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驚變

“惟功他娘,情形不對。”

半夜時分,一向木訥老實睡覺也很踏實的張守達猛然掀開身上的被褥,整個人都從牀上跳了下來。

“咋了?”惟功娘操勞一天,雖然驚醒了,卻是有點兒懵懵懂懂。

“好象是韃子來了!”

張守達先沒有回答,整個人趴在地上,暮春時夜晚天涼,又是山區,但他額頭上卻是豆粒大的汗珠滾滾而下。

其實已經不待他說了,大地的抖動說明了一切。

這個山村和附近所有的村落一樣,距離長城一線很近,自從嘉靖年間韃靼各部經常犯邊之後,這裡也曾經多次被蒙古插汗部入侵,此時再愚鈍的人,也知道是蒙古韃子殺過來了。

“走,快走!”

當着大事,到底男子要有主張,張守達厲聲喝着,將已經驚醒的惟功扛在肩膀上,拉着嚇壞了的許素娥,一起往門外大步跑去。

慌亂之中,惟功娘只將一個小布口袋塞在惟功的懷中,那裡面有幾兩散碎銀子和幾百大錢,是他們的全部家當。

整個村中的人也都是同時奔逃了出來,月色之下,張惟功看到無數熟悉的人影從農家小院中奔出,蓬頭散發,赤腳光足,每個人的臉上都是難以掩飾的驚惶。

所有人都在往大山那邊跑着,那裡是燕山餘脈,這座長達千里的大山是長城防線的補充和山民們保命的唯一機會!

但今晚月光皎潔,是一個尋常的月中的日子,但這樣的月色,也成了異族強盜們逞兇的最佳幫兇。

大地震顫的越發厲害了,轟隆隆的馬蹄聲十分清楚,幾乎可以聽到馬匹噴鼻的響聲,從發覺動靜到蒙古騎兵殺到近前,幾乎就是眨眼間的功夫。

張惟功被正面抱在阿爹的懷中,摟着張守達的脖子,眼睛正好是往後看。

隔着幾百步的距離,他清楚的看到在戰馬上那一張張醜惡的臉……韃子們戴着鐵頭盔或是氈帽,多半是穿着皮襖,少量的人穿着鑲嵌亮銅釘的皮甲,每個人手中都持着一柄長矛,或是一張短小的騎弓,在距離接近之後,這些蒙古人口中發出一陣陣怪嘯,在深夜之時,猶如一羣羣兇猛的野獸。

這些在深夜衝入人家園的人,其實也是與野獸沒有區別!

“嗖……嗖嗖嗖……”

在接近五十步之內時,蒙古人開始射箭了。

月色幫了他們的忙,這些長着圓闊臉,身形矮壯的蒙古騎士們在馬上可以左右開弓,藉着月色,他們不停的用騎弓射出箭矢。

有村民被射中了,發出駭人的慘叫聲。

聽到叫聲,蒙古人更加興奮,發出一陣陣怪笑,一邊繼續策馬追逐,一邊不停的射箭。

箭矢在張惟功身邊不停的射過,將那些熟悉的鄰居和朋友們一個個射翻在地,開始時,他還有點看戲的感覺,有一種荒唐的不真實感,這幾年來,除了穿越者的疏離感外,他還是一個被呵護的着孩童,等看到有好友喪命時,才感覺到一種真實的痛楚與難以扼止

的憤怒。

有一些平時經常打獵的少年和青年們開始操弓還擊,他們的射術也不差,明亮皎潔的月色下,也有箭矢飛向敵人。

有一箭勢大力沉,正中一個滿臉大鬍子的蒙古人的胸膛,對方發出一聲悶哼,摔落在地上,張惟功和很多村民一起,發出歡呼聲。

這一箭是村中最善射的青年許光遠射出來的,他對張惟功很友善,經常誇讚張惟功在箭術上有常人難及的天賦。

看到這一箭,張惟功忍不住握緊拳頭,在半空中用力揮舞了一下。

這一箭也叫一羣蒙古人感覺意外,但很快就有一騎斜衝出來,馬速極快,手中鐵矛正對着許光遠,見來勢兇猛,一羣原地射箭的青年開始閃避,這蒙古人卻控騎如飛,整個人身形與馬匹似乎溶爲一體,他很快接近目標,手腕輕輕一伸,長矛在馬速的帶動下卻十分沉重,矛頭在許光遠的胸後刺過去,刺透前胸!

許光遠用不敢置信的眼神看着自己胸前,鐵矛冰冷,閃爍寒光,鮮血還在矛尖上不停的滴落着。

“漢狗,哼,死吧漢狗!”

