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二章:我又回來了

想是這麼想,可真正心裡感覺卻又不一樣。

崇禎皇帝親自從京師一路跑到山西,只爲了親自來招降自己,想到這裡,李定國的心裡也便釋然不少。

張獻忠要是沒死,懷有對前者愧疚心情的李定國,倒還真的可能揮刀自刎報效大西,不過現在張獻忠死了,這可就完全不一樣了。

本來當時一個衝動想自殘的他,被早就想明白的白文選和馬維興兩人死死攔住,現在那股興頭過去,自然也就沒有那麼多自殺的想法了。

即便先前勝了官軍一陣,但軍心已失,張獻忠死後更是一點都不剩下,就連白、馬兩人想的,無非也就是多一點談判的籌碼。

至於自立門戶,他到哪兒去自立門戶?

李自成、張獻忠全死了,原本的農民義軍領袖一個個要麼戰死沙場,要麼就是降了朝廷,況且李定國壓根沒有任何自立門戶的想法。

朝廷無道他反叛倒還說的過去,現在朝廷正得人心,要是執意還反,豈不真成了他們口中的‘西賊’。

如今大明皇帝要親自來招降,這種待遇以前其它人有過嗎?

做人得知道知足,全軍上下聽到這個消息全都興奮得不行,白文選和馬維興自然也明白皇帝爲什麼會親自來。

肯定不是因爲他們兩個,當然也不可能是麾下這些殘兵敗將,原因只有一個,就是李定國。

白文選現在覺得自己以前放棄張可望直接來找李定國,這個決定實在是太他孃的英明神武了。

李定國就是他們兩個,還有這一整支西軍的最後救命稻草,要不是因爲這個,外頭官兵幾天前就能把他們吃的連骨頭都不剩。

李定國畢竟心底還是念着華夏的,聽說這幾年朝廷在各地的仁政,其實早就沒有起初那樣痛恨。

在崇禎皇帝趕路這段時間裡,他的思想也逐漸轉變,慢慢做好了歸附大明的心理準備。

......

嘉定這一帶,即便是在原本的四川,也並不是很富裕,但有的時候你富裕不是件好事兒。

就比如那些繁華之地,幾乎都是被賊寇和官軍們不斷爭奪,誰打下來就要犁上一遍,現在早也啥都不剩了。

還有那些平素裡驕奢淫逸的大戶,更成了流寇們軍餉的最大來源,僞順被滅國之前,軍餉十有八九都是從這些人家裡挖出來的。

反倒是如嘉定州這般小城,如今還是和戰前差不多的程度,既不富裕,又稱不上是多貧窮。

這本是虎豹不附的小城地帶,如今卻要迎了一位令山河爲都要之變色的真龍天子。

聽聞大明的皇帝親自要來,人人都是興奮異常,很快這個消息也被鬧成婦孺皆知。

大家都圍堵在城外和官道邊,就是想一睹聖明天子的龍顏,看起來就和後世追星族似的,只不過多出了無邊的敬畏。

在川中百姓的議論聲,崇禎皇帝的禁軍隊伍緩緩開進嘉定州。

五省總督堵胤錫,繼秦良玉之後的四川總督樊一蘅,還有禁軍的三大總兵之一吳啓華及一派的文官武將,都簇擁在崇禎皇帝身側。

崇禎皇帝騎着高頭大馬,穿戴着他那副一成不變的金燦燦盔甲,看起來光亮無比。

只有他自己知道,這副甲冑是六局爲皇帝量身定製,防備能力和一般的軍甲差不多,只是看起來牛逼而已。

但這就夠了,反正以後需要崇禎上戰場的時候估計也不會再有,能讓將士搭眼看見自己就行。

崇禎皇帝自京師趕到嘉定,不緊不慢的走了有快一個月,在這段日子裡,四川的局勢也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京師剛出發的時候,四川還沒有完全收復,張獻忠也才死了幾天。

而崇禎皇帝進入河南後,從督師堵胤錫那裡聽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四川全省都已經收復。

等到進入四川,四川總督樊一蘅給他的又是新消息。

四川收復之後,樊一蘅根據聖旨上的命令,將唯一還有些規模的王尚禮所部西軍殘餘,由貴州逼入雲南。

至此,朝廷在四川的戰事算是告一段落,除了高傑他們的八鎮兵還在死圍李定國以外,各部都在修整。

各地也開始陸續有新官上任,因戰亂毀壞的城防正在修繕,官府也開始重建,對地方上實行有效管理。

簡言之,如今四川就像半年前的陝西一樣,開始引導流民歸籍和休養生息,日日一個樣子的變化着。

作爲此戰唯一不確定因素的李定國,已屬意歸附大明,所以一路過來,見到各地百廢在興的場景,崇禎皇帝心情也都是不錯。

“臣宣鎮總兵高傑、大同鎮總兵白廣恩、山東總兵牟文綬、四川總兵曾英、甘肅總兵王世寵...參見皇上萬歲萬萬歲!”

