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斬殺

朱瞻基雖然還未成年,但是被冊封太孫,一應歲祿從親王爵。

按照朱元璋制定的明朝宗室封爵制度,朱瞻基每年可領米五萬石,鈔二萬五千貫,錦四十匹,紵絲三百匹,紗、羅各百匹,絹五百匹,冬夏布各千匹,綿二千兩,鹽二百引,花千斤,皆歲支。馬料草,月支五十匹。其緞匹,歲給匠料,付王府自造。

除了這些,他還能配備一支三千到九千人的衛隊,不過因爲他未成年,加上還住在皇宮,所以朱棣雖然名義上將羽林左衛給了他,但是他並沒指揮權。

朱瞻基沒有單獨開府,自然也沒有什麼開銷,這些錢根本都用不完。

他的農莊不大隻有兩千畝,人卻不少,除了這六百人的幼軍,還有各種工匠近五百戶。

這些工匠也是歸朱瞻基私有,從建房子的工匠,木匠,織戶應有盡有。

靠這個農莊當然當然養不了這麼多人,在距離皇宮不遠的句容,朱瞻基還有一座面積三萬畝的農莊。

這支幼軍,等於是他的俸祿單獨養起來的,操持所有生殺大權。

校場位於村子北側山腳,再往北就是朱元璋的明顯陵。

依託山勢,朱瞻基讓人修建了一個跟後世功能差不多的訓練場,除了沒有鋼管,大部分器具都是原木製作,訓練功能與他曾經在非洲建設的訓練基地差不多。

朱瞻基驅馬直接來到了校場的閱兵臺,一個多月前,朱棣就是在這裡檢閱了這甲字連兩百人的訓練,同意了將他們作爲斥候帶到草原上。

可是沒想到,這還沒有出發,就有了逃兵。

幼軍一共有三個連,合成了一個營,除了負責甲字連的張鳳山還跟在後面,負責乙字連和丙子連的武老四與常福良此時都迎了過來,有些心虛地看着沉着臉的朱瞻基單膝跪拜。

“微臣武老四,常福良拜見殿下。”

“起身,營長陳禮何在?”朱瞻基翻身下馬,長隨李亮親自過來將馬牽到了一邊。

聽到朱瞻基語氣還算平靜,兩人長舒了一口氣。武老四回稟:“營長今日去往句容運送年貨,想必要明日才能回來。”

朱瞻基也知道這種事怪不到他們這些人身上,人一上百,千奇百怪。一個人一種想法,在沒有經歷各種考驗之前,恐怕很多人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

就像有些人總是幻想着成爲大英雄,但是面對酷刑,恐怕比誰的骨頭都軟。

有些人猶如一個麪糰,誰都能欺負幾下,但是在大義前面,卻比誰都堅強。

朱瞻基笑罵了一句:“這種事還要他親自過去?我看他是饞酒了吧!”

陳禮好酒,幼軍營不能喝酒,他經常喜歡在村子裡的工匠家喝酒。去句容運年貨,那裡村子的人肯定會好好招待他一番。

兩人賠笑應是,看到後面被押送進來的元方,一個個臉上又露出了狠厲的神色。“此人在訓練中還算勤力,卻不曾想是個軟骨頭。”

“鳴鼓集結,孤要親自審判此人。”

朱瞻基很少自稱孤,用這個字的時候,也就代表這一刻他是以太孫名譽在說話了。

常福良賠笑說道:“乙字連去攀紫金山了,召回還需時刻,請殿下進屋稍事休息。”

“不用,有一人算一人,不需全部到場。孤就在這裡等着。”

武老四聽到朱瞻基這樣說,也不敢再勸,親自跑到了點將臺的大鼓旁,拎起鼓槌,以兩短一長的節奏敲響了大鼓。

原本還在訓練的甲字連和年齡更小的丙子連,很快就集結完畢,所有人整整齊齊地按照身高站在了閱兵臺前。

朱瞻基站在臺上,大手一揮,李亮立即大喊:“帶逃兵元方。”

臺下只有三百多人,寂靜無聲,今天倒是不用其他太監傳聲了。

元方身上的繩索已經被解開,被兩個士兵押了上來,跪在了臺下士兵與朱瞻基之間。

這個時候張鳳山也一把扯開了訓練的常服,露出了結實的胸膛。他三下兩下脫掉了上衣,光着上半身跪了下來。大聲喊道:“末將督軍不嚴,請殿下責罰。”

朱瞻基瞥了他一眼,嚇的他不敢對視,低頭伏在了地上。

這個時候用這樣的行動,他的內心裡恐怕還是想要救元方。畢竟這些人這三年來都是他一直在待,也有了感情。

不過,他也不知道朱瞻基會怎麼懲罰元方,只希望自己也出來認錯,能讓朱瞻基有一點憐憫。

朱瞻基沒有理他,盯着臺下的元方說道:“元方擡起頭來。”

元方低垂的腦袋擡了起來,旋即又趴了下去。“罪民元方畏罪潛逃,請殿下責罰。”

朱瞻基說道:“甲字連成於永樂八年,你也是那一年被張營副從濟養院挑選出來入孤門下,可是?”

