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變化

bookmark

在朱棣與朱瞻基暴露之前,任誰也想不到朱棣會把太子派出京而把太孫留在京城監國。

即便是讓最支持朱瞻基的金闊,李亮他們,也不敢這樣想。

所以在這個消息沒有宣佈之前,朱瞻基這樣的行動,就有些僭越。

這不是小過錯,在如今這個君爲臣綱,父爲子綱的年代,這可是大逆不道。

所以哪怕最瞭解情況的袁宜,也不敢這樣想。而其他人更是沒有想到這裡,還以爲朱瞻基是得到了皇帝的授意。

特別是顧佐,朱瞻基能明白地告訴他,節後就能把他安排到刑部尚書的職位上,如果沒有朱棣的授意,這是誰都做不到的。

但是正因爲袁宜對情況比較瞭解一點,很清楚顧佐的位置調整,太子絕對不可能知道。

皇上是絕對不會允許太子插手這方面的事務的……,這是皇上爲了西征,故意做出的安排嗎?爲的就是遏制文官勢力?

可是爲什麼又偏偏在這個時候,推行那個給了文官們更大自由度的議事法則呢?

袁宜覺得自己根本看不懂最近的局勢了。

不過,看不懂不要緊,最近要老實一點,不亂出風頭就好了。

朱瞻基對五位指揮使的拉攏水到渠成,從朱瞻基接手海軍,成爲大明僅次於朱棣的第二大勢力。武將們對這個“重武輕文”的太孫,就抱着很大的期待。

特別是這次下西洋,朱瞻基提出了以勳貴,武將爲代表的階層去南洲,西洲進行開發,這個天大的好處立即讓幾乎所有的武將都將朱瞻基視爲救世主。

哪怕不是因爲自己所在的階層位置,僅僅是爲了巨大的利益,武將,勳貴,包括宗室在內,都已經緊密地站在了朱瞻基的身邊。

朱瞻基甚至根本不用拉攏,那些武將們只要能看到機會,就會主動貼上來。

如今這個時代,武將們大多已經發展到第二代,第三代。誰家還沒有幾個庶子,誰家不愁人口越來越多?

去南洲,佔地盤。這已經成了如今整個武將階層的新希望。

一頓豐盛的晚宴結束,顧佐驚奇地發現他們這些人都是空手而來,走的時候卻都大包小包地帶了不少東西。

小兒子顧謙笑的好像開花了一樣,盯着一個宮女抱着的大包裹,生怕她弄丟了。

袁宜家的嫡長女還在掉牙的年紀,原本小淑女一樣抿着嘴,生怕露出豁牙。但是這個時候在他身邊偶爾也忍不住笑了起來,然後又驚恐地捂住嘴。

到了東華門的甕城,各家的馬車被牽了出來。顧謙就連忙牽着那個宮女將包裹放在了他們的馬車上,還不忘許諾。“袁家妹子,後日我在家中等你,帶你去看那剛出生的小狗,你看中了哪條,哪條就送你了。”

顧誕對這個小弟弟羨慕無比,使勁揉着他的頭髮笑道:“你小子毛都沒長,現在就有小媳婦了,讓我如何自處?”

顧誠笑着說道:“孃親,我看二弟也到了該說親的年紀了,該給他找一個拴住,省得他天天喊着要出海,要四海爲家。”

衆人又是一陣轟然大笑,只有顧誕有些期待,又故意裝的毫不在乎。“我要進羽林衛學,以後還要替大明開疆拓土,哪顧得兒女私情!”

各家女眷又是一陣囉嗦,依次告別。幾個男人等她們好不容易結束,上了馬車,才各自坐進了自家的馬車,或者是騎馬離開了東華門。

顧佐的心依舊沒有平靜下來,離開了那個讓他覺得壓抑的皇宮,過去的坎坷經歷就一一浮現在了心頭。

也許,正是因爲自己與其他文臣的不同,殿下才願意讓自己登上刑部尚書的位置,這也算是因禍得福了。

不過,自己要如何做,才能真正發揮自己的作用呢?

