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二章 承恩

數日之後,傍晚時分孔學藉着探問黃大成的名義趕到黃府,這幾天黃大成還是宣稱在重傷之中,但情形稍有好轉,黃大效和黃正賓等黃府常走動的好友已經入府探視過,當然黃大成也沒有在他們面前表現的輕鬆,還是奄奄一息的模樣,只是精神體力稍回恢復了一些的樣子。

至於骨外傷,遼陽來的醫生則表現的甚有把握,說是多半能痊癒,只是要看有沒有邪毒入體,如果能抗過這一關,多半就沒有性病之憂了。

所謂邪毒入體就是破傷風,在這個時代沒有抗生素確實是看命的事,衆人也只有盼着黃大成身體健壯,吉人天相,能夠抗過這一關。

因爲一時沒有性命之憂,黃大成開始見一些來探視的知交好友,孔學這一陣子和黃大成來往較密,自然也在可以入府探視的人員名單之內,並不會顯的太過突兀。

“這是申閣老的奏疏抄稿,前日入的宮中,皇上沒有批覆,不過,聽人說皇上當時看了,點了點頭,說申先生到底還是心向着朕,與普通的閣臣一味迎合外朝風向不同。這件事,對老兄幾個人來說,確實是一個契機了。”

黃大成沒有第一時間說話,他拿起奏疏,仔細看了一陣,眉宇間終於喜上眉梢。

申時行和言官關係不好,彼此對立,這一點包括萬曆在內,朝野間俱都知道,沒有切實的理由彈劾,根本對申時行造不成真正的威脅。

有這麼一封密疏當把柄,自己人先上,然後肯定是舉朝轟動,申時行的名聲眨眼間就會壞到不能再壞,終成過街老鼠。

就算他有皇帝信重,有滿朝的盟友和門生故吏,在這樣大事大非的問題上,不會有太多人替他說話了。

如王錫爵這樣脾氣的人,怕是不罵就好了,想指望他伸出援手,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諸君可自爲吧,我們這邊也就只能幫到這裡爲止。”孔學起身,笑而告辭。

黃大成囁嚅了一下,他很想知道這一次錦衣衛爲什麼這樣出手,不過話到嘴邊,還是知趣的閉上了嘴。

能受了廷杖還保了命,這已經是邀天之幸,妄圖得到更多,那隻能是自取滅亡。

孔學似乎很讚賞黃大成的態度,點一點頭,便是邁步而出。

在黃府門前,他正好遇上來探問的李甲,兩個人目光交錯,孔學拱了拱手,說了兩句扶乩的事便邁步上車離開。

錦衣衛和遼陽堪稱是勢不兩立,孔學雖然敢賣消息賺銀子,當着衆人的面和李甲說太多卻也是不敢的。

況且他也有要緊的事情,不能在此耽擱太久。

孔學坐車一路東行,到十王府附近拐入一條深深的巷子,兩邊綠樹成蔭,盛夏時節,卻是時有清風徐來,從打開的窗子裡不停的吹拂進來,蟬聲時起時伏,並沒有京城慣有的煙塵滿天和叫賣聲吵的人頭疼的景像。

在這裡,沒有絲毫的煙火氣,走路的要麼是穿青衣的奴僕,或是騎騾子的管家執事模樣的人物,要麼

就是上門送貨物的商家,夥計,也有一些大嬸子小丫頭子在街面乘涼閒談,多半也是大戶人家府裡出來的,尋常的百姓人家的情形,這裡是看不到的。

從這裡可以直接看到宮城的紅色宮牆,也能看到東華門的城樓子,不遠處就是太宗皇帝手裡興建起來的十王府,當年京城住着不少親王郡王,皇子王孫很多,爲了叫這些人有住的地方,太宗這個向來手筆很大的皇帝就在東華門外修築十王府,當時建築規模宏大,幾乎不在紫禁城之下,但後來大明的宗藩制度越收越緊,早年還有親王來京朝覲之事,後來但凡皇子封王就得之國,之國以後除死不得離開王府,當然更不可能返京,就象潞王,之國以後就算是李太后死了,亦不得返京弔喪,人倫都談不上了,其它的理由更是白給。住的人少,十王府漸漸衰敗,不過四周仍然算是黃金地塊,俗話說東富西貴,住西城的都是老牌勳貴,世襲侯伯的與國同休的大家族多些,東邊就是大商人和新晉貴族多,彼此往來也方便,象是鄭貴妃的家族和小武清侯家都住在這左近,他們這些外戚親臣,彼此關係很親近,走動很頻繁,孔學過來時正好看到一隊儀衛清理街道,他看看旗幟,認得是小武清侯,當下在自己車裡就是微微一笑。

李太后是站在王皇后和長哥兒一邊,對鄭貴妃和鄭氏家人都不大歡喜,當然太后也不會做的太明顯,不過其中的感覺還是能叫人體會的出來,這小武清侯卻是不理會這些,平素就喜歡和各家親臣外戚家往來,哪怕是太后不歡喜的鄭家也是一樣。

