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章 會盟

都是船主,說話當然直接的很,沈福星看着兩個船主道:“遼陽利益當與貴國一致,這是我們合作的基礎,兩位既然來了,也就說明了這一點,我們進艙室詳談吧。”

德雷克和瓊斯面面相覷,不過還是依言進了艙,沈福星的艙室很簡單,只有海國和一些儀表器物,另外就是一張桌和茶壺茶杯等物,他早就泡好一壺六安瓜片,當下提壺倒了兩杯,說道:“請喝茶。”

喝茶已經在英國流行,其後百餘年間形成了獨特的下午茶習慣,英國人除了從中國大量進口茶葉外,後來還開始在印度大量種植紅茶,是以沈福星向這兩人請茶時,兩個英國佬都一臉高興。

不過茶一入口,頓時臉色變的怪異起來。

沈福星道:“茶不錯罷?”

兩人互相看了一眼,終是忍不住將茶水噴出來。

“又苦又澀啊。”

“味道倒是香,入口太難受了。”

沈福星哈哈大笑,這事也是他有意爲之,一點小花招,其實就是看看兩人的反應。若是發怒或是冷淡,也就建立不起私人交誼,如果發窘,鬧笑話,說明兩人有意和自己深交,發展友誼,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沈,下次我們也會報復的,提前告訴你。”

“嗯,用你們中國人的話說,來而不往非君子。”

兩個英國佬都是滿手血腥,殺人不知道有多少的超級強盜,此時的話和反應也算是極爲客氣了,沈福星笑着點點頭,答道:“我候着就是,現在我們可以說正事了。”

“嗯。”德雷克點頭道:“我們前來也當然不是爲了喝這茶。”

沈福星道:“兩位的大名,實則我們遼陽已經如雷貫耳。”

聽着這話,德雷克有不信之意,畢竟英國現在在亞洲的存在很弱,遼陽爲英國人所知是因爲通過澳門和耶蘇會在英國招募了不少造船的工匠,包括英國本土在內都知道亞洲有一個地方軍閥在不停的造大船軍艦,但和英國在亞洲的存在弱一樣,遼陽在歐洲本土肯定也沒有什麼存在感,對德雷克來說,遼陽現在最多算是一步閒棋。

這還畢竟是明朝,在歐洲人眼裡,大明是唯一的非歐洲以外的文明國度,有完好的中央集權政府,有歷史,文化傳承,有不怎麼精銳卻十分龐大的軍隊,另外國土面積也十分巨大,比起南美那種用玻璃珠子和一小隊火槍兵就能橫行的蠻荒大陸,亞洲這個國度足以叫歐洲國家敬畏。

西班牙人打算用三萬人征服大明,後人以爲這個小國狂妄的沒邊,豈不知在西班牙人看來這是對中國極大的尊敬了,他們征服全南美也沒有用這麼多人。

“遼陽將用心於海上,不復大明朝廷只管沿邊和內江的舊日格局。荷蘭人近來戰船屢至,所以算是我們的一大威脅,貴國則與我們沒有爭端,所以我們用心打聽了一下貴國上下的情報,對閣下當然知之甚詳。”

沈福星也不浪費時間,打動別人最好就是用實際,當下拿出一本冊子,從德雷克立志打擊西班牙人開始,再到自己造船,下海,到南美的冒險經歷,擊沉和俘獲的船隻數量,還有大海戰前後的表現,這一兩年來的

