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三章:等會,這廝度蜜月去了?

待其餘人都退下以後,暖閣裡就只剩下了崇禎皇帝、周皇后和太子朱慈烺。

周皇后自知自己女人不能旁聽,起身說道:“臣妾先行告退。”

不料,她才走了幾步就被崇禎皇帝攔下,只聽他淡淡說道:“皇后就聽着吧,你也不是其他人。”

聞言,周皇后和朱慈烺都有些震驚,過了許久,才見周皇后點點頭,走回原來位置靜靜坐着。

打量着眼前的朱慈烺,不得不說,崇禎現在對這小子已經有了親生父親的各種感覺。

“朕退位以後,會把剩餘的兩廠一衛交給你,你要永遠記住,這三樣就是你的朝政上最鋒利的刀,不可不用,也不能讓他們太過囂張!”

“許榮秀、王憲那種人就是條喂不飽的毒蛇,一經出現,要把他徹底剿滅,永除後患,否則皇權就會受損。你皇帝的權威一旦受損,那可就什麼東西都敢跳出來了,到時候你殺都來不及!”

“是,兒臣謹遵父皇教誨。”朱慈烺恭恭敬敬道。

另外一邊,周皇后正滿臉

“東廠、西廠可以互相制衡,錦衣衛是天子親軍,與這兩者不同,但也不能沒有掣肘他們的力量。用的好了,他們會成爲你繼位以後最大的助力,用的不好,那就是正德年間那個結果,你應該會明白!在這方面朕就說這麼多,具體你自己參悟吧。”

崇禎皇帝站起來,負手走到窗邊,沉默一會,又淡淡說道:“現在朕已經幫你用王憲建立了威信,再加上早些年跟着朕的經歷,起碼朝局在最開始的時候,也不會有什麼動盪。”

說着,崇禎的語氣陡然間變得嚴厲起來。

“但是你要記住,那些大臣們永遠都是拉幫結派,朝局不會永遠安穩下去,只要你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現無法預料的後果。”

“所以你要扶持自己的保皇黨!這些人聽話是主要的,其次纔是能力,不聽話的名臣,就算能力強,也不如一個聽話的庸碌之輩,馮銓,就是最好的例子。”

“還有兵權,朕重建了三十衛親軍,這些人都是多年跟隨朕最驍勇善戰的將士,他們會對你絕對忠誠,這算是朕給你留下的一張底牌。“

“不過就算朕要給你提個醒,就算朕把兵權留給了你,也無法保證那些文臣想要慢慢的爭奪兵權,他們的手段可多着呢,溫水煮青蛙,那是最常見的。”

“無論什麼時候,兵權一定要握在你自己的手上,沒有兵權,你將一事無成!”

朱慈烺道:“是,兒臣在聽。”

崇禎皇帝走過去,拍了怕他的肩膀,語重心長道:“朕退位以後,雖然還能幫助你一些,但朕畢竟老了,今後的路,你要學着自己走。”

“包括那個神聖羅馬帝國,全世界都沒有什麼好玩意,現在是咱們大明強大,所以他們都圍着驅寒溫暖,一旦落勢,哼哼......”

崇禎皇帝言至於此,即便不說,朱慈烺也能明白話中的意思。

“只有自己強大,別人纔會對你趨之若鶩,其它的什麼宣威、宣德,那都是出現在絕對的霸權之下。

你光靠所謂的大國風範,是沒有人對你真心實意的,當然就算你有絕對的實力,別人也不會對你真心實意。

但最起碼,他們會爲了利益圍着你轉,這就比那些所謂的“盟友”要可靠得多。”

“國外要靠強盛的國力和各方面利益,抓住那些利益者,帝國議會你要好好用!至於國內,還是唐太宗李世民那套,百姓是最主要的。”

“要想讓百姓過上好日子,土地要看住,那些地主、豪商經常勾結,一聲不吭的把土地侵佔過去,這些事情,都需要廠衛去查!”

“朕實在是放心不下你。”崇禎皇帝長嘆一聲,走回位子上握住周皇后的手,“做皇帝和做太子是不一樣的,你要學習的還有很多。”

“李自成、張獻忠,甚至是多爾袞、黃臺吉,這些人爲什麼至死都要爲自己套上個皇帝的虛名?就是因爲這份權利炙手可熱!”

“作爲皇帝,你做的一切決定都是正確的,除非下罪己詔,不然你不會有錯誤的時候。”

“這天下間,無論多大的官,多富的商,多勇的將,生殺予奪,皆由你一言而定。這,就是爲什麼當皇帝自古以來讓無數人趨之若鶩的原因。”

朱慈烺似懂非懂,但還是肯定的點點頭,堅定道:‘父皇放心,兒臣定不負這大明盛世!’

