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四章——六百九十五章 貪婪

劉士和態度強硬的出乎兩個錦衣衛使的預料之外,如果劉士和配合的話,最少從朝廷法度上來說,在短期之內,他們會控制遼陽和瀋陽全境的兵權,就算是遼陽大兵在外,仍然有相當多的留守兵力,還有瀋陽等地的原遼鎮駐軍,人數雖然不多,也不是精銳,但可以放心使用,所需要的就是走一下東寧道的手續罷了。

但這手續卻是走不成,另外幾個遼陽道員更不可能冒着風險與錦衣衛合作,他們又奈何不得這些中層以上的文官了,就算在京師,錦衣衛兇焰滔天,針對的也是文官體系之外的勢力,文官之中也是最下層的那種纔會害怕錦衣衛,否則的話,以文官整體勢力之大,錦衣衛根本不夠看的,就算是他們的老大張惟賢,也不是依附在幾個閣老之下?

出門之後,馬維和曹應魁兩人都是一臉的鬱悶。

得不到文官配合,底下的事就只能乾等着了。

見不着正主兒,到遼陽才知道,大軍出塞之後還沒有戰報回來,聽說是打勝了,但勝果如何,這邊還不很清楚。

而從遼陽這邊的官道上看,後續官兵,輔兵,民夫,車隊,源源不斷繼續向北開去,車隊裡糧食,肉食,魚,棉衣,刀槍火器,什麼都有,吃驚於遼陽的財力和物力儲備之餘,也是叫這兩個錦衣衛使心裡隱隱有所覺:這一仗,不僅沒打完,而且,越打越兇了。

若是仗真的打完了,打勝了,又繼續調這麼多東西往前方做什麼?

“難道他要長駐塞外?”曹應魁冷笑道:“這張惟功在京師時我見過他,也確實是個有本事的,說他打贏了我也能信,若說他真要把塞外的土地吃下來,那就真真是笑話兒了。太宗皇帝都辦不到的事情,他一個駐守總兵官能做到?”

“打勝可能還是打勝了,不過,肯定是慘勝,而且現在他被大股北虜粘住了,想要脫身,我看很難。”

“嘿嘿,是他自己找的,可怨不得別人了。”

“就是,北虜那麼兇,自己守好疆土城池,北虜不來犯他就算是燒高香了,不哼不哈的悶聲在遼陽呆着,咱們也沒機會來找他麻煩,皇上也不會惱到剝了他的公爵帽子,現在好了,一切都風吹雨打去。”

“這說明,天命還是在咱們都督大人身上。”

“你可別瞎說。”曹應魁駭然而笑,指着不學無術的馬維,搖頭道:“這話豈是能夠亂說一氣的?”

“一時失語,這麼大驚小怪做什麼。”馬維倒不怎麼放在心上,看着身邊繁華之至的大街,眼睛已經快噴出火來。

不僅是他,每個人都有差不多的表現。

想到剛剛經過丁字南大街時那麼多的店鋪商行,隨便一宵,裝修和內容都是十分叫人眼紅,那些店,就算放在京城的正陽門東西大街也算是頂尖的大店鋪了,可是京城裡能動的店鋪商行都幾乎被他們動過了,錦衣衛現在覈心力量也有五六千多人,外圍用的着的人手有兩萬多人,比起陸炳時代的十幾萬人當然有差距,不過陸炳的十來萬人不少是外圍的地痞無賴,遊手喇虎,只是掛一個錦衣衛的名,張惟賢手中的錦衣衛纔是真正以軍法部勒,核心是每日點卯訓練,外圍也是每隔一定日子召集起來,或是訓話,或是訓練,也是一樣得力的部屬。人多了,朝廷給的糧餉肯定不夠,錦衣衛當然得四處去找錢,不僅是軍餉,錦衣衛的這一羣狼,好處給少了,一不小心就會反咬一口,張惟賢找的錢,不在少數,多半是用在覈心錦衣衛的身上,外圍隨便給點就成,但給一定的權力,叫這些傢伙耀武揚威,自己再找補一些,象地面上收保護費,綁架勒索的事,張惟賢這種層次的人是不好去做的,交給外圍這些無法無天的傢伙去做,又能解決軍餉不足的麻煩,也能助長錦衣衛的兇名,算是一舉兩得。