這八名總兵齊聲說完以後,那些八鎮將校和兵士們也是紛紛張口大喊,聲若雷霆,直入雲霄。

對面官軍營盤的這個動靜,同樣引得被圍在中間的西軍營地不少人都在側目來望。

“都起來吧,朕本以爲西賊佔據四川后,這些蜀中百姓必遭罹難,水旱從人,風調雨順的天府之國要因人禍而淪落爲人間地獄,如今一看,倒是朕錯怪了那獻賊。”

崇禎皇帝來的路上,從樊一蘅與曾英等人口中瞭解到,張獻忠雖然有些殘暴,但屠城之舉確實很少。

他做最多的,就是將一地百姓強行遷徙到另外一地,或者和順軍那樣,強徵青壯入伍,充實軍力。

對於四川百姓,張獻忠屠戮極少,甚至很多地方百姓崇禎還見到他們私下裡爲張獻忠蓋了祠堂。

當然,崇禎能有張獻忠屠戮四川這個想法,還是後世韃子修的明史害的,和女人們辮子戲看多了覺得韃子阿哥們個個大帥比,都是一個道理。

就現在看來,西軍屠川幾乎都是韃子在僞造歷史,張獻忠是個天大的背鍋俠啊!

“非陛下驚疑,微臣也是如此。”這時,久居川中的四川總督樊一蘅說道:

“崇禎十五年微臣回鄉時,見到尚是累累白骨,千村凋零,而西賊佔據此處後,蜀中反倒逐顯安然。”

曾英點點頭,雖然他在川內與西賊作戰了一輩子,但他卻覺得,有些西賊,的的確確要比順賊強上許多。

比如被圍在中間的白文選、李定國和馬維興三人,如果拋去賊寇身份不提,個個都是少見的真漢子。

“皇上,臣與李定國這三賊對戰多次,西軍之中,屬李部治軍最嚴。”

“白文選與馬維興二人也待民甚安,若能將他們招撫,爲我朝之幸事!”

