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命運的捉弄

“糧草和軍餉的事兒,你派阿哈們再去催催。至於金州那邊兒,給代善傳個話,對於洪承疇不要過分信任,絕對不能給他兵權,主意倒是能繼續問問。”

多爾袞根本沒想到自己也會被這種破事兒煩的頭疼,隨手便讓范文程去解決,根本沒正眼看一看寧完我。

寧完我這貨在下面坐着,雖然滿臉都是恭敬,但心中卻是知曉,由於范文程的存在,自己根本和攝政王搭不上什麼話,自然滿懷嫉恨。

范文程聽見這話,滿臉都是爲難之色,“啓奏攝政王,臣前不久才和關內的商人聯繫過,只是這時,他們都有推托之詞。”

“怎麼說?這些人平日給大清運送軍糧不是挺積極嗎?”多爾袞有些奇怪,抽了口大煙,側身看過去。

“回攝政王,臣覺得只有兩種可能。其一,是姓範那八家被抄的事,讓他們杯弓蛇影,不敢大動作,有所顧忌,怕落得和他們一樣的下場。”

“其二,便是事實真如同這些商人說的那樣,糧食布匹等物資都已經準備妥當,但明國那些番子查的緊,不好運出關外,也是棘手難辦。”

范文程這話倒是一針見血,多爾袞聽了之後皺眉沒有吭聲,不知道在想什麼。

如今崇禎皇帝把範永鬥那八家該抄的抄該殺的殺,再加上前段時間弄的罪己詔和忠烈祠,到處補發軍餉,就連朝中的阿哈們也許久沒有傳出來什麼消息了。

“此事倒是難辦......”

聽多爾袞嘀咕,一旁的豪格看不下去了,站出來大大咧咧說道:

“還商量什麼有的沒的?攝政王你也知道,遼東不穩,大軍每日的開銷都是筆大賬,我二十萬大軍一齊圍攻過去就行了!明國的蠻子們有何可懼?”

多爾袞聽見豪格的話,心中反倒是更亂了。

豪格這貨代表着兩黃旗王公貴族的利益,話中十有八九都是不能信的,再說大清就這麼點家當,貿然圍攻過去,要是和李自成一個結果,那才真的是進退兩難。

“攝政王,草原的蠻子們有些微詞...”

這時,圖爾格忽然站出來說了這一句話,多爾袞只好轉頭,有些不耐煩的問道:

“科爾沁倒是沒說什麼,土默特、察哈爾等其餘五部的首領昨日聚在帳內,似乎是對現如今的狀況有些不滿。”

多鐸冷哼一聲,“圖爾格,你可莫要漲他人志氣,滅我大清的威風!就土默特那些狗蠻子,在我八旗鐵騎面前,又敢有什麼微詞?”

多鐸和圖爾格都是多爾袞的直系鑲白旗,聽見他們兩個水火不相容的話,多爾袞再也忍不住,拍案而起。

“這些人讓他們幹什麼都會有微詞,如今就算是待在營中什麼都不做,還是有微詞。”

見攝政王大怒,周圍衆人再也不敢多說一句,圖爾格、多鐸等人全都是惶然後退幾步,面有懼色。

“這倒是越議越亂了,就連本旗內部都不合,還談什麼入主中原?”多爾袞放下大煙,在大帳中來回踱步,問道:

“金州那邊真的平定了?是何人背叛我大清!”

一個貝勒立即回道:“回攝政王,據說是一個姓周的毛文龍舊部,聽此人說明國發餉和罪己詔的事,便是在金州鬧事,企圖阻撓我大清入關!”

“姓周,難道是周思昭?”多爾袞喃喃自語,冷笑一聲。

這周思昭是毛文龍的舊部,說起毛文龍這個人,那是讓在場的所有八旗王公貴族恨之入骨。

此人在東江開鎮,每當大清想要入關做點什麼的時候,老是要在後方動手動腳,很多次都是因爲這顆釘子拔不掉才草草回師。

好不容易借多疑的崇禎之手除掉了毛文龍,沒想到這貨的舊部投降之後也不消停,居然在這種時候臨陣倒戈。

“怎麼回事?洪承疇不是說金州之亂已經平定了嗎?”多爾袞有些意外,趕緊問道。

那貝勒不敢再說,帳內也是沒有人知道更新的消息,正待這時,外頭匆匆忙忙跑來一個身穿紅色全身甲的馬甲,進來之後呈上一封文書。

多爾袞接過文書,看一眼之後便是頹然坐了回去。

“怎麼回事?”豪格按捺不住心中好奇,直接問道。

多爾袞將代善送來的文書扔過去,有氣無力的說道:“你們看看吧。”