“是!”

“你可記得入門之時的誓言?可記得幼軍之誓?可記得誰爲你們請夫子教識字?可記得你這幾年享受着的富貴榮華?幼軍之生活可曾有剋扣?你知否爲養你一人,需要十個勞力在土地裡掙食?難道我這幾年耗費無數銀兩,只爲了養出一隻白眼狼?”

元方跪伏在地,大哭:“罪民片刻不敢或忘,只是罪民三代單傳,不能在罪民這裡斷了根……”

朱瞻基冷笑說道:“好一個藉口!孤問你,既然有如此擔憂,你可曾向隊副彙報?可曾向孤陳情?難道你以爲孤就沒有憐憫之心?只怕你不是因三代單傳,只是貪生怕死而已吧!”

還不滿十六週歲朱瞻基還在發育,這個時候剛好是個公鴨嗓。此時大聲質問,卻又壓抑着聲音,讓他的聲音裡充滿了殺氣。

他擡頭大聲向衆人問道:“入門之誓可還記得?”

臺下衆人齊聲迴應:“入太孫門,養我成人。生爲太孫,死爲太孫。”

“幼軍軍訓爲何?”

“揚我華夏,驅逐韃虜,鐵血幼軍,匡扶大明。”

朱瞻基又看向跪在臺下的元方說道:“從入我門下之日起,你就不再是民,而是兵。吃了三年兵飯,你現在卻自陳是民。你這是將我教你的學問拿來偷奸耍滑啊!可惜啊可惜!你的聰明沒有用對地方……”

元方突然擡起頭來,瞪着朱瞻基說道:“殿下,我只是吃了你三年供養,我賠,我給你幹一輩子來賠!”

“晚了!”

元方一聽,突然站起身來,就向外跑。

衆人還沒有來得及行動,朱瞻基腳下一蹬,就從臺上飛了下去。身在空中,就已經抽出了腰間的橫刀。

元方全力想要逃離這裡,他不想死,他還要傳宗接代。

可是隨即他就發現,這個世界一下子就變的顛覆了起來,大地一下子彷彿立了起來,讓他重重砸了上去。

在幾百人的目光中,朱瞻基從臺上躍下,一刀就從背後斬掉了元方的腦袋。他的身體還在向前奔跑,沖天的血柱從胸腔裡噴出了足有一丈高。

而他的腦袋,卻一下子滾出去了幾丈遠,落在了丙子營隊伍之中。

一幫十五六歲的孩子們被這個腦袋嚇的擠作一團,一些人嘔吐了起來,一些人嚇的褲子都尿溼了,大部分人站在原地沒有動彈,但是大多也是被嚇傻了。

不要說他們,就是那一幫太監和羽林左衛的一幫隨從,也都驚訝地看着朱瞻基,沒有想到才十六歲的朱瞻基竟然親手取了元方的腦袋。

這是殺人啊,可不是殺一隻雞。

無頭的屍體還在地上抽搐,那從胸腔裡流出來的熱血遇到冷空氣,還形成了一陣霧氣。

有幾個前排的士兵因爲正處於元方奔跑的方向,所以身上也被噴到了不少血點,幾乎都在乾嘔着。

朱瞻基右手拎着還沾有血跡的橫刀,走進了人羣中。在元方的腦袋前面站定,左手拎着髮髻,撿起了腦袋。

李亮嚇的連忙跑了過來。“殿下,殿下,這種齷齪事讓我們來幹。”

朱瞻基看着他的臉都嚇白了,卻硬着頭皮的樣子,隨手就將腦袋丟在了他的懷裡。

他下意識伸手一接,接着卻以更快地速度丟了出去,也跑到了一邊嘔吐了起來。

朱瞻基依舊沉着臉,卻也忍不住暗自一笑,轉身走到了隊伍前面的張鳳山,常福良他們面前。

“將今日之事經過寫出來張貼於榜,讓所有人都知道逃兵的下場。還有,你們挨個摸清所有人的心思和特長,年前這段時間,不需要訓練了,我需要知道每一個人心裡想什麼。”

三人躬身應道:“是!”

這些士兵的心理素質太差,現在的士氣肯定有些低落。

但是在溫室裡養出來的花肯定受不了外面的風吹雨打,一些行動必須要抓緊部署了。

重新走上了閱兵臺,朱瞻基大聲說道:“列隊!”

所有人都趕緊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這一刻,沒有一個人不怕朱瞻基再拿自己殺雞駭猴。

李亮吐完了以後,還記得剛纔的任務。拿着一塊手絹,又到人羣裡將腦袋撿了起來,哆哆嗦嗦地站在臺下的前方,不知道要拿腦袋怎麼辦。

“將屍首就放這裡暴屍三日,三日後入土。讓所有人都清楚地看到,逃兵的下場。幼軍需要的是敢跟敵人拼命的勇士,想要榮華富貴,就要拿命來拼!貪生怕死,莫入我門!”