而在他們離開後,朱瞻基一個人坐在書房中,面前的書桌上,放着大明九卿的名單,還有一張寫滿了名字的清單。

朝堂的平衡,並不是隨便換幾個人就能平衡的,換人只是表面的平衡,對於整個社會的發展趨勢,影響其實不大。

但是這些事不得不做,因爲這纔是執政的信號,沒有這些動作,大臣們根本不知道該向哪個方向走。

這次議事法則的推行,對大明朝堂的影響有,但是其實也沒有那麼大。

在大臣們歡欣鼓舞之餘,他們會發現,除了多了一個有丞相之名的議長,並沒有多少好處。

反而是下面各部的實際權力大大增加!

蹇義現在怕是已經後悔了,但是後悔也來不及了啊。

他雖然是百官之首,但是他也沒有能力抵擋整體文臣的反撲。

這種局勢是大勢,是從朱元璋時代起,對朝堂政治的修改,當這個大潮掀起,任何人都抵擋不住。

在太祖時期,六部長官均爲正三品。洪武十三年,太祖罷中書,仿《周官》六卿之制,升六部秩爲二品,各設尚書、侍郎一人。

六部包括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其所屬最高長官爲尚書。其與都察院之都御史、通政使司之通政使、大理寺之大理寺卿合稱“九卿”。

重臣任擇須由九卿及外省巡撫、總督公開舉薦,此爲廷推。各部司不能單獨決定的國家大事、要事,大事須經九卿公決,此爲廷議。

而由三法司無法決定的大型獄訟,以由九卿開會定獄,此爲廷鞠或園審。

這種集權制構成了明朝的行政權力中心與決策核心,但是這是集體決策。

這種決策的好處是公平公正,不會出現大的錯誤。

但是朱瞻基有着後世的經驗,很清楚這種模式成爲了文臣政治的溫牀,爲了跟軍權,皇權對抗,他們形成了一股龐大的勢力。

這股勢力如同滾雪球一樣,最後越來越大,勢不可擋,任何阻礙都被碾碎。

一直到最後,砰地一聲,雪球自己承受不了這股力量,爆炸了。

想要瓦解這股勢力,就必須分權。議事法則裡面最主要的一條不是限制了大臣們的權力,而是確定了哪些事由各部自己裁定,哪些事才需要拿到廷議上討論。

以前的六部也好,大理寺也罷,都沒有真正的自我權力,任何大事,要事都必須公決。

大理寺審案也是這樣,一個大案子還要九卿公決,這何來司法獨立?

這就像後世法院來審理一件官員的案子,但是裁決的人員就是官員的同僚投票,這樣的結果能達到真正的目的嗎?

當然不可能。

所以,所有人都沒有真正看出這個議事法則中那不起眼的一條規定代表的意義。

即使現在他們看出來了,也絕不會想要改正。這不是文臣們沒有大局觀,而是人人都有私心。

我戶部管錢,你禮部的人,刑部的人要來插一腳,如何凸顯我的專業,我的權威?

這只是一個例子,其他人也是一樣。

以後兵部,刑部,戶部,禮部,這都是我的自留地了。小事我都可以自己做主了,不用你們來插手。

至於大事……,能有什麼大事啊?

這個目的,就是分權的第一部,把鐵板一塊的文官政治讓他們自己分裂開。

雖然這樣會導致一些改革的混亂,但是能徹底打斷文官政治滾雪球的大勢,這纔是最重要的。

這是戰略,而更換自己人,處理什麼事,這只是戰術。

但是戰術必須要配合戰略,執行能力不行,再好的謀劃也只是空想。

“殿下,該安歇了……”