這麼多年過來,不僅京師能動的商行店鋪和殷實之家已經被掃了一遍,四周的城市,包括保定等府城在內,錦衣衛也沒少過去禍害。

遇着強硬的地方官,錦衣衛就收斂一些,遇着軟蛋慫包,當然不必客氣,非得好好禍害一通才放過手。

象遼陽這樣富到流油的城市,此前他們從未見過,而這樣富裕的城市又是從來沒有梳爬過的處女地,每一個商家都不知道能榨出多少好處來,還有那些遼陽的將領們,在這樣富裕地方當官,聽說明面上的收入就是一年幾千兩,暗地裡還不知道有多少入帳,這麼多年過來,哪一個身家不是幾萬十幾萬的?

這麼多肥羊不宰,實在是對不起天地父母啊。

曹應魁和馬維彼此對視着,互相都明白對方的心思,再看四周,二百多個錦衣衛眼神之中也就只能看到貪婪。

“這事兒,怎麼着手?”

“千里當官只爲財,幹,肯定是沒話可說,但怎麼個幹法,就得有講究了。”

“姓劉的不肯就範,光憑我們自己做,還是風險太大,小心出事。”馬維是個不學無術的,不過頭腦倒是很清楚,想了一想,便道:“有一個地方,可以去跑跑看,沒準就有機會。”

看到曹應魁還有些懵懵懂懂,馬維輕蔑一笑,小聲道:“去瀋陽看看!”

“對,我怎麼沒想到。”

現在遼陽大兵齊出,左路最強,沿着廣寧義州和大寧都司故道出塞,遼鎮雖沒有出兵配合,不過也沒有辦法給左路軍搗亂。

中路和右路,全部是打瀋陽過開原衛出的邊牆,瀋陽北邊有好幾道重要的關隘,瀋陽中衛則是這一塊地方的防守核心,從撫順關到開原衛鐵嶺衛,一路過來,撫順面對女真,瀋陽居中調度,都是十分要緊的所在。

李成樑在位時,經常駕臨撫順或是瀋陽坐鎮,有時候對女真的戰事和佈置,就是在瀋陽做出相應的安排之後進行的。

有時候,李成樑也會到寬甸六堡主持戰事,對王兀堂一戰,就是李成樑從廣寧飛赴寬甸主持。

現在遼鎮實力嚴重受損,李成樑幾乎就縮在廣寧一線不出來了,瀋陽一路在遼陽多年的影響和滲透之下,連屯堡都開始在瀋陽衛城四周修築了,土地也被買下來不少,軍官們千方百計打聽,怎麼能賣掉地,再四海商行裡佔一點股子,這些年的天時不好,軍戶們又被挖走不少,佃農難僱,大批的自由佃農早就從瀋陽一帶跑到遼陽了,瀋陽等於是在持續失血,這種情形下,堅持抱着土地不放並不是什麼好主意,有一些軍官,遼鎮色彩太濃重了,知道將來必定被清算,與其到時候呆着難看,不如早點謀求出路較好,這幾年來,遼鎮軍官走的越來越多,遼陽這邊的滲透卻是越來越強,待劉士和任遼海東寧道之後,對瀋陽等地的中下層軍官有了直接任免權,兩年之內,除了瀋陽中衛鐵嶺衛世襲指揮沒法動,營伍軍官中游擊以上沒法動之外,大量的地方軍官被置換,遼鎮的人換上了遼陽的人,屯堡和各種輔助設施越來越多,道路也由建築司重新修過,這一次遼陽到瀋陽,瀋陽到開原的官道,就是前年開始,由遼陽建築司統一重新修葺過了。

地方上的水利,橋樑,包括幾家大型的水力紡織廠,適合種植棉田的地方,都是被遼陽給利用上了。

只是瀋陽城中,還有相當的遼鎮勢力存在着,現在駐節瀋陽的副總兵姚大節,分別在廣寧和寬甸任上呆過,寬甸被遼陽不聲不響的吃下來之後,姚大節又調任瀋陽,現在瀋陽又被遼陽勢力包圍着了,想來姚大節心裡一定十分鬱悶,這倒是一個可以倚重的人物。

