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義軍之變(新書上架求支持)

“只要練好了咱們的兵,這天下,還不任我取之!”

這句話不過只用了幾天的功夫,便傳遍了整個義軍,對於義軍十一個團的團長們而言,大都督的話讓他們每個心情激盪之餘,更是鉚足了勁的,加倍操練起士兵來。

在他們看來,這句話無疑就是大都督的雄心壯志,對於這些身家性命已經完全同義軍捆綁在一起的團營長們來說,如果將來大都督能奪了天下,那麼他們一個個的無疑都將是從龍之臣,到時候榮華富貴又豈會少了他們的。

可奪天下要怎麼辦?

就像大都督說的那樣——練兵!把兵練好,才能奪天下!

每日操練!

對於1853年的中國行伍來說,是極爲新鮮的,畢竟縱是像八旗那樣的“世襲兵”,頂多也就是隔三差點的點卯,至於操練,更不過只是偶爾爲之,至於綠營兵,一月之中更是難得操練三四日,甚至只須交上幾百文免操錢,便能繼續做他們的買賣,以養家餬口。

總之八旗也好,綠營也罷,操練對於他們來說是甚至連浮於表面都不曾浮於,而是幾乎不作操練,打仗全憑着一時的血勇。

但是對於佔據着半個湖北的大漢義軍來說,這操練卻是每日必不可少的課目,白天有白天的操練,甚至到了晚上,亦會有夜操。兵丁官佐每天睜開眼睛,便需要跑上十幾裡地“活活筋骨”。然後等待他們的便是一天的操練,那操練倒也不是其他,除了體能訓練之外,便是極爲枯燥的隊列。

無論是火槍兵也好,纓槍兵也罷,都是如此。

總之一天的操練下來,總會讓這些“丘八們”再也沒有絲毫精力惹是生非,一個個的無不是躺下便會矇頭大睡,那裡還有絲毫精力出營。不過,也正因如此,倒也使得義軍的軍聲一直頗佳,且不過軍律森嚴,便是現在讓他們出營,他們怕也沒有那個精力惹是生非。自然也訪也就贏得了百姓的稱讚。

但這比平時更多的訓練,一方面耗盡兵丁精力的同時,卻也把一些原本以輕鬆吃餉的兵丁逼得當了逃兵。不過只是幾日的功夫,這不過只有萬人的武昌大營裡,便有近兩百人當了逃兵,在某種程度上,這卻遠超過衆人的意料。

畢竟在所有人看來,這義軍的有厚餉養着,按道理來說是不應該會有逃兵,可偏偏不僅有逃兵,而且還逃了不少人!

“算算比例,可是有2%的人當了逃兵,平時尚是如此,若是戰時,還不逃個兩三成!”

若只是三四十人,或許朱宜鋒會不在意,可現在2%的人當了逃兵,卻讓他不得不認真對待此事,即便是當初在黃州的時候,逃兵也沒有這麼多。

“大都督,逃的也就是些新兵,老兵大都在營裡頭,再說,這過幾日安陸那邊就會過來幾千新兵,逃個幾百人,又有啥大不了的!”

包括王孚在內的所有人,都沒有意識到逃兵大規模出現的嚴重性,但對這個問題,朱宜鋒卻有清醒的認識。

“沒什麼大不了的?”

眉頭猛然緊蹙,朱宜鋒冷聲說道。

“現在能逃出兩百來,將來在戰場上,就能逃出幾千人,若是現在不把這逃兵的苗頭給剎住,將來在戰場上,他們逃習慣了怎麼辦?”

這……衆人一聽,無不是面色一緊,可不是嘛,若是打仗的時候,出來幾千逃兵,那仗還用打嗎?到時候大家的腦袋可不就被這些人一逃給逃沒了!

在衆人面面相覷時,朱宜鋒看着李子淵、林治平、王孚等人問道。

“好了,現在問題出來,大家覺得該怎麼辦?”

“大都督,立即通令各地官府,發現逃兵,一率緝拿,緝拿後,一率於營內當衆問斬!”