動向,幾乎是詳細備至。

這種東西,幾百年後在網絡隨處可見,但在此時這種信息很不發達的時代,能獲得這麼一手資料,儘管肯定還有錯誤和缺失的地方,但已經算是十分的難能可貴了。

這麼一手,自然不僅僅是表面遼陽對德雷克的瞭解和用心之深,更主要的就是展現了遼陽軍情司的實力。

這種實力,哪怕是現在的英荷西等歐洲強國也是比不了的。

一個有心,一個無意,在情報收集方面,遼陽軍情司肯定走在了時代前列,甩開對手最少二百年以上的時間。

就算是錦衣衛,如果大明國力精強,有意於海外,錦衣衛的格局和傳承,肯定也比這些歐洲人強的多。

德雷克的臉色變的十分難看,倒不是因爲自己的情況被掌握,他反正一生就是這麼過來,沒有什麼可害怕的,他生氣是感覺自己的母國並不是樣樣領先,最少在這情報收集方面,眼前這個賽里斯人展現出來的能力,把自己這一方不知道甩了多少條街下去。

當時歐洲人其實也注重情報收集,每個船長和相關人員都有義務瞭解當地的情形,傳教士們更是急先鋒,瞭解當地風土人情和歷史,地理自然環境等等,不過這都是散亂爲之,需要時間來積累和發酵,如果沒有遼陽鎮的出現,其實天下大勢仍然是被這羣白皮所掌握的,不論是各國的歷史還是自然地理,歐洲人有時候比落後國度的人們掌握的還要詳細和深入。

“好了,”德雷克打斷沈福星的朗誦,面色不愉的道:“貴部已經展現了實力,現在我們敲定合作的細節吧。”

“可以。”沈福星點頭道:“英國軍艦可到我方掌握的港口停泊,補給,享受高等級優待,同時可以上岸,我方負責安全和後勤補充,另外雙方在造船技術上可以共享互補,我方雖然自己造船,但會下大定單給貴國的船廠,另外希望貴方在我方招募貴國水手和造船工人時提供方便,在亞洲範圍內,貴我雙方成爲軍事同盟,雙方有義務和責任替另一方提供包括共同戰鬥的任何形式的幫助。”

這個盟約其實是惟功和遼陽高層早就授權下來,幾乎每個重要軍艦的船長都有權力與英國訂約,未來二十年內英國人在亞洲的商船和戰艦會增加到每年幾百艘,雖遠不及荷蘭,也將成爲亞洲海面的重要力量,相比較日薄西山的西班牙和葡萄牙人,遼陽選擇的盟友只能是英格蘭,其餘的歐洲強國,俄國連出海口還沒有,瑞典只是陸軍強,而且只是強盛一時,法國的海上事業還沒有開始,德國更是不知道在哪裡,奧匈帝國也根本不是海上強國,想要和巨無霸般的荷蘭爭雄,除了和英國結盟還能是誰?

而英國也肯定會選擇遼陽,大明做爲一個整體太大,反應太慢,朝廷還在酣睡和迷夢之中,遼陽卻是反應迅捷,海上力量年年增強,除了遼陽之外,其餘的亞洲各國要麼是未開化的蠻荒小國,要麼就是已經淪爲殖民地,除了和遼陽合作之外,又能找到誰家?

“對了,本鎮對印度沒有領土要求,只要求將來開放市場,另外呂宋和馬六甲等地,本鎮志在必得。”

瓊斯道:“貴鎮現在連商船不過千餘艘船,

其中有六成左右是老舊福船,怕是吃不下這麼大的地盤吧。”

他去過遼陽,因爲軍情司知道這英國佬是未來結盟對象,所以並沒有刻意限制他的活動,這廝倒也有幾分能耐,把遼陽的家底打聽的七七八八。

不過他肯定對中左所的炮臺和駐防陸軍印象十分深刻,否則以遼陽現有的海上實力,倒未必能叫瓊斯和德雷克聯袂而來。

“本鎮前十年是注重陸軍的建設,我想你們隱約聽說我們和北方的韃靼人打了一場大仗,我們獲得了決定性的勝利。”

對這件事兩個英國人也有所耳聞,豐臣秀吉有意於徵明,對明國情報還是很重視的,雖然他們的情報來源是從朝鮮那個二道販子那裡獲得的,但朝鮮畢竟是大明最信任的屬國,其消息渠道很多是來自大明官方,朝鮮的使臣也很注意記述大明的情報,包括重大事件和官員的品性特徵,這在當時是小國的自保之道,不過幾百年後倒有助於中國人從朝鮮官史和筆記中研習本國曆史,也算是一個副產品了。

