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安排與送行

bookmark

劉安此人是海軍總督劉江的次子,但其兄早逝,雖然是次子,卻是劉家繼承人。

他自幼隨父從軍,在遼東久經沙場,雖然算不上絕世名將,但也稱得上領軍有方。

自劉江被朱瞻基徵召爲海軍都督,劉安回京被安排到了神機營,擔任軍衛都指揮使。

接受了火器換裝之後,他參與了征討東瀛的行動,行軍作戰從無紕漏。

東瀛之戰之後,他走了父親的關係,也是朱瞻基爲了籠絡劉江,將他要到了幼軍,成爲了幼軍四個都指揮使之一。

他這次雖然是跟隨朱瞻基一起下西洋,父親是海軍總督,但是卻不是屬於海軍序列,而是陸軍序列,歸薛祿領導。

天已經快要亮了,但是這漫長的會議才結束。衆人都沒有時間休息,要爲大軍出征做準備。

朱瞻基也是毫無睡意,留下了劉安和現在歸屬於羽林衛的陳禮和張鳳山,還有莊敬和龐瑛兩人。

陳禮和張鳳山是跟隨朱瞻基最早的將領,雖然他們當初只是羽林衛的把總和總旗,如今也只是守備和副守備。

但是他們兩個身上還有另外一個職位,那就是羽林衛學的山長和總督導。這讓他們哪怕是在高級將領林立的大帳之中,也沒有人敢真的忽視他們。

原來的幼軍,如今的羽林衛學,已經成爲了大明軍中的一個閃亮招牌。

從這裡培養出來的士兵如今數量雖然還沒有超過兩千,但是十年磨一劍,每個從羽林衛學出來的士兵無一不是大明各軍衛器重的精英。

甚至有不少從羽林衛學出來的孤兒如今都做到了守備一職,比他們兩人的職位高,卻也沒有任何一個孤兒敢在兩人面前自傲,更不敢忘本。

在這個時代,天地君親師的思想依舊深入人心,一日爲師終身爲父,那可不是隨便說說的。

任何人敢忤逆兩人,那都是衆叛親離,天下無容身之處。

而且,他們官職雖然不高,也要看位置。一個普通的守備,當然只是一個普通角色,但是一個太孫跟前,備受重視的守備,是任何人都不敢輕待的。

就像黃淵,如今也不過是一個普通的守備,但是那些指揮使,參將,甚至是提督,總督都不敢忽視的。

朱瞻基要是把兩人外放,最少都能提拔到指揮使的職位上去。

莊敬和龐瑛兩人自東瀛之戰之後,已經許久沒有機會到朱瞻基的面前來表忠心了。

如今好不容易有了用武之地,兩個人都表現的非常積極,想要再立功勳。

大殿裡除了他們幾人,就只有金闊,孫林這兩個內監總管,李亮守在了門口,防止有人聽到他們的決策。

大部分人都是一日夜沒有休息,昨天發生那麼多事,精神都高度緊張,一個個都疲憊不堪。

朱瞻基自己都窩在了龍椅上,兩條大長腿架到了面前的案几上。“諸卿都自在一點,天天端着個架勢,也太累了。劉安……”

劉安坐直了身體抱拳說道:“臣在。”

朱瞻基笑着揮了揮手說道:“自在一點,就當我們在閒敘好了。知道我爲何單留下你嗎?”

劉安依舊一本正經地說道:“殿下另有安排要末將執行。”

朱瞻基點了點頭。“我喜歡聰明的人,有能力就在我的面前表現出來,那種和光同塵,怕當出頭鳥,在我面前不好用。”

朱瞻基的眼睛在衆人面前掃了一圈,回到了劉安的臉上才說道:“這次以你爲幼軍總兵官,自然要以滇國公的意見爲尊,但……在滇國公的決策不符合大明利益的時候,孤要你率領幼軍,可自行其是。”

劉安有些爲難地說道:“臣該如何判斷滇國公的行爲不符合大明利益呢?”

朱瞻基問道:“你認爲孤爲何執意要掀起這場戰事?”