第七百三十八章:大明一統第三百三十九章:有功無過,劉營之變第四百九十四章:黃金家族第六百零四章:多爾袞與他心愛的大玉兒第一百四十一章:正風第六百三十九章:親征第二百七十章:性情天子,轉世聖君第七百一十四章:不比不知道第七百一十八章:不滅其國,誓不罷休第七百四十四章:聯名錶貢第二百九十章:皇上來看我們了第七百五十七章:不好意思,朕就是來搶地盤的第二百六十七章:新式鳥銃的威力第二十九章:士林中的歪風邪氣第六百三十三章:盛世第四百七十六章:雄關第七百六十二章:全面侵法第二百三十五章:雙馬戰一龍第五百八十八章:駙馬任遼第五百九十一章:第一次碰撞第二百八十一章:禁軍陣戰六大營第七百四十一章:皇帝的那把刀第六百六十二章:意料之外,良將何來第二百五十九章:太傅第六百七十章:闖王之死第一百三十六章:血仇第七百四十二章:更強的集權第五十七章:神秘書信第三十二章:朕這是在和你們商量第二百八十四章:決戰第七百三十九章:大赦天下第三百零七章:陰險的馬士英第一百四十九章:甲子營立功第三百零四章:金陵龐氏之衰第七百零三章:來了還想走?第七百六十二章:全面侵法第五百二十二章:亂上加亂第三百八十三章:兵圍孔府(下)第七十八章:唐通勤王第一百九十三章:賜死第七百三十七章:可怕的皇帝,可怕的軍隊第一百一十一章:聯合執法第六百一十三章:引誘 讓利 聯合第一百一十六章:金州之屠 母子殉難第五百二十七章:你再不來老子可就真掛了第十章:給山西官軍發餉第四百七十章:攻心第七百一十七章:不戰而降第五百一十章:抄家、斬首第四百八十六章:親臨第二百八十七章:大明皇帝萬歲第六百七十三章:長安第六百二十一章:陣斬賊首,告捷京師第六百五十七章:冤家路窄,餘賊反攻第四百零七章:仗勢欺人的皇親國戚第七十五章:平定 召臣第二百六十章:特赦第五百一十五章:朕要點名收你的稅!第三百七十四章:上了套兒的崇禎第一百七十九章:攘夷第一百零九章:不能當睜眼瞎第五百零四章:歸化會盟(下)第六百四十八章:找下家的時候到了第五百三十六章:這還有什麼爭的?第三百四十三章:排槍第一百九十九章:明制澳督第一百六十一章:宣武第四百七十八章:野戰第五百二十四章:手足相殘,賊陷襄陵(三千字求票!)第二百三十章:西安誓師第七百三十九章:大赦天下第五百六十五章:皇明有興 建虜顯亂第五百六十五章:皇明有興 建虜顯亂第二百四十章:月夜營嘯,平度之敗第五百八十七章:全民兵役第三百五十一章:革左十三騎第七百七十九章:兩超多強第五百七十二章:已經耗不起的建奴第四百一十七章:內宮六虎第三百七十九章:真正的帝王第六百三十六章:命數第二百三十二章:五省進剿第六百零八章:假意講和,暗行三招第三百一十四章:大明朝的皇親第六百二十四章:人心向背第六百六十一章:伏兵盡出,鹿死誰手第三百零八章:議立新君第三百三十四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中)第四百九十五章:鄂爾多斯之戰第四十二章:得來全不費工夫第二百五十九章:太傅第七十九章:平臺點將第一百六十五章:蓋州之戰第二百五十二章:事情鬧大第二百二十三章:朝野動盪,一意孤行第五百八十三章:這天下的皇帝,只能是朕!第七百六十二章:全面侵法第六百一十一章:和皇室做買賣第三百三十六章:除國第六百零一章:鐵面柔心帝王情
第七百三十八章:大明一統第三百三十九章:有功無過,劉營之變第四百九十四章:黃金家族第六百零四章:多爾袞與他心愛的大玉兒第一百四十一章:正風第六百三十九章:親征第二百七十章:性情天子,轉世聖君第七百一十四章:不比不知道第七百一十八章:不滅其國,誓不罷休第七百四十四章:聯名錶貢第二百九十章:皇上來看我們了第七百五十七章:不好意思,朕就是來搶地盤的第二百六十七章:新式鳥銃的威力第二十九章:士林中的歪風邪氣第六百三十三章:盛世第四百七十六章:雄關第七百六十二章:全面侵法第二百三十五章:雙馬戰一龍第五百八十八章:駙馬任遼第五百九十一章:第一次碰撞第二百八十一章:禁軍陣戰六大營第七百四十一章:皇帝的那把刀第六百六十二章:意料之外,良將何來第二百五十九章:太傅第六百七十章:闖王之死第一百三十六章:血仇第七百四十二章:更強的集權第五十七章:神秘書信第三十二章:朕這是在和你們商量第二百八十四章:決戰第七百三十九章:大赦天下第三百零七章:陰險的馬士英第一百四十九章:甲子營立功第三百零四章:金陵龐氏之衰第七百零三章:來了還想走?第七百六十二章:全面侵法第五百二十二章:亂上加亂第三百八十三章:兵圍孔府(下)第七十八章:唐通勤王第一百九十三章:賜死第七百三十七章:可怕的皇帝,可怕的軍隊第一百一十一章:聯合執法第六百一十三章:引誘 讓利 聯合第一百一十六章:金州之屠 母子殉難第五百二十七章:你再不來老子可就真掛了第十章:給山西官軍發餉第四百七十章:攻心第七百一十七章:不戰而降第五百一十章:抄家、斬首第四百八十六章:親臨第二百八十七章:大明皇帝萬歲第六百七十三章:長安第六百二十一章:陣斬賊首,告捷京師第六百五十七章:冤家路窄,餘賊反攻第四百零七章:仗勢欺人的皇親國戚第七十五章:平定 召臣第二百六十章:特赦第五百一十五章:朕要點名收你的稅!第三百七十四章:上了套兒的崇禎第一百七十九章:攘夷第一百零九章:不能當睜眼瞎第五百零四章:歸化會盟(下)第六百四十八章:找下家的時候到了第五百三十六章:這還有什麼爭的?第三百四十三章:排槍第一百九十九章:明制澳督第一百六十一章:宣武第四百七十八章:野戰第五百二十四章:手足相殘,賊陷襄陵(三千字求票!)第二百三十章:西安誓師第七百三十九章:大赦天下第五百六十五章:皇明有興 建虜顯亂第五百六十五章:皇明有興 建虜顯亂第二百四十章:月夜營嘯,平度之敗第五百八十七章:全民兵役第三百五十一章:革左十三騎第七百七十九章:兩超多強第五百七十二章:已經耗不起的建奴第四百一十七章:內宮六虎第三百七十九章:真正的帝王第六百三十六章:命數第二百三十二章:五省進剿第六百零八章:假意講和,暗行三招第三百一十四章:大明朝的皇親第六百二十四章:人心向背第六百六十一章:伏兵盡出,鹿死誰手第三百零八章:議立新君第三百三十四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中)第四百九十五章:鄂爾多斯之戰第四十二章:得來全不費工夫第二百五十九章:太傅第七十九章:平臺點將第一百六十五章:蓋州之戰第二百五十二章:事情鬧大第二百二十三章:朝野動盪,一意孤行第五百八十三章:這天下的皇帝,只能是朕!第七百六十二章:全面侵法第六百一十一章:和皇室做買賣第三百三十六章:除國第六百零一章:鐵面柔心帝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