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得來全不費工夫

兩人正在商議,卻忽然聽見門外一陣腳步聲,心腹得到白廣恩授意後出門查看,見到來者居然是李巖。

原來李巖白日苦勸闖王不成,後遭牛金星、宋獻策合力算計已是不服不忿,方纔心有不甘,去找李自成遊說又吃了閉門羹,更是唉聲嘆氣。

若劉、宋二人在大營內走動,周圍必是侍衛林立,由此足以顯出李自成對他們兩人的重視之情,而心腹在與李巖寒暄之時反覆確定,發現前者居然是一人前來。

這心腹心生一計,好言好語將李巖請進大帳,白廣恩起初以爲李巖已經識破自己心中所想,正是緊張異常,待攀談幾句後才發現,李巖似乎只是來促膝長談的。

顧不得李巖是不是來安慰自己,白廣恩在桌下的手不經意間緊握成拳,這可是天賜良機,旋即,他瞥了一眼侍立在帳邊的心腹。

只是一個眼神,心腹立即明白自家將軍想要自己做什麼,直接點頭悄聲走出大營調動兵馬。

白廣恩心下大定,擦了擦冷汗,強笑着說道:

“李先生忽然來此也不提前說一聲,某這營帳簡陋,也沒什麼好招待的,實在是過意不去。”

李巖示意無妨,略帶歉意的道:

“闖王深信那宋獻策的圖讖邪術,在下保不得白將軍,回到營後胸中忿忿難平,實在是過意不去,還望海涵!”

白廣恩感覺不可置信,繼而目光讚歎的看了一眼李巖,起身抱拳說道:

“李先生說的哪裡話!白日您爲某衝撞了闖王,已是仁至義盡,人事皆天命,那牛、宋二人邪術自有告破之日,盡力就是!”

“白將軍相貌魯直,竟這般明曉大義,在下佩服。”李巖點點頭,囑咐道:“明日入城招降周遇吉,實在是爲我大順鞠躬盡瘁之舉,若能有所成,白將軍前程可期!”

“哪裡哪裡,李先生讚譽過情了。”白廣恩起先有些不好意思,後來聽出李巖話中有話就閉上嘴做側耳聆聽狀,實際上卻是順勢看向帳外。

李巖不疑有它,叮嚀道:

“白將軍要記住,其一,周遇吉忠勇憨直,從無攀附權貴之事,且從臨陣應變,順應李鳳翔查抄翟家一事中便不難看出,此人絕非有勇無謀之輩。需以緩兵之計,徐徐應之。”

“其二,如今周遇吉受那昏君重用,麾下寧武軍直轄兵部,自成系統,總督、巡撫等朝廷大員已是無法調動,周遇吉手握生殺奪予大權,白將軍去了以保命爲先,剋制脾性,切勿衝撞。”

“李先生說的是,某洗耳恭聽。”

白廣恩越聽越玄乎,看來這李巖對周遇吉評價比自己高得多,他不就是得到皇帝重用了嗎,難道真有這麼厲害?

白廣恩就像學生聽課一樣左耳進右耳冒,眼神一直飄忽不定,過了不知多久,總算是見到帳外人影綽綽,當即心下振奮。

正要摔杯爲號,轉頭卻見李巖還在喋喋不休,白廣恩心念李巖是真心實意的爲自己着想,自己卻一直想着怎麼拿他獻給朝廷邀功請賞,倒是有些不忍。

見自家將軍遲遲不肯動手,門外聚齊的兵丁們倒是急了,正要強衝進去拿人,卻聽白廣恩‘咳咳’幾聲,說道:

“李先生,那李賊既然如此刻薄寡恩,何不跟着某投奔朝廷,聖上愛你之才,定授以閣臣尚書之位,名滿天下、光宗耀祖,豈不比跟着流賊到處亂竄強多了?”

李巖正在說,聽到這話後臉色大變。

在他心中,崇禎皇帝就是一個十足的昏君,雖然近期傳出的旨意有些變化,但這並不會影響李巖的看法。

從細節處理來看,李自成大智若愚也不怎麼樣,但起碼知道聽一聽下屬的意見,比起崇禎皇帝或是在四川的張獻忠而言還是強多了。

“白廣恩,我李巖真是花了眼,你竟是這樣一個卑鄙、無義的小人!”

忽然間,李巖狂笑幾聲,叫道:

“白廣恩,你性命不久矣!那崇禎是個什麼樣的人,直到現在你還是看不清!”

白廣恩勃然大怒,跳起來將桌子掀翻,嘿嘿冷笑,說道:

“既然到了現在這個地步,某也就實話實說了。就這麼投過去那周遇吉自然不會留我性命,但若將你李巖綁縛過去,那情況自然是不同。”

聞言,李巖捶胸頓足,心道自己真是婦人之仁壞了大事,趁白廣恩說話的空隙,二話不說就要逃出營帳。

“李先生,往哪逃?”