“威懾南洋各國,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正是!”朱瞻基坐起了身子,笑道:“南洋各國如今以信奉綠教爲主,他們雖然名義上是我大明的屬國,卻不說我大明話,不寫我大明字,反而以學習那西洋小國的文字爲主。孤在麻喇迦已經開始要求他們漢化,但是一個麻喇迦太小了,孤不僅想要在麻喇迦,還想要在南洋各國都推行我儒家,推行漢字。

滇國公此人雖才華蓋世,但其年歲已高,慈悲爲懷,早失靖難之時的果敢。若是孤能長期經營南洋,當用他之才。但孤卻沒有時間。

待南洲暴風季過去,孤就要前往南洲,從南洲回來,孤還要去下西洋。所以孤只能快刀斬亂麻,將南洋地區全部梳理一遍,讓南洋地區各國各部落,不僅要尊崇我大明,更要畏懼我大明。

只有這樣,才能在南洋地區快速推行漢化,讓南洋各國成爲我大明真正的屬國,就像朝鮮和東瀛一般,可明白?”

劉安抱拳說道:“臣明白!”

朱瞻基點了點頭說道:“明白就好!孤是敬重滇國公的,但是這次南洋之行,卻不能以他之意,長期謀劃。你作爲他部下主帥,當尊重其意,卻不能言聽計從,要有自己的決斷。孫少監……”

孫林應聲道:“奴婢在!”

“着馮衝隨劉安前往明古魯,提供一應情報。”

“是!”

金闊這個時候說道:“殿下,那明古魯的萬茂如今還未有反叛之意,何必急着出兵?老奴以爲,可待其知道其子已死,做出選擇後我大明再出兵也不晚。”

朱瞻基雖然知道金闊的建議纔是天朝上國的堂堂正正之策,但是卻不願意如此耽擱時間。他笑道:“我大明可以先出兵,只待他不來舊港,就舉兵討伐。莊敬,龐瑛……”

兩人立即抱拳道:“臣在。”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那些倭寇你們如今掌控住了嗎?”

莊敬略帶自矜地說道:“如臂使指。”

朱瞻基笑道:“好,拿地圖來。”

孫林遞上了一份蘇門答臘的地圖,攤開在了朱瞻基面前的案几上。朱瞻基招了招手,大殿內的幾人就登上了臺階,來到了朱瞻基的面前。

朱瞻基指着地圖說道:“大軍出征需要幾日籌備,艦隊繞到島西南的明古魯,也需要時日。而且大軍由海上進攻,直取明古魯國都,難免又寫疏漏,所以我要求羽林衛學派出五百精通地圖測繪,叢林作戰的士兵,與兩千倭寇由穆西河逆流而上,可一直抵達卡巴火山北麓的盧布林高。這裡有兩處山谷可以接穿過島上的山脈,抵達明古魯。”

頓了頓,朱瞻基又說道:“進入明古魯之後,我要求倭寇營執行三光政策,殺光,燒光,搶光,讓明古魯部落知道什麼纔是真正的痛苦!”

莊敬臉色一肅,有些擔憂地問道:“殿下,這樣會不會讓其他部落仇恨我大明?”

“這些都是倭人乾的,他們不過是我大明的一條惡狗。只有讓敵人害怕,恐懼,纔是他們的職責。我會讓船隊在盧布林高等你們,告訴那些倭人,所有繳獲只需要上繳一半。”

“是!”

朱瞻基又望向張鳳山說道:“羽林衛學士兵的任務不是殺人,而是給倭人提供路線和情報支持。你們要監督明古魯部落的大軍調動,不要讓倭人陷入了他們大軍的包圍圈,這些人,我還有大用。”

張鳳山行了一個軍禮道:“末將明白!”

