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宮中,本王爲母妃長子,澤王妃若是不能擔當起教導弟妹的重責,我又如何能放心?”
“論理,你是本宮長子,王妃確實有幫着本宮教導弟妹的本分;但正是因爲你是本宮長子,王妃的性子不能溫和,太過溫和,是壓不住黎氏的兒媳婦的。”
“德母妃的兒媳不是黎家的秀女就是陸家的秀女,兒子媳婦身份上是壓不過二哥的媳婦的。既然如此,爲何一定要澤性子強勢的?”
“你父皇不會把陸家的嫡出小姐指給你二哥當側妃,黎氏那是癡心妄想。嫡妻,陸家小姐也是當得的。”十娘想到黎氏的那番做派,不由得失笑。
“陸家的難不成還能進宮不成?”慕遙詫異,這陸家小姐年歲比自己還要小,還是端賢夫人陸氏的親侄女,不會被納入後宮吧?這也太荒唐了。
“慢慢看,你父皇自然會做出決定。”十娘搖搖頭,皇帝的決定不是她一個後宮的女人能置喙的。
後宮,後宮,後宮從來都是女人們的鬥獸場;但後宮跟前朝又豈是能輕易分開的。
睿帝是個有野心的皇帝,也是個善於隱忍的皇帝。他少年親政,二十年前一直在謀劃拔除世家;他出兵西北,讓昆桑臣服;他踏平鳳陽,實現了皇室三代人剷除鳳陽王的夙願。
這樣一個男人,做出的決定,往往都是深思熟慮的,不是自己一顆甘願在棋局中被他利用廝殺的棋子能阻攔的。
既然不能阻攔,就要學會在他的底線範圍內爲自己謀求最大的利益,得到最大的好處。
她從入宮開始,就是爲了牽制黎氏的一顆棋子。從前是,現在是,將來不想再是,就得自己成爲執棋的人。
只有最高的權勢在自己手上,命運纔不會被人捏着。所以有了孩子後,她的心變得很了,既然那個位置是皇家人最想要的,那麼就把它從他手中拿走,給自己的兒子。
“可惜了,慧母妃家的姑娘了。”慕遙搖搖頭,陸家的不嫁給英王,就只有陳家嫡出小姐才能安撫住德莊貴妃了。
母妃和慧母妃走的太近了,杜、陳兩家聯姻固然父皇不反對;但若是連成一線支持作爲自己的後盾,對於二哥來說就不妙了。
在父皇還沒有選定繼承人之前,自己和二哥必然得斗的旗鼓相當,才能給繼任者餘地。
“陳家小姐,不出意外就是你二哥的正妻了。你慧母妃那麼精明的人,定然知道你父皇的打算。無非是想陳家保持中立罷了。你心裡有數,別傻傻的信任陳家就好。”
十娘想到慧敏夫人之前流露出想把侄女嫁給兒子時意思,不由得笑笑,果然是個聰明的女人。
她當時根本就不是在試探自己,而是一早已經猜測出了皇帝的打算,在跟自己委婉的提醒罷了。
她陳家要想在這爭鬥中全身而退,就得保持中立,但暗中澤慕遙也不失爲一種穩妥的方法。
只是這誠意,到底是不足,也落了下乘了。
“那陳家就得捨去了。”慕遙把被他哄睡着的十皇子交給守在一旁的若敏,帶下去休息。
“也不是沒有好處,陳家做爲百年世家,底蘊深厚,但內裡藏污納垢,實則不算是一個好的合作伙伴。本家和分支這些人和諧,不想陸家爭鬥那麼明面化,趁着這次機會,重新洗牌也不錯。”
“母妃說的不錯,陳家分支,作爲大母的孃家,有了分支,對於現在的本王來說足夠了。”
“不貪心,很好。你手裡握着南鑼十三郡,這就是你比你二哥強的底牌。”十娘敲敲牀弦,“你舅舅會在南鑼經營許多年了,你實在是該感謝你父皇。”
“兒子曉得,會小心的。父皇那邊,就算已經猜出了,沒有證據前,也不會治兒子的罪的。有八叔在,兒子還是安全的。”
“留京親王守玉京,任宗正,這是宮中暗衛自組建起就不成文的規定。你八叔看好你,但也不能胡鬧。你那些人,都收斂些,你父皇現在是護着你;等他……到時候那就是你私自蓄養私兵的罪證。”
“暗衛的事,母妃不要再插手。兒子弄這些,就是不想您再被父皇的暗衛左右。您太過關注了,反而會引起父皇的質疑。”
“是母妃考慮不周了。本宮玉京的那包子鋪做的還不錯,你若是得閒了,不妨去那買些,孝敬你外祖和曾祖母。”
“兒子醒的,杜家是兒子最堅實的後盾;三爺爺那,自從見到莫庫後對兒子的看法也轉變了不少。”
“陸家、陳家的姑娘的去處自然有你父皇操心,母妃現在要說的,是你三舅舅家的四姐兒的婚事。”十娘對於侄女的婚事有一番考量,還需要跟兒子通氣。
“四表妹今年選秀,卻是不巧。今年世家中適齡的公子不多,實非良配。”
“你四弟在宗人府待着,你父皇也於心不忍。他的意思是,這次選秀擇一賢良的給你四弟做正妻。”
“父皇不會寒了杜家的心的,他還用得到南鑼十三郡。”
“母妃要說的是,你四弟的婚事不足爲懼。你五弟那邊,你是個什麼打算,眼看着你二哥把人拉攏到他那邊麼?”