轉身剛走了幾步,卻聽見帳外傳來一陣輕笑,心腹帶着至少十幾個家丁魚貫而入,直接把李巖抓了個正着。

李巖大喊大叫,白廣恩心知此事性命攸關,隨便找來張破布塞到他嘴裡,拿起佩刀奔出營帳,揮手道:

“李賊待我不義,弟兄們,歸往朝廷的時候到了!”

......

深夜,參將杜虎奉命在代州城頭巡防,走路雖然一瘸一拐,但依然精氣神十足的不斷用手拍打垛口,厲聲說道:

“看仔細了,聖上就指着咱們寧武軍,若是有一個賊人接近這裡,拿你們試問!”

“將軍放心,弟兄們眼睛亮着呢!”

“將軍你看,好像有一隊人馬過來了!”

杜虎聞言看過去,果然發現有一隊打着火把的人馬愈來愈近,當即想都不想的回頭大喊:

“戒備,流賊又來攻城了!”

“傳令,沒有本將軍的命令,妄動者斬!”接到親兵報告的周遇吉匆忙趕到城樓上,凝神細看,卻發現了一絲不同尋常。

“將軍,這些人好像不是來攻城的。”杜虎也發現了端倪,看樣子是在詢問下一步該如何去做。

周遇吉點點頭,擡手道:

“城內矢彈不足,傳令將士做好戰鬥準備,還是看看再說。”

這隊人馬看上去人數不多,大約只有四五千的規模,而且跑動的時候都擁擠在一起,只有爲首幾個領頭的打着火光,匆匆忙忙,好像是在刻意掩蓋着什麼。

“周總兵,好久不見!”

周遇吉正在想李自成這次要玩什麼花樣,卻忽然聽到城下傳來熟悉的聲音,當即向下細看了一眼,不可置信的道:

“白廣恩!?”

