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章 迷團

黃道瞻堅持之下,徐文壁等人沒有什麼可說的,衆人依舊送黃道瞻出來。

送別之時,不少人眉眼處都有掩飾不住的陰鬱……此次整頓之事已經儘可能的將麻煩減低,不過這姓黃的文官,仍然要掀起軒然大波的樣子。

京營現在在冊二十四萬人,各人心中有數,真正在營的不過五六萬人,能着甲持槍的精壯不過一兩萬人,就算各府緊急湊人,最多也不會超過五萬人。

這個數字報上去,肯定又是引起朝堂震動,張居正等大佬還是會動一批人,好歹要做一些臉面上的事情,這才敷衍的過去。

就算是敷衍,也總會有人倒黴,只不知道落在誰頭上。

“定國公,各位大人,請回,如此厚待,下官愧不敢當。”

衆人送出轅門,黃道瞻的轎子已經過來,他向所有人拱手,請大家折回。

各人看他也是膩歪,既然黃道瞻如此,便是紛紛向裡折返。

就在此時,異變徒生。

一個矮壯男子,手中持着一柄閃亮的尖刀,猛然撲到黃道瞻身前,手腕一翻,刀尖一下子扎着了黃道瞻的胸口,刀身幾乎全部沒入,只剩下半截刀柄。

“扎着了……”

黃道瞻用不敢相信的眼神看着那個面色猙獰的漢子,喃喃自語了一句,然後口中噴出血水,整個人翻轉過去。

“嘿嘿,叫你不借銀子,叫你小氣,叫你不拿鄉人當人。”

那矮壯漢子見黃道瞻已經出氣多,入氣少,當下便手舞足蹈,嘻嘻哈哈,竟是拍着巴掌笑鬧了起來。

“這太不象話。”徐文壁眼見各人驚呆了,便跺腳道:“着人將黃大人擡回府,立刻請太醫院派良醫去醫治,另外將兇徒抓住,先看押起來,看朝廷怎麼說!”

他看看左右,見有不少幸災樂禍的,其實此事徐文壁早就聽到風聲,也早就打定主意要置身事外,此時不免正顏厲色道:“不論此事到底是何因,事發營門之外,我輩都要自劾待罪,諸公,明白麼!”

……

五軍營外的事,如同一道閃電,劃過近期略嫌沉悶的京城上空。

張惟功在孜孜以求着全城的道路修築和清理,無暇顧及他事,李如鬆的巡捕營正在整訓之中,暫且也沒有什麼特異之處,倒是這個京營整頓之事,原本不被衆人所看好,無非是虛應故事而已,誰料最沒有看點的地方倒是爆出這樣的駭人之極的新聞,頓時轟動九城,無數人奔走相告,很多人簡直有不可置信之感。

帝都之中,天子腳下,居然有剛升官的四品京堂,而且是僉都御史被謀害,這簡直是大明朝立國以來最爲駭人聽聞的奇聞,其勁爆之處,簡直就是和當年武宗皇帝的種種緋聞可比了。

“簡直是天下奇聞!”

聽聞消息之後,萬曆漲紅了臉,將文華殿東暖閣的坑桌,拍的砰砰直響。

萬曆近來心境十分不佳,接連被狙擊之後,他已經有點心灰氣沮,最近申時行和

許國等寥寥無已的心腹都勸他收斂鋒芒,在張居正辭職之前,不要再想着收權之事,事情是很明顯的,張居正掌握着朝堂大半的力量,而皇帝在京營之事上的心思太明顯了,也就是張惟功這個不知道厲害的跟着胡鬧……皇帝哪裡是要整頓,二百年下來,列祖列宗都沒整頓的好的事情,兩個加起來纔剛過三十的君臣能把這事辦好?萬曆無非是要把手插入京營,數年之後,張惟功提督京營,將京城武裝大半抓在手裡,這樣可以對抗馮保的御馬監……皇帝對馮保已經信不過了,大明京城的武裝體系是分成好幾個部份,親軍指揮使司是皇城禁軍,分成旗手衛和錦衣衛幾個部份,都是世家掌握,忠誠上十分可靠,同時還有侯伯之類的勳貴掌總,更加保險,另外就是御馬監的四衛勇營,也是一支強悍的武裝力量,由太監掌握,當然,四勇營的武將也是勳貴和將門世家,只聽命行事,絕不會跟着太監造反,再下來就是京營,京營也是分成若干部份,彼此制衡。

大明的這種制度保了二百年的平安,其它王朝的軍事政變一類的事,在大明不可能發生。再強勢的權臣或太監,天子一道詔旨就拿下了。

只是馮保現在太強勢,幾乎沒有人能與他相抗衡,從成祖至今,也真的沒有一個太監又能掌司禮這個內廷的內閣,又能掌御馬這個內廷兵部,同時還掌握東廠這個內廷錦衣衛,廠衛權和兵權加相權,馮保一人獨攬,加上外朝張居正配合,萬曆也有嚴重的被威脅的感覺。