“母妃不是不知道,當年在西北,五弟故意使計誤導六舅舅。這種人,如何能讓兒子放心結盟。且上次南疆夜宴之事,本王那好五弟可不是沒有趁亂渾水摸魚的。”
“你啊,就是太方正。不過也怪不得你八叔看好你。夠方正,夠正直,才能在皇室中做好執刑者。你五弟那邊,雖然他人不怎麼樣,可別忘記他身後的納蘭氏一族。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他家手裡的資源如果能爲你所用,也不失去爲一個好的助力。”
“姑且不論四表妹性子是否合適皇家生活,單單是五弟那善於隱藏的性子,表妹就一定拿捏不住他。與其將來被人從背後插刀,不如一開始就不給豺狼機會。”
“可惜了,納蘭家的人脈關係。既然你不要,就算了。也對,與其一開始就防備,不如不給機會。這樣的話,你表妹那邊,複選時想辦法讓她被撂牌子,讓你舅舅他們操心去吧。”
“母妃要是放心兒子,兒子倒是想到了一個人,對杜家和兒子都有些用處,且表妹嫁給他,能自己當家作主。”
“哦?”十娘生了興趣,“說來聽聽,成的話,你就幫你表妹把這事定了。”
“母妃還記得跟着黑姑姑一起回來的鳳陽王世子麼?”
“你是說在戰場上被你們使計救下的鳳陽王世子慕雲冥?”
“不錯,鳳陽王戰死,白家家主被擊殺,鳳城白家覆滅,那位白姑娘也在大火中喪生。可慕雲冥還活着。”
“你父皇封了他侯爵,也是爲了安撫玉京朝中白家爲官者罷。白家出能臣,鳳陽王如果真的想他自己在天下承諾的那樣,怕是白家那位家主和姑娘不會爲了這位世子而背叛鳳陽王。”
“再怎麼說,也是慕家的人。又能牽制白家,父皇沒有理由不留下他。”
“你是說,把你四表妹說過慕雲冥?”十娘反應過來,“這成麼?畢竟慕雲冥可是跟你父皇同輩,你四表妹只有十四歲不到。”
“母妃,皇家聯姻,這輩分還算的過來麼?這些虛的,真講究起來,早亂了。”慕遙想了想,低聲道,“三爺爺進了內閣卻遲遲做不了內閣大學士第一人,無非是杜家在朝中能幫着說話的人太少。”
“西北勢力拱手讓給父皇,南鑼十三郡在兒子手上,杜家現在在玉京真正能依靠的不過是三爺爺一人。三舅舅沒有實權,九舅舅去要南鑼,其他舅舅都外放做官,表哥們無一人入仕,朝中真有什麼,母妃和舅舅們也是鞭長莫及。”
“白家就算不能完全爲杜家所用,在關鍵時刻幫着三爺爺說幾句話,說不得就能扭轉乾坤。”
“四姐兒的婚事,你有多大的把握,能辦成?”
“還需要母妃幫着轉寰。你過些日子不是要召見表妹和其他秀女麼?到時候,兒子還要借母妃屏風一用。”
“你倒是個膽大的,想出這個餿主意。還讓慕雲冥來想看你表妹不成?”十娘佯怒道。
“母妃,這表叔無父無母,又家破人亡的。我身爲表侄不是該多關心長輩麼?”
“出去一趟,倒是學得油滑了不少。既然這麼急着想看人家姑娘,母妃就多叫些人來,讓澤親王也相看相看,把未來的王妃一併選出來可好。”
“母妃不用打趣兒子,兒子纔不信您心中沒有合適的兒媳婦人選,不過是自己也想相看罷了。非要扯上兒子說事兒。您還真是……”
“都叫你猜着了。說說看,母妃滿意哪個?”
“母妃滿意的就是兒子滿意的。兒子留京聽政,人不在南邊,南鑼的勢力就不好掌控,九舅舅又掌南鑼軍政,父皇多少是不放心的。如果兒子的岳家也在南鑼,爲了兒子,兒子媳婦的爹爹可不就得得盡心盡力,既要防備九舅舅做大,又不得不親近他,跟兒子外家搞好關係。這互相牽制,纔是父皇一貫的做飯。母妃和兒子這麼識趣,可不就會讓父皇更加滿意?”
“既然人家小姑娘的消息,你比母妃清楚,就當知道,這是你父皇能給你的最大倚仗了。見見心裡有數,好好對她。母妃看中她,除了你父皇考慮的那些外;還有一點,就是她和她哥哥也是龍鳳胎,她們家在子嗣上旺盛,將來成婚了,在子嗣上與你有利。”
“母妃,子嗣咱們不是說好了,隨其自然,不奢求不強求麼?有小六和小十在,兒子總不會終老無人送終的。”
“你這是說的什麼話?哪裡就到了那地步?”
“母妃,兒子說句不該說的話,兒子這當兄長的,教導弟弟,比父皇還像兩個弟弟的父親。長兄如父,說的就是兒子呢。將來小六和小十,不孝順哥哥了,母妃記得幫兒子討公道。”
“你這是誠心氣本宮?”十孃的聲音顫抖,眼淚滴到衣襟上,“害你的人,阿孃一個個都不會放過。慕靜傾和黎氏,哼!”
“母妃這又是何苦呢?兒子都看開了,您也看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