“你這樣說,朕多多少少是有放心一些,從下個月開始,朕會帶着你母后她們去境外,可能很久纔會回來,你先試着處理政務。”

說着,崇禎皇帝面色上忽然露出極重的殺氣,道:“若是有人敢跳,朕自會幫你處置。”

“兒臣明白,但是父皇,兒臣已經長大了,不能再讓父皇和母后爲兒臣擔憂了,兒臣會盡力扛起這個大明。”朱慈烺說道。

“光說是沒有用的,做出來讓朕看看,也讓那滿朝文武看看,你先下去吧。”

朱慈烺點點頭,“是,兒臣告退。”

......

崇禎皇帝雖然臉皮經常不要,但說出來的話還是作數的,既然已經打算放權給太子,那就不會再繼續貪戀。

最後處置了一個月的政務,順便未雨綢繆的做了一些安排以後,崇禎皇帝就真的在下個月初離開了京師。

說是去法蘭西度蜜月去了。

當然,度蜜月肯定不可能自己,周皇后、柔貴妃託婭、袁貴妃,還有上次遴選秀女新招上來的那些也都帶了過去。

崇禎皇帝還沒在朝政上上說退位的事,那些託付大臣也沒有人吭聲,但這信號已經很明顯了,傻子都看得出來。

皇帝和皇后都走了,全都跑到法蘭西去浪了,留下個太子處理朝政,太子妃埃利諾掌管後宮,這是什麼意思?

