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八章 遼商

“嗯,愷陽兄說的對,正是這樣。”

有人想搞事,朝中大佬支持,這對惟功來說都是無所謂的事。短期之內,他不會走,朝廷也不會調,只要事態一發,立刻出兵敉平,抓捕搗亂造謠的,師出有名,不怕對上頭沒有辦法交代。

不過既然現在說穿了,他也不打算繼續按這樣的想法去做,倒不是因爲李佑或大丫……他還沒有這麼色令智昏,而是李佑的話打動了他……城中軍民,一則經不起這樣的播弄,人心惶惶,不知道會出什麼事。二來,全城動兵抓人,難免可能會有傷及池魚的地方,這些窮苦軍戶,原本生活不易,好歹在遼陽城中較爲安全,一家和樂,除非天災人禍,不然總能和和美美的過下去。

哪怕是亂中只傷及一家,死的安知不是人的丈夫,妻子,父母,兒女?自己這個總兵,初來乍到,未曾於遼陽豎立威望,未曾施恩於人,先行結怨,不論從私人的情感和大勢來講,原本的做法,都是有些不大妥當的感覺。

原本的做法,只是痛快,將不服勢力,一舉剷除,但自己的痛快,可能是別人的痛苦,這一層來說,惟功知道自己錯了。

“在下明白了。”孫承宗臉上顯現凝重之色,他有些想不明白,這個計劃很好,算是引蛇出洞,後發制人,爲什麼惟功被人一說,就要輕易的取消這個計劃?

難道自己的猜測,真的沒有錯?

大丫看到孫承宗的眼神瞟過來,心中又是羞又是惱,不過更多的卻是擔心。

李佑也是呆了,他沒想到,自己豁出命來求情,結果卻是這樣。而眼前這位青年總兵並不是不顧軍戶死活,只是藉由此事,想引出異已來加以剷除,如果真的聽了自己的,此前的計劃和打算,豈不就是落空?

看到衆人的眼神,惟功呵呵一笑,撫慰衆人道:“大家放心罷,還有備用的計劃,既然這個打算我棄之不用,將備用計劃拿出來就是了。”

他又對李佑道:“李老哥,既然是你惹出來的麻煩,捅的漏子,少不得你要效力了。”

“小人沒有什麼可說的,總爺就算叫我現在去跳河,小人也不會往後縮半步。”

“哈哈,那可不成,大丫就不給我沏茶了。”

……

……

五月初九,林家和王政和約定發動的前一定,大隊的遼陽鎮兵,自簡陋的營房駐地裡頭開了出來。

從無敵門到武靖門,再到安定門,肅清門……每個城門處都站了兵,擺了一長列的桌子,重點則是鐘鼓樓爲中心區域,各衛的指揮衙門爲次核心,然後就是定遼左衛到中衛,前衛,後衛,各衛的庫房和營房生活區附近也是核心地區。

每個點都有最少一個旗總的鎮兵站隊,整齊的軍容容姿,出衆的儀表,二十左右的平均年紀,當然都是神采奕奕,一看就知道是十分精銳的兵馬。

老實說,以前的曹簠在遼陽時也不是軟蛋一個,家丁和正兵營的騎兵都很強悍,敢戰之士層出不窮

,遼土上生活成長的漢子,騎射功夫和彪悍的性格不比北虜和東虜差什麼。

但論起軍人的儀表和整體感,曹簠的兵就差的遠了。那些營兵和家丁,挺胸凸肚,橫衝直撞,除了十分偶爾的校閱時能站個隊之外,更多的時間都是練習個人的戰技……個人戰技纔是遼東男兒在軍中吃飯的本錢,武藝騎射功夫越強,地位越高,賺的銀子當然也就越多。

李寧和李平胡這樣的家丁出身的武將,已經儼然成爲全遼東的偶像。

惟功這裡,卻是一條嶄新的道路。

軍容雖然出色,獲得的喝采卻是絲毫沒有。

整個遼陽城超過二十萬的居民,現在對遼陽鎮心存好感的怕也只是少數明白人了。更多人,哪怕是與軍戶無關的商人和士紳,對遼陽鎮和張惟功這樣的胡來也是心存疑慮,甚至也是與軍戶們一樣感同身受。

畢竟有一個這麼強勢胡來的總兵,未來數年之內,大家的日子都會很不好過。

看到一隊隊氣宇軒昂的士兵很快佈滿全城,東鼓樓下往西幾百步,坐北朝南的一座酒樓之內,二樓和三樓上,很快就聚滿了看熱鬧的人羣。

這裡是十分繁榮的商業街,遼陽這裡,最多的就是皮貨,所以皮貨商人也是最多。鹿皮和牛皮羊皮,驢皮,各色獸皮,層出不窮,一張鹿皮從遼東輾轉到關內,最少也值五六兩銀子,在這裡,也就是兩條魚乾就換的到,倒手到這些商人手中,最多也就一兩錢銀子一張,遼東現在地廣人稀,茂密的大森林裡是數不清的獵物,北虜控制的廣大地域之中,更是有數不清的獵物,那些鹿羣,羊羣,動輒是大規模的數百隻和過萬隻的規模,大規模的黃羊羣甚至綿延數十里,超過十萬只以上!