“楊紹先沒有擔當,現在又急着想坐穩遼鎮的位子,對我們是一定不會有什麼幫手,倒是姚大節本人,未必沒有什麼想法,走一趟瀋陽,似乎應該不會虧。”

“至不濟,”馬維陰笑一聲,道:“也可以借一借姚大節的名義,震一震遼陽城的人。”

這倒也是一個法子,錦衣衛一路過來,已經看清楚遼陽十分空虛,留守的戰兵肯定不到一千人,瀋陽那邊最少還有兩三萬駐軍,精銳騎兵也該有幾千人,利用得當的話,在遼陽主力回來之前,確實可以做不少的事情了。

“在張惟功回來之前,我們一定要控制好遼陽的大局,至不濟叫遼陽城的人認清現實,不給我們添亂。”

談起正事,馬維也是有點兒憂心忡忡,到了遼陽之後才感覺到張惟功在遼陽的威望實在太大,這一趟的差事,可遠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好辦呢。

不過不管怎樣,叫他們放棄是沒有可能的事,對上是皇命在身,張惟賢盯着,對自己來說,遼陽的財富也足動人心,足以叫他們拿任何東西來冒險,包括自己的性命在內。

這種貪婪是在這些錦衣衛骨子裡的,如果不是因爲這一份貪婪,他們也不會在這樣的組織之中了。

“走,往瀋陽。”曹應魁招呼田千戶在內的所有人,大聲令道:“不要怕辛苦,先苦後甜!”

錦衣衛們惦記姚大節的時候,這個總兵官卻已經陷入難以言喻的尷尬之中。

瀋陽城是瀋陽中衛的衛城,也是當年遼東四路的路城,相比遼陽,瀋陽城要小一些,但也是這個時代雄渾偉大的城市之一,相比較內城府城州城,瀋陽並不遜色太多,而這個城市畢竟還是一座軍事要塞,城外遍佈長達數十里的攔馬牆,箭樓,臨城腳下,還有長長的護城河,城門內還有翁城,如果守兵有必守之志的話,這樣的城池,是很難純粹用武力攻下來的。

努兒哈赤攻下這座城池,主要原因就是守將驕悍,擅自出擊,另外就是蒙古韃兵做內應,否則的話,就算是把當時後金那幾萬戰兵全堆死,也未必能以武力攻下這座城池。

現在的瀋陽城中,已經顯露出明顯的破敗感來。

其實城池還是差不多的感覺,一樣的磚瓦和草房混搭的低矮民居,街道是由幾條大十字和丁字街構成,各衙門在府前丁字街上,均是座北朝南,街上有申明亭,攔馬樁,下馬石,還有對應的鐘鼓樓,除了這些官屬的建築羣之外,就是商人的商行建築的頗有幾分氣派,再就是城中的各處寺廟,道觀,尼姑庵,還有都城隍高,高上帝廟,武書院,文廟學宮等等。

這些地方,構成了一個城市的主體,然後分別還有軍營駐地等特殊區域,富貴人家的大的宅邸自有一方天地構成,就象京城的東富西貴南貧北賤一樣,瀋陽也是由富人和貴人聚集區,平民聚集區,貧民聚集區等多個區域組成。

如果爬上瀋陽的城頭,再上巍峨的箭樓往下俯瞰,整個城市都是在一種灰色和黑色的包圍之中,城牆是灰黑色的,民居是灰黑色的,只有城中少數的高門大戶內外有一些硃紅色和鮮綠色,算是灰色基調爲主的城市中不多的調色,除此之外,居民們的臉上是臘黃色居多,一個個病仄仄的,看起來沒有什麼精氣神,就是商人也無精打采的,勉強敷衍着自己手頭的生意,瀋陽這邊購買力很低,貨物品類也少,有限的一些也是從遼陽那邊拿過來的,可除了最基本的生活物品外,瀋陽稍微有點兒錢財的也是選擇到遼陽去消費,兩城相隔不過一百來裡地,快馬加鞭,大半天功夫也就到了,況且還有順字行的來往馬車,往返距離又近,價格也不貴,本城的商業,當然就被擠的一點兒生氣也沒有了。