蒙古人用不純熟的漢話大聲叫罵着,緩緩抽出鐵矛。

鐵矛沉重一擊之後,許光遠的前胸和後背之間,赫然多出一個血窟窿,還在不停的沽沽流血。

看到這樣的情形,村人僅有的一點抵抗意志全部消失,他們是平民,雖然有不少人善射,卻從來沒有經歷過戰陣之事,這一點血勇之氣和這些草原上的狼羣比起來,不堪一擊。

所有人都尖叫着,漫無目地的亂跑起來。

箭雨仍然在不停的射向奔逃的人們,粉碎了微不足道的抵抗之後,蒙古人殺戮起來,更加隨意從容。

在衆人身後,有不少蒙古人跳下馬來,開始抓捕跑不快的婦孺,女人和孩子他們都要,孩子可以當奴隸,長大後牧馬放羊,女人可以放在蒙古包裡,任由他們凌虐侮辱。

鐵鍋,傢俱,農具,任何物品,他們都往自己的馬匹上放,一邊放,一邊哈哈大笑着,經過和大明超過百年的戰爭,在厲行的貿易禁止政策下,蒙古人已經迅速蛻化到幾百年前的悽慘狀態,一個鐵鍋對他們來說,都是一筆不小的財富。

“強盜,狗強盜……”

張惟功在一個安穩的世道里長大,穿越這幾年來也過的太平日子,見到這樣血淋淋的殺戮,毫無掩飾的赤裸裸的搶掠,感覺整個世界都在扭曲着。

趴伏在張守達的前胸,他不停的叫罵着,眼中卻不停流下淚水,臉上也涼涼的。

張守達的腳步不停,疾速如飛,惟功娘雖是小腳,也是拼命跟上。

等爬過一個山頭,進入密林深處時,一家三口,終是鬆了口氣。

“咳,咳……”

驚魂初定,張守達就開始咳嗽起來,月色下,可以看到他在吐血。

“爹!”

張惟功大驚,他看到爹的身後插着一隻羽箭,蒙古人的制箭法一眼就看的出來,在爹身後,還有小半截箭頭

露在身外,似乎是用動物的骨頭磨製而成。

但就這根小孩玩具一樣的骨箭,卻是要了張守達的命。

“惟功,要聽孃的話,莫要慌,莫要吵……”

張守達安撫着驚惶的惟功,笑着對惟功娘道:“可惜,沒法再照顧你了……”

他吐着血,最後關頭,還在安撫着惟功和許素娥,生恐這孃兒倆太過害怕。這個燕山漢子,娶的不是元配,兒子也不是親生,卻是善始善終,最後關頭,也死的象個男兒,象個父親的模樣。

夜色之中,星光之下,孃兒倆守着一具漸漸變的冰冷的屍體,沒有人願意說半個字。

……

天明之後,有脫難的村民陸續出現,在山上遙望村莊時,看到四處起火,冒起的烽煙半天高,見到這樣的情形,所有人都破口痛罵起來。

一百多戶人家,當場被射死殺死的有二十來人,象惟功爹這樣跑出來死掉的只有一人,被搶走的婦孺也有三十來人,幾乎家家戶戶都遭遇苦難,男子們鐵青着臉,哀聲嘆息,婦人們不停的哭叫着,家裡有死人的,哭到暈厥的都不在少數。

此番損失對這個小村莊來說當然是十分慘重,村民們不停的怒罵着。

在他們的嘴裡,惟功才漸漸明白過來,幾十年前插漢部還算老實,那時候是西邊的韃靼鬧的厲害,嘉靖和隆慶年間,一直破關直入闖到京城腳下,鬧到京師戒嚴,聽說嘉靖爺一怒之下,斬了兵部尚書,誰知道幾十年後時勢倒轉,現在韃靼老實了,插漢卻鬧騰起來了。

張惟功歷史一般,不過倒也知道當時是權奸嚴嵩柄國,東南有倭寇,北方有俺答,鬧的明王朝不能安生。

但現在是張居正當國,對張居正這個赫赫有名的歷史人物他是知道的,史書上稱張居正柄國時國家富強,邊境安然,是大明最後的太平盛世,誰知道這一場慘禍突如其來!

突然有人叫道:“官兵來了,是官兵。”

大隊的騎兵出現在地平線上,紅色的旗幟迎風招展,長矛馬槊長槍紋眉刀的刀尖閃爍寒光,戰馬跳躍着奔馳着,騎兵們都穿着鱗片鐵甲或對襟棉甲,頭頂瓣兒盔或是長櫻盔,威風凜凜奔馳而來。

騎兵的人數大約有三百餘人,但橫亙在地平線上時,卻象是千軍萬馬,給人強大的視覺衝擊。

張惟功還是頭一次見到這樣的場景,一時也是看的呆了。

看到大明官兵趕來,村民們都是熱淚盈眶,大家不再躲藏,全部從山谷中走出來。

等村民回到村中時,大明騎兵們也是趕到村中,爲首的將軍手持馬槊,身上披着銀鱗鐵甲,身後束大紅披風,他的親兵見村民們涌過來,手持皮鞭迎上前去,一邊抽一邊喝罵道:“混帳,在我們將軍馬前還敢站着,全部跪下!”

“跪下,跪下!”