這是有意培養太子,給太子下放權利的意思,不出意外,最晚明年,太子八成就要登基,到時候大明將要迎來一波大動盪。

歷朝歷代,太子繼位時就沒有不動盪的。

但是看現在這意思,動盪好像不太可能,因爲崇禎老皇帝還活着,這廝要死不死的,在活着的時候禪位。

自己當了太上皇,可苦了那幫文臣武將。

老皇帝還活着,誰敢在太子繼位的時候說什麼?不光是不敢說什麼,就連朝政事務也要一如照舊。

不然那在法蘭西度蜜月的老皇帝夫婦,說不準什麼時候就要殺回來再屠一波朝堂。

要知道,洪武爺當年爲皇太孫繼位擼毛時也是這麼幹過的。

第九十五章:南京吏部天官兒馬士英第一百八十七章:把復社辦乾淨了第一百五十三章:闖軍退了(上架求訂閱!!!)隨便說說第五百六十五章:皇明有興 建虜顯亂第二百五十四章:天子一怒,伏屍百萬第三百八十七章:平山東,下蘇杭第三十一章:朕又換首輔了第一百八十五章:幹就完事兒了第四百一十七章:內宮六虎第五百零七章:克解州,陷絳州,逼臨汾第四十四章:皇帝手下的豺狼虎豹第二十一章:撕破臉皮(求收藏!)第二百一十九章:清營議動第三十二章:朕這是在和你們商量第一百七十九章:攘夷第三百二十九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上)第四百九十三章:暗度陳倉第一百三十四章:民憂第二百零一章:東林 帝黨之爭第二百二十七章:命運的三岔口第一百零八章:微服私訪第二百四十六章:普查山東,大同開市第六百七十四章:振興第二百一十八章:吞併烏齊葉特第三百六十九章:遵東奇捷(上)第一百零六章:力排衆議第一百八十七章:把復社辦乾淨了第三百四十章:郭尚友第二百二十章:烏齊葉特最後的榮光第三百六十六章:三屯營之戰(中二)第六百六十六章:騎戰第一百七十八章:國議第五百九十五章:高手在民間第二百八十二章:令賊喪膽者,興平高傑也第二百五十四章:天子一怒,伏屍百萬第五百七十五章:皇上教你打游擊第六百八十四章:名將謝幕,新督定策第二百五十八章:光復太原(下)第一百八十章:封賜第八十九章:甕裡有洞第五百四十三章:廠衛鬥白蓮第二百零六章:皮島 天津 登萊第一百零六章:力排衆議第五百九十五章:高手在民間第四百八十二章:先知第七百二十章:惡人還需惡人磨第七百八十七章:廠衛是皇家的,不是臣自己的第一百四十五章:守薊第三百九十六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中)第六百零三章:懲一儆百第八十六章:偏師北進,人心浮動第六百零七章:兵不厭詐第三百零八章:議立新君第三十七章:一位帝王的承諾第一百六十七章:皇家報社第二百四十一章:定遠三子,戚帥遺風第三百五十二章:三屯營北上第三百八十四章:廢爵衍聖公,談遷評時事第六十章:吳又可治瘟第六百七十四章:振興第九十五章:南京吏部天官兒馬士英第七百零三章:來了還想走?第六百六十三章:死局第二十章:羣臣出手了第三百六十章:忠貞候、左柱國——秦良玉第五百三十三章:誰敢對你不敬,朕就殺他全家第五百七十章:在遼東下一盤大棋第六百三十六章:命數第七百四十七章:神聖羅馬帝國第二百一十三章:吹就完事兒了第六百五十三章:克定寧夏,光復二省第四百七十二章:入關第一百三十七章:重鎮第一百七十一章:自有犯愁事第三百四十章:郭尚友第六百七十九章:入湖廣,大反攻第一百三十八章:吳軍第一百零三章:處處中興之象第三百四十一章:三王亂國第二百二十七章:命運的三岔口第四百七十五章:破城第一百五十六章:雙喜臨門第七百七十二章:“屠夫”第六十八章:並無忠君之心第二百三十七章:定策太原第七百零一章:只能硬着頭皮繼續打了第六百七十九章:入湖廣,大反攻第三百五十章:藺養成的抉擇第一百四十七章:下保定第七十一章:忙而不亂的永昌號(第三更)第三百二十九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上)第四百一十六章:想要她的命,朕先要了你的命!第六百七十四章:振興第二百七十一章:凌遲三千三百五十七刀第七百九十一章:上元盛況,崇禎中興第八十六章:偏師北進,人心浮動第一百七十三章:真小人,僞君子第七百八十三章:這,就是教廷第八十五章:黃闖子到了
第九十五章:南京吏部天官兒馬士英第一百八十七章:把復社辦乾淨了第一百五十三章:闖軍退了(上架求訂閱!!!)隨便說說第五百六十五章:皇明有興 建虜顯亂第二百五十四章:天子一怒,伏屍百萬第三百八十七章:平山東,下蘇杭第三十一章:朕又換首輔了第一百八十五章:幹就完事兒了第四百一十七章:內宮六虎第五百零七章:克解州,陷絳州,逼臨汾第四十四章:皇帝手下的豺狼虎豹第二十一章:撕破臉皮(求收藏!)第二百一十九章:清營議動第三十二章:朕這是在和你們商量第一百七十九章:攘夷第三百二十九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上)第四百九十三章:暗度陳倉第一百三十四章:民憂第二百零一章:東林 帝黨之爭第二百二十七章:命運的三岔口第一百零八章:微服私訪第二百四十六章:普查山東,大同開市第六百七十四章:振興第二百一十八章:吞併烏齊葉特第三百六十九章:遵東奇捷(上)第一百零六章:力排衆議第一百八十七章:把復社辦乾淨了第三百四十章:郭尚友第二百二十章:烏齊葉特最後的榮光第三百六十六章:三屯營之戰(中二)第六百六十六章:騎戰第一百七十八章:國議第五百九十五章:高手在民間第二百八十二章:令賊喪膽者,興平高傑也第二百五十四章:天子一怒,伏屍百萬第五百七十五章:皇上教你打游擊第六百八十四章:名將謝幕,新督定策第二百五十八章:光復太原(下)第一百八十章:封賜第八十九章:甕裡有洞第五百四十三章:廠衛鬥白蓮第二百零六章:皮島 天津 登萊第一百零六章:力排衆議第五百九十五章:高手在民間第四百八十二章:先知第七百二十章:惡人還需惡人磨第七百八十七章:廠衛是皇家的,不是臣自己的第一百四十五章:守薊第三百九十六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中)第六百零三章:懲一儆百第八十六章:偏師北進,人心浮動第六百零七章:兵不厭詐第三百零八章:議立新君第三十七章:一位帝王的承諾第一百六十七章:皇家報社第二百四十一章:定遠三子,戚帥遺風第三百五十二章:三屯營北上第三百八十四章:廢爵衍聖公,談遷評時事第六十章:吳又可治瘟第六百七十四章:振興第九十五章:南京吏部天官兒馬士英第七百零三章:來了還想走?第六百六十三章:死局第二十章:羣臣出手了第三百六十章:忠貞候、左柱國——秦良玉第五百三十三章:誰敢對你不敬,朕就殺他全家第五百七十章:在遼東下一盤大棋第六百三十六章:命數第七百四十七章:神聖羅馬帝國第二百一十三章:吹就完事兒了第六百五十三章:克定寧夏,光復二省第四百七十二章:入關第一百三十七章:重鎮第一百七十一章:自有犯愁事第三百四十章:郭尚友第六百七十九章:入湖廣,大反攻第一百三十八章:吳軍第一百零三章:處處中興之象第三百四十一章:三王亂國第二百二十七章:命運的三岔口第四百七十五章:破城第一百五十六章:雙喜臨門第七百七十二章:“屠夫”第六十八章:並無忠君之心第二百三十七章:定策太原第七百零一章:只能硬着頭皮繼續打了第六百七十九章:入湖廣,大反攻第三百五十章:藺養成的抉擇第一百四十七章:下保定第七十一章:忙而不亂的永昌號(第三更)第三百二十九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上)第四百一十六章:想要她的命,朕先要了你的命!第六百七十四章:振興第二百七十一章:凌遲三千三百五十七刀第七百九十一章:上元盛況,崇禎中興第八十六章:偏師北進,人心浮動第一百七十三章:真小人,僞君子第七百八十三章:這,就是教廷第八十五章:黃闖子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