱在,宜當臨危受命,拯救危難,今可遵行...”

五月十四日,朱常淓尊李氏懿旨,在魏國公徐文爵等人擁立下,即大明皇帝位,改杭州爲“臨天府”,改衛輝爲天波,年號“建武”,稱翌年爲大明建武元年。

自十四日起,江南十八府數州縣風雲響應。

十八日,原鳳陽總兵劉良佐在平度州戰敗之後首次在常州出現,這個時候的劉良佐,不知從哪又搞到了三千餘人的兵馬。

二十日,劉良佐部下擴充到一萬餘人,接連擊潰廣德州參將、南直隸遊擊等官軍,收留潰兵,所部迅速增至兩萬八千餘衆。

二十二日,劉良佐獻廣德於杭州建武朝廷,即率部歸順建武皇帝朱常淓,朱常淓極爲高興,在其母劉氏的“建議”下,下旨封劉良佐爲廣昌候,命永鎮廣德。

朱常淓登基之後,第一時間封賜了一大批擁立功臣,並且將各處雲起響應的文官武將全部加官進爵,派使者到山海關,招撫吳三桂、唐通和高第。

朱常淓又派使者前往盛京,稱願和多爾袞攜手,取得北京之後,裂土以酬。

同時,益王朱慈炲、靖江王朱亨嘉不甘寂寞,分別在撫州、桂林被一批文官武將擁立登基,各自又封賜了一批“從龍之臣”。

江南各處雲起響應達面積三分之二,因而被升任者十有六七,所謂總兵遍地跑,閣老到處飛,封爵都不再是什麼新鮮之事,時又稱“三王之亂”。

崇禎皇帝處置了朱由菘等五王之後不到一個月,就發生了幾乎遍及整個江南的三王之亂,素來穩妥的江南頃刻間變得戰亂紛飛。

消息傳到京師,崇禎皇帝震怒。

崇禎皇帝這次當朝宣旨,詔宣鎮總兵高傑、薊鎮總兵黃得功、山東總兵牟文綬、大同總兵白廣恩、四川總兵秦良玉、福建水師提督鄭芝龍等各路官軍進剿叛亂。

朕屬於沒心沒肺型,但是還要治。最近全家早晚配朕出去鍛鍊,大家放心,朕會調整好,但是這個月每天只能保證一更了,具體看下個月複診有沒有效果吧!感謝大家的祝福,都看在眼裡!

