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四章 左右

“王老,徐先生,請上船試航,如何?”

張豬兒也是湊趣,今日是試航加壓艙,十日之後,大宗貨物來到之後裝貨就可以啓航,到時候這兩位也不一定在中左所了,今日算然是請他們上船感受一下,也是不枉此行。

王宗沐和徐渭都是十分高興,立刻答應下來。

張豬兒也是十分興奮,上頭已經有話交代下來,王老頭兒是未來遼陽鎮官方漕運改海運的關鍵,徐涇這廝估計就是徐渭,自然也要重視,能將這兩人哄在中左所高高興興的,他就算立了一功了。

十餘日後,總兵大人和大票文武大員一起到中左所看五月和鄭和兩船啓航,那時候自然由別人接手,就不關他的事了。

兩個加強旗隊聽到了命令,旗隊長吹響竹哨,先在岸邊等候。

一會兒他們要先上船,查完全船確定安全之後,纔會放別人上船,另外這些天離岸之前,兩艘船的警戒工作也是靠他們了。

在上船的火銃手們集結的同時,馬隊開始沿岸邊警備,李達等人也是早就散開警戒,任何人不準靠近這兩艘大船。

這是遼陽鎮的心尖子,絕對不容有失。

“遼陽鎮好精悍的兵馬。”王宗沐是做過巡撫帶過兵的,雖然是文官,眼前這些兵是精銳還是看的出來的。

徐渭點頭道:“論起來,遼鎮的家丁和遼陽的精騎相比也高不到哪去,軍紀還遠遠有不如。而營兵而論,遼陽鎮立一營則有一營精銳,等於是一營家丁,現在李成樑還彷彿勢在遼陽之上,三五年後,根本就望塵莫及。”

“不曾想少國公真是練兵高手。”王宗沐頗爲遺憾的道:“當年老夫鄉居,聽聞十來歲的少年勳貴要提督京營,重新編練京營兵馬,當時老夫笑謂諸人,什麼叫紈絝子弟誤國,這便是了。我等已經有一少年皇上,難道京營再加一個少年勳貴來胡鬧?現在看來,真是先入爲主,思之令人慚愧。”

“我當年豈不也是如此?”徐渭悻悻然道:“若不是小視他爲一不經事之少年,豈能與他打那個賭,又豈有今日之行?”

王宗沐呵呵一笑,道:“那賭不過是你老弟的託詞,其實丈夫處於世,想的無非還是安邦定國,安定天下,富國強兵,從遼陽一路到遼南,當年少年志氣,竟彷彿又重新回到眼前了。不要說你,老夫都有留在遼陽的心思了。”

其實不論是王宗沐,或是孫承宗,又或是徐渭,又或是徐光啓,袁黃等人,能在歷史上留下赫赫大名,而且多半是有實幹家的名稱,這都並不是白來的。清流之名,挨次廷仗,上書被斥責,流放,很容易就獲得了,專家和實幹家的名號可不是容易到手的。所以這一些人,都是驚才豔豔,有着強烈的報國之心,這些名人一入遼陽,就被這裡的氣氛所吸引,袁黃等人鐵心留下,王宗沐這樣的大佬也有留下的意思,可想而知,遼陽鎮創造出來的一切,在這死水一潭的大明天下,給這些優秀的以天下爲

已任的士大夫多大的吸引力。

“好了。”眼見兩艘大船被十來艘小舢板牽引到碼頭上停靠好,因爲近了,兩千料的大船又引起圍觀百姓的一陣驚呼,王宗沐和徐渭相視而笑,又讓張豬兒,三人一起,兩老一少,一起往着碼頭停泊處走去。

……

……

在棟鄂部西北方向是綿延不絕的青龍山山脈,沿着這條山脈一直前行,便是出了棟鄂部等建州左衛在蘇子河下游的地盤,開始進入建州右衛的地界。

因爲當年的奪印之爭,建州部不僅分裂爲左右兩衛,而且還有一個較小的中衛曾經出現,不過到現在萬曆年間,主要紛爭和混亂,就是來自左右兩衛。

“圖倫城十五人,嘉班城三十人,鵝爾渾城二十人……”

“兆佳城十八人,貝歡寨二十人。”

“阿爾泰山城二十人,洞城二十人……”

何和禮冷笑着道:“左右兩衛,沿蘇子河兩岸諸部城寨可真來了不少啊。”

最近棟鄂部頻繁遇敵,說明王兀堂幾十年的威望在急劇的下降之中,棟鄂部本部雖有萬餘人,但掌握的龐大的小部落的丁口人力纔是王兀堂與王臺並稱女真雙雄的重要原因,如今小部落不僅不聽命令,而且多有爲敵的,這說明在女真內部已經有過暗中的會議和決議,對王兀堂和他的棟鄂部,將會是一場漫長的排擠和鬥爭,除非棟鄂部改弦更張,仍然恢復與明朝爲敵的狀態。