第五百三十三章:誰敢對你不敬,朕就殺他全家第五十二章:集結 誓師 出征(求收藏!)第三百七十三章:夜御三女被嫂知第一百六十四章:小事大查第三百七十三章:夜御三女被嫂知第七十一章:忙而不亂的永昌號(第三更)第二百六十四章:寧完我入京第二百一十四章:兀良哈內遷第二百一十八章:吞併烏齊葉特第三百三十一章:新鮮血液第六百零五章:一箭雙鵰第三十章:誅其九族第一百七十九章:攘夷第三百二十一章:文科會試第四百八十一章:摧騎第三百八十五章:爲民做主的“欽差”第二百六十七章:新式鳥銃的威力第八十一章:御駕親征,戰前斬將!第一百五十一章:險勝第五百八十八章:駙馬任遼第三百五十四章:謀定盛京,御駕親征第七百零九章:已經甦醒的東方巨龍第六百五十七章:冤家路窄,餘賊反攻第二百零八章:文采下登萊,牟氏靖曹州第五百八十章:關外境況第七百六十三章:崇禎親征勝利碑第五百七十五章:皇上教你打游擊第二百八十一章:禁軍陣戰六大營第二百二十五章:帝王之威第一百三十九章:抉擇第四百二十五章:執意奪關第五百五十四章:上兵伐謀 其次伐心第一百一十二章:五省總督第三百零二章:暴政 神怒 天譴第六百九十三章:你可以戴罪立功第七百零八章:改土分流第五百一十七章:天上掉餡餅第二百九十章:皇上來看我們了第四百零二章:抄家,充公第三百二十章:文武殊途第五百四十七章:端倪第一百九十四章:安南來使第四百八十章:對陣(求推薦)第五百八十六章:第十七代朝鮮國王第七十三章:就是有錢第二十六章:撲朔迷離第四十七章:萬事皆有皇帝帶頭第四百五十三章:上兵伐謀,先下一城第三百二十七章:文武狀元,帝王心思第二百一十七章:大明柔妃第四百九十九章:車盟封貢第六百七十六章:中興、來服第七百四十八章:十七世紀的世界格局第六百七十五章:要想富,先修路第五百三十六章:這還有什麼爭的?第四百九十五章:鄂爾多斯之戰第五百七十章:在遼東下一盤大棋第八十九章:甕裡有洞第七百四十五章:除國葉爾羌第一百九十五章:七局第三十二章:朕這是在和你們商量第四百四十三章:激鬥第五百九十八章:大選秀女說一說今天的情況吧第三十六章:朕讓你心服口服的背鍋第三十七章:一位帝王的承諾第五百零七章:克解州,陷絳州,逼臨汾第七百一十七章:不戰而降第一百八十三章:動手第五百九十章:讓朕告訴你,誰纔是強權第七百七十五章:西帕希魔鬼第四百四十七章:強龍偶遇地頭蛇第六百三十六章:命數第三百八十五章:爲民做主的“欽差”第二百七十七章:祭祖 誓師第二百四十七章:議定第四百七十一章:反正第四百七十八章:野戰第七百四十八章:十七世紀的世界格局第二百四十七章:議定第三百二十五章:殿試第三百一十五章:鎖拿入京第一百四十七章:下保定第七百八十二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三)第一百二十四章:聖旨第七百二十二章:沒有援軍的戰鬥第五百四十七章:端倪第四百一十五章:皇帝心思第七百五十四章:鹿兒島海戰第十章:給山西官軍發餉第七百零七章:全滇一戰而定第三百五十一章:革左十三騎第五百九十一章:第一次碰撞第七百八十五章:讓一個文明終止第二百五十七章:光復太原(上)第一章:剛來就逼朕上吊?第四百章:沒有勝者第七百四十四章:聯名錶貢第五百二十八章:戲耍
第五百三十三章:誰敢對你不敬,朕就殺他全家第五十二章:集結 誓師 出征(求收藏!)第三百七十三章:夜御三女被嫂知第一百六十四章:小事大查第三百七十三章:夜御三女被嫂知第七十一章:忙而不亂的永昌號(第三更)第二百六十四章:寧完我入京第二百一十四章:兀良哈內遷第二百一十八章:吞併烏齊葉特第三百三十一章:新鮮血液第六百零五章:一箭雙鵰第三十章:誅其九族第一百七十九章:攘夷第三百二十一章:文科會試第四百八十一章:摧騎第三百八十五章:爲民做主的“欽差”第二百六十七章:新式鳥銃的威力第八十一章:御駕親征,戰前斬將!第一百五十一章:險勝第五百八十八章:駙馬任遼第三百五十四章:謀定盛京,御駕親征第七百零九章:已經甦醒的東方巨龍第六百五十七章:冤家路窄,餘賊反攻第二百零八章:文采下登萊,牟氏靖曹州第五百八十章:關外境況第七百六十三章:崇禎親征勝利碑第五百七十五章:皇上教你打游擊第二百八十一章:禁軍陣戰六大營第二百二十五章:帝王之威第一百三十九章:抉擇第四百二十五章:執意奪關第五百五十四章:上兵伐謀 其次伐心第一百一十二章:五省總督第三百零二章:暴政 神怒 天譴第六百九十三章:你可以戴罪立功第七百零八章:改土分流第五百一十七章:天上掉餡餅第二百九十章:皇上來看我們了第四百零二章:抄家,充公第三百二十章:文武殊途第五百四十七章:端倪第一百九十四章:安南來使第四百八十章:對陣(求推薦)第五百八十六章:第十七代朝鮮國王第七十三章:就是有錢第二十六章:撲朔迷離第四十七章:萬事皆有皇帝帶頭第四百五十三章:上兵伐謀,先下一城第三百二十七章:文武狀元,帝王心思第二百一十七章:大明柔妃第四百九十九章:車盟封貢第六百七十六章:中興、來服第七百四十八章:十七世紀的世界格局第六百七十五章:要想富,先修路第五百三十六章:這還有什麼爭的?第四百九十五章:鄂爾多斯之戰第五百七十章:在遼東下一盤大棋第八十九章:甕裡有洞第七百四十五章:除國葉爾羌第一百九十五章:七局第三十二章:朕這是在和你們商量第四百四十三章:激鬥第五百九十八章:大選秀女說一說今天的情況吧第三十六章:朕讓你心服口服的背鍋第三十七章:一位帝王的承諾第五百零七章:克解州,陷絳州,逼臨汾第七百一十七章:不戰而降第一百八十三章:動手第五百九十章:讓朕告訴你,誰纔是強權第七百七十五章:西帕希魔鬼第四百四十七章:強龍偶遇地頭蛇第六百三十六章:命數第三百八十五章:爲民做主的“欽差”第二百七十七章:祭祖 誓師第二百四十七章:議定第四百七十一章:反正第四百七十八章:野戰第七百四十八章:十七世紀的世界格局第二百四十七章:議定第三百二十五章:殿試第三百一十五章:鎖拿入京第一百四十七章:下保定第七百八十二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三)第一百二十四章:聖旨第七百二十二章:沒有援軍的戰鬥第五百四十七章:端倪第四百一十五章:皇帝心思第七百五十四章:鹿兒島海戰第十章:給山西官軍發餉第七百零七章:全滇一戰而定第三百五十一章:革左十三騎第五百九十一章:第一次碰撞第七百八十五章:讓一個文明終止第二百五十七章:光復太原(上)第一章:剛來就逼朕上吊?第四百章:沒有勝者第七百四十四章:聯名錶貢第五百二十八章:戲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