這是最尋常的做法,完全沒有任何新意。

“這個辦法治標不治本!”

李子淵搖搖頭。

“現在抓住逃兵又不是說不砍腦袋,可該逃還是逃!”

“那,那便減少訓練,畢竟……”

“訓練不能減少,你不把他們的精力耗盡,他們就會把精力用在其它地方!”

不等崔老六把話說完,朱宜鋒便立即出言打斷他的話,近代化軍隊之所以犯罪極爲,除了嚴明的軍紀之外,更重要的一點,就是其通過訓練耗盡了士兵的體力,從而導致其根本沒有精力出營犯罪。

就在衆人你一言我一語的說道着的時候,一直沉默不語的林治平開口說道。

“會不會和兵有關係,若是咱們招的都是良家子呢?”

良家子!

林治平的建議,讓朱宜鋒的眼前一亮,他立即想到了幾十年後,那支新建陸軍徵兵的不同之處,當然更重要的是後世的徵兵辦法。

“裕達,你這個建議好!對,就是良家子!”

讚賞的看了林治平一眼,朱宜鋒看着衆人說道:

“咱們現在的募兵,只問其身體是否健壯,而不問其出身,可以說是車轎、擔役、流氓、乞丐皆相率投營,這種人建設不足,破壞有餘,若非是軍紀約束,恐怕早不知若出了多少亂子……”

當然,更重要的是武昌城上掛着的幾千人頭的威懾,非但威懾着他們,同樣也威懾着自己人!

“……這纔是最關鍵的問題,他拿着銀子一逃,咱們除了知道他是在那個府應的募,其它的一概無從知曉,這一點必須要改……嗯,我看可以這想……”

半閉着眼睛,思索着晚清新建陸軍的募兵辦法以及後世徵兵辦法,朱宜鋒緩聲說道。

“我看以後募兵可以明確規定一個辦法,就是州縣應查明各村莊戶口,責令莊長、首事、地保公舉數人當兵,必須確係土著,均有家屬,系潰勇、遊民不得舉充;嗯,還有,還要儘快把義軍的律令制定出來,嚴禁擾民害民;兵丁若是潛逃,必須嚴密查拿,一個月仍無下落,追究家屬的責任。如此一來,軍中自然可以杜絕潰勇、遊民的進入,若有人生出逃心時,亦會有所顧慮……”

話聲微微一頓,尋思着後世的一些辦法,朱宜鋒又繼續說道。

“還有就是這軍餉發放,我看得把這軍餉多少一率公開出來,以後募兵直接選撥人員赴該兵廠原籍發放。先期頒發告示,告知各該家屬持着當兵的執據親自領取軍餉,如此一來,既可令士兵無後顧之憂,又可令其袋中無銀,不至積銀逃脫……”

當然,更重要的一點是,這派員前往地方發放軍餉,並不是一月一發,可以是兩月一發,也可以是三月一發,如此一來亦可以省下一大筆銀子。就像後世拖欠農民工工資一般,只是“拖欠”數月罷了,或者說數月發放一次。

“大都督的這個辦法好,若是我義軍兵丁皆是本地良家子弟,大都督又何愁不得本地百姓擁戴!”

“可不是,大帥,若是如此,這隊伍自然也比現在更容易管教!”

有人開了頭,這邊頓時便是一陣馬屁聲,不過那一陣馬屁倒是沒有讓朱宜鋒飄然,而是看着衆人說道。

“好了,你們也別拍這些馬屁,今個既然說到了這,咱們就繼續想想,該怎麼完善一下,咱們的軍制,怎麼從根本上避免逃兵!”

軍制,從黃州時沿着清軍式的營制,再到現在使用團營制,此時,現在唐浩然又一次提及了軍制的問題,在他看來,隨着軍隊的近代化,尤其是以後太平洋號從上海的倉庫中把武器運來之後,伴隨着義軍的火器化,這軍制必須要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準確的來說是令其更現代化。

對於軍制,無論是李子淵也好,林治平也罷,他們無一例外的都是外行,至於詹姆士頂多也就是告訴唐浩然,這英印軍團的編制,至於爲什麼如此編制,也是說不出一個所以然來,本着拿來主義,更準確的來說,是爲了適應火槍時代的特點,對於英國式的編制直接採用了拿來主義,若是說有什麼變化,恐怕就是增加了班長的職務。

“希望!”