朱瞻基頭從資料上擡了起來,活動了一下臂膀。

他不是一個勤奮的人,在現代的時候,他一天花在公務上的時間不會超過五六個小時。

但是這個時代,他的身份限制太多了,好玩的事情也太少了,逼得他不得不把精力大部分都耗費在公務上。

前世想去哪裡玩,自己開車,或者私人飛機,一下子就飛到了。

而現在,不要說其他地方的美景,就連想去距離不遠的黃山,來回沒有一個月都不可能。

前世最喜歡的泡妞,到了這個時代,各種美女都無條件地送上門。現在不能說泡妞了,完全成了一種“工作”,哪怕各種美女小意伺候,也缺少了那種樂趣。

人生寂寞如雪啊……

……

……

一大早,李子風就從牀上爬了起來,天剛麻麻亮,因爲天冷,又是過節,大部分人都還沒有起牀。

如今每個街坊都修了公共廁所,廁所的糞便都被壟斷了,也就沒有了挨家挨戶收夜香的販卒。

大部分人都習慣了去公共廁所方便,只有他奶奶經常抱怨,沒有了每天的收入。

因爲沒有了每天的一兩個銅子的收入,老太婆在幾個孫子面前也就沒有了活錢,能讓幾個小的偶爾買幾塊糖的快樂。

想到奶奶經常抱怨不該修廁所,他就忍不住好笑。這修了廁所,別的不說,最起碼每天不用一早起來,就到處聞臭了。

按照以前的習慣,他沿着雲歸裡街坊上了大街,就沿着秦淮河邊巷道開始跑了起來。

秦淮河兩岸昨日開始燈會,人潮如織。昨天他帶弟弟妹妹來看燈會,擠的根本走不動,不過到了今早,燈都滅了,擁擠的人羣也不見了。

從這裡到朝陽門外的羽林衛學差不多十里路,只要不是下大雨,他每次都是跑着去學堂。

今日還在放假,他不用去學堂,但是每日的跑步不能鬆懈。沿着秦淮河跑到了清涼門,又從那裡折返回來,他感覺纔剛剛熱身。

不過今日要去師父家裡,指不定要被訓練一番,他也不敢把自己折騰的太狠。

要是一會兒練的不好,那是要捱打的。想到這裡,他就覺得屁股發痛。

不過雖然經常捱打,他卻依舊對這個師父尊敬有加。這個在別人眼裡的大惡人,卻跟自己的父親一樣。

不,比父親更像父親。

跑回到雲歸裡的街坊口,大部分商戶還沒有開門,不過有一家賣豆腐腦的店鋪已經開了門。

“胡三叔,用你的罈子給我打十文錢的豆腐腦,再來十根油條,一會兒我送罈子的時候再給你錢。”

“子風啊,這麼早就又去跑操了?着以後是要參軍?”

一個同是街坊的食客不屑地叫道:“參什麼軍?二……子風現在可是錦衣衛大人的徒弟,以後註定要進錦衣衛的。何況,他還在太孫殿下的羽林衛學進學,這出來後,最少都是個把總……”

自從被師父收做徒弟,他就能感到明顯的變化。以前那些高高在上的大人們,對他有了幾分尊敬。

沒人再“二狗子,二狗子”地喊他了,全部喊他的大名李子風。

街坊口的衙役,原本正眼都不望他一眼,如今還跟他有說有笑,時不時還捧他幾句。

最開始他還有些嘚瑟,但是到了羽林衛學,每天能學那麼多的新知識,跟那些勳貴子弟一起摸爬滾打被打擊的體無完膚的時候。

他很清楚,自己想要出人頭地,要學的還多着呢!

回到家裡,奶奶看到他手中的油條,又開始數落起他來。“怎麼買這麼多油條?油條都要兩文錢一根,可以買兩個饅頭了,還不耐餓。你啊,就是大手大腳……”

二狗子也不理她,提着東西笑着進了屋。“三娃,妞妞,快起來了,起來晚了就沒有豆腐腦,油條吃了。”

他一聲呼喊,側屋裡的弟弟妹妹就一骨碌爬了起來,厚衣裳都沒穿,就跑了出來。

他們利索地跑到了廚房,拿來了幾個大碗,將豆腐腦分了,然後一人拿了一根油條吃了起來。

三娃喜歡鹹的,就着醃菜丁吃,妞妞喜歡甜的,將正堂三清祖師畫像下面的案几上的糖罐拿了過來,小心地捏出來一撮,撒了薄薄一層。

白糖可是精貴東西,要不是師父過年賞給他了一罐,家裡沒人捨得花錢買。

吃了兩口,感覺不甜,妞妞還想再去拿糖罐,被奶奶在腦袋上敲了一把。“賊貴的東西,是你這樣浪費的?”

