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三章 出迎

李平胡此時已經醒悟過來,惟功的態度說明了一切,除非他率部還擊,否則今日之事就只能投降認輸。

他兇性雖足,當着幾千人的面殺一個未來的國公卻也是沒有這種膽子,發生這種事,李成樑也護不住他。

這廝倒也有決斷,因見遼陽鎮兵擺出一個半圓的陣式上來,騎兵們陣列森嚴,一看就知道也不是好相與的,而且是下定了打仗的決心,看這模樣,這一仗打下來怕是血流成河。

此時他已經不敢質疑遼陽鎮和惟功的決心,心裡大罵這是一個瘋子領着一羣瘋子,面上卻只得擠出笑容道:“總鎮大人何必如此,這事只是一件小事,萬事好商量。”

“別廢話,放人,然後……滾!”

“好吧,末將滾,末將滾。”

李平胡眼神殺機凜然,臉上卻笑的如鮮花般盛開,當下立即下令,放了那些待斬的女真人,當然,也撤開包圍,叫人放開額亦都和何和禮等人。

“我等謝過馬法。”

“謝過馬法救命大恩。”

這些女真人顯然也知道惟功的身份,撲在惟功馬前,叩首謝恩。

“汝等來馬市貿易,需得遵紀守法,不得擅自與邊吏或我軍民鬥毆,再有下次,縱不論斬,亦當責以軍棍或徒刑,聽清了嗎?”

“我等願遵馬法之令。”

“有什麼冤屈,可以叫你們的孛堇到遼陽告訴我知道。”

惟功最後吩咐一句,又冷冷看了李平胡一眼,掉轉馬身對那些漢人商人和軍戶們道:“邊將或有不法情事,也不單單是對夷人,你們有不滿之處,也可以向我控誅,本將會替你們做主,在我這裡,只有情弊是否屬實,不在夷漢,更不在官民。”

此話博得漢民一陣喝采聲,原本他們是瞧熱鬧的,一副無所謂的態度,而李平胡一來撫順就提高稅銀,勒索的對象當然也包括漢商,他們敢怒不敢言,眼見惟功將李平胡鎮住,當即就有人心動起來。

“李參將,好自爲之。”

惟功將人圈住,收了弓箭,目視李平胡,冷冷說道。

“末將也要將這話奉勸給大人,過剛易折。”李平胡這麼短短時間就已經平靜下來,臉上毫無表情,似乎剛剛惟功射傷的人不是他的部下。

今日之事,當然是李平胡折了一陣,僅憑四周北虜的怪叫聲和女真人的歡呼就能聽出來,就算漢民,也是對惟功支持的多。

並不是說斬夷人就一定會被擁護,畢竟人心裡有事非曲折,李平胡擺明了是夷漢通吃,只認銀子,就算他殺夷人,漢人也不會真正支持他。

俟走出一段距離,額亦都

和何和禮跪下致謝,惟功和聲道:“這是第一次我不怪你們,現在說與你們知道,大小事情出來先報給我知道,由我處理,今日這事再有下回,必將你們逐回,若犯法紀,也是該怎樣就怎樣!”

兩人至此已經看出惟功風骨,知道這位在棟鄂部那邊十分和善的馬法其實行事十分凌厲果敢,當下都畢恭畢敬的答應下來。

至此一樁風波了結,那些女真人被放走,有兩人頻頻回頭,衆人也不在意。

“大人行事真是雷厲風行……”孫承宗額角汗水淋漓,他沒想到惟功居然是這樣的行事風格,不顧身份和自己的安危,悍然而上,終是將事情解決。

“信和望比什麼都重要。”惟功道:“若叫李平胡殺了人,雖然夷種死了我其實不心疼,但損失的是我的威望,自是不能容忍。”

他在心中沉思着道:“李平胡這人不可小視,能屈能伸,野性難馴,不將此人逐出開原,瀋陽以北,我很難掌握。”

……

……

“大人一路辛苦了,請洗手擦面。”

六月十七,惟功一行穿過瀋陽中衛城,沒有耽擱太久,從瀋陽直趨遼陽。

由沈及遼,進了遼中範圍後是闊大平原,容易行走,很快便折返遼陽。

此時的遼陽沿途官道早就收穫完畢,不少軍戶挺着枯瘦的脊樑在田裡用人力拉着鐵犁翻地,女人和孩子跟在身後,不停的將穀物種子丟在壟裡,然後將土覆上。

這樣的天氣做這樣的活計,當然十分辛苦,男子們身上的汗流的如瀑布一樣,女人們也是頭髮被汗溼透了,小孩子們也是無精打采,卻也只能勉力跟在大人們的身後做着力所能及的事情。

惟功一行,就在遼陽廣順門外,這裡是遼陽南城,連接瀋陽的官道就在這裡抵達遼陽,留守遼陽的文武官員知道惟功返回後幾乎傾巢而出,遼東都司是已經由張三畏正式爲都指揮,這個官職對惟功十分重要,被他上疏要到了手。