到最後看着衆人,朱宜鋒開始說道着軍銜的意義來。

“這軍銜除了能夠區別出官兵之外,更重要的一點是,希望,能夠讓普通的士兵看到晉升的希望,就像一等兵可以晉升成上等兵,上等兵可以晉升爲下士,下士晉升中士,這樣的逐級晉升,能夠讓他們看到了希望,這個希望是什麼?當然是於他們的利益息息相關,畢竟每競升一級,這軍餉就會有所提升,而他們怎麼才能獲得晉升?”

面對大都督的問題,王孚等人連忙說道。

“自然是和平素訓練有關係,若是平日訓練刻苦,自然可以得到晉升!”

“還有殺敵,在戰場上奮勇殺敵,也能晉升……”

在衆人言道着軍銜於士兵的好處時,他們同樣也開始憧憬着自身的軍銜來,普通士兵都有希望更何況是他們?

“確實如此,那大家再想想,除了用軍銜讓兵丁看到希望之外,還有什麼辦法?”

第251章 宴請(第二更,求支持)第331章 鋼鐵時代(求支持)第357章 產業(第二更)第20章 遇匪(第二更,求推薦、收藏)第609章 老兵(第二更)第378章 人心(第二更)第90章 武昌父母(第二更,求推薦)第550章 潛伏第317章 燃燒的城市(第二更,求支持)第273章 後膛炮(第二更,求支持)第195章 說服(第二更)第416章 離別(第一 更)第269章 指點未來(第二更, 求支持)第328章 障礙(第一更,求支持)第638章 祈禱(求支持)第430章 破城(第二更)第272章 公使之選(第一更,求支持)第560章 商人(求支持)第601章 黎民(求支持)第269章 指點未來(第二更, 求支持)第197章 江水滔滔(第一更)第53章 去遠方(第二更,求推薦)第215章 危機(第三更,求訂閱,求月票)第552章第86章 店遇(第一更,求推薦)第343章 征服(第三更,求支持)第460章 君與臣(第一更)第302章 降服弱者(第三更!)第718章 君主的妻子(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239章 京城煙雲(下)第三更第385章 北上(第一更,明天加更!)第542章 不列顛迎接挑戰第296章 海外(第二更,萬字加更!)第379章 天京亂(第一更)第545章 安西(第一更)第640章 勝利者第706章 盛宴(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472章 洋員(求支持)第264章 鐵路(第一更,求支持)第477章 天津(求支持)第443章 歸途(第一更)第2章 衆生態(求收藏、求推薦)第657章 保證未來(第一更)第209章 文昌之火(第一更,加更求月票)第157章 黔勇大營(第一更)第557章第613章 所爲何(第一章)第214章 開始(第二更,求月票,求訂閱)第527章 禮物(第二更)第3章 終極夢想(新書不易,求推薦!)第33章 不甘(第二更,求推薦)第127章 暢想曲(上架,求支持)第486章 選擇第367章 毛骨悚然第241章 孝義(第二更,求月票)第576章 皇帝的日常第600章第186章 明擇(第一更,求月票)第135章 人爲財死(第二更)第383章 愛護(第一更)第98章 一起去(第一更,求推薦)第630章 商人的眼光第676章 大後方第520章 選擇(求支持)第399章 憲兵(第一更)第573章 法蘭西的野望第486章 選擇第115章 謀略(求推薦)第326章 租借(第一更,求支持)第654章 洛基山(第二更)第50章 虎山行(第一更,求推薦)第118章 奪城第312章 金融戰(第二更,求支持)第39章 陰謀(第二更,求推薦)第682章 爲了未來第446章 青年(第二更)第394章 鋒芒(第一更)第22章 各懷鬼胎(新書不易,求推薦)第148章 天京事(第二更)第230章 決定(求月票,求訂閱)第25章 交易(新書不易,求推薦)第281章 提刑(第二更,求支持)第698章 攔截(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367章 師生(第二更)第179章 岳陽樓上(第一更,再次爆發!)第687章 英國的目的第705章 五岔口(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577章 新兵(求支持)第573章 法蘭西的野望第697章 大國的責任(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605章 新時代(求月票)第151章 鄂北(第一更)第692章 西部(爲新書求推薦)第336章 點亮(第二更,求支持)第316章 煉獄(第一更,求支持)第28章 報復(新書不易,求推薦)第699章 炮口下(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464章 趁火打劫第81章 聚義(第二更,求推薦)第680章 父與子