在這樣的城池裡頭,姚大節本人的心裡似乎也是灰沉沉的,絲毫提不起精神來了。

平時他都是躲在自己的府邸裡頭,能不管事便不管事,除非是撫順關等各關隘有警訊傳來,否則姚大節就是任事不理。

在遼陽的包圍之下,他知道自己要麼屈從,要麼就得再調一個地方,在這種心理之下,姚大節的退縮和保守,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但自己不出頭找事,事情卻突如其來的找到自己頭上,這就叫姚大節無可奈何,甚至感覺萬分尷尬了。

城外,突然殺聲震天,整個瀋陽城都震動了。

姚大節麾下說是有近三萬人,但多半是瀋陽中衛的衛所兵爲主,這些人也就是佔個名額,表面上充當遼鎮近九萬額兵中的一份子,但他們多半拿不到什麼餉,具裝也差,甚至有不少兵連兵器也沒有,努兒哈赤攻下瀋陽等地後,遼東明軍集結兵馬,三萬多殘兵,有近一半兩手空空。

現在的瀋陽駐軍,兩手空空的當然很少,但拿着鏽槍頭的長槍,一斬就斷的腰刀,身上穿着十年沒換過的鴛鴦戰甲的士兵,卻也比比皆是。

真正的精銳還是遼鎮的直屬騎兵,這些騎兵纔是真正的做戰力量,具裝有布甲和鐵甲,都有馬匹,餉銀也有一兩八一個月,加上發的糧食米豆,一年也有十幾二十兩的收入。

但這些騎兵和遼陽兵一比就差的太遠了,瀋陽的騎兵,私下逃亡跑到遼陽投軍的真不在少數,哪怕是各級將領的家丁騎兵,也有不少跑到遼陽去了。

遼陽騎兵,最底層的普通騎兵,月銀也是好幾兩,一年算下來有四五十兩的收入,稍微當個小軍官,一年可能就大幾十兩或是過百兩了。

遼鎮騎兵,有不少經驗豐富的,在遼鎮因爲不善逢迎或是沒有背景後臺,升不上去,如果沒有遼陽,他們也就這樣繼續呆下去,既然有了更好的選擇,呆在原地不動就是太蠢了。

現在姚大節身邊也就三四千騎兵,還是二流三流的爲主,只有他自己的幾百家丁和親兵算是較爲精銳,真正的精銳都在廣寧一帶,但被李寧一下子帶出去損失了五六千人,全部是身經百戰的精銳,這一下遼鎮實力幾乎去了三分之一還多,損失不可謂不大。

正因如此,李成樑去職後,楊紹先固然資歷不夠,膽略也不夠,所以只能眼睜睜的看着遼陽在身邊大舉出兵而沒有任何反應,說白了,什麼都是假的,真正的硬實力纔是實打實的東西,沒有實力,就算李成樑還在,又能如何?

原本姚大節打算和遼陽相安無事,但突如其來的響聲之後,又有親兵打馬來報,說是遼陽軍在瀋陽城外不遠的地方,開展軍事演習。

這種時候,遼陽軍不到前方支援,卻是好整以暇的在瀋陽搞什麼軍演,其用心和用意,也就十分的明顯了。

“走吧,到城頭看看去。”聽到報告之後,姚大節有氣無力的道。

遼陽軍的軍演是在城外不遠處,那裡有一個大型的軍營,駐紮着遼陽軍的第八營和一些騎兵,往開原方向的車隊源源不斷的從這個營地邊上過去,不要說遼鎮兵馬了,再不開眼的女真人或是馬匪杆子,都從來沒有敢打過這些車隊的主意。

有強悍的兵力做爲後盾,這就是遼陽敢於向外開戰的底氣。

這一次軍演,就是第八營的營官張豬兒自主決定的。

雖然他還不知道錦衣衛已經抵達遼陽了,但對錦衣衛前來的消息是幾天前就得到了。馬維和曹應魁集結了幾百人出發到遼陽,是按皇帝問罪的旨意前來的,雖然遼陽還沒有打出一個結果來,但問罪的錦衣衛倒是先派了出來,這當然是對遼陽的一種蔑視,也是十分不公平的。

