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先取建平,再下廣德(中)

“知州大人,劉部的人又在城裡鬧了,這次是真的太過分了!”

“大人,劉良佐的親兵都上街了,咱們管不管啊!”

“管?怎麼管,那些兵跟你講理?”

“就是,杭州那皇帝算個屁,什麼都管不住,這些兵哪裡有官兵的樣子!!”

廣德州城的內三街州治內,看着不斷氣喘吁吁跑進來報告的衙役,知州左光先感覺就像晴天霹靂一樣,自己不是替朝廷爲官,怎麼莫名其妙就成助紂爲虐的反賊了。

歷史上有兩個左光先,你沒有聽錯,這兩個人雖然名字一樣,如今卻一文一武,性格迥異,基本沒有任何類似的地方。

作爲軍將的左光先,如今已經投了李自成,是大順旗下一員總兵,這位卻因爲種種因緣巧合被調到廣德任知州,到周經武和官軍打到城下這會,到任纔不過一個多月而已。

廣德知州左光先是東林已故大佬左光斗的弟弟,其實他也很無奈。

原本左光先在福建建寧任縣令,那個地方官軍疲弱,獨以鄭氏強橫,能混個政績上佳的考覈,其實考驗的已經不僅僅是政績能力,各方面社交能力同樣不能弱了。

比如左光先就很會做人,在建寧做知縣的時候他不僅和當地駐守官軍千總、衛所軍將處的不錯,就連鄭家底下一些小掌櫃東家和本地豪紳也對他常有關照。

所以當時建寧起碼明面上看來還是一派祥和,基本沒什麼大事小情。

旁人不知道,官場上的人卻非常明白,左光先那個位置從前基本沒有能升任出去的,都是幹了不久便辭官、貶黜的,他能做到這個地步已經很不容易了。

說來也是令人無奈,左光先好不容易得到升遷的機會,本想着幹一番大事,沒想到上任沒多久,杭州的潞王就自立稱帝了。

杭州前頭可就是自己這廣德州,幾乎在朱常淓自立的頭一天廣德州治就收到了建武朝廷所謂首輔大人的公文,主要意思就是說朱常淓如何如何正統,讓他們歸順云云。

左光先當時纔到任半個月不到,一沒人脈,二又和本地勢力不熟,這種事兒其實也根本輪不到他說話,完全就是本地的官軍說了算。

其實當時廣德周圍不少縣地已經歸附了杭州小朝廷,駐守廣德的遊擊尚且忠於北京朝廷,當時就撕了公文,並且派人去南直隸打小報告。

當然,那遊擊和全家已經被後趕來的劉良佐破城盡殺。

左光先當初不能說話,劉良佐入了城甚至比那遊擊還要蠻橫,他更加沒有話語權,每日做的不過就是蓋蓋印點點頭,和傀儡也沒甚麼區別。

亂兵的可怕左光先就算沒見過,也聽多了。

福建雖然還算昇平,但他聽到亂兵成賊之後殺人放火,搶奪財物,幹下種種沒有人性的事情卻也不少,而且就算事後撫定,州城內外也定是損失慘重。

更要擔心的是劉良佐的亂兵在城內到處打砸搶,會不會衝進他的州衙來。

若是衝將進來,他肯定不會安甚麼好心,到時候不但自己的性命,就連近期搬入州治的家人怕也不會倖免於難。

如果出了什麼事,他可以想象那種後果,兩個皇帝那邊都說不過去,官位難辦還是後話,就是頭上這顆腦袋保得住保不住都是個問題。

前來報告亂象的衙役越多,左光先越覺得擔驚受怕,心急如焚地在大堂內亂轉,一句管用的話都說不出來。

此時此刻,他忽然有點想念原來那個小小的建寧城了。

那個地方雖然暗中說道不少,但最起碼有鄭氏的庇佑,尋常亂兵小毛賊根本不敢來作孽,起碼性命無虞,從前一直在江南偏安的左光先,根本沒想到中原此時竟然亂成了這個樣子。

他身旁的一干吏員們也是膽戰心驚地陪在他的身旁,好在此時廣德州民壯官匆匆趕來,左光先看到他這纔想起來還有民壯這回事,趕緊連聲的叫他調集民壯前來州衙護衛。

至於出外平亂,他是沒這個能力和念想了。

看到不斷進入州衙的民壯,左光先這才“籲”地送了口氣,畢竟還是人多安全點,民壯雖然沒甚麼戰鬥力,但好歹都是本地人,關鍵時刻也能頂兩把刷子。

同州衙內的一應官員一樣,剛剛調來的民壯也都是心驚膽戰,都在等左光先這位知州大人拿個主意出來。

左光先才坐下不久,忽地感覺腳下有些晃動,轉頭道:“這花馬劉進城還帶着炮不成?”