其實他更想要的是開原參將和寬甸參將加上海蓋參將,不過估計現階段一個也弄不到,只能慢慢來。

朝廷的大小相制不是說着玩的,沒有把握之前,他不會去打破平衡。

都司之下,同知,僉事,各衛指揮和屬官,經歷,通事,各庫大使,文武都穿着品階服飾,不同的就是文官戴短翅烏紗帽,武官是方翅烏紗,胸前的補子也有不同。

遼陽鎮的屬下,出迎的倒並不多,大家各有職司,如果不管手中的活全跑出來,想當然的會被訓斥,所以迎出來的只有張用誠這個總管事的,還有也是剛剛返回遼陽不久的陶希忠和他的一羣部屬了。

分守分巡道當然不會出面,他們的職司在內地是總兵跪見他們,彼此分庭抗禮已經夠委屈了,叫他們出迎當然絕無可能。

王政和還在城中折騰,拉攏人心,到處找遼陽鎮的黑材料,希圖扳回一城,更加不可能與惟功和衷共濟,出來相見了。

雖然在外奔波這麼久,但基本摸清了遼中遼南到寬甸的情形,還在

女真諸部豎立了威望,未來在的女真事務中,大有機會給李成樑挖坑,還找着對付建州左衛和努兒哈赤的方向,惟功的心情十分愉快,下馬的淨手的時候,也是滿面春風。

只是看到道路兩邊的情形之後,雖然有香茗奉上,惟功的臉也是沉了下來。

“張用誠你現在越來越講這些個沒用的東西了……”惟功指着道左兩旁,雖然接官亭裡官員武將衆多,還有不少遠遠圍觀的百姓,他卻直言道:“此時不抓緊屯堡之事,都跑來迎我做什麼,還弄這些虛禮,何苦來。”

這些其實是侍從室總務處的手腳,不過看到唐胖子往後縮時,張用誠忙躬身解釋道:“大人久未回遼陽,大家心裡思念,也是想大人一路辛苦了,所以才這樣。”

“下次不可如此。”

“是,請大人放心。”

雖然出巡是必不可免之事,但想起遼陽屯堡之事,仍然是十分急切。

“大家遠來辛苦,今晚總兵衙門設宴,請大家好好喝上兩杯。”

看着張三畏等人,惟功又換了笑容,大聲邀請。

“多謝太子太保大人。”

“多謝總鎮大人。”

“末將一定叨擾。”

接官亭內外一下子熱鬧起來,剛剛冰封般的氣氛立刻轉變了。

宋堯愈尋了個空,悄聲對惟功道:“大人,今日發作用誠,實在是你錯了。”

現在遼陽鎮中怕也只有宋老夫子敢這麼直言不諱說是惟功“錯了”,惟功也不以爲忤,笑道:“老夫子怎麼說?”

“大人在遼陽城中雖然憑殺戮確定了威望和實力,但人心其實未附。現在久在外間,衆人出迎一下又如何?難道就累壞了他們?今日這事,不僅無錯,還要定爲形式,咱們遼陽鎮內部自然不必太講禮數,對都司和各衛,還有其餘各方的人,倒不妨將禮節講起來,先講禮,再慢慢施恩,人心纔會真正依附。”

惟功微微點頭,這宋堯愈不愧是跟着張居正十幾年的智囊人物,雖然制度建設上對他幫助不大,但在這個時代來說,確實是難得的精英人物,拾遺補缺,建言獻策,確實在張用誠等人之上多矣。

當下輕輕點頭,笑道:“還好我叫了他們留飯,算是歪打正着。”

宋堯愈微微一笑,兩手微一合什,道:“阿迷陀佛。”

老夫子跟了惟功之後,突感天命之威,現在居然已經是個居士,惟功雖不以爲然,倒也不會去幹涉,只由得他便是。

一行人浩浩蕩蕩,由接官廳赴城中,惟功在沿途只關注那些耕地的軍戶,烈日如滾湯沸油般的曬在人身上,他騎在馬上,身後還有人舉着傘蓋,自是感覺並不難受,而那些軍戶,自是如在地獄之中了。

而看他們的土地,乾涸枯裂,雖然不遠處就有河流,但無人能夠單門獨戶做起引水的工程,而且也沒有這種意識,所以從土地的情形來看,實不容樂觀。

這個時代有條件的會讓耕地輪休,恢復地力,主要還是肥料和引水工作實在做的太差了。

(本章完)