朱瞻基這才伸了一個懶腰說道:“兩路大軍要注意時間上配合,倭寇營從東北部燒殺搶掠,把民衆都驚往都城,然後大軍從西南直攻都城。細節方面你們再商議一番,孤先去休息了。”

朱瞻基長期修煉,這一日夜沒有睡覺,雖然對身體無礙,但是對養生不利。

他可是知道原本的歷史裡,他自己只活了三十幾歲。雖然現在他的道家養生已經小成,卻也不敢馬虎。

回到了後院,他也沒有去驚動已經睡下的妃子們,讓還在等他的青梅綠竹帶他進了她們的房間,坐在地板上調息了半個時辰,然後就睡在了她們的中間。

莊敬與張鳳山他們又商議了一番細節,幾人一起前往薛祿的小院,向薛祿這個陸軍總兵彙報軍務。

薛祿這才知道,朱瞻基根本就沒有想要給明古魯部落留一點餘地,藉着一個大明士兵死在拉哈特的手裡,就趁機想要直接滅了明古魯部落。

他也明白,這樣的事不是朱瞻基想要防着他,而是想要防着鄭和。

他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一句廢話也沒有,直接頒發令旗,作爲調兵之用。

這種小規模的調兵,根本不需要虎符,薛祿作爲總兵官,直接發令旗就好了。

但是像鄭和他們出兵,卻一定是需要朱瞻基親自頒發虎符。

一直到午時,莊敬和龐瑛纔回到了位於出海口出的倭寇營,隨即就擂鼓點兵。

這些倭寇已經被大明訓練了一年多,聞聽擂鼓,一個個連忙丟下了手中的麻將牌和撲克牌,穿上了正裝,提着自己的倭刀,來到了臨時軍營的校場。

他們這些人不像大明士兵軍紀嚴明,所以除了在麻喇迦,呂宋,有過假期,在渤泥國和巨港都沒有給他們放風的時間。

巨港這裡的百姓大多都是華人,就更不會讓他們出去禍害人了。

他們一個個憋的難受,聞聽擂鼓聲,一個個不驚反喜。

三通鼓畢,不到者斬。但是他們的人數不多,只有不到兩千人,所以第二通鼓聲響起來的時候,人就已經全部匯合完畢。

莊敬在點將臺上面也是格外自得,能將這些匪類管的理理順順,他可是下了大工夫。

望着臺下的衆人,他大聲喊道:“從東瀛到大明,到南洋,你們憋屈嗎?”

臺下衆倭寇不明白莊敬的心意,只有稀稀落落的迴應。“憋屈!”

莊敬笑了笑,又道:“太孫殿下令!”

衆人紛紛單膝跪下,除了衣甲的撞擊聲,沒有一點聲音。

“殿下有令,倭人營明日出徵。這次出征,討伐西南明古魯部落。此戰可不受軍法約束,施行殺光,燒光,搶光政策,就是有那些小美人,你們也可以隨意享用……”

臺下衆人轟然喝彩起來,一個個情緒激動不已。

莊敬笑了笑,又道:“但是,記得要好好保住自己的小命,你們的命,不僅是屬於自己的,也是屬於我大明的!”

