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波動

惟功和張元芳父子二人一直忙活到下半夜,爺兒倆都沒有寫過小本奏摺,張元芳是武臣,府軍前衛但有所奏,也是用題本形式報上去,大明的奏疏分兩種,以衙門名義奏事的叫題本,是公折,大家一起負責任。

用對摺的小本上奏,是奏摺,是小本,自己負責。

兩人一直忙到半夜,其間每人吃了一碗七嬸包的羊肉餛飩,稀里嘩啦吃了個肚飽,快到四更時分,才把一千多字的奏摺謄清寫完,然後各自昏昏睡去。

第二天清晨,張惟功仍然按時起身,直接到通政司將奏本遞了進去。

這個奏本,立刻引起軒然大波。

此時是舉朝慌張的時候,張居正已經派急使到薊鎮,令戚繼光加強戒備,同時查看是否如遼鎮奏報的那樣,有大股的韃虜來犯邊。

同時,還急令宣撫巡撫吳兌一同查察敵情,然後據實奏報。

今日朝會,也是顯的特別的壓抑,萬曆在朝會時親口對張居正表示,自己日夕懸心,食不下咽,睡難安寢。

張居正當然是安撫皇帝,不過他自己也不是太有底。

在這個時候,張惟功的奏本一上,立刻引起整個京城所有人的注意,到傍晚時分,幾乎人人都知道了。

傍晚時分,在英國公府中,朱鼎臣等人按例小聚,小泰寧侯陳良弼朗聲揹着張惟功奏摺裡最精警的一段內容:“臣竊料此虜冒暑擁衆,犯非其時,近來暑雨連作,弓解馬疲,勢不能逞。且,薊鎮人馬由帥臣戚繼光統領,策應遼鎮,保薊鎮、宣府安堵如常,絕無他虞,可爲煩聖慮也……”

背完之後,陳良弼笑道:“好大口氣,惟賢哥,這一次你們英國公府露臉了。”

奏摺一上,肯定是捅了馬蜂窩,而且當然是質疑的多,支持的少,畢竟張惟功才八歲,在十二歲的皇帝跟前當親從官,陪同騎馬,這沒有什麼,而且因爲他性子沉穩,做事有板有眼博得了衆人的讚賞,但這麼小的孩子,妄言軍國大政,雖然看起來分析的還有些道理,但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出言譏嘲。

“唉,我家七叔還好是第一時間也上奏了,澄清此事與他無關,是小五個人所爲。這樣,本府的壓力也要小一些。”張惟賢眼中閃爍着異樣的光芒,他心裡是很得意的,自己一入宮,看來給小五有極大的壓力,昏招頻出,武清伯一事,再有上奏一事,小五看來是完蛋了。

“張惟功平時看着聰慧機警,但那不是真正的本事,一遇到大事,就完了。不學有術也是不學,沒有底蘊是不行的。象惟賢,纔是真正的勳舊子弟的風範,每日手捧經義,手不釋卷。”朱鼎臣從容不迫的樣子,隨口總結着。

他對曾祖父喜歡張惟功也十分不滿,特別是從精舍的小廝嘴裡得知,曾祖父將什麼極爲重要的東西贈給了惟功,這令他更加不滿,在此時,他當然不會爲張惟功說話。

張惟賢矜持一笑,對衆人道:“我們不要說這件討厭的事,聽說鼎臣兄最近有精妙的聯句,咱們還是說文學

之事吧。”

……

“父親,惟功的奏摺你怎麼看?”聽到惟功上奏之事後,張簡修第一時間找了一份來看,他表面粗豪,其實卻並不蠢笨,看了之後,就跑到父親的書房來詢問張居正的看法。

張居正的書房,十分闊大,比起一般人家喜歡在書房擺一些器物古董的習慣截然不同,他的書房沒有分內外兩間,而是五開間的大房間打的通透,鋪設的是蘇州府貢上來的金磚,四周全部是高到房樑的書架,書籍堆的滿滿當當的,除了書,還有大量的文書,輿圖,律令,身爲一國首相,張居正算是殫精竭慮,將一切精力都用在了處置國事之上。

當然,他並不是不享受,眼前就有幾個美豔到極致的侍女,或是捧着盆,或是持巾,或是捧着恰到好處的溫茶,蔘湯,依次排開,站在書房一側。

只要張居正有需要,這些長相美豔,精緻,沒有一點瑕疵的少女就會依次而上,伺候閣老洗沐,飲茶,喝湯提神。

整個張府,這樣的美婢數不勝數,侍妾也有數十人之多。

“有些道理。”

張居正喝了一口侍女送上來的溫茶,看了看兒子,溫言道:“你和張惟功的交情看來不壞,此子也確實是人中龍鳳,你和他繼續結交下去吧。他上奏這件事,不論最後結果如何,爲父都不會叫他吃虧的。”

張簡修大喜,起身一揖,謝道:“多謝父親大人,不過兒子和惟功弟交結,可不是有什麼別的目地,只是純粹的武學上的彼此欣賞。”