如狼似虎的士兵們一起吆喝起來,這一聲聲吆喝好象巨雷落在人的心上,震的人心肝直顫,所有村民先是茫然,接下來便都是跪在村子中間,垂下頭去。

(本章完)

七百一十章 封賞第八百八十四章 計劃第三百一十章 廣寧第六百八十三章 天時第五百八十五章 警告第二百零六章 太監第八百五十章 受杖第四十四章 贈弓第三百六十六章 城中第七百九十一章 雨境第三百四十一章 滄海第七百七十五章 使團第二百三十六章 僭越第五十二章 加官第九百零一章 左右第八百三十七章 責罰第六百五十五章 好強第七百七十三章 後來第四百七十章 兵變第六百七十七章 土地第三百六十二章 挑鬥第五百九十一章 軍伍第四百五十一章 甩脫第八百九十二章 城寨第二百九十一章 主奴第八百九十三章 天平第一百七十二章 生員第四百八十五章 艱苦第六百三十八章 搗巢第四百一十章 保傅第八百二十六章 所謀第七百六十二章 傳教第八十六章 馬帥第三百零九章 內外第八百六十五章 暫休第四十章 官店第六十三章 上奏第四百八十七章 棟鄂第三百一十四章 隱憂第四百五十七章 縱隊第六百四十八章 人力第五百九十二章 臺下第四百三十六章 急行第六十一章 託付第一百九十六章 困局第八百七十三章 塘報第四百零四章 寧遠第三百五十六章 震懾第二百九十四章 郎舅第六百三十章 殺了第四百四十二章 儒學第八百五十九章 預感第四百七十二章 雅集第七百三十八章 不甘第六百六十六章 平推第六百四十二章 偶遇第一百三十三章 沾衣第五百六十九章 老奴第四百二十七章 威脅第七百九十七章 書信第三百五十六章 震懾第八百八十一章 執意第五百六十二章 各自第一百零五章 大喪第三百七十章 爭搶第七百六十一章 質問第七百零六章 居停第五百七十章 進獻第八百一十四章 往東第二百九十七章 鐵流第四百二十四章 邊牆第八章 入府第五百七十五章 力挺第二百四十九章 如鬆第一百三十五章 遲到第五百三十五章 文武第七百零四章 隨意第八章 入府第六百三十一章 失悔第三百四十二章 廣寧第七十章 異人第四百八十二章 微損第三百四十二章 廣寧第三百五十九章 東寧第二十一章 居正第八百零二章 紡織第三百三十七章 皆歡第三百二十六章 儀式第四百四十一章 心思第六百四十六章 三路第五十二章 加官第八百三十四章 夫妻第四百三十六章 急行第一百三十四章 拳意第三百四十五章 鎮東第四百八十五章 艱苦第一百八十四章 激辯第三百八十章 東虜第二百六十三章 瘟疫第四百四十一章 心思
七百一十章 封賞第八百八十四章 計劃第三百一十章 廣寧第六百八十三章 天時第五百八十五章 警告第二百零六章 太監第八百五十章 受杖第四十四章 贈弓第三百六十六章 城中第七百九十一章 雨境第三百四十一章 滄海第七百七十五章 使團第二百三十六章 僭越第五十二章 加官第九百零一章 左右第八百三十七章 責罰第六百五十五章 好強第七百七十三章 後來第四百七十章 兵變第六百七十七章 土地第三百六十二章 挑鬥第五百九十一章 軍伍第四百五十一章 甩脫第八百九十二章 城寨第二百九十一章 主奴第八百九十三章 天平第一百七十二章 生員第四百八十五章 艱苦第六百三十八章 搗巢第四百一十章 保傅第八百二十六章 所謀第七百六十二章 傳教第八十六章 馬帥第三百零九章 內外第八百六十五章 暫休第四十章 官店第六十三章 上奏第四百八十七章 棟鄂第三百一十四章 隱憂第四百五十七章 縱隊第六百四十八章 人力第五百九十二章 臺下第四百三十六章 急行第六十一章 託付第一百九十六章 困局第八百七十三章 塘報第四百零四章 寧遠第三百五十六章 震懾第二百九十四章 郎舅第六百三十章 殺了第四百四十二章 儒學第八百五十九章 預感第四百七十二章 雅集第七百三十八章 不甘第六百六十六章 平推第六百四十二章 偶遇第一百三十三章 沾衣第五百六十九章 老奴第四百二十七章 威脅第七百九十七章 書信第三百五十六章 震懾第八百八十一章 執意第五百六十二章 各自第一百零五章 大喪第三百七十章 爭搶第七百六十一章 質問第七百零六章 居停第五百七十章 進獻第八百一十四章 往東第二百九十七章 鐵流第四百二十四章 邊牆第八章 入府第五百七十五章 力挺第二百四十九章 如鬆第一百三十五章 遲到第五百三十五章 文武第七百零四章 隨意第八章 入府第六百三十一章 失悔第三百四十二章 廣寧第七十章 異人第四百八十二章 微損第三百四十二章 廣寧第三百五十九章 東寧第二十一章 居正第八百零二章 紡織第三百三十七章 皆歡第三百二十六章 儀式第四百四十一章 心思第六百四十六章 三路第五十二章 加官第八百三十四章 夫妻第四百三十六章 急行第一百三十四章 拳意第三百四十五章 鎮東第四百八十五章 艱苦第一百八十四章 激辯第三百八十章 東虜第二百六十三章 瘟疫第四百四十一章 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