日本這邊有消息,瓊斯等人當然也知道,韃靼人在歐洲也並非無名,奴役俄羅斯百年,蒙古兵鋒直抵中歐,打的聖殿騎士團等精銳歐洲騎士慘敗,現在還是一個橫亙歐亞的超大部落,野蠻歸野蠻,在歐洲人心裡還是很強悍的,從阿提拉到蒙古人,歐洲數次有被黃種人征服的危機,所以“黃禍”這詞就是指的這事,遼陽鎮能以一鎮之力攻上草原,與蒙古人展開十萬人以上的會戰並且大獲全勝,儘管瓊斯等人不大相信會戰的人數和規模,不過總體來說遼陽的陸戰實力是毋庸置疑的。

當下點了點頭,瓊斯道:“就算如此,我們還是對貴鎮未來二十年的海軍發展,持相當謹慎的態度。”

英國人說話十分委婉客氣,其實就是說你遼陽陸軍強是強,海軍們咱們不是很信任,不過以目前遼陽海軍的實力,光是福星號一艘船也差不多夠強了,這也就是會盟的基礎,至於地盤劃分,還是等你們實力強了再說。

這話語中的意思雖沒有說的很明白,不過還是十分明顯,沈福星微微一笑,說道:“那麼便寫下文本,我們兩邊先用印,等我回遼陽,由我們遼東都司和總兵府分別用印,如何?”

這樣的盟約肯定要十分鄭重,現在當然是草約,不過當事雙方都沒有完全的權力來訂這樣的條約,只能先草約完成了。

“我們會用英國東印度公司的名義……”

瓊斯話未說完,德雷克便攔着道:“等等,我建議再加一條情報共享,如何?”

沈福星看向德雷克,對方目光灼灼,顯然是十分堅持。沈福星呵呵一笑,說道:“全部情報不可能,不過我建議我們分享荷蘭在亞洲活動的一切情報,怎麼樣?”

德雷克並不算滿意,不過也知道只能到此爲止了,遼陽不可能把全部情報資源與他們分享,畢竟就象遼陽和英國合作造船一樣,在雙方而言都有一個不對等的合作點,這樣也足夠了。

當下再無別話,三人取出羊皮卷出來,寫上盟約,然後分別用印。

十分鐘之後,草約完成,英國與遼陽鎮算是在亞洲海域結成了軍事同盟。

(本章完)