帳內的王公貴族們互相傳閱,頓時議論紛紛,許多人更是直接出列建議退兵出關,其中不乏一些位高權重的郡王和八旗貝勒。

據代善的最新消息,周思昭在金州帶着毛文龍舊部復叛、劉愛塔舊部王丙,還有李永芳長子李延庚之子李成仁則在復州聯手鬧事,聲勢不可謂不響。

由於沒有足夠旗丁,代善起初並沒能迅速撲滅動亂,前不久就連洪承疇都被派出去平亂,多爾袞也明白,如今代善能做的實在不多,只能在盛京增加防務而已。

順治小皇帝連下諭旨讓自己班師平定金、復兩地的動亂,實際上就是皇太后召自己回朝的意思。

想到這個讓自己魂牽夢繞的女人,多爾袞總算是體會到鬆錦之戰過後皇太極飛奔回盛京看海蘭珠的感覺。

這個時候,形勢已經再明顯不過,所有人都等待着多爾袞的最終決斷。

多爾袞起身走出帳外深深吸了口氣,看着遠處京師的方向,不禁攥緊拳頭,這個千載難逢的時機若是錯過,下次又要等多久?

自己若是不退兵,帶着大清的全部國力死攻京師,最後得到的不過是一座空城,到了那時,八旗勁旅損失慘重,又能否抵擋李自成的百萬之師?

實際上,阿巴泰在良鄉外遭遇李自成那一萬多人的戰鬥力已經出乎多爾袞的意料,他不知道大順的百萬之師是否都是這種戰鬥力,這種戰鬥力的又要有多少。

在京畿一帶繼續死磕下去是不是最明智的決斷?這道簡單的選擇題究竟該如何抉擇,答案似乎已經很明顯了。

想到這裡,多爾袞深深看了一眼崇禎皇帝的方向,舉起手道:“撤軍,出關!”

“攝政王!”

這話一出,許多八旗的王公貴族都是鬆了口氣,也有很多人覺得失去了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圍成一圈跪下來,低着頭,態度消沉,不敢接受這個事實。

“唉,真他孃的憋氣!”