如果是在八年前,張豬兒還是一個千總的時候,他未必有什麼膽量敢做什麼,不要說他,就算是當時的郭守約,王輔國,大家都未必敢做什麼出格的事來支持惟功。

現在,當然是大大不同了。

遼陽的財力,兵力,各人對本鎮的忠誠度,對惟功個人的忠誠,整個團隊的向心力,所有一切,都已經到達一個朝廷無法想象的高度。

特別是在這種大軍齊出征討北虜的要緊關頭,朝廷不僅不幫忙反而來扯後腿,這正好與遼陽向來的宣傳相契合。

可以說,張豬兒這個營官如果真的選擇什麼都不做,任由事態發展的話,他這個營官也是當到頭了。

就算麾下將士畏懼於軍法,不敢擅自行動,他這個毫無權威,在將士們眼裡不夠忠誠,毫無擔當的主管,根本也沒有辦法繼續指揮下去了。

在知道錦衣衛已經進入關內時,張豬兒一拳打在桌子上:“必須有所表示!”

對軍隊來說,還有什麼比展示肌肉更直接,更有效果的表示?

一道道軍令迅速下發,張豬兒連請示的功夫都省了,只是向軍訓司和參謀司做了一個備案,呈文上去就完事了。

這種規模的演習,原本就是部隊主管職權範圍以內,根本不需要事前上報。

幾天之內,在遼鎮毫無察覺的準備之下,六千多第八營官兵和附近幾個騎兵千總部的官兵,從瀋陽到開原範圍內的九千餘人全部被動員起來了。

在駐瀋陽城外軍營對面,幾天時間搭起了一座城池的模型,以遼陽參謀司參謀們的功力,搭建一座城池實在是一件十分簡單的事情。

當姚大節攀上城樓,觀摩演習情形時,第一眼就發覺模擬城池似乎有些眼熟。

城樓,護城河,羊馬牆,鹿角等障礙物,還有城外屏障用的箭樓,鋪在是太熟眼了一些。

城下已經是殺氣騰騰,第八營的官兵們全副武裝,手持各式武器,騎兵在方圓十餘里地方來回的奔馳,馬蹄聲時不時的轟隆隆的響起來,令人感覺驚心動魄,步兵們穿着重甲,赤色的旗幟時不時的晃動應旗,大隊大隊的人馬被來回調往各處。

姚大節看了半天,腮幫子邊上的肌肉一跳一鼓,臉色也變的鐵青一片。

這一次軍事演習就是張豬兒等人打算展示肌肉,顯示遼陽的力量和決心,所以絲毫沒有顧忌到瀋陽城裡人們的想法和尊嚴,當然,其實要損傷的就是城中遼鎮將士的尊嚴。

遼陽軍荷槍實彈,盔明甲亮,殺氣騰騰的在城下做着各種戰術動作,一隊隊的士兵在紅旗和鼓號的指引下,不停的在戰場上變幻着隊形,看了不到一刻鐘時間,姚大節臉色就從憤怒轉爲頹然,眼前這些遼陽兵,真的不是他所領的軍隊能夠撼動的!

(本章完)