第251章 宴請(第二更,求支持)第331章 鋼鐵時代(求支持)第357章 產業(第二更)第20章 遇匪(第二更,求推薦、收藏)第609章 老兵(第二更)第378章 人心(第二更)第90章 武昌父母(第二更,求推薦)第550章 潛伏第317章 燃燒的城市(第二更,求支持)第273章 後膛炮(第二更,求支持)第195章 說服(第二更)第416章 離別(第一 更)第269章 指點未來(第二更, 求支持)第328章 障礙(第一更,求支持)第638章 祈禱(求支持)第430章 破城(第二更)第272章 公使之選(第一更,求支持)第560章 商人(求支持)第601章 黎民(求支持)第269章 指點未來(第二更, 求支持)第197章 江水滔滔(第一更)第53章 去遠方(第二更,求推薦)第215章 危機(第三更,求訂閱,求月票)第552章第86章 店遇(第一更,求推薦)第343章 征服(第三更,求支持)第460章 君與臣(第一更)第302章 降服弱者(第三更!)第718章 君主的妻子(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239章 京城煙雲(下)第三更第385章 北上(第一更,明天加更!)第542章 不列顛迎接挑戰第296章 海外(第二更,萬字加更!)第379章 天京亂(第一更)第545章 安西(第一更)第640章 勝利者第706章 盛宴(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472章 洋員(求支持)第264章 鐵路(第一更,求支持)第477章 天津(求支持)第443章 歸途(第一更)第2章 衆生態(求收藏、求推薦)第657章 保證未來(第一更)第209章 文昌之火(第一更,加更求月票)第157章 黔勇大營(第一更)第557章第613章 所爲何(第一章)第214章 開始(第二更,求月票,求訂閱)第527章 禮物(第二更)第3章 終極夢想(新書不易,求推薦!)第33章 不甘(第二更,求推薦)第127章 暢想曲(上架,求支持)第486章 選擇第367章 毛骨悚然第241章 孝義(第二更,求月票)第576章 皇帝的日常第600章第186章 明擇(第一更,求月票)第135章 人爲財死(第二更)第383章 愛護(第一更)第98章 一起去(第一更,求推薦)第630章 商人的眼光第676章 大後方第520章 選擇(求支持)第399章 憲兵(第一更)第573章 法蘭西的野望第486章 選擇第115章 謀略(求推薦)第326章 租借(第一更,求支持)第654章 洛基山(第二更)第50章 虎山行(第一更,求推薦)第118章 奪城第312章 金融戰(第二更,求支持)第39章 陰謀(第二更,求推薦)第682章 爲了未來第446章 青年(第二更)第394章 鋒芒(第一更)第22章 各懷鬼胎(新書不易,求推薦)第148章 天京事(第二更)第230章 決定(求月票,求訂閱)第25章 交易(新書不易,求推薦)第281章 提刑(第二更,求支持)第698章 攔截(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367章 師生(第二更)第179章 岳陽樓上(第一更,再次爆發!)第687章 英國的目的第705章 五岔口(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577章 新兵(求支持)第573章 法蘭西的野望第697章 大國的責任(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605章 新時代(求月票)第151章 鄂北(第一更)第692章 西部(爲新書求推薦)第336章 點亮(第二更,求支持)第316章 煉獄(第一更,求支持)第28章 報復(新書不易,求推薦)第699章 炮口下(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464章 趁火打劫第81章 聚義(第二更,求推薦)第680章 父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