“我想不到尼堪外蘭也敢派十五人來。”額亦都人縮在草從中,矮壯的身軀如一隻趴伏着的猛虎,整個身體都蘊藏着無限的力量,被惟功帶在身邊這麼久的時間,他飽食無事,每日打獵和採松子的勞役被解除了,除了練箭便是打熬力氣,力量暴漲,整個遼陽鎮軍之中雖然好漢雲集,但能在射術和力量上都壓過此人的,怕也只有惟功一人了。

此番行動,主要是打擊最近針對棟鄂部的襲擊,在前幾日,由寬甸運送一批物資返回棟鄂,然後王兀堂宣佈將這一批物資獎勵給前一陣保持與棟鄂友好或中立的小部落,派出二百騎兵護送。

當時的女真各部,力量都很孱弱,王兀堂的這二百騎多半有棉甲或皮甲,還有幾具鐵甲,雖然只二百人,但力量並不弱小,要知道棟鄂部雖有萬人,號稱大部,但最少有一半婦人,再去掉老人和小孩等力弱不能戰鬥者,壯丁最多不會超過兩千人,而部落還要分區防守,還有日常的很多工作,能一次抽調數百甲騎,大部之稱,名不虛傳。

但這一支運糧隊,在青龍山脈的邊緣遇襲了。

額亦都與何和禮二人隨意一數,最少有三十個城寨和幾個大部都出了兵,因爲人數不多,所以都是披甲騎馬前來,彙總在一起有五百人之多。

棟鄂部二百人面對突如其來的強敵並不慌亂,將糧車全部橫在道路上,自己則退往山脈一側,背倚大山,迎戰強敵。

在他們身後,狹窄的道路上荒草

橫生,青山龍脈綿延數百里,這一段十分奇峻,橫嶺側峰無數,將人的視線遮擋住了。

有一條大河在他們的左側潺潺流淌着,這就是哺育了建州部大半地方長達三百里的蘇子河,滿名蘇克素護畢拉,意思就是魚鷹河,建州是正經的漁獵民族,大山之中有無數的獵物,蘇子河等河流之中又有大量的魚類,地廣人稀,他們可以在此繁衍生息,壯大自己的部落。

明初時,沿着撫順關綿延千里的邊牆之外,建州部等女真部落的丁口不足萬人,現在光是一個烏拉部就有三萬人以上,哈達部和棟鄂部也都是萬人以上,現在各部又由純粹的魚獵開始往農耕發展,人口增長更快,這也帶來了對大明關內肥沃土地的覬覦之心。

整個遼東到後來的吉林黑龍江一帶,有幾個大型的平原,毫無疑問,從瀋陽到遼陽再到山海關,遼中和遼西的沃野千里的平原沃土,是已經萌生野心,嚮往農耕的女真各部眼裡的大肥肉,從猛哥到王杲,阿臺,無不是試圖做出這種試探進攻的先驅者,正因如此,各部表面上對大明恭順,但一旦棟鄂部這樣的大部對大明輸誠,則反彈也是十分的強烈。

“這背後搗鬼的怕是阿臺孛堇。”額亦都咬着嘴脣,神情也是變的十分複雜。

身爲女真人,雖然他被覺昌安轉送給惟功,一切利益要以現在的主子爲重,而棟鄂部也是建州左衛的大部,王兀堂也是領袖人物,右衛的人來挑釁,當然是以支持左衛爲主,可畢竟阿臺父子是右衛領袖,一直扛着抗擊大明的大旗,在普通女真人的心中,這樣的孛堇也是好漢子,值得欽佩。

“阿臺自己找死,我等不能隨他。”

何和禮神色變的有些詭秘,在他兩人身邊不遠,幾個特科的人也是在拿筆記錄着。

這些漢人的特務已經在棟鄂部控制的女真地界活動超過半年,女真語和滿語都說的溜熟,對蘇子河畔各部的人員也認的七七八八,他們認得各部的人,這些特科的人也是全部能認得。在何和禮和額亦都說話的時候,這些特科的成員已經把所有的來犯部落和城寨人員記錄了下來。

這種能力叫何和禮等人膽寒,不是幾個細作的問題,而是整個遼陽鎮軍情司在寬甸以外區域的滲透和組織,對女真各部的偵察和記錄,其背後顯示出來的組織能力和充裕的財力及人力,還有決心,這都是叫何和禮和王兀堂等族中有識之士感覺膽寒害怕的地方。

以前的明將,李成樑就是翹楚人物,王杲就是死在李成樑手中,但就算是李成樑,也沒有給女真各部以遼陽鎮這樣龐大的,無與倫比的壓力。

現在棟鄂部和下屬各小部落都有特科的人,還有情報收集點,轉送點,順字行的收貨點和發運中心,有特科的武裝人員保衛護送,龐大的勢力不斷滲透進來,令王兀堂等人感覺到了真實的壓力,所以現在哪怕是激起不少女真部落的反對,王兀堂祖孫等人已經是被綁住了,只能一條道走到黑了。

(本章完)