第一百八十二章:奉旨會談第三百零二章:暴政 神怒 天譴第六百五十八章:魚水軍民,流寇出山第二百六十二章:皇八子第一百五十章:全殲第四百三十六章:鐵血帝王朱由檢第三百七十三章:夜御三女被嫂知第一百一十八章:詔書第一百六十五章:蓋州之戰第六十四章:以走狗代清流第三百一十二章:你真當我不敢動手?第六百八十八章:報復第七百三十七章:可怕的皇帝,可怕的軍隊第五百三十七章:茶館裡坐着的五省總督第三百六十章:忠貞候、左柱國——秦良玉第四百一十四章:大明火槍騎兵的想法第四百四十七章:強龍偶遇地頭蛇第六百一十三章:引誘 讓利 聯合第三百六十章:忠貞候、左柱國——秦良玉第一百四十一章:正風第七十八章:唐通勤王第七百二十四章:會戰遼東第四百八十八章:武帝第四百六十二章:戰兵、正兵、輔兵第二百四十五章:握住錢袋子,盯住空肚子第六百六十一章:伏兵盡出,鹿死誰手第三十四章:民心所向第一百四十四章:冤獄第六百六十六章:騎戰一些相關通知第三百七十七章:內閣大學士李建泰第六百五十八章:魚水軍民,流寇出山第二百八十五章:北關失陷第七十四章:開粥廠,設養濟第八十七章:小夥食也有大講究第七百七十五章:西帕希魔鬼第五十四章:一箭誅敵,悍將鎮關第二百三十一章:檄令第七百九十三章:等會,這廝度蜜月去了?第三百三十一章:新鮮血液第三十六章:朕讓你心服口服的背鍋第二百二十二章:黃闖子激斬哈爾泰第三百三十八章:逢場作戲第四百零三章:明君,人心第三百六十二章:大戰將啓第六百章:得與失第四百零四章:作爲皇帝的理想與抱負第三百五十四章:謀定盛京,御駕親征第四百九十六章:背棄、妖女第三百六十六章:三屯營之戰(中二)第七百四十七章:神聖羅馬帝國第五百二十八章:戲耍第二百一十五章:訂盟 六衛 冊封第三百二十八章:授參將第七百零二章:包餃子第三百二十九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上)第六百二十八章:飛躍第六十三章:拔起蘿蔔帶出泥(爲舵主燈火闌珊處等賀!)一些相關通知第六百六十五章:合圍第二百一十九章:清營議動第一百五十二章:不和(上架求訂閱!!)第五百一十七章:天上掉餡餅第四百五十二章:這怎麼玩,這根本玩不了啊!第五百五十七章:陣前卸將 人算天定第四百六十章:一件小事第六十二章:皇親國戚尾聲了,說點吧,順便聊聊新書第七百二十七章:明國真蠢第六百五十章:插柳成蔭,真龍天子第六十三章:拔起蘿蔔帶出泥(爲舵主燈火闌珊處等賀!)第二百八十五章:北關失陷第四十三章:分向突圍,退保寧武第七百零二章:包餃子第二百二十三章:朝野動盪,一意孤行第六百五十二章:大勢已去,闖王南逃第四十八章:誅殺姜襄第三百三十一章:新鮮血液第二十四章:驚變第一百四十七章:下保定第八十章:收拾人心第六百零八章:假意講和,暗行三招第四百六十三章:夜襲東關,集思廣益第二百零五章:詔朱大典進京第七百三十八章:大明一統第五百八十九章:帝國強權第五百零三章:歸化會盟(中)第三百零一章:風雲突變第六百五十七章:冤家路窄,餘賊反攻第一百七十八章:國議第五百四十九章:拿你女兒來換!第七百一十六章:華夏聯盟第五百零三章:歸化會盟(中)第二百零二章:大明崇禎年間的“瓜蔓抄”第七百一十七章:不戰而降第三百六十章:忠貞候、左柱國——秦良玉第二百六十八章:東廠與城防軍第一百八十四章:分歧第三百四十三章:排槍第七百七十一章:殺雞焉用牛刀
第一百八十二章:奉旨會談第三百零二章:暴政 神怒 天譴第六百五十八章:魚水軍民,流寇出山第二百六十二章:皇八子第一百五十章:全殲第四百三十六章:鐵血帝王朱由檢第三百七十三章:夜御三女被嫂知第一百一十八章:詔書第一百六十五章:蓋州之戰第六十四章:以走狗代清流第三百一十二章:你真當我不敢動手?第六百八十八章:報復第七百三十七章:可怕的皇帝,可怕的軍隊第五百三十七章:茶館裡坐着的五省總督第三百六十章:忠貞候、左柱國——秦良玉第四百一十四章:大明火槍騎兵的想法第四百四十七章:強龍偶遇地頭蛇第六百一十三章:引誘 讓利 聯合第三百六十章:忠貞候、左柱國——秦良玉第一百四十一章:正風第七十八章:唐通勤王第七百二十四章:會戰遼東第四百八十八章:武帝第四百六十二章:戰兵、正兵、輔兵第二百四十五章:握住錢袋子,盯住空肚子第六百六十一章:伏兵盡出,鹿死誰手第三十四章:民心所向第一百四十四章:冤獄第六百六十六章:騎戰一些相關通知第三百七十七章:內閣大學士李建泰第六百五十八章:魚水軍民,流寇出山第二百八十五章:北關失陷第七十四章:開粥廠,設養濟第八十七章:小夥食也有大講究第七百七十五章:西帕希魔鬼第五十四章:一箭誅敵,悍將鎮關第二百三十一章:檄令第七百九十三章:等會,這廝度蜜月去了?第三百三十一章:新鮮血液第三十六章:朕讓你心服口服的背鍋第二百二十二章:黃闖子激斬哈爾泰第三百三十八章:逢場作戲第四百零三章:明君,人心第三百六十二章:大戰將啓第六百章:得與失第四百零四章:作爲皇帝的理想與抱負第三百五十四章:謀定盛京,御駕親征第四百九十六章:背棄、妖女第三百六十六章:三屯營之戰(中二)第七百四十七章:神聖羅馬帝國第五百二十八章:戲耍第二百一十五章:訂盟 六衛 冊封第三百二十八章:授參將第七百零二章:包餃子第三百二十九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上)第六百二十八章:飛躍第六十三章:拔起蘿蔔帶出泥(爲舵主燈火闌珊處等賀!)一些相關通知第六百六十五章:合圍第二百一十九章:清營議動第一百五十二章:不和(上架求訂閱!!)第五百一十七章:天上掉餡餅第四百五十二章:這怎麼玩,這根本玩不了啊!第五百五十七章:陣前卸將 人算天定第四百六十章:一件小事第六十二章:皇親國戚尾聲了,說點吧,順便聊聊新書第七百二十七章:明國真蠢第六百五十章:插柳成蔭,真龍天子第六十三章:拔起蘿蔔帶出泥(爲舵主燈火闌珊處等賀!)第二百八十五章:北關失陷第四十三章:分向突圍,退保寧武第七百零二章:包餃子第二百二十三章:朝野動盪,一意孤行第六百五十二章:大勢已去,闖王南逃第四十八章:誅殺姜襄第三百三十一章:新鮮血液第二十四章:驚變第一百四十七章:下保定第八十章:收拾人心第六百零八章:假意講和,暗行三招第四百六十三章:夜襲東關,集思廣益第二百零五章:詔朱大典進京第七百三十八章:大明一統第五百八十九章:帝國強權第五百零三章:歸化會盟(中)第三百零一章:風雲突變第六百五十七章:冤家路窄,餘賊反攻第一百七十八章:國議第五百四十九章:拿你女兒來換!第七百一十六章:華夏聯盟第五百零三章:歸化會盟(中)第二百零二章:大明崇禎年間的“瓜蔓抄”第七百一十七章:不戰而降第三百六十章:忠貞候、左柱國——秦良玉第二百六十八章:東廠與城防軍第一百八十四章:分歧第三百四十三章:排槍第七百七十一章:殺雞焉用牛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