第一百一十一章 馬軍第二百九十六章 軍號第五百二十六章 瘟疫第五百三十八章 婚事二百一十二章 擴張第二十八章 故事第五百八十五章 警告第六十一章 託付第五百一十六章 河流第三百六十九章 編制第十七章 感激第五十六章 提點第五百九十八章 府內第五百七十四章 看望第三百六十七章 收房第四百二十四章 邊牆第八百四十二章 暗鬥第三十三章 巧遇第四百零九章 官亭第九十三章 箭道第五百四十四章 留中第六百二十四章 搖頭第三百五十九章 東寧第五百三十一章 不快第三百七十六章 打鬥第二百一十七章 去留第一百二十五章 分化第七百一十八章 展現第七百七十六章 關白第三百九十七章 轉念第六百六十章 明日第四百二十一章 叫場第二百零七章 供佛第二百六十七章 奴子第一百三十二章 和尚第六百零三章 聯手第一百四十一章 辦法第六百九十九章 禍害第二百二十七章 厚賞第五百六十三章 配合第一百二十九章 陰毒第五百零二章 急報第四百九十四章 左右第八百二十七章 車上第七百五十四章 退伍第三十八章 變化第一百七十八章 鬥心第八百零四章 暴起第二百九十六章 軍號第四百零七章 刺耳第一百六十七章 醫治第九百零七章 寧夏第八百四十三章 大方第五百零三章 真空第五百四十五章 殺了第六百四十一章 送別第二百零五章 掃平第八百五十五章 辭官第三百六十章 突襲第五百七十一章 原形第六百零六章 撲空第二百一十七章 去留第七百五十八章 針對第六百二十一章 夥計第七百一十九章 兩軍第二百一十七章 去留第七百六十九章 銀幣第八百四十一章 記帳第三百一十五章 年後第二百六十七章 奴子第二百二十六章 逼迫第一百四十四章 設官第七百一十九章 兩軍第七百三十八章 不甘第七十九章 訓皇第八百四十六章 簡報第一百七十章 決心第二百四十四章 引誘第八百二十八章 請罪第二百四十一章 惟別第八百九十三章 天平第三十四章 冷鋪第六百三十一章 失悔第六十八章 強項第三百六十九章 編制第十章 武場第五百一十三章 氣息第八十四章 靈機第八百六十九章 相見第六百六十七章 向前第六十一章 託付第八百四十九章 代署第二百五十九章 蹊蹺第二百五十三章 決心第二百一十六章 家丁第九百零六章 再召第三百七十四章 城外第二百二十九章 火器第三百零二章 解決第六百八十三章 天時
第一百一十一章 馬軍第二百九十六章 軍號第五百二十六章 瘟疫第五百三十八章 婚事二百一十二章 擴張第二十八章 故事第五百八十五章 警告第六十一章 託付第五百一十六章 河流第三百六十九章 編制第十七章 感激第五十六章 提點第五百九十八章 府內第五百七十四章 看望第三百六十七章 收房第四百二十四章 邊牆第八百四十二章 暗鬥第三十三章 巧遇第四百零九章 官亭第九十三章 箭道第五百四十四章 留中第六百二十四章 搖頭第三百五十九章 東寧第五百三十一章 不快第三百七十六章 打鬥第二百一十七章 去留第一百二十五章 分化第七百一十八章 展現第七百七十六章 關白第三百九十七章 轉念第六百六十章 明日第四百二十一章 叫場第二百零七章 供佛第二百六十七章 奴子第一百三十二章 和尚第六百零三章 聯手第一百四十一章 辦法第六百九十九章 禍害第二百二十七章 厚賞第五百六十三章 配合第一百二十九章 陰毒第五百零二章 急報第四百九十四章 左右第八百二十七章 車上第七百五十四章 退伍第三十八章 變化第一百七十八章 鬥心第八百零四章 暴起第二百九十六章 軍號第四百零七章 刺耳第一百六十七章 醫治第九百零七章 寧夏第八百四十三章 大方第五百零三章 真空第五百四十五章 殺了第六百四十一章 送別第二百零五章 掃平第八百五十五章 辭官第三百六十章 突襲第五百七十一章 原形第六百零六章 撲空第二百一十七章 去留第七百五十八章 針對第六百二十一章 夥計第七百一十九章 兩軍第二百一十七章 去留第七百六十九章 銀幣第八百四十一章 記帳第三百一十五章 年後第二百六十七章 奴子第二百二十六章 逼迫第一百四十四章 設官第七百一十九章 兩軍第七百三十八章 不甘第七十九章 訓皇第八百四十六章 簡報第一百七十章 決心第二百四十四章 引誘第八百二十八章 請罪第二百四十一章 惟別第八百九十三章 天平第三十四章 冷鋪第六百三十一章 失悔第六十八章 強項第三百六十九章 編制第十章 武場第五百一十三章 氣息第八十四章 靈機第八百六十九章 相見第六百六十七章 向前第六十一章 託付第八百四十九章 代署第二百五十九章 蹊蹺第二百五十三章 決心第二百一十六章 家丁第九百零六章 再召第三百七十四章 城外第二百二十九章 火器第三百零二章 解決第六百八十三章 天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