(還有票票嗎……)

第五十七章 撥動歷史第一四七章 移民規劃第一三九章 東南不同第一一七章 報復(祝大家新年快樂)第一四六章 婚事第三十四章 繼承人第一九九章 錯第九十一章 各有所圖第五十四章 壽宴第一五七章 攪屎棍第一九四章 後院穩定第十三章 震撼第一五三章 戰場的變化第三十六章 環境第一九四章 後院穩定第四十五章 打秋風第一一二章 順利第十九章 名與器第九十六章 中秋第四十八章 活動第八十五章 緣由第三十五章 楷模第九十三章 幼軍(加更完成)第一九二章 萬事俱備第一零一章 冒險第十四章 逃兵(求推薦票)第一零七章 戰爭的紅利第一四八章 寶船第四十六章 教誨第十一章 朝議(上)第十章 囚禁第一二四章 迎接(第十更求訂閱)第三十章 總攻第十七章 結果並非我想象的那樣第四十九章 風暴第三十七章 戰爭的意義第六十二章 控制第三十六章 環島之行第五十八章 壓力第六十六章 安排第二十七章 驚喜第一九五章 再上征途第二二六章 籌備與立威第一五七章 攪屎棍第四十六章 教孫第九十三章 幼軍(加更完成)第一四四章 重擔第二章 家天下第一三一章 劉青田後人第四十七章 遭遇第四十四章 壓力第二十四章 表白心跡第十章 學與道第一三四章 爺孫第四十二章 試探的本意第一二四章 迎接(第十更求訂閱)第一三零章 靜與動第九章 手段與目的第八十四章 火車第二三三章 家第一百章 生日第三十三章 經驗第三章 克太子第八十五章 電動機第四十五章 孔家第三十章 心態第三十四章 理清脈絡第三十六章 緣分第一五零章 大移民第四十七章 引以爲戒第一九零章 父子之爭第一四三章 規矩(求訂閱,求月票)第二十五章 星城第四十一章 大勝第一二九章 歸天第四十四章 壓力第三十章 勝利的威懾第三十四章 理清脈絡第十九章 名與器第一三八章 金融和經濟(求訂閱)第一九九章 錯第三十七章 戰爭的意義第一九八章 火第一零六章 水泥第一零二章 傻妞第三十四章 繼承人第十八章 刑部尚書(又是一萬二求訂閱)第十九章 思想第二十章 唯纔是用第一零一章 藍煙第三十章 總攻魏徵《諫太宗十思疏》第八十一章 紛擾(八千字大章求訂閱)第三十二章 墳第一五零章 大移民第十一章 朝議(上)第二零一章 成本第四十五章 微服私訪第一八八章 階級利益
第五十七章 撥動歷史第一四七章 移民規劃第一三九章 東南不同第一一七章 報復(祝大家新年快樂)第一四六章 婚事第三十四章 繼承人第一九九章 錯第九十一章 各有所圖第五十四章 壽宴第一五七章 攪屎棍第一九四章 後院穩定第十三章 震撼第一五三章 戰場的變化第三十六章 環境第一九四章 後院穩定第四十五章 打秋風第一一二章 順利第十九章 名與器第九十六章 中秋第四十八章 活動第八十五章 緣由第三十五章 楷模第九十三章 幼軍(加更完成)第一九二章 萬事俱備第一零一章 冒險第十四章 逃兵(求推薦票)第一零七章 戰爭的紅利第一四八章 寶船第四十六章 教誨第十一章 朝議(上)第十章 囚禁第一二四章 迎接(第十更求訂閱)第三十章 總攻第十七章 結果並非我想象的那樣第四十九章 風暴第三十七章 戰爭的意義第六十二章 控制第三十六章 環島之行第五十八章 壓力第六十六章 安排第二十七章 驚喜第一九五章 再上征途第二二六章 籌備與立威第一五七章 攪屎棍第四十六章 教孫第九十三章 幼軍(加更完成)第一四四章 重擔第二章 家天下第一三一章 劉青田後人第四十七章 遭遇第四十四章 壓力第二十四章 表白心跡第十章 學與道第一三四章 爺孫第四十二章 試探的本意第一二四章 迎接(第十更求訂閱)第一三零章 靜與動第九章 手段與目的第八十四章 火車第二三三章 家第一百章 生日第三十三章 經驗第三章 克太子第八十五章 電動機第四十五章 孔家第三十章 心態第三十四章 理清脈絡第三十六章 緣分第一五零章 大移民第四十七章 引以爲戒第一九零章 父子之爭第一四三章 規矩(求訂閱,求月票)第二十五章 星城第四十一章 大勝第一二九章 歸天第四十四章 壓力第三十章 勝利的威懾第三十四章 理清脈絡第十九章 名與器第一三八章 金融和經濟(求訂閱)第一九九章 錯第三十七章 戰爭的意義第一九八章 火第一零六章 水泥第一零二章 傻妞第三十四章 繼承人第十八章 刑部尚書(又是一萬二求訂閱)第十九章 思想第二十章 唯纔是用第一零一章 藍煙第三十章 總攻魏徵《諫太宗十思疏》第八十一章 紛擾(八千字大章求訂閱)第三十二章 墳第一五零章 大移民第十一章 朝議(上)第二零一章 成本第四十五章 微服私訪第一八八章 階級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