皮貨商人,人蔘商人,然後是收松子、榛子等土貨的商人,關外的人很難想象,遼東密林深處,每到收穫季節,不論是漢民還是女真,北虜,有不少人深入密林,除了射獵之外,就是不停的收這些乾果類的果子,到了初冬大雪封林之前出來,每人最少都好幾百斤,然後就可以拿這些貨物換銀子了。

當然,還有東珠等各色珍珠,海東青等珍禽特產,這個就少而貴,只是少數商人在經營這種較爲異端的商品了。

遼陽城中,最著名的就是唐志大,艾可中,李昭祥這三位大商,前兩人是皮貨商,李昭祥是乾果和人蔘商人,三人都是身家數十萬,跺跺腳便影響遼陽到瀋陽到撫順,寬甸一帶商業活動的鉅商,此時此刻,三人也是躲在三樓雅座之中,叫了一桌菜,卻是無心動筷子,只是看着鼓樓之下各處的情形發呆。

“這張總兵大人是要派兵動手?”

“這兩天風聲傳的兇,我只當是人們無見識瞎說,現在看來,不是空穴來風啊。”

“這樣做法,遼陽城恐無寧日。”

三人各說一句,都是感覺到對方眼中的憂慮之色。在此之前,他們對張惟功和新遼陽鎮的進駐感覺是歡欣鼓舞……上次各商行進獻大量的銀子和物

品,雖說也是因爲被懾服於遼陽鎮的武力,這三位大商人的主動決斷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商家是無利不起早,這三人這麼主動,當然是因爲順字行的即將進駐。

從物流這一塊來說,放眼整個大明,有哪一家能和順字行相比?如果順字行進遼陽,生意規範這一塊絕無問題,物流費用最少也能省三成,時間久了可能省的更多,而省心這一塊來說,更加不必提了。據唐志大的消息,順字行在遼鎮現在一共三家分店,廣寧店和錦州店,而前屯和寧遠兩地算是一個店,都可以發貨,收貨。

順字行除了糧食託運外,沿着京師四處輻射開來的物流託運業務已經開展的蒸蒸日上,不論是從安全性還是運力,還有服務質量,都足以叫任何一家商行放心。

如果不是這樣,也不會有一年超過百萬的利潤可言。

整個北中國,南到保定和河間以北,西至宣府大同,東北至廣寧,錦州,薊鎮和京師算是腹裡,這是多大的地盤掌握在手中?不要說唐志大這種層面的大商人了,就是身家在萬兩以上,經營範圍超過千里的商人,誰不知道順字行?龐大的如同一隻怪獸,偏又是一頭不吃人的巨獸,不論是經營的手法還是做生意的誠信上都沒有問題,也虧順字行的背景雄厚,在山西鎮也好,宣府也好,還有薊鎮,遼鎮,都沒有叫地方上的官紳和那些武官們給剝了皮,要是一般的商行,早就被吃的骨頭也不剩下了。

所謂的大明時有資本主義萌芽,其實都是夢話,蘇杭一帶的鉅商海商,做到幾十萬的規模就開始大量的買地,儲存銀子,將銀子埋在地底藏起來,家族開始大量的培養子弟讀書,考秀才,中舉人,中進士,不是他們蠢,不知道擴大生產規模,獲取更大的利益,而是根本不可能!

蘇州的商人依附某個大人物或某家族獲得了鉅額利潤,但如果想保住自己的身家,本家族就一定要有進士官員,這樣纔會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那些打主意的官員士紳們纔會在動手前有所考量,不敢隨意下黑手。而想擴大規模,蘇州的大商人到了揚州,雖然相隔才幾百裡,但揚州本地的官紳自有勢力範圍,地方官也要重新收買,根本就是一張破不開的關係網,耗費大而獲利少,沒有這麼幹的商人,本地的絲織廠,工人數百就很難管理,過千人的大規模工廠鳳毛麟角,從商人自身和地方的多重安全考量,都不會投入擴大再生產了。

所謂的資本主義,根本不可能誕生在這樣的官本位和小農經濟爲主的國家!

隆萬大開海,帶來的不過是少數地方和少數人的富裕,商人想形成歐洲國家那樣的勢力和組成商會,根本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順字行的出現,當然就是一個不大不小的奇蹟了。

正因爲是一個奇蹟,吸引到的商人也多,只是眼前發生的一切,叫三個遼陽商人變的踟躕起來……順字行的主人行事風格是這樣蠻橫霸道的話,他們是真的要考慮一下,未來與順字行大規模合作的必要性了!