這人倒是有趣,孔學平常和小武清侯也是往來甚密,只是今日卻不好見此人,當下吩咐家人將車趕在一邊暫避一時,自己並沒有出來與小武清侯打招呼。

小武清侯也是坐的遼陽過來的馬車,而且是四匹純駟所拉的四輪大車,頭前車伕,後頭車廂後還站着兩個膀大腰圓的護衛伴當,這麼一輛車過來,饒是部堂侍郎一級的官員也得讓道,孔學聽說這馬車裡頭極盡奢華,光是車身的包金就所費不小,看起來是惡俗一些,不過外戚親臣的品味能高到哪兒去。

只是這小武清侯這般奢華,聽說李府裡的子弟們一個比一個紈絝,不僅起居奢侈,而且多半有橫行不法之事,但只要李太后在一日,甚至是萬曆在朝一日,李家在朝廷就無人能碰,比起皇后和鄭家也不遑多讓,是以不管李家的人怎生橫行不法,也沒有言官出來自討沒趣。

得罪皇帝還好說,李太后畢竟也是當國多年的太后,光是天子用“孝”的名義來處置觸犯太后的言官,到時候想找人救都沒有人肯出手的。

孔學用羨慕的眼神看着侯府的馬車遠去,他的車當然也不錯,不過比起眼前這輛來就差的太遠了,而且那儀衛也不是尋常人家能用的,京師官員在儀衛上比地方官差的多,地方親民官一個七品知縣就能用全套儀衛,京裡七品官也就帶兩個長隨跟着,坐的兩人擡小轎晃晃悠悠上朝辦事,寒酸的緊,他孔學說來也是出入宰相高官府邸,比起這些

外戚親臣來還是差的太遠了。

心思異樣的孔學到得鄭府門外,叫人拿自己手本進去通傳求見。

這裡他也曾經來過,鄭國泰和鄭承恩等人對扶乩一事也很有興趣,孔學當然來湊過趣,後來鄭家的人知道孔學和張維賢關係非同一般,對他加意客氣了一些。今日前來,又是奉命,孔學的底氣很足。

過不多時,鄭府門子過來延請,說是鄭承恩有空,正好可以見他。

這個貴妃的伯父也是京裡有名的紈絝子弟,特別迷信神道之事,與孔學交往較多,不象鄭國泰還拿着端着架子,孔學聽了趕緊往裡走,他爲人交際特別有一套,懷中揣了遼陽的十來枚金幣,伸手拿了幾枚出來,遞給那門子,那鄭府門子也是有眼色的人,原本對孔學有點不冷不熱,拿了金幣之後神情就變的熱絡起來,一直將孔學帶到花廳門外,直接便帶了進去,不需要再等通傳,省了孔學不少事情。

“在下見過指揮大人!”

鄭家雖是后妃外戚,不是皇后或太后的家屬可以封伯,但鄭貴妃父鄭承憲封都督同知,死後萬曆破格將鄭國泰封爲都指揮,朝臣爲之十分不滿,但萬曆我行我素,後來隔了幾年又將鄭國泰加爲左都督,武極一品,只差封伯了,鄭承恩是貴妃伯父,也封了錦衣衛指揮,雖然是掛名不辦事的那種,卻也是尋常人一生也難企及的高位了。

鄭承恩在孔學面前倒也沒有太大的架子,兩手虛扶一下,笑呵呵的道:“老孔你還和我來這一套,趕緊坐下,說起來咱倆也算同僚,都是錦衣衛裡討飯吃的麼。”

“在下如何敢和指揮大人相比!”

“得啦,甭客氣了,咱要是一直這麼鬧虛文,今天就甭說話了,盡在這瞎客氣。”

鄭承恩的京城官話說的很好聽,響快乾脆,一股子親熱的勁頭蘊含在話語之中,叫了聽了就不自禁的感覺心裡舒服。

鄭氏家族原本的地位連皇后家也不如,皇后家族好歹還是一個小官員家族,鄭氏似乎就是京城普通的百姓家庭,這鄭承恩以前聽說是個跑商行買賣的,專在德順門內外和那些駱駝客打交道,看着豪爽勁頭,倒是還真有點江湖豪客的感覺。

孔學也是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機靈人物,當下欠了欠身,就把那副客氣嘴臉收了回來,只笑着道:“左都督沒在家?”

“在是在,不過估摸着在搗騰他那些蛐蛐,沒功夫見你。若是老孔你有正事,倒不妨等會兒,我派人叫他去。”

鄭承恩有點兒奇怪,以孔學的身份,進府來由自己接待已經是足夠了,居然還想着見鄭國泰,難道真有什麼要緊的事情?

