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二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三)

在崇禎皇帝看來,“帝國議會”向聯合國轉變的前提是全球大趨勢的變化。

現在還是帝權、王權、皇權至上的時代,聯合國太超前了,提出來只會引起更大的動盪。

但歷史的車輪可以延後,卻不能阻止,資本主義的勃興在歐洲是早晚的事兒,大明百姓看清皇權本質,也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往少了說,再過三四百年,往長遠了說,頂天有個七八百年,神羅或大明、奧地利等國內部就有很大可能性會開始出現民權意識的甦醒,這是必然的。

這就會造成推翻帝制的革命。

到了那個時候,崇禎皇帝設想中的大明,不會做被完全推翻的沙皇俄國或英法帝國,會進入老美那樣的轉型期。

相應的,現在成立的這個完全以大明做主的“帝國議會”,也可以轉變成所謂“兩超多強”投票的模式。

這種模式看起來是順應歷史進程,但實際上的根子不變,兩超多強的格局依然主導着整個世界。

數百年後,聯合國的出現會堵住大多數人的嘴,但是在這之前,現在的世界上只需要大明能一言做主的帝國議會。

崇禎皇帝對斐迪南三世的自作聰明很不理解,這玩意提前出現的意義是什麼?

給現在好不容易要形成的兩超多強格局找麻煩?還是讓大明沒辦法明着對歐洲下手,他們好逐漸脫離東方的掌控?

可以確定的是,斐迪南三世要麼是完全沒想到會有這種後果,要麼就是也和崇禎打着一樣的想法,在爲後世開創局勢。

如果說崇禎極力爲後世大明奠定的是這個兩超多強的世界格局,費迪南三世有可能就是留下神羅脫離大明獨立的機會。

思慮再三以後,儘管內閣大多數都支持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費迪南三世的這個提議,崇禎皇帝還是一口否決。