第三百四十章 破敗第三百五十章 亂戰第三百一十六章 違心第四百四十章 兩人第七百六十五章 飲酒第四百六十一章 打行第七百五十七章 顧家第七百五十八章 針對第二十九章 禁軍第三百九十二章 暗鬥第二百四十六章 野心第三百九十一章 期待第四十四章 贈弓第一百三十四章 拳意第八百三十一章 各人第三百六十九章 編制第八百七十一章 出發第三百八十七章 壓制第五百一十八章 感激第六百三十一章 失悔第五百九十一章 軍伍第二百零八章 禮佛第八百五十七章 自知第八百五十八章 突至第八百零六章 分析第十五章 決絕第七百一十四章 宣諭第十四章 寶和第八百八十章 協力第八百七十三章 塘報第七百二十章 返回第三百三十四章 南北第五百八十五章 警告第一百一十一章 馬軍第五百六十五章 操縱第八百九十九章 傾銷第五百二十二章 軍民第一百六十一章 禮單第一百六十四章 溫諭第七百八十二章 搶風第三百四十八章 渡口第三百六十三章 路祝第七百七十六章 關白第六百二十三章 謹慎第四十六章 憧憬第五百六十四章 改變第八百七十八章 大火第八十三章 威脅第七百五十九章 妖書第八百二十一章 成約第八百一十章 蒸汽第九章 習武第八百零七章 商稅第四百五十三章 宋宅第八百八十章 協力第二百四十一章 惟別第八百三十三章 出閣第六百五十五章 好強第二百七十七章 迷團第四百二十一章 叫場第三百零八章 練總第三百七十二章 追逃第七百二十四章 拖延第八百三十六章 污糟第一百八十四章 激辯第七百六十章 誅心第七百九十三章 進堡第四百七十章 兵變第五百七十八章 傳訊第五百一十六章 河流第八百六十九章 相見第七百七十三章 後來第一百零八章 責任第六百七十四章 休整第八百二十四章 訓誡第一百六十二章 想法第一百一十一章 馬軍第五百一十一章 遺折第八百五十二章 承恩第二百六十二章 提督第五百六十三章 配合第三百六十四章 回南第二百零六章 太監第七百四十七章 相襲第八百六十章 更迭第八百八十九章 準備第九百零四章 成功第三百九十一章 期待第二百六十七章 奴子第八百七十三章 塘報第五百四十八章 乞投第四百一十五章 算計第四百一十五章 算計第二百九十八章 撞木第一百八十七章 戰馬第五百四十一章 制衡第六十六章 詔獄第五百五十九章 毒蛇第九百零九章 選將第二百五十六章 平衡
第三百四十章 破敗第三百五十章 亂戰第三百一十六章 違心第四百四十章 兩人第七百六十五章 飲酒第四百六十一章 打行第七百五十七章 顧家第七百五十八章 針對第二十九章 禁軍第三百九十二章 暗鬥第二百四十六章 野心第三百九十一章 期待第四十四章 贈弓第一百三十四章 拳意第八百三十一章 各人第三百六十九章 編制第八百七十一章 出發第三百八十七章 壓制第五百一十八章 感激第六百三十一章 失悔第五百九十一章 軍伍第二百零八章 禮佛第八百五十七章 自知第八百五十八章 突至第八百零六章 分析第十五章 決絕第七百一十四章 宣諭第十四章 寶和第八百八十章 協力第八百七十三章 塘報第七百二十章 返回第三百三十四章 南北第五百八十五章 警告第一百一十一章 馬軍第五百六十五章 操縱第八百九十九章 傾銷第五百二十二章 軍民第一百六十一章 禮單第一百六十四章 溫諭第七百八十二章 搶風第三百四十八章 渡口第三百六十三章 路祝第七百七十六章 關白第六百二十三章 謹慎第四十六章 憧憬第五百六十四章 改變第八百七十八章 大火第八十三章 威脅第七百五十九章 妖書第八百二十一章 成約第八百一十章 蒸汽第九章 習武第八百零七章 商稅第四百五十三章 宋宅第八百八十章 協力第二百四十一章 惟別第八百三十三章 出閣第六百五十五章 好強第二百七十七章 迷團第四百二十一章 叫場第三百零八章 練總第三百七十二章 追逃第七百二十四章 拖延第八百三十六章 污糟第一百八十四章 激辯第七百六十章 誅心第七百九十三章 進堡第四百七十章 兵變第五百七十八章 傳訊第五百一十六章 河流第八百六十九章 相見第七百七十三章 後來第一百零八章 責任第六百七十四章 休整第八百二十四章 訓誡第一百六十二章 想法第一百一十一章 馬軍第五百一十一章 遺折第八百五十二章 承恩第二百六十二章 提督第五百六十三章 配合第三百六十四章 回南第二百零六章 太監第七百四十七章 相襲第八百六十章 更迭第八百八十九章 準備第九百零四章 成功第三百九十一章 期待第二百六十七章 奴子第八百七十三章 塘報第五百四十八章 乞投第四百一十五章 算計第四百一十五章 算計第二百九十八章 撞木第一百八十七章 戰馬第五百四十一章 制衡第六十六章 詔獄第五百五十九章 毒蛇第九百零九章 選將第二百五十六章 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