其餘人都不敢多說,只有民壯官撇撇嘴說道:“這個下官也沒注意啊!當時劉部進城,大家都是害怕,城裡關緊門窗,誰敢出去多看一眼。”

“嗯,也是。”

左光先點點頭,覺得這回答並無不妥,畢竟劉良佐那兇名可不是蓋的。

其實不少官員和州衙之內的人都有些慶幸,慶幸這位知州大人腦袋沒有發熱,讓他們領那些民壯出去安撫平亂找死。

其實這位民壯官領着民壯到州衙來時,街上己經到處都是亂兵,況且他也知道自己手下那些民壯,可沒有上街與亂兵作戰的勇氣。

現在廣德州城內的民壯們同樣是良莠不齊,鮮少再有最開始那種耕田犁地的老實人,同樣是以混不下去的地痞流氓居多,真要打起來還指不定是從賊還是保衛州衙。

“大人,街上到處是亂兵,咱們要不要......”說着,民壯官用手指微微指了指院子裡的桌椅等物件。

左光先一拍額頭,心道自己真是慌了神什麼都忘了,連聲道:“對對對,快把門堵上,千萬不能叫亂賊進來。”

幾個衙役也知道堵門的重要性,趕緊上前幾步檢查大門。

打前的那個衙役手剛碰到門邊,卻是眼神一緊,來不及躲閃,忽然從門的另外那頭傳來一股大力,卻是大門毫無徵兆地被人一腳踹開,那衙役猝不及防的摔倒在後頭幾人身上。

劉良佐瞪着渾圓大眼走進門,身後跟着一批面色兇戾的軍兵,看着眼前的民壯、差役和官員們,自顧自走到大堂最中央,笑呵呵道:

“知州大人,不歡迎本將還是怎麼的?這麼急着堵門。”

那受傷的衙役不敢多說,只是在其餘幾人的幫扶下低眉順眼的站到後面,感受到身上的痛楚,也只得咬着牙硬挺,不敢吭聲。

左光先自然注意到那衙役的情況,也不好爲了個小人物觸怒了劉良佐,只好故作鎮靜走回到首位上坐下,淡淡說道:

“廣昌候不在城內平亂,來本官這州治卻是所爲何事?”

病還在控制,更新不給力大家見諒,不會斷更,但是這個更新會少一些。ps:章節名:先取建平,再下廣德(中)