豪格一直覺得直接攻城就完了,不必理會這麼多,見多爾袞最終做了這個決定,更是憤怒的一拳砸在地上,看向多爾袞的眼中已是頗有不滿。

當天夜裡,號稱二十幾萬的建奴大軍,本該在歷史上入主中原的建奴鐵騎,在一夜之間全部消失無蹤,悄然北返,只是留下滿地曾經紮營的痕跡。

要說這次多爾袞入關造成了什麼影響,那就是給崇禎皇帝送了兩次提升威望的大捷,還有一大批足以武裝新軍的裝備。

第六十七章:這大明的皇帝,是朕!第一百四十六章:鬧劇第一百零五章:晉馮銓爲工部尚書第四百三十六章:鐵血帝王朱由檢第一百九十三章:賜死第一百三十三章:跑路第七百一十九章:出去打建奴散散心第二百六十章:特赦第五百二十八章:戲耍第七百零二章:包餃子第一百九十四章:安南來使第三百零九章:爭分龐氏第三百一十章:羣起而攻之第四百四十三章:激鬥第五十六章:王府問計第四百四十一章:兩廠相爭第一百一十六章:金州之屠 母子殉難第五百八十八章:駙馬任遼第三百四十一章:三王亂國第四百二十八章:激邀出川,山陝瞬危第四百八十三章:勇武第一百二十一章:新曆一些相關通知第四百零七章:仗勢欺人的皇親國戚第六百八十四章:名將謝幕,新督定策第三百八十七章:平山東,下蘇杭第一百八十一章:侵略第三百七十九章:真正的帝王第四百零九章:斬皇親,廢六部第四百二十五章:執意奪關第四百四十六章:王承恩的心思第七百六十一章:哦·!我的法蘭西!第四百四十六章:王承恩的心思第三百九十七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下)第十八章:錦衣衛辦事第三百三十八章:劉良佐的煩惱第七百一十七章:不戰而降第七百八十四章:全世界都在真香第三百九十三章:諸藩禍國鬧劇平,各方反應不盡然第六百三十一章:獎與懲第二百二十六章:朵顏大捷第七百一十六章:華夏聯盟第四百八十一章:摧騎第一百七十八章:國議第二百零六章:皮島 天津 登萊第十章:給山西官軍發餉第四百八十八章:武帝第七百四十九章:大明就是好,大明就是棒第四章:以毒攻毒第三百零三章:帝奔第五百五十八章:峰迴路轉 自掘墳墓第六百零九章:天下暴利,鹽礦爲首第三百七十八章:恩與威第六百七十八章:和朕玩?撤了!第四百七十二章:入關第五百五十九章:澤候歸明 闖王西逃第一百六十一章:宣武第六百四十九章:誰人知返,何人不從第三十九章:李巖的手段第三百六十三章:既然逃不得,那就殺吧第五百七十八章:叫你曹氏上下死絕第六百二十八章:飛躍第四百九十九章:車盟封貢第六百一十六章:玩命也是講究技巧的第一百三十三章:跑路第四百四十二章:刀光血影第一百一十七章:入宮第六百八十八章:報復第七百二十章:惡人還需惡人磨第六百章:得與失第四百八十二章:先知第五百三十章:各處兵馬,悉聽朕旨意行事第一百五十六章:雙喜臨門第五百五十三章:明運未盡,能者輩出!第二百九十九章:收鹽務,改商稅第二百九十三章:八旗內爭,計議入關第四百三十章:總督四川,滿門忠烈第一百一十三章:命運的捉弄第一百七十九章:攘夷第四百八十二章:先知第八十三章:廢除耕守制第七百二十一章:你們的天可汗到了第二百七十八章:地方不靖第七百三十七章:可怕的皇帝,可怕的軍隊第二百五十三章:聯名上奏,駙馬始危第七百八十五章:讓一個文明終止第二百八十三章:劉宗敏的強勢第五百八十三章:這天下的皇帝,只能是朕!第六百九十八章:薑還是老的辣第五百八十二章:再援朝第四百一十七章:內宮六虎第七百三十六章:他們根本不想攻城第二百二十章:烏齊葉特最後的榮光第六百四十六章:潼關大戰(下)第一百二十六章:給餉第四百七十章:攻心第六百九十四章:沙普之亂說一說今天的情況吧第五十二章:集結 誓師 出征(求收藏!)第二章:着吳襄提督京營
第六十七章:這大明的皇帝,是朕!第一百四十六章:鬧劇第一百零五章:晉馮銓爲工部尚書第四百三十六章:鐵血帝王朱由檢第一百九十三章:賜死第一百三十三章:跑路第七百一十九章:出去打建奴散散心第二百六十章:特赦第五百二十八章:戲耍第七百零二章:包餃子第一百九十四章:安南來使第三百零九章:爭分龐氏第三百一十章:羣起而攻之第四百四十三章:激鬥第五十六章:王府問計第四百四十一章:兩廠相爭第一百一十六章:金州之屠 母子殉難第五百八十八章:駙馬任遼第三百四十一章:三王亂國第四百二十八章:激邀出川,山陝瞬危第四百八十三章:勇武第一百二十一章:新曆一些相關通知第四百零七章:仗勢欺人的皇親國戚第六百八十四章:名將謝幕,新督定策第三百八十七章:平山東,下蘇杭第一百八十一章:侵略第三百七十九章:真正的帝王第四百零九章:斬皇親,廢六部第四百二十五章:執意奪關第四百四十六章:王承恩的心思第七百六十一章:哦·!我的法蘭西!第四百四十六章:王承恩的心思第三百九十七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下)第十八章:錦衣衛辦事第三百三十八章:劉良佐的煩惱第七百一十七章:不戰而降第七百八十四章:全世界都在真香第三百九十三章:諸藩禍國鬧劇平,各方反應不盡然第六百三十一章:獎與懲第二百二十六章:朵顏大捷第七百一十六章:華夏聯盟第四百八十一章:摧騎第一百七十八章:國議第二百零六章:皮島 天津 登萊第十章:給山西官軍發餉第四百八十八章:武帝第七百四十九章:大明就是好,大明就是棒第四章:以毒攻毒第三百零三章:帝奔第五百五十八章:峰迴路轉 自掘墳墓第六百零九章:天下暴利,鹽礦爲首第三百七十八章:恩與威第六百七十八章:和朕玩?撤了!第四百七十二章:入關第五百五十九章:澤候歸明 闖王西逃第一百六十一章:宣武第六百四十九章:誰人知返,何人不從第三十九章:李巖的手段第三百六十三章:既然逃不得,那就殺吧第五百七十八章:叫你曹氏上下死絕第六百二十八章:飛躍第四百九十九章:車盟封貢第六百一十六章:玩命也是講究技巧的第一百三十三章:跑路第四百四十二章:刀光血影第一百一十七章:入宮第六百八十八章:報復第七百二十章:惡人還需惡人磨第六百章:得與失第四百八十二章:先知第五百三十章:各處兵馬,悉聽朕旨意行事第一百五十六章:雙喜臨門第五百五十三章:明運未盡,能者輩出!第二百九十九章:收鹽務,改商稅第二百九十三章:八旗內爭,計議入關第四百三十章:總督四川,滿門忠烈第一百一十三章:命運的捉弄第一百七十九章:攘夷第四百八十二章:先知第八十三章:廢除耕守制第七百二十一章:你們的天可汗到了第二百七十八章:地方不靖第七百三十七章:可怕的皇帝,可怕的軍隊第二百五十三章:聯名上奏,駙馬始危第七百八十五章:讓一個文明終止第二百八十三章:劉宗敏的強勢第五百八十三章:這天下的皇帝,只能是朕!第六百九十八章:薑還是老的辣第五百八十二章:再援朝第四百一十七章:內宮六虎第七百三十六章:他們根本不想攻城第二百二十章:烏齊葉特最後的榮光第六百四十六章:潼關大戰(下)第一百二十六章:給餉第四百七十章:攻心第六百九十四章:沙普之亂說一說今天的情況吧第五十二章:集結 誓師 出征(求收藏!)第二章:着吳襄提督京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