這一次整頓京營,就萬曆的內心,絕對有掌握兵權的打算。在真實歷史上,他在張居正死後好歹鬆了口氣,立刻就在內廷訓練太監開展內操,一次訓練數千人,這絕對是一種壓抑心理的釋放……小皇帝太沒有安全感了。

此時的萬曆,處境仍然是有強烈的不安全感,帝王不同於常人,一個帝王不能大權獨攬就會有嚴重的心理問題,萬曆便是最爲顯著的一個。

“臣已經着有司徹查。”

張居正的神色難得有一些不安,出了這樣嚴重的事情,今日也是由他代表外朝和內閣來向皇帝親自稟報。

“好在,”張居正接着道:“已經當場拿下了兇手,相信很快就會有結果。”

“朕要派東廠和錦衣衛旁觀審訊,每日向朕稟報詳細情形。”

張居正微微一徵,應道:“皇上如此決斷亦可,臣無異議。”

“嗯。”萬曆深深看了張居正一眼,只是對面的張居正坦然捋須,根本不將他的這一點威壓看在眼裡,萬曆有些氣沮,頹然道:“此事想來與勳貴武臣有關,先生要注意。”

“臣與內閣同仁會議時,大家亦持此論。”張居正笑一笑,道:“只是凡事不可先入爲主,還是審明瞭再說。”

“先生說的是。”萬曆垂頭喪氣,在滴水不漏的張居正面前,他太弱小了。

等張居正出去之後,萬曆又處理了幾件政務之後,心緒極爲不佳,早早就回了乾清宮。

到午膳時,他心中煩悶,

想吩咐人撤去午膳時的鼓樂,但孫海與客用等人俱是不敢。這種在用膳時的配樂是祖制所留,皇帝本身權威不夠,身邊的人也是不敢違制。

萬曆敲桌道:“朕未必連吃飯時的配樂亦不能裁撤!”

鼓樂剛停不久,慈聖宮便是有一個奉御匆忙趕了過來,宣諭道:“太后口諭,着與皇上說,鼓樂都是祖制,漢時尚有蕭歸曹隨,今皇上尚未秉政經年,鼓樂雖是細事,又豈能擅改?着仍如舊例如常。”

衆人只聽砰然一聲,卻是萬曆將一個成窯所出的潔白如新的細瓷蓋碗,在乾清宮的金磚地面上,摔的粉碎!

……

黃道瞻在京沒有親人,住的地方也是十分寒素,只是一幢半進的小院,好在是靠近中城,地界好,不象有一些官員因爲取了家小過來,只能住在北城或是南城,離皇城最少十來裡地,到上朝的時候,四更天半夜時分就得起牀往皇城趕。

現在這個小院已經成了停靈之所,黃道瞻的屍身小斂之後停放在此,按當時的習俗是落葉歸根爲最佳,只有那些沒有親族,連身份也搞不清楚的百姓,纔會在死後被就地燒化掩埋,稍有身份的,當然還是以棺木還鄉爲最佳。

只是近則數百里,遠則數千裡,扶棺還鄉,這不是容易的事,盤費少在幾十兩,多則過百兩,對普通人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清季時,曾國藩以替死去同僚寫輓聯聞名,另外一個名臣,則是以送盤纏甚至幫人扶棺還鄉的義氣聞名,在當時,這都是第一等要緊的事。

黃道瞻的知交好友也不算多,禮部主事盧洪春,御史梅國楨等人是寥寥無已幾個人,此時衆人都是滿腔悲憤,團團圍坐在停靈之所的外屋,也沒有人上茶,衆人也無心喝茶閒聊,都是皺眉不語。

盧洪春以敢言直言聞名,坐了片刻,就是向梅國楨道:“梅克生,我早就提醒你們,勿要與勳貴走的太近,現在如何?張惟功一擊不中,老老實實修路挖溝去了……是,我承認他做事確實有一套,現在京城道路修了一半了,用工不多,省錢省料,又結實無比,實在是罕有之事。但他老黃吭苦了!”

“清軍之事,此亦黃兄夙願。”

“雖是如此,亦不可將此身浪擲。”

“咳!”刑部主事呂坤道:“思仁,你這樣對克生兄說話,於事何補呢?”

“總之。”盧洪春道:“現在英少國公爲了撇清,絕不會再過問此事,他的樂善好施,不過是邀買人心,勳貴之中,無非還是圖名圖利,我輩讀書人犯不上和他們卷在一起,聽或不聽,克生兄自便吧。”

進士出身的官員,難以收買就在於此了,盧洪春的話雖說的梅國楨十分難堪,卻又無從辯駁。他與黃道瞻在以前還能用整頓京營的大事當藉口,現在黃道瞻出了這樣的事,張惟功又被擋在京營事務之外,現在清理大工還做的有聲有色,爲了自保,也不會再出來趟這種渾水,梅國楨雖嘴上不肯承認,心中亦有難言的悲涼之感。

(本章完)