妞妞翻了白眼,求救地看着二狗子。二狗子笑道:“奶奶,讓妞妞吃,家裡還缺這點東西嗎?今日過節,大家開開心心。”

老太婆重男輕女,如今這個家能興旺,主要就是靠了這個大孫子,所以雖然囉嗦,但是對這個大孫子的話也差不多是言聽計從。

她遲疑了一下,還是將糖罐塞進了妞妞的手裡。“吃死你這個臭丫頭。”

這個時候,爹爹李海和孃親從另一個屋裡過來,一人懷裡抱着一個孩子,大的已經會說話了,看見油條就要吃,小的還沒有斷奶,瞪大着眼睛無齒地笑着,口水都流了出來。

李海依舊在官辦牙行當經紀,藉着二狗子的光,拉上了錦衣衛的關係。如今錦衣衛誰要租賃房子都是找他,錦衣衛的大人們流動比較大,生意不斷,讓他的日子好過許多。

“今日你要去師父家,把前幾日你鄉下二舅提過來的風乾狸子給你師父提過去。”

“嗯,我知道了。”二狗子放下碗,擦了擦嘴說道:“我晌午不回來了,娘,你幫我把棉被收拾好,明日就要去學堂了。”

“都收拾好了,不會誤了你的正事。”

三娃有些不捨地問道:“二哥,那今晚還去燈市嗎?昨日都沒有看到雷公放電……”

“那不是雷公放電,是殿下研究出來的……我也說不清,反正人就能放電。要是回來的早,我就帶你們去看。”

三娃和妞妞立即開心了起來,特別是妞妞,今年已經十一歲了,沒有二狗子帶着,連門都不讓出,能去燈市玩,還有哥哥給買東西吃,那是最幸福的事。

二狗子要出門,他孃親顧不得吃飯,先去幫他拿了了風乾的狸子,幫他換新衣裳的時候被二狗子攔住了。

“娘,去了師父那裡,肯定要練武,就穿校服去。這校服可比新衣裳更氣派……”

李海點了點頭說道:“那是,殿下回來了,羽林衛學如今又不得了,據說不少富商,想花兩百兩銀子,都買不來一個入校名額。穿這身衣裳,比那些伯爵服都不差。”

“兩百兩銀子!”老太婆驚訝了一番說道:“二狗子,這都是你師父的恩典,可要記住你師父的大恩。”

“知道了。”二狗子進了裡屋,打開自己的錢箱,裡面有幾塊銀元,還有不少銅錢,着有些是師孃給的紅包,有些是他在學校替那些勳貴子弟做事賺的。

他還沒到十六歲,不能到銀行開戶,這些錢就只能鎖在家裡。再過兩年,等他到了十六歲,就把錢存到銀行去,也不用這麼麻煩了。

他取出了兩塊當五十的銅錢,又拿了一把零錢,將箱子鎖上。

出來後,他把那一把銅錢塞給了奶奶。“奶奶,這些銅子你留着花。”

老太婆其實是捨不得花的,不過還有幾個小孫子,小孫女,有了銅錢,也能在他們嘴饞的時候給他們買點東西。

嘴上說不要,她最後還是揣進了衣裳裡面。

提着罈子和狸子出門,這次遇到了人就多了,一個個都跟他打着招呼,嘴裡都是喊着子風,而不是二狗子。

等他來到了長安坊的師父家,發現今天這裡竟然被戒嚴了起來。幸虧他穿着羽林衛學的衣裳,那些戒嚴的人又是羽林衛的,只是詢問了他一番,驗證了他的身份,就讓他進來了。

戒嚴的是羽林衛,難道今日是殿下出行?他會不會來師父家?