第三百二十六章 儀式第一百六十二章 想法第九百一十一章 突騎第四百五十九章 勸說第三百一十一章 尖哨第三百八十五章 夜遊第二百三十一章 景緻第七百四十七章 相襲第一百七十二章 生員第七十八章 榜眼第二百二十七章 厚賞第一百二十七章 前進第五百零七章 折射第七百七十四章 爭勝第四百六十章 叔侄第八百一十六章 立營第二百九十六章 軍號第六百四十七章 青年第五百九十七章 殉道第三百八十三章 麻包第九百章 糧價第五百六十九章 老奴第八百六十三章 劍犁第六百八十章 糧道第二百三十二章 中人第八百三十八 命數第二百四十四章 引誘第七百七十八章 分司第五百三十一章 不快第三百九十三章 暗香第五百五十三章 龍騎第六百八十章 糧道第八百八十一章 執意第九十四章 悟道第四百七十七章 塘報第一百七十一章 打狼第五百三十章 報效第一百七十五章 野獸第七百零三章 死硬第二百六十九章 剛猛第六百四十五章 出擊第四百三十章 勇士第五百七十二章 教士第一百零三章 再殺第二百二十六章 逼迫第七百五十八章 針對第五百五十二章 重騎第一百零八章 責任第五百三十八章 婚事第五百八十八章 篤定第五百零六章 興狂第六百六十四章 初次第八百二十七章 車上第二十三章 入宮第五百一十七章 鹽場第七百八十一章 籌戰第四百一十章 保傅第八百六十四章 新堡第八百四十九章 代署第八百九十七章 拒絕第三百三十五章 較量第二百四十二章 美人第七百四十一章 來投第九十六章 侯爺第二百八十六章 博注第五百九十二章 臺下第四百一十九章 屯堡第八百七十一章 出發第二百四十五章 妖孽第九百一十章 草原第三十三章 巧遇第三百章 緩急第四百七十三章 污水第六百三十三章 和睦第三百三十九章 感念第五百七十二章 教士第八百四十六章 簡報第六百二十五章 隸籍第三百七十九章 攬下第八百零六章 分析第八百五十四章 閣中第二百五十一章 石星第六十五章 變化第八百八十章 協力第五十五章 對手第一百三十二章 和尚第四百零三章 酒樓第八百二十七章 車上第一百八十四章 激辯第一百九十五章 賜膳第六百六十四章 初次第七百零七章 擴散第三百九十章 忍耐第三百二十四章 論財第六百零八章 閱操第五百三十一章 不快第五百二十章 私事第二百三十六章 僭越第二百九十章 罰跪第六百三十三章 和睦
第三百二十六章 儀式第一百六十二章 想法第九百一十一章 突騎第四百五十九章 勸說第三百一十一章 尖哨第三百八十五章 夜遊第二百三十一章 景緻第七百四十七章 相襲第一百七十二章 生員第七十八章 榜眼第二百二十七章 厚賞第一百二十七章 前進第五百零七章 折射第七百七十四章 爭勝第四百六十章 叔侄第八百一十六章 立營第二百九十六章 軍號第六百四十七章 青年第五百九十七章 殉道第三百八十三章 麻包第九百章 糧價第五百六十九章 老奴第八百六十三章 劍犁第六百八十章 糧道第二百三十二章 中人第八百三十八 命數第二百四十四章 引誘第七百七十八章 分司第五百三十一章 不快第三百九十三章 暗香第五百五十三章 龍騎第六百八十章 糧道第八百八十一章 執意第九十四章 悟道第四百七十七章 塘報第一百七十一章 打狼第五百三十章 報效第一百七十五章 野獸第七百零三章 死硬第二百六十九章 剛猛第六百四十五章 出擊第四百三十章 勇士第五百七十二章 教士第一百零三章 再殺第二百二十六章 逼迫第七百五十八章 針對第五百五十二章 重騎第一百零八章 責任第五百三十八章 婚事第五百八十八章 篤定第五百零六章 興狂第六百六十四章 初次第八百二十七章 車上第二十三章 入宮第五百一十七章 鹽場第七百八十一章 籌戰第四百一十章 保傅第八百六十四章 新堡第八百四十九章 代署第八百九十七章 拒絕第三百三十五章 較量第二百四十二章 美人第七百四十一章 來投第九十六章 侯爺第二百八十六章 博注第五百九十二章 臺下第四百一十九章 屯堡第八百七十一章 出發第二百四十五章 妖孽第九百一十章 草原第三十三章 巧遇第三百章 緩急第四百七十三章 污水第六百三十三章 和睦第三百三十九章 感念第五百七十二章 教士第八百四十六章 簡報第六百二十五章 隸籍第三百七十九章 攬下第八百零六章 分析第八百五十四章 閣中第二百五十一章 石星第六十五章 變化第八百八十章 協力第五十五章 對手第一百三十二章 和尚第四百零三章 酒樓第八百二十七章 車上第一百八十四章 激辯第一百九十五章 賜膳第六百六十四章 初次第七百零七章 擴散第三百九十章 忍耐第三百二十四章 論財第六百零八章 閱操第五百三十一章 不快第五百二十章 私事第二百三十六章 僭越第二百九十章 罰跪第六百三十三章 和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