而內閣首輔蔣德璟和如今的內閣大佬、六部要員們也都很懂事兒,直接派人去用最強硬的口吻,拒絕了這個提議。

他們自然明白,只要這位傳奇皇帝在位一天,整個大明帝國就會完全是他一個人說了算。

就和當初甲申年一樣,滿朝文武的話,這位皇帝向來都是想聽便聽,真要不想聽,你也沒啥辦法。

畢竟整個帝國的權柄都握在皇帝手裡,現在崇禎在位時,是空前絕後的強大集權時期。

消息傳到神羅宮廷,費迪南三世驚出了一身冷汗。

千不該萬不該,就是在那個讓大明成爲如今世界唯一超級帝國的皇帝面前玩什麼計謀。

要知道,人家大明可是計謀、策略和練兵方面的老祖宗。

自己在他面前搞了這麼一出,對方明顯礙於眼前即將形成的格局沒說什麼,但這並不代表他沒看出來。

這封以崇禎皇帝口吻發回來的回信就是最好證明。

在信中,崇禎皇帝整篇都是一副你要是繼續玩,我就換一個來扶持的態度,費迪南三世看完,再也沒有任何想法。

這位大明帝國的皇帝,自己和他根本就不是一個等級的,還是別在關公面前耍大刀了。

冷靜下來以後,斐迪南三世在大明帝國首輔大臣蔣德璟發來的《帝國議會憲章》上第一個簽署了自己的名字。

在他看來,以後整個世界的劃分很明顯,居中的大明帝國本土幾乎囊括了整個亞洲,肯定是最爲強大的超級帝國。

第二個世界性帝國就是眼下盤踞中歐的神聖羅馬帝國,在歐洲至少有三十幾個成員國和幾百個貴族、騎士世襲領地。

承蒙崇禎皇帝不計代價的幫助,曾大權旁落的費迪南三世又漸漸掌控了這些公國國王的廢立權。

可以這麼說,沒有大明的幫助,就不會有如今這個神聖羅馬帝國。

至於其餘的“多強”,則是以西班牙帝國和奧地利最爲強大。

西班牙哈布斯堡家族曾壟斷神聖羅馬帝國的皇位,在本世紀初,他們的無敵艦隊被不列顛人擊潰,失去了海上霸主的地位。

從那以後,在海陸又被崛起的馬車伕荷蘭、葡萄牙等國擊敗,欠了大明帝國鉅額外債以後,逐漸淪爲大明帝國的傀儡。

但不可否認的是,只要大明不想西班牙帝國動手,並且保持結盟的態勢,這個曾經的日不落帝國就不會頃刻間崩潰。

奧地利是近期崛起的一大強國,在波西米亞戰爭中擊敗了奧斯曼軍隊,佔領了奧斯曼人垂涎已久的匈牙利地區。

在那之後的半個世紀,奧地利遭受奧斯曼帝國瘋狂的報復,直到崇禎二十七年大明向奧斯曼宣戰,纔得到緩解。

在宣戰後的初期,大明遠征軍以外又有相當一部分軍隊自亞洲出動,順道滅了正苟延殘喘的俄羅斯帝國,進入奧匈境內。

經過短暫的商討,當時的奧地利皇帝拒絕大臣抵抗的建議,命令奧地利軍隊放下武器,接納明軍進入各個城鎮。

崇禎二十七年,大明開始在奧地利首度維也納設置大使館、總督府和東廠分署。

去年,崇禎皇帝宣稱,日後的奧地利新王若沒有大明皇帝的冊封,便不算奧地利國王。

此舉遭受奧地利國內大臣的集體反對,但是很快,明軍進行了一場血腥的清洗活動,將所有反抗的貴族當街吊死。

自那以後,奧地利便和西班牙一樣,幾乎成爲大明在境外的殖民地。

除西班牙、奧地利以外,又要有被大明強行打得“改朝換代”的馬車伕荷蘭,還有英國公一系世代鎮守的不列顛,王位更替完全由大明做主的法蘭西、德意志,和新建伯一系世代鎮守的印度在世界範圍內較強。

當然,這其中包含了許多名義上屬於大明版圖之內,卻在崇禎皇帝分封之下保持自治的地區,而不是國家。

比如印度、不列顛、法蘭西、德意志就屬於完全的大明本土境外地區,而西班牙、奧地利、威尼斯,這些王位完全由大明操持做主的國家,則是真正的境外殖民地。

有人會問,分封這麼多人出去,幾乎都相當於土皇帝,能保證他們世代永遠忠於大明嗎?

事實上,崇禎皇帝就沒打算讓他們永遠忠於大明,往後過上幾百年,能留下一個亞洲本境完完整整的,那都是燒高香了。

一個媽生出來的親兄弟都有打起來的可能,英國公一系、新建伯一系等等,這些明顯不是一個媽生出來的,以後幹起來的可能性就更高了。

話說回來,哪怕親兄弟之間感情和睦,可誰又能保證子孫後代不會幹起來?