(本章完)

第四百七十一章 閣中第五百三十一章 不快第三百六十五章 守有第三百四十四章 家將第三百九十三章 暗香第九章 習武第五十八章 擊掌第八百六十五章 暫休第三十二章 狂生第四百四十八章 議題第二十五章 論武第四百一十三章 一敬第八百八十五章 隱憂第七百二十三章 夥伴第一百六十章 國史第九百零八章 造反第四百七十九章 大笑第三百五十一章 搶功第二百八十六章 博注第八百二十章 兄弟第二十三章 入宮第二百九十二章 包圍第一百五十九章 餘波第八百五十章 受杖第三百六十五章 守有第六百九十四章——六百九十五章 貪婪第五百六十九章 老奴第四百三十六章 急行第四百九十七章 軍醫第五百三十章 報效第七十八章 榜眼第六百一十八章 底層第一百二十三章 苦訓第四百一十五章 算計第一百三十章 激發第五百一十三章 氣息第一百六十八章 莊子第四百四十六章 螺桿第六百七十九章 改土第八百零五章 處理第五百七十九章 送行第七百零一章 笑談第四十四章 贈弓第二百五十一章 石星第七百一十三章 苦役第六百八十二章 桃源第八百二十八章 請罪第二百九十二章 包圍第五十九章 練槍八百六十一章 盤算第三百四十三章 要城第四百一十八章 論力第七百四十八章 四將第六十四章 波動第五百一十章 等候第一百四十一章 辦法第七百五十二章 踟躕第四十章 官店第二百二十三章 沸騰第五百二十八章 咸寧第四百七十一章 閣中第二百四十四章 引誘第八百六十四章 新堡第二百四十一章 惟別第三百七十五章 暗鬥第四百四十章 兩人第四十二章 鋪子第六百六十六章 平推第四百零八章 私宴第八百三十八 命數第七百九十四章 來犯第七百八十一章 籌戰第五百八十九章 壓力第六十七章 利益第四百九十章 堡內第二章 驚變第六百九十八章 庫房第八十一章 交進第一百六十四章 溫諭第一章 山村第五百二十五章 郵信第一百四十七章 忠誠第五百八十六章 階層第二十三章 入宮第二百九十四章 郎舅第六百五十六章 官鬥二百一十二章 擴張第一百六十三章 錦衣第二百五十章 建州第八百八十九章 準備第八百零七章 商稅第三百三十一章 趕路第四百七十章 兵變第一百六十四章 溫諭第八百二十九章 談話第八百三十七章 責罰第一百零二章 雨夜第五百五十一章 誘敵第四十九章 伴騎
第四百七十一章 閣中第五百三十一章 不快第三百六十五章 守有第三百四十四章 家將第三百九十三章 暗香第九章 習武第五十八章 擊掌第八百六十五章 暫休第三十二章 狂生第四百四十八章 議題第二十五章 論武第四百一十三章 一敬第八百八十五章 隱憂第七百二十三章 夥伴第一百六十章 國史第九百零八章 造反第四百七十九章 大笑第三百五十一章 搶功第二百八十六章 博注第八百二十章 兄弟第二十三章 入宮第二百九十二章 包圍第一百五十九章 餘波第八百五十章 受杖第三百六十五章 守有第六百九十四章——六百九十五章 貪婪第五百六十九章 老奴第四百三十六章 急行第四百九十七章 軍醫第五百三十章 報效第七十八章 榜眼第六百一十八章 底層第一百二十三章 苦訓第四百一十五章 算計第一百三十章 激發第五百一十三章 氣息第一百六十八章 莊子第四百四十六章 螺桿第六百七十九章 改土第八百零五章 處理第五百七十九章 送行第七百零一章 笑談第四十四章 贈弓第二百五十一章 石星第七百一十三章 苦役第六百八十二章 桃源第八百二十八章 請罪第二百九十二章 包圍第五十九章 練槍八百六十一章 盤算第三百四十三章 要城第四百一十八章 論力第七百四十八章 四將第六十四章 波動第五百一十章 等候第一百四十一章 辦法第七百五十二章 踟躕第四十章 官店第二百二十三章 沸騰第五百二十八章 咸寧第四百七十一章 閣中第二百四十四章 引誘第八百六十四章 新堡第二百四十一章 惟別第三百七十五章 暗鬥第四百四十章 兩人第四十二章 鋪子第六百六十六章 平推第四百零八章 私宴第八百三十八 命數第七百九十四章 來犯第七百八十一章 籌戰第五百八十九章 壓力第六十七章 利益第四百九十章 堡內第二章 驚變第六百九十八章 庫房第八十一章 交進第一百六十四章 溫諭第一章 山村第五百二十五章 郵信第一百四十七章 忠誠第五百八十六章 階層第二十三章 入宮第二百九十四章 郎舅第六百五十六章 官鬥二百一十二章 擴張第一百六十三章 錦衣第二百五十章 建州第八百八十九章 準備第八百零七章 商稅第三百三十一章 趕路第四百七十章 兵變第一百六十四章 溫諭第八百二十九章 談話第八百三十七章 責罰第一百零二章 雨夜第五百五十一章 誘敵第四十九章 伴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