第五百八十四章:四年前的詔書第六百五十三章:克定寧夏,光復二省第二十三章:危機四伏的皇宮第二百五十九章:太傅第五百九十七章:全面戰爭第一百五十四章:總結(上架求訂閱!!!)第十九章:已經炸毛的羣臣第五百七十三章:大壽歸明 有德亂遼第一百零九章:不能當睜眼瞎第四百五十四章:逼驅百姓,虎狼之心(第一更)第二百三十六章:收復襄陽第三百零二章:暴政 神怒 天譴第三十章:誅其九族第三百三十二章:丙戍裁官錄第七百七十一章:殺雞焉用牛刀第一百六十八章:京城見聞第四百七十五章:破城第三百一十七章:拿福王入京第四百二十二章:一臉平靜的羣臣們第四百零三章:明君,人心第七百五十六章:收了個安南版吳三桂第五百五十九章:澤候歸明 闖王西逃第三百八十六章:人在家中坐,事從天上來第四百五十七章:似是而非,轉敗爲勝第六百零五章:一箭雙鵰第七百四十八章:十七世紀的世界格局第三百五十九章:王師雲集,爭鬥沙場第六百八十四章:名將謝幕,新督定策第六百四十六章:潼關大戰(下)第七百五十二章:茲冊封爲王第六百五十四章:封堵商洛,火線復建第三百三十三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上)第一百四十五章:守薊第二百二十四章:下馬威制野性子第一百七十一章:自有犯愁事第二百三十七章:定策太原第三百四十章:郭尚友第七百三十章:滿萬不可敵的八旗要不行了?第五百五十九章:澤候歸明 闖王西逃第一百六十章:大典開始第三百八十章:惠國公第二百五十一章:捉拿王公壁第八十八章:請賊入甕第一百二十二章:爭議第七百六十五章:朕爲你再戰最後一次第六百七十四章:振興第一百八十四章:分歧第三百四十六章:先取建寧,再下廣德(下)第三百二十五章:殿試第二百一十九章:清營議動第二百一十二章:老馮出塞第一百六十章:大典開始第六百三十六章:命數第三百三十九章:謀立新君第八章:好了你不用再說了(求收藏!!)第九章:復建東廠第五百七十四章:重回大明不是造反!第七百三十九章:大赦天下第五百三十七章:茶館裡坐着的五省總督第四百零五章:兩京之爭(上)第六百二十四章:人心向背第五百九十九章:朕即天下第二百九十八章:金陵龐氏第三百六十三章:既然逃不得,那就殺吧第四百八十二章:先知第三百六十七章:三屯營之戰(下)第一百八十章:封賜第六十七章:這大明的皇帝,是朕!第一百七十七章:受賄第五百八十二章:再援朝第三百六十一章:密議與奇謀第三十四章:民心所向第三百零二章:暴政 神怒 天譴第五百八十三章:這天下的皇帝,只能是朕!第二百二十章:烏齊葉特最後的榮光第二百八十八章:不爭功第三百五十五章:景陽鐘鳴,刀兵大起第二百章:將軍,他罵娘呢!第七百六十四章:燃燒的巴黎城第四百三十四章:陷重慶、下忠州(下)第一百零七章:白話聖旨第四百七十九章:分進第一百二十八章:平反第一百七十九章:攘夷第六十三章:拔起蘿蔔帶出泥(爲舵主燈火闌珊處等賀!)第一百九十一章:血染婚儀第七百五十六章:收了個安南版吳三桂第九十四章:大明皇帝朱由檢紀第二百一十六章:兀良哈地區鎮守將軍第一百三十章:文武第四百四十九章:要是有個倉庫就好了第三百六十六章:三屯營之戰(中二)第一百七十三章:真小人,僞君子第五百三十三章:誰敢對你不敬,朕就殺他全家第六百六十七章:高一功的報復第二百一十八章:吞併烏齊葉特第四百八十一章:摧騎第四百四十四章:聖旨第二百五十二章:事情鬧大第二十四章:驚變
第五百八十四章:四年前的詔書第六百五十三章:克定寧夏,光復二省第二十三章:危機四伏的皇宮第二百五十九章:太傅第五百九十七章:全面戰爭第一百五十四章:總結(上架求訂閱!!!)第十九章:已經炸毛的羣臣第五百七十三章:大壽歸明 有德亂遼第一百零九章:不能當睜眼瞎第四百五十四章:逼驅百姓,虎狼之心(第一更)第二百三十六章:收復襄陽第三百零二章:暴政 神怒 天譴第三十章:誅其九族第三百三十二章:丙戍裁官錄第七百七十一章:殺雞焉用牛刀第一百六十八章:京城見聞第四百七十五章:破城第三百一十七章:拿福王入京第四百二十二章:一臉平靜的羣臣們第四百零三章:明君,人心第七百五十六章:收了個安南版吳三桂第五百五十九章:澤候歸明 闖王西逃第三百八十六章:人在家中坐,事從天上來第四百五十七章:似是而非,轉敗爲勝第六百零五章:一箭雙鵰第七百四十八章:十七世紀的世界格局第三百五十九章:王師雲集,爭鬥沙場第六百八十四章:名將謝幕,新督定策第六百四十六章:潼關大戰(下)第七百五十二章:茲冊封爲王第六百五十四章:封堵商洛,火線復建第三百三十三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上)第一百四十五章:守薊第二百二十四章:下馬威制野性子第一百七十一章:自有犯愁事第二百三十七章:定策太原第三百四十章:郭尚友第七百三十章:滿萬不可敵的八旗要不行了?第五百五十九章:澤候歸明 闖王西逃第一百六十章:大典開始第三百八十章:惠國公第二百五十一章:捉拿王公壁第八十八章:請賊入甕第一百二十二章:爭議第七百六十五章:朕爲你再戰最後一次第六百七十四章:振興第一百八十四章:分歧第三百四十六章:先取建寧,再下廣德(下)第三百二十五章:殿試第二百一十九章:清營議動第二百一十二章:老馮出塞第一百六十章:大典開始第六百三十六章:命數第三百三十九章:謀立新君第八章:好了你不用再說了(求收藏!!)第九章:復建東廠第五百七十四章:重回大明不是造反!第七百三十九章:大赦天下第五百三十七章:茶館裡坐着的五省總督第四百零五章:兩京之爭(上)第六百二十四章:人心向背第五百九十九章:朕即天下第二百九十八章:金陵龐氏第三百六十三章:既然逃不得,那就殺吧第四百八十二章:先知第三百六十七章:三屯營之戰(下)第一百八十章:封賜第六十七章:這大明的皇帝,是朕!第一百七十七章:受賄第五百八十二章:再援朝第三百六十一章:密議與奇謀第三十四章:民心所向第三百零二章:暴政 神怒 天譴第五百八十三章:這天下的皇帝,只能是朕!第二百二十章:烏齊葉特最後的榮光第二百八十八章:不爭功第三百五十五章:景陽鐘鳴,刀兵大起第二百章:將軍,他罵娘呢!第七百六十四章:燃燒的巴黎城第四百三十四章:陷重慶、下忠州(下)第一百零七章:白話聖旨第四百七十九章:分進第一百二十八章:平反第一百七十九章:攘夷第六十三章:拔起蘿蔔帶出泥(爲舵主燈火闌珊處等賀!)第一百九十一章:血染婚儀第七百五十六章:收了個安南版吳三桂第九十四章:大明皇帝朱由檢紀第二百一十六章:兀良哈地區鎮守將軍第一百三十章:文武第四百四十九章:要是有個倉庫就好了第三百六十六章:三屯營之戰(中二)第一百七十三章:真小人,僞君子第五百三十三章:誰敢對你不敬,朕就殺他全家第六百六十七章:高一功的報復第二百一十八章:吞併烏齊葉特第四百八十一章:摧騎第四百四十四章:聖旨第二百五十二章:事情鬧大第二十四章:驚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