第六百七十三章 縫合第八百三十一章 各人第三百九十八章 遼商第五百四十五章 殺了第四百三十九章 嚮往第六十二章 贈王第五百零八章 亂象第五百三十九章 過江第八百五十六章 伐異第四百八十七章 棟鄂第一百三十九章 江陵第八百二十三章 招供第六十二章 贈王第六百八十八章 雪夜第七百四十八章 四將第九十章 說古第八百二十章 兄弟第一百五十四章 蠻橫第五十三章 發動第五百五十五章 骨頭第三百三十一章 趕路第三百六十九章 編制第五百零一章 鹽業第一百五十六章 御史第七百四十五章 拿去第五百八十一章 好做第一百三十六章 廷封第八百三十四章 夫妻第七百二十六章 羣商第一百九十六章 困局第七百一十八章 展現第六百四十六章 三路第四百六十七章 堡內第九百零三章 行動第七百二十五章 了凡第一百三十九章 江陵第五百零五章 孺慕第一百零一章 光耀第五百七十五章 力挺第四十二章 鋪子第六百二十三章 謹慎第四百七十三章 污水第七百八十八章 臨機第五百七十四章 看望第六百一十五章 不解第八百六十七章 變遷第三百七十八章 四人第二百七十五章 拜訪第二百八十章 委屈第二百九十二章 包圍第一百六十一章 禮單第五百七十四章 看望第二百七十九章 上奏第五百五十七章 秀才第八百七十六章 聯手第一百零四章 痛快第九十六章 侯爺第一百九十七章 都人第三十五章 責怪第四百七十七章 塘報第七百七十九章 船主第六百三十四章 開始第五十一章 清丈第六百七十二章 出擊第六百八十四章 往返第四百二十八章 馬法第六百零二章 內操第五百七十七章 起火第七百四十六章 密疏第一百七十六章 風波第三百三十章 示意第八百六十四章 新堡第一百七十五章 野獸第二百一十七章 去留第六百二十章 壓價第三百五十五章 永年第一百三十一章 車戰第七百二十五章 了凡第三百六十章 突襲第四百四十三章 參謀第一百零二章 雨夜第六百三十八章 搗巢第六百六十四章 初次第一百四十二章 騎士第三百五十七章 鎮城第七百二十五章 了凡第五百四十五章 殺了第四百八十二章 微損第六百八十四章 往返第四百五十章 分別第三百二十八章 被俘第二百六十八章 成瑛第四百四十九章 分營第八百七十一章 出發第三百三十一章 趕路第九百零一章 左右第六百一十九章 選址第六百零六章 撲空第六十六章 詔獄第八百零七章 商稅
第六百七十三章 縫合第八百三十一章 各人第三百九十八章 遼商第五百四十五章 殺了第四百三十九章 嚮往第六十二章 贈王第五百零八章 亂象第五百三十九章 過江第八百五十六章 伐異第四百八十七章 棟鄂第一百三十九章 江陵第八百二十三章 招供第六十二章 贈王第六百八十八章 雪夜第七百四十八章 四將第九十章 說古第八百二十章 兄弟第一百五十四章 蠻橫第五十三章 發動第五百五十五章 骨頭第三百三十一章 趕路第三百六十九章 編制第五百零一章 鹽業第一百五十六章 御史第七百四十五章 拿去第五百八十一章 好做第一百三十六章 廷封第八百三十四章 夫妻第七百二十六章 羣商第一百九十六章 困局第七百一十八章 展現第六百四十六章 三路第四百六十七章 堡內第九百零三章 行動第七百二十五章 了凡第一百三十九章 江陵第五百零五章 孺慕第一百零一章 光耀第五百七十五章 力挺第四十二章 鋪子第六百二十三章 謹慎第四百七十三章 污水第七百八十八章 臨機第五百七十四章 看望第六百一十五章 不解第八百六十七章 變遷第三百七十八章 四人第二百七十五章 拜訪第二百八十章 委屈第二百九十二章 包圍第一百六十一章 禮單第五百七十四章 看望第二百七十九章 上奏第五百五十七章 秀才第八百七十六章 聯手第一百零四章 痛快第九十六章 侯爺第一百九十七章 都人第三十五章 責怪第四百七十七章 塘報第七百七十九章 船主第六百三十四章 開始第五十一章 清丈第六百七十二章 出擊第六百八十四章 往返第四百二十八章 馬法第六百零二章 內操第五百七十七章 起火第七百四十六章 密疏第一百七十六章 風波第三百三十章 示意第八百六十四章 新堡第一百七十五章 野獸第二百一十七章 去留第六百二十章 壓價第三百五十五章 永年第一百三十一章 車戰第七百二十五章 了凡第三百六十章 突襲第四百四十三章 參謀第一百零二章 雨夜第六百三十八章 搗巢第六百六十四章 初次第一百四十二章 騎士第三百五十七章 鎮城第七百二十五章 了凡第五百四十五章 殺了第四百八十二章 微損第六百八十四章 往返第四百五十章 分別第三百二十八章 被俘第二百六十八章 成瑛第四百四十九章 分營第八百七十一章 出發第三百三十一章 趕路第九百零一章 左右第六百一十九章 選址第六百零六章 撲空第六十六章 詔獄第八百零七章 商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