第三百八十一章 覆信第六百一十九章 選址第三百九十四章 月錢第五百七十一章 原形第五百六十一章 大政第七百二十八章 活泛第六百七十九章 改土第七百九十四章 來犯第八百九十四章 突入第七百二十七章 提點第二百七十章 宗沐第八百零五章 處理第七百六十四章 辭官第六百七十五章 福地第二十二章 老大第九百零八章 造反第一百六十六章 遇刺第四百四十九章 分營第七百二十八章 活泛第九百一十章 草原第三百六十一章 覆信第二百一十四章 獵物第五百九十八章 府內第四百二十二章 撫賞第八十章 捐輸第七章 入京第三百一十八章 人選第七十一章 順字行第八百六十九章 相見第五百九十四章 勳章第八百三十六章 污糟第一百六十章 國史第一百零九章 內市第三百三十七章 皆歡第八百三十一章 各人第二百六十八章 成瑛第七百四十八章 四將第二百七十九章 上奏第四百七十三章 污水第二百六十章 廷推第五百二十一章 將領第八百章 工廠第八十一章 交進第八百七十章 壓服第二百九十九章 單騎第八百九十九章 傾銷第二百五十六章 平衡第八百零六章 分析第一百九十七章 都人第八百一十九章 出行第四百二十六章 往矣第一百八十四章 激辯第七百七十四章 爭勝第三百四十九章 騎戰第四百七十五章 學宮第三百零三章 露宿第四十八章 出宮第八十二章 試探第四百三十四章 彙報第六百五十一章 前哨第二百三十七章 赤紅第四百五十八章 巧遇第一百八十章 直言第二十二章 老大第五百零八章 亂象第四百五十八章 巧遇第一百五十三章 氣息第一百二十九章 陰毒第一百一十章 要人第六十五章 變化第七百八十六章 統算第四百零四章 寧遠第九十一章 孤臣第七百一十三章 苦役第一百一十一章 馬軍第一百零八章 責任第五百六十章 改政第四百九十章 堡內第七百四十六章 密疏第三百三十九章 感念第八百五十一章 密疏第七百四十四章 文武第三百二十章 舌頭第七百九十三章 進堡第三百九十章 忍耐第一百五十一章 價格第八百一十四章 往東第二百四十九章 如鬆第四十五章 說古第七百八十八章 臨機第六十七章 利益第一百五十六章 御史第五百零三章 真空第七百八十五章 限制第三百四十九章 騎戰第二百二十三章 沸騰第八百八十三章 再別第四百二十一章 叫場第三百二十八章 被俘
第三百八十一章 覆信第六百一十九章 選址第三百九十四章 月錢第五百七十一章 原形第五百六十一章 大政第七百二十八章 活泛第六百七十九章 改土第七百九十四章 來犯第八百九十四章 突入第七百二十七章 提點第二百七十章 宗沐第八百零五章 處理第七百六十四章 辭官第六百七十五章 福地第二十二章 老大第九百零八章 造反第一百六十六章 遇刺第四百四十九章 分營第七百二十八章 活泛第九百一十章 草原第三百六十一章 覆信第二百一十四章 獵物第五百九十八章 府內第四百二十二章 撫賞第八十章 捐輸第七章 入京第三百一十八章 人選第七十一章 順字行第八百六十九章 相見第五百九十四章 勳章第八百三十六章 污糟第一百六十章 國史第一百零九章 內市第三百三十七章 皆歡第八百三十一章 各人第二百六十八章 成瑛第七百四十八章 四將第二百七十九章 上奏第四百七十三章 污水第二百六十章 廷推第五百二十一章 將領第八百章 工廠第八十一章 交進第八百七十章 壓服第二百九十九章 單騎第八百九十九章 傾銷第二百五十六章 平衡第八百零六章 分析第一百九十七章 都人第八百一十九章 出行第四百二十六章 往矣第一百八十四章 激辯第七百七十四章 爭勝第三百四十九章 騎戰第四百七十五章 學宮第三百零三章 露宿第四十八章 出宮第八十二章 試探第四百三十四章 彙報第六百五十一章 前哨第二百三十七章 赤紅第四百五十八章 巧遇第一百八十章 直言第二十二章 老大第五百零八章 亂象第四百五十八章 巧遇第一百五十三章 氣息第一百二十九章 陰毒第一百一十章 要人第六十五章 變化第七百八十六章 統算第四百零四章 寧遠第九十一章 孤臣第七百一十三章 苦役第一百一十一章 馬軍第一百零八章 責任第五百六十章 改政第四百九十章 堡內第七百四十六章 密疏第三百三十九章 感念第八百五十一章 密疏第七百四十四章 文武第三百二十章 舌頭第七百九十三章 進堡第三百九十章 忍耐第一百五十一章 價格第八百一十四章 往東第二百四十九章 如鬆第四十五章 說古第七百八十八章 臨機第六十七章 利益第一百五十六章 御史第五百零三章 真空第七百八十五章 限制第三百四十九章 騎戰第二百二十三章 沸騰第八百八十三章 再別第四百二十一章 叫場第三百二十八章 被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