孔學笑着道:“要是左都督想起什麼來,準定就自己來見在下,若沒想起來,請見也是沒有用的。”

說了這麼一句沒頭沒腦的話,他便是和鄭承恩閒聊起來,左右不過說些玄怪之事,鄭承恩這樣的人對這些事最是感興趣,當下聽的十分入神,時不時的發出驚歎聲出來。

(本章完)

第九百零五章 出招第七百八十七章 規劃第一百四十二章 騎士第五百一十三章 氣息第八百九十一章 展望第六百四十七章 青年第二百三十九章 大將第八百九十二章 城寨第五百九十一章 軍伍第六百四十七章 青年第五百四十四章 留中第一百八十一章 儒臣第六百一十六章 復仇第八百三十九章 鄭氏第九十九章 殺侄第八百六十八章 頭人第三百二十八章 被俘第三百八十四章 牢騷第八百八十一章 執意第八百八十四章 計劃第五百七十九章 送行第九百一十一章 突騎第四章 途中第二百七十七章 迷團第四百五十七章 縱隊第八百六十四章 新堡第一百五十三章 氣息第四百二十一章 叫場第八百一十一章 貪心第六百八十九章 報復第一百七十六章 風波第六百零二章 內操第七百六十四章 辭官第八百五十六章 伐異第一百零五章 大喪第八百一十二章 碰壁第七百三十五章 穿人第五百章 牛酒第十六章 殺人第三百二十三章 退進第二百八十章 委屈第九十一章 孤臣第五百三十五章 文武第四百零七章 刺耳第四百三十九章 嚮往第一百九十五章 賜膳第二百七十一章 徐渭第五十九章 練槍第二十一章 居正第五百七十七章 起火第二百七十三章 妖孽第五百七十四章 看望第四百六十章 叔侄第六百七十九章 改土第六百五十六章 官鬥第三百七十章 爭搶第一百九十三章 行動第四百九十八章 三人第五十二章 加官第八百六十六章 總管第八百一十一章 貪心第六百二十三章 謹慎第五百三十三章 書籍第四百八十章 瘋了第七百四十三章 功利第八百七十九章 閣議第八百一十八章 收穫第一百八十章 直言第五百七十章 進獻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豪第三百三十二章 故人第三百一十五章 年後第二百二十七章 厚賞第八百二十章 兄弟第八百五十四章 閣中第二百八十三章 衆說第二百九十八章 撞木第八百九十三章 天平第三百零二章 解決第六百二十四章 搖頭第八百二十九章 談話第五百一十五章 輕視第八百二十二章 提審第三百四十三章 要城第一百七十六章 風波第五百二十一章 將領第三百五十四章 洞穿第三百七十八章 四人第三百八十七章 壓制第三百一十七章 怪話第二百二十八章 訓導第二百六十九章 剛猛第一百零三章 再殺第五百二十二章 軍民第七百五十五章 福星第六百七十一章 傷兵第七百三十章 調戲第四百九十八章 三人第四百一十九章 屯堡第八百九十二章 城寨
第九百零五章 出招第七百八十七章 規劃第一百四十二章 騎士第五百一十三章 氣息第八百九十一章 展望第六百四十七章 青年第二百三十九章 大將第八百九十二章 城寨第五百九十一章 軍伍第六百四十七章 青年第五百四十四章 留中第一百八十一章 儒臣第六百一十六章 復仇第八百三十九章 鄭氏第九十九章 殺侄第八百六十八章 頭人第三百二十八章 被俘第三百八十四章 牢騷第八百八十一章 執意第八百八十四章 計劃第五百七十九章 送行第九百一十一章 突騎第四章 途中第二百七十七章 迷團第四百五十七章 縱隊第八百六十四章 新堡第一百五十三章 氣息第四百二十一章 叫場第八百一十一章 貪心第六百八十九章 報復第一百七十六章 風波第六百零二章 內操第七百六十四章 辭官第八百五十六章 伐異第一百零五章 大喪第八百一十二章 碰壁第七百三十五章 穿人第五百章 牛酒第十六章 殺人第三百二十三章 退進第二百八十章 委屈第九十一章 孤臣第五百三十五章 文武第四百零七章 刺耳第四百三十九章 嚮往第一百九十五章 賜膳第二百七十一章 徐渭第五十九章 練槍第二十一章 居正第五百七十七章 起火第二百七十三章 妖孽第五百七十四章 看望第四百六十章 叔侄第六百七十九章 改土第六百五十六章 官鬥第三百七十章 爭搶第一百九十三章 行動第四百九十八章 三人第五十二章 加官第八百六十六章 總管第八百一十一章 貪心第六百二十三章 謹慎第五百三十三章 書籍第四百八十章 瘋了第七百四十三章 功利第八百七十九章 閣議第八百一十八章 收穫第一百八十章 直言第五百七十章 進獻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豪第三百三十二章 故人第三百一十五章 年後第二百二十七章 厚賞第八百二十章 兄弟第八百五十四章 閣中第二百八十三章 衆說第二百九十八章 撞木第八百九十三章 天平第三百零二章 解決第六百二十四章 搖頭第八百二十九章 談話第五百一十五章 輕視第八百二十二章 提審第三百四十三章 要城第一百七十六章 風波第五百二十一章 將領第三百五十四章 洞穿第三百七十八章 四人第三百八十七章 壓制第三百一十七章 怪話第二百二十八章 訓導第二百六十九章 剛猛第一百零三章 再殺第五百二十二章 軍民第七百五十五章 福星第六百七十一章 傷兵第七百三十章 調戲第四百九十八章 三人第四百一十九章 屯堡第八百九十二章 城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