這是沒辦法的事兒,肥水不流外人田,崇禎皇帝做這些分封的舉動,其實也是爲了後世考慮。

就算在動盪時期獨立出去,那不也是漢人的國家,根除同源,這是所有人都無法否認的事實。

退一步說,後世要是有不開眼的打算挑戰大明的全球霸權,還得先問問這些本境外漢人國家答應不答應。

至於後世會如何發展,這就全看天意了,崇禎管不到那麼遠,他只能看現在。

第二百八十六章:兩刀第一百八十六章:東廠的威風第七百三十一章:多爾袞,朕來了第七百三十八章:大明一統第五百八十七章:全民兵役第六百四十七章:天雷助陣第六百九十一章:護她周全第五百零六章:大閱、建城第七百九十章:上有變動,下無變化第二十一章:撕破臉皮(求收藏!)第七百一十四章:不比不知道第五百二十七章:你再不來老子可就真掛了第七百五十四章:鹿兒島海戰第四百四十四章:聖旨第三十九章:李巖的手段第一百八十五章:幹就完事兒了第五百一十一章:好了傷疤忘了疼第七百六十章:強擼未必能灰飛煙滅第三百七十一章:遵東奇捷(下)第三十二章:朕這是在和你們商量第六百三十二章:上與下第四百二十四章:一意孤行,還是眼高一籌?第二百七十四章:大順軍破太原第四百三十二章:陷重慶、下忠州(上)第五百四十六章:內情第二百五十四章:天子一怒,伏屍百萬一些相關通知第六十六章:雙刀出鞘(爲堂主誠信敬業友善賀!)第五百六十二章:分田!入冊!恢復!第六百一十六章:玩命也是講究技巧的第三百八十六章:人在家中坐,事從天上來第五百二十七章:你再不來老子可就真掛了第五百零九章:諡“文正”第二百六十二章:皇八子第三百五十八章:洪山陷落,屠夫多鐸第五百二十三章:新仇舊怨第二百三十六章:收復襄陽第四百零五章:兩京之爭(上)第三百七十章:遵東奇捷(中)第九十五章:南京吏部天官兒馬士英第五百二十八章:戲耍第六百一十六章:玩命也是講究技巧的第七百五十章:親征巴黎去三光第七百一十一章:欣欣向榮的朝政第六百一十六章:玩命也是講究技巧的第一百四十七章:下保定第三百六十九章:遵東奇捷(上)第五百四十六章:內情第二百六十章:特赦第四百五十章:攤牌第五百零四章:歸化會盟(下)第三百五十三章:人非完人,一招失算第一百四十七章:下保定第二百二十三章:朝野動盪,一意孤行第七百五十九章:侵吞莫臥兒第七十一章:忙而不亂的永昌號(第三更)第六十九章:‘兇’名赫赫第二百一十章:屯兵觀望,屢辱天使第六百六十章:出師未捷,總兵先死第一百九十三章:賜死第六十七章:這大明的皇帝,是朕!第七百零一章:只能硬着頭皮繼續打了第五百七十九章:先曹氏 後滿虜第二百七十五章:危懸一線,親征續命第三百七十八章:恩與威第七百零六章:兵敗如山倒第七十一章:忙而不亂的永昌號(第三更)第七百零八章:改土分流第一百八十一章:侵略第七十七章:劉芳亮北犯第三百零八章:議立新君第九十五章:南京吏部天官兒馬士英第十二章:踹門而入第五百五十四章:上兵伐謀 其次伐心第一百二十章:留京第二百七十三章:貌合神離的八旗第七百七十三章:帝國之刃第七百五十三章:徵九州,滅薩摩第三百五十三章:人非完人,一招失算第三百八十章:惠國公第五百五十一章:堵胤錫死守臨汾第七百七十三章:帝國之刃第六百零八章:假意講和,暗行三招第三百六十章:忠貞候、左柱國——秦良玉第六百九十四章:沙普之亂第一百四十五章:守薊第六百五十三章:克定寧夏,光復二省第三百三十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下)第一百九十八章:聖寶祿學院第六百七十五章:要想富,先修路第六百零四章:多爾袞與他心愛的大玉兒第二百三十二章:五省進剿第七百四十二章:更強的集權第七百五十六章:收了個安南版吳三桂第十八章:錦衣衛辦事第五百六十五章:皇明有興 建虜顯亂第三百二十七章:文武狀元,帝王心思第一百四十七章:下保定第八十二章:你敢威脅朕?第五百七十一章:這棋越下越大了
第二百八十六章:兩刀第一百八十六章:東廠的威風第七百三十一章:多爾袞,朕來了第七百三十八章:大明一統第五百八十七章:全民兵役第六百四十七章:天雷助陣第六百九十一章:護她周全第五百零六章:大閱、建城第七百九十章:上有變動,下無變化第二十一章:撕破臉皮(求收藏!)第七百一十四章:不比不知道第五百二十七章:你再不來老子可就真掛了第七百五十四章:鹿兒島海戰第四百四十四章:聖旨第三十九章:李巖的手段第一百八十五章:幹就完事兒了第五百一十一章:好了傷疤忘了疼第七百六十章:強擼未必能灰飛煙滅第三百七十一章:遵東奇捷(下)第三十二章:朕這是在和你們商量第六百三十二章:上與下第四百二十四章:一意孤行,還是眼高一籌?第二百七十四章:大順軍破太原第四百三十二章:陷重慶、下忠州(上)第五百四十六章:內情第二百五十四章:天子一怒,伏屍百萬一些相關通知第六十六章:雙刀出鞘(爲堂主誠信敬業友善賀!)第五百六十二章:分田!入冊!恢復!第六百一十六章:玩命也是講究技巧的第三百八十六章:人在家中坐,事從天上來第五百二十七章:你再不來老子可就真掛了第五百零九章:諡“文正”第二百六十二章:皇八子第三百五十八章:洪山陷落,屠夫多鐸第五百二十三章:新仇舊怨第二百三十六章:收復襄陽第四百零五章:兩京之爭(上)第三百七十章:遵東奇捷(中)第九十五章:南京吏部天官兒馬士英第五百二十八章:戲耍第六百一十六章:玩命也是講究技巧的第七百五十章:親征巴黎去三光第七百一十一章:欣欣向榮的朝政第六百一十六章:玩命也是講究技巧的第一百四十七章:下保定第三百六十九章:遵東奇捷(上)第五百四十六章:內情第二百六十章:特赦第四百五十章:攤牌第五百零四章:歸化會盟(下)第三百五十三章:人非完人,一招失算第一百四十七章:下保定第二百二十三章:朝野動盪,一意孤行第七百五十九章:侵吞莫臥兒第七十一章:忙而不亂的永昌號(第三更)第六十九章:‘兇’名赫赫第二百一十章:屯兵觀望,屢辱天使第六百六十章:出師未捷,總兵先死第一百九十三章:賜死第六十七章:這大明的皇帝,是朕!第七百零一章:只能硬着頭皮繼續打了第五百七十九章:先曹氏 後滿虜第二百七十五章:危懸一線,親征續命第三百七十八章:恩與威第七百零六章:兵敗如山倒第七十一章:忙而不亂的永昌號(第三更)第七百零八章:改土分流第一百八十一章:侵略第七十七章:劉芳亮北犯第三百零八章:議立新君第九十五章:南京吏部天官兒馬士英第十二章:踹門而入第五百五十四章:上兵伐謀 其次伐心第一百二十章:留京第二百七十三章:貌合神離的八旗第七百七十三章:帝國之刃第七百五十三章:徵九州,滅薩摩第三百五十三章:人非完人,一招失算第三百八十章:惠國公第五百五十一章:堵胤錫死守臨汾第七百七十三章:帝國之刃第六百零八章:假意講和,暗行三招第三百六十章:忠貞候、左柱國——秦良玉第六百九十四章:沙普之亂第一百四十五章:守薊第六百五十三章:克定寧夏,光復二省第三百三十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下)第一百九十八章:聖寶祿學院第六百七十五章:要想富,先修路第六百零四章:多爾袞與他心愛的大玉兒第二百三十二章:五省進剿第七百四十二章:更強的集權第七百五十六章:收了個安南版吳三桂第十八章:錦衣衛辦事第五百六十五章:皇明有興 建虜顯亂第三百二十七章:文武狀元,帝王心思第一百四十七章:下保定第八十二章:你敢威脅朕?第五百七十一章:這棋越下越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