“呵呵,爲父知道,你下去吧。”

待張簡修下去之後,張居正以指叩桌,感覺到張惟功的心智和能力確實是超過他的預料之外。還好他自己也是神童,十幾歲就中舉人了,在惟功這個年紀已經能下筆成文,賦詩聯對也不是什麼難事,可見確實有生而聰慧者。

但他現在對惟功的品性有些疑慮,從現在這件事來看,這個小子做事有些功利,和簡修的交往,簡修是沒有心機,而張惟功就未必了。

“才八歲……”

張居正搖了搖頭,給張惟賢挖坑,同時在土蠻犯境這件事上的表現,一樁接一樁,都是叫他對惟功刮目相看,而且還有朱希忠力薦之事,更叫他心中真的是對張惟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以此子的能力,過幾年之後,真的可以壓一些重擔在他身上。

……

“吾今日看了你的上奏之後,心情安定了很多呢。”

夜明星稀,在二更時分,張惟功和萬曆這君臣兩人一起坐在乾清宮殿門前的石階上,眼看着紅牆黃瓦之下到處閃爍的宮燈亮光,聽着宮女們提着燈籠走動報時,聽到鐵瓦當的叮叮噹噹的響聲,在這冰冷的內廷之中,能在這樣的夏初的夜晚在這樣的環境下吹着風,不論是皇帝或是張惟功,心情都是特別的美好。

“然而不少大臣上奏,說你沒有根據,胡亂臆測,非科道翰林,以小臣身份妄議大政,要吾重重懲處你。”

“皇上意下如何呢?”

“呸,吾當然不理了。”

萬曆氣恨恨的站起身來,在這個角度,可以看到宮外天街上的情形,隱約之中,似乎能看到有不少小吏提着燈籠在街道上行走着,這個時辰,只能是留在皇城之中值班的官吏還沒有休息了。

這兩天情形緊張,官吏們都有點神經質了,留在皇城的官吏還真不少,特別是以兵部的人爲多。

“沒有你睡在吾的殿外,吾寢食難安,別人說什麼吾只當是惡狗狂吠好了。”

這幾天,惟功每晚不睡,持刀站在寢殿之外,他年紀小,一般的武臣是絕對不可能進乾清宮門到內殿的,最多就是在乾清門外值宿,一道宮門,隔絕內廷外廷,乾清殿這裡只能是由太監坐更保護皇帝。

而萬曆在緊張之時,希望有更強力或是更親信的人在自己身邊守護,惟功正好填補了這個空缺。

論武力,雖然年幼但箭術刀法都已經不弱,摔跤之術也很強悍,他和馬百戶摔跤時宮中不少人圍觀,連皇帝也有所耳聞。這樣的親從官,從武力值上來說值得信任。

至於親信程度也夠了,最要緊的就是惟功才八歲,這個年紀進宮來也屬於破例,不過是朝野可以接受的破例。

“皇上早點安歇吧。”惟功笑笑,十分自信的對皇帝道:“臣最多再於此處值宿兩次,消息一傳回來,皇上就能安心了。”

“但願如卿所言。”

仰望星空,萬曆也是沉聲道:“俟朕親政之後,四野之間,凡有不服者,朕一定派重兵將其斬盡殺絕,朕的王師,絕不會閒置,一旦有敵,便痛加征伐!張惟功,你以後願意爲朕的將軍,征討不服嗎?”

在這一刻,萬曆也是顯露出了難以觸犯的帝王威儀。雖然聲音還十分的稚嫩,但毫無疑問,這是皇帝在對四夷的征戰宣言。

比起他那個縮在深宮虐待宮女,差點被勒死,一心練丹不問外事,被人打到家門口來也能忍的無能祖父來,萬曆皇帝在對待邊患之上,有着前幾任大明帝王都遠遠不及的堅決和警覺。

在此時此刻,惟功也是略有所悟。

赫赫有名的萬曆三大徵,恐怕也是因爲皇帝的這種心態而發生的吧。

其實在萬曆年間,對緬甸等藩國也有過征伐,三大徵中,朝臣其實是反對與倭國大動刀兵,但萬曆十分堅決。

後來努兒哈赤起兵,萬曆也是十分堅決,立刻派重兵進剿。

只是明朝在那個時候國力已經衰微下來,遼東之局糜爛,數次征剿之後,明軍就從進攻轉爲防禦,而且防禦都屢戰屢敗。

看着雄心勃勃的皇帝,張惟功也十分激動,昂首道:“臣願意!”