李子風的心劇烈地跳了起來,他很清楚,自己命運的改變,就是從三年前那次被殿下遇到改變的。

師父原本不想收他這個徒弟,都是看在殿下的面子上才收下的。不過這三年來,他師父對他還是越來越好了。

等他來到了師父家的小院,看到進進出出的內侍,他確定了下來,今天是殿下要來師父家。難怪前幾天師父交待他,今天一定要準時過來。

終於又能看到殿下了,他的心激動無比。

楊章德的家在權貴雲集的長安坊並不大,但是能在這裡有一套兩進小院,那是給一個大宅子都不換的。

這裡距離皇宮不到一里地,前後左右都是朝廷的衙門,能住在這裡就已經是身份的象徵了。

“二狗子,哎喲,今日還帶了禮物啊!”

一個身穿道袍,五十多歲的瘦小道人看見李子風叫了起來。“這是楊大人的徒弟,在羽林衛學進學。”

一個年輕的內侍笑道:“看出來了,能進羽林衛學的,都是自己人。不過規矩不能破……”

所謂的規矩就是驗查一番,這次的檢查要嚴格的多,李子風懷裡揣着的一把訓練短手匕,被搜了出來,放在了門房裡面。

不過也就這道程序,李子風一直沉浸在要見到殿下的興奮中,對幾個太監在自己身上摸來摸去,都沒有反感。

進了小院,發現這裡的廚房已經被內侍接管了,每個人都在有條不紊地忙碌着,每人顧得上他這個半大孩子。

道人笑着說道:“二狗子,聽說你見過殿下啊,比我福氣我,我從武當來應天府,這還是第一次見到殿下。”

在這個小院裡,除了溫柔的師孃,就是這個酒肉不忌的老道士對李子風最好。

他原本是武當的道士,雖然有些猥瑣,但是手底下也有幾分本事。守不住山上的寂寞,他被楊章德勾引到了京城來。

雖然只是當個門房守着門,但是天天有酒有肉,別提多愜意了。

這個時候,留着短鬚的楊章德一邊走着,一邊跟身邊的紅衣內侍說着話。“到處檢查都無疏漏,那我就到隔壁幾家去打個招呼,都是朝中大臣,今日驚擾他們,我這個主人也該露個臉。”

紅衣內侍說道:“好說,這是理所應該的。你儘管去忙,有玄鶴道長陪我下棋就好了。”

楊章德點了點頭,看到了提着狸子的李子風。“二狗子,你師孃剛纔還在念叨你,大寶一直在鬧,你去帶他玩。……好肥一隻狸子,讓太醫檢查一番,中午把這狸子燒了,給殿下嚐嚐。”

李子風應下,一邊慢走,一邊聽他們閒聊。這個紅衣內侍應該就是殿下的身邊人,只是不知道是李亮還是劉萬。

紅衣內侍笑道:“殿下會缺了這點東西?今年亦失哈從遼東送了幾十只活的狍子,花尾榛雞,那吃起來纔是真正的美味。回頭我幫你弄幾隻,讓你也嚐嚐鮮。”