“不不,”皇帝笑道:“你膽子要大些,你該說,你願爲吾的衛青,只可惜,你沒有姐姐給朕來娶……”

“好吧,那臣實話實說吧,臣其實願爲霍去病,勒石燕然,哪怕早死,一生功業千年之後也被人傳頌。”

君臣二人,相視大笑起來。

(本章完)

第七百一十二章 壓迫第七百五十章 教育第一百七十一章 打狼第一百零二章 雨夜第二百六十八章 成瑛第三十三章 巧遇第六百二十九章 關城第七百六十三章 便服第一百三十章 激發第一百三十二章 和尚第八百零二章 紡織第一百七十三章 爆發第一百四十四章 設官第五百零一章 鹽業第九百零五章 出招第四百五十七章 縱隊第三百四十七章 狼煙第八百二十五章 用絞第七百九十四章 來犯第九百零八章 造反第五百二十七章 豐富第四百六十一章 打行第一百七十九章 變化第四百零九章 官亭第十二章 寶刀第四十三章 小成第五百六十九章 老奴第一百四十四章 設官第七百七十八章 分司第六百七十八章 求地第二百五十三章 決心第六百一十六章 復仇第五十八章 擊掌第四百六十六章 田埂第八百三十七章 責罰第五十二章 加官第一百一十七章 挪用第八百七十七 勸說第五百五十四章 小隊第一百九十三章 行動第五百九十四章 勳章第六百五十一章 前哨第六百零二章 內操第一百五十二章 根基第八百七十六章 聯手第七百三十七章 救回第二百七十章 宗沐第三百二十章 舌頭第二百九十一章 主奴第五十四章 反轉第七百一十四章 宣諭第九十章 說古第七百七十二章 長崎第五十二章 加官第七百八十二章 搶風第一百七十七章 志願第六百九十章 倒個第六章 兩帥第八十章 捐輸第八十六章 馬帥第六百六十八章 恐慌第八百九十九章 傾銷第二百九十章 罰跪第八百二十二章 提審第六百三十五章 慾望第四百三十九章 嚮往第一百一十三章 點卯第八百二十八章 請罪第一百三十七章 孤臣第九十五章 東林第六百二十五章 隸籍第四百八十四章 交財第九十七章 公府第一百七十一章 打狼第五百零六章 興狂第二百一十六章 家丁第五百八十七章 猛虎第四百一十五章 算計第四百一十章 保傅第六百四十七章 青年第六百二十四章 搖頭第二百四十二章 美人第二百二十七章 厚賞第八百零二章 紡織第五百一十章 等候第五百一十二章 太保第八百八十一章 執意第一百七十九章 變化第三百一十二章 十萬第七百一十四章 宣諭第三百一十二章 十萬第二百三十四章 大婚第六十章 國公第一百一十六章 軟磨第二百三十九章 大將第二百二十二章 向前第七十一章 順字行第二百六十二章 提督第二百二十五章 擲首第六百二十五章 隸籍
第七百一十二章 壓迫第七百五十章 教育第一百七十一章 打狼第一百零二章 雨夜第二百六十八章 成瑛第三十三章 巧遇第六百二十九章 關城第七百六十三章 便服第一百三十章 激發第一百三十二章 和尚第八百零二章 紡織第一百七十三章 爆發第一百四十四章 設官第五百零一章 鹽業第九百零五章 出招第四百五十七章 縱隊第三百四十七章 狼煙第八百二十五章 用絞第七百九十四章 來犯第九百零八章 造反第五百二十七章 豐富第四百六十一章 打行第一百七十九章 變化第四百零九章 官亭第十二章 寶刀第四十三章 小成第五百六十九章 老奴第一百四十四章 設官第七百七十八章 分司第六百七十八章 求地第二百五十三章 決心第六百一十六章 復仇第五十八章 擊掌第四百六十六章 田埂第八百三十七章 責罰第五十二章 加官第一百一十七章 挪用第八百七十七 勸說第五百五十四章 小隊第一百九十三章 行動第五百九十四章 勳章第六百五十一章 前哨第六百零二章 內操第一百五十二章 根基第八百七十六章 聯手第七百三十七章 救回第二百七十章 宗沐第三百二十章 舌頭第二百九十一章 主奴第五十四章 反轉第七百一十四章 宣諭第九十章 說古第七百七十二章 長崎第五十二章 加官第七百八十二章 搶風第一百七十七章 志願第六百九十章 倒個第六章 兩帥第八十章 捐輸第八十六章 馬帥第六百六十八章 恐慌第八百九十九章 傾銷第二百九十章 罰跪第八百二十二章 提審第六百三十五章 慾望第四百三十九章 嚮往第一百一十三章 點卯第八百二十八章 請罪第一百三十七章 孤臣第九十五章 東林第六百二十五章 隸籍第四百八十四章 交財第九十七章 公府第一百七十一章 打狼第五百零六章 興狂第二百一十六章 家丁第五百八十七章 猛虎第四百一十五章 算計第四百一十章 保傅第六百四十七章 青年第六百二十四章 搖頭第二百四十二章 美人第二百二十七章 厚賞第八百零二章 紡織第五百一十章 等候第五百一十二章 太保第八百八十一章 執意第一百七十九章 變化第三百一十二章 十萬第七百一十四章 宣諭第三百一十二章 十萬第二百三十四章 大婚第六十章 國公第一百一十六章 軟磨第二百三十九章 大將第二百二十二章 向前第七十一章 順字行第二百六十二章 提督第二百二十五章 擲首第六百二十五章 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