繞過了正房,進入角門,他們的話就聽不見了。

感謝燈火見人家,書友20181103202216774,只想看爽文,取個名字這麼難,烏雷暴,竹籤子,偶然的123456的打賞,謝謝大家的支持

第一零一章 藍煙第四十七章 遭遇第一一二章 捱揍第一三八章 推讓第一九八章 火第六十六章 制度第二十四章 誘之以利(大隋章德公宗師加更)第七十三章 處罰第二三二章 英雄第五章 書呆子 (求推薦票)第二三五章 出發準備第一九七章 層次境界第五十章 乾淨利落的勝利第六十章 返回北平第一三一章 劉青田後人第十九章 變化第二十六章 得與失第五十五章 利益第一五七章 攪屎棍第一八一章 一觸即發第七十四章 商議第四十三章 戰爭不僅僅是殺敵第十七章 結果並非我想象的那樣第一四四章 疫情第一零九章 報紙第四十三章 目的第六章 分道第一一二章 捱揍第十三章 震撼第一五零章 大移民第八十五章 電動機第八十七章 改變(一萬二更新)第四章 西北第七十一章 目的第五十八章 東洲計劃第一二四章 黃金(祝大家情人節快樂)第八十二章 各方第八十六章 鐵竹鐵木第五十五章 希望第四十八章 備戰第四十六章 無奈第一一零章 工序第一九二章 萬事俱備第一三一章 劉青田後人第七章 遷都第三十六章 緣分第五十三章 敗逃(求推薦)第六十章 佈局第一二零章 震動第十二章 朝議 (下)第八十四章 火車第四十四章 行軍第四十一章 大勝第十四章 改變的策略第十三章 震撼第九章 執政方針第八十三章 交易第一六九章 態度第五十四章 勝利第四十一章 黃金城第十四章 爵位第一百章 生日第六十七章 回京第二一四章 班師回朝第六十四章 喜好第一九五章 再上征途第一零一章 藍煙第二十九章 大明的變化第一零一章 藍煙第八十七章 叔侄第一二一章 紡織引發革命第一四零章 數字和符號第九十四章 懂事第八十一章 登聞第十七章 文明與愚昧第十四章 爵位第一四八章 小題大做第二三二章 英雄第十二章 藉機第二十四章 誘之以利(大隋章德公宗師加更)第一四一章 緣由(紫軒煜塵盟主加更1)第九章 執政方針第六十九章 開始要債第九十一章 各有所圖第三章 美女與制約第一百章 生日第一一七章 擢升(繼續求票票)第二十二章 地球儀第一六八章 燧發槍第六十一章 見面禮第三十三章 經驗第一二零章 震動第十章 林家第五章 隔閡第一三零章 經濟控制(搖搖搖頭盟主加更第二更)第五十七章 耀武揚威第七十一章 目的第二零九章 正道邪道第六十三章 喧囂結束第四十一章 緊迫
第一零一章 藍煙第四十七章 遭遇第一一二章 捱揍第一三八章 推讓第一九八章 火第六十六章 制度第二十四章 誘之以利(大隋章德公宗師加更)第七十三章 處罰第二三二章 英雄第五章 書呆子 (求推薦票)第二三五章 出發準備第一九七章 層次境界第五十章 乾淨利落的勝利第六十章 返回北平第一三一章 劉青田後人第十九章 變化第二十六章 得與失第五十五章 利益第一五七章 攪屎棍第一八一章 一觸即發第七十四章 商議第四十三章 戰爭不僅僅是殺敵第十七章 結果並非我想象的那樣第一四四章 疫情第一零九章 報紙第四十三章 目的第六章 分道第一一二章 捱揍第十三章 震撼第一五零章 大移民第八十五章 電動機第八十七章 改變(一萬二更新)第四章 西北第七十一章 目的第五十八章 東洲計劃第一二四章 黃金(祝大家情人節快樂)第八十二章 各方第八十六章 鐵竹鐵木第五十五章 希望第四十八章 備戰第四十六章 無奈第一一零章 工序第一九二章 萬事俱備第一三一章 劉青田後人第七章 遷都第三十六章 緣分第五十三章 敗逃(求推薦)第六十章 佈局第一二零章 震動第十二章 朝議 (下)第八十四章 火車第四十四章 行軍第四十一章 大勝第十四章 改變的策略第十三章 震撼第九章 執政方針第八十三章 交易第一六九章 態度第五十四章 勝利第四十一章 黃金城第十四章 爵位第一百章 生日第六十七章 回京第二一四章 班師回朝第六十四章 喜好第一九五章 再上征途第一零一章 藍煙第二十九章 大明的變化第一零一章 藍煙第八十七章 叔侄第一二一章 紡織引發革命第一四零章 數字和符號第九十四章 懂事第八十一章 登聞第十七章 文明與愚昧第十四章 爵位第一四八章 小題大做第二三二章 英雄第十二章 藉機第二十四章 誘之以利(大隋章德公宗師加更)第一四一章 緣由(紫軒煜塵盟主加更1)第九章 執政方針第六十九章 開始要債第九十一章 各有所圖第三章 美女與制約第一百章 生日第一一七章 擢升(繼續求票票)第二十二章 地球儀第一六八章 燧發槍第六十一章 見面禮第三十三章 經驗第一二零章 震動第十章 林家第五章 隔閡第一三零章 經濟控制(搖搖搖頭盟主加更第二更)第五十七章 耀武揚威第七十一章 目的第二零九章 正道邪道第六十三章 喧囂結束第四十一章 緊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