莊敬不怕他們畏戰退縮,這些人別的本事沒有,燒殺搶掠已經成爲了他們的本性,遇敵從不畏懼。

莊敬怕的是他們太自大,因爲姦淫擄掠散了軍陣,丟了自己的小命。

這些人是他現在最大的依仗,他還想靠這些人,掙下足夠的功勞,像紀綱一樣駐守一方。

這些倭寇被憋了大半年,一個個急着想要去掙取功勞。

但是在大明各軍,卻是喜憂各半。

因爲這次是臨時出兵,而大明各衛正在積極準備競技大賽,所以要出征的人選,就要撇開這些要參加比賽的人。

大部分士兵本來都是興致沖沖地參加競技比賽,卻沒有想到因爲這個原因,自己卻不能去參加戰鬥。所以一時之間,有人喜,有人憂。

蘇南,段仁志,馬德鍾三人組現在就面臨着分別。

蘇南是新任主官,掌管了五艘船的艦隊,沒有時間參加競技比賽,但是段仁志和馬德鍾兩人卻都有報名。

段仁志是第一艦隊蹴鞠隊的前鋒,他的身體雖然不算強壯。但是速度很快,身體靈活,有很強的搶點意識,是蹴鞠隊的一號前鋒。

而馬德鍾出身曹州,那裡人們自古就好武技,馬家祖上家傳大洪拳響徹一方,但是到了馬德鍾祖父一代就沒落了。

其父體弱,棄武從文,有地方土豪貪圖他家大洪拳,設下圈套讓他家破人亡。

當初馬德鍾年幼,帶着其父塞給他的拳譜,在一個族叔的帶領下逃難到京城。

卻恰逢靖難之役,山東各地打的不可開交,族叔身死,他也變成了一個孤兒。

他在淮安被一窩盜匪抓住,因爲年幼,被養在了土匪窩,每日進城乞討。

雖然日子過的苦不堪言,但是終究是一窩土匪養活大了。

後來土匪被淮安府官兵剿滅,他也有了一把力氣,就投了軍。

如今的馬德鍾剛過二十三,正式氣血旺盛的時候,一身家傳的大洪拳也練的爐火純青。

這次軍中競技,他就報名了武技大賽,並且進入了決賽。

他們艦隊被挑選進了徵略明古魯的艦隊,但是有比賽在身的將士卻不能出征。

馬德鍾是孤兒,對沉穩有度的蘇南視爲兄長,雖然看不起段仁志油滑,但是他跟段仁志的關係卻更好,視他爲弟。

三人這次要分開,格外不捨。馬德鍾就找到了軍中典薄,想要退賽出征,卻被典薄訓斥了一番,只能老老實實地繼續比賽。

朱瞻基重視這次的競技大賽,他也不會出徵,反倒會親自主持這次的大賽。

上有所好,下必行焉。

軍中各將當然是更重視這次的比賽,而不是去剿滅一個小小的部落。

“這次出征雖然只是討伐一個小部落,但是戰場叵測,誰也不能保證自己沒事。我要是回不來了,你們要替我照顧端娘。”

馬德鍾捶了蘇南一拳,想要笑,眼眶卻紅了。“兄長儘管放心,我定會照顧好嫂子。”

段仁志沒心沒肺地笑道:“我海軍只是輔助戰隊,第一艦隊卻是一半士兵都裝備了火槍,哪裡會有意外!兄長儘管去,等回來我們定會奪得這次蹴鞠大賽冠軍!”

蘇南將一個信封塞進了他的懷裡,說道:“我要是回不來,你幫我照顧好端娘,將我撫卹金一分兩半,一半給我家中,一半給端娘。端娘年紀還幼,以後要是另尋他嫁,也不必阻攔。”

像這樣的告別,在整個艦隊各處都在發生。雖然最近的幾次戰爭,大明都是大勝,士兵損傷也很少,但是總要防止意外的發生。

特別是下層的小兵,他們身處戰場,什麼事都有可能發生。

而在巨港城,大抓捕終於停了下來,一些被抓進農莊的嫌疑人,在被查清了並無參與哈三的陰謀之後,也被放了出來,但是更多的人被罰金處罰。

他們這些人雖然沒有參與哈三的陰謀,但是明知哈三圖謀不軌,卻不曾舉報,也就被判同罪,只是從輕處罰。

而被抓的身份最高之人,就是被押解到巨港來的麻喇迦大王子依斯干達沙。

哈三有反叛之心,就是從麻喇迦開始的,雖然沒有任何證據證明依斯干達沙蔘與了這場陰謀。

但是根據哈三的奴僕所言,哈三就是因爲跟他的商談,纔開始圖謀不軌。

而且依斯干達沙對哈三在麻喇迦的勾連縱橫不僅沒有阻止,還大開方便之門,他的嫌疑是洗不清的。

其實朱瞻基更想抓的是拜裡米蘇拉,但是證據實在太薄弱了,因爲拜裡米蘇拉根本都沒有跟哈三單獨相處過。

但是抓了他最看重的大兒子,也足夠這個老狐狸心疼的。

海軍前腳抓了依斯干達沙,這個老狐狸後腳就跟着艦隊一起到了星城,想要面見朱瞻基求情。

現在的麻喇迦,官員和阿訇被抓了一半以上,亂成一團,他也無心管了。

反正現在的麻喇迦就跟大明的麻喇迦沒有區別了,沒有他們這些土人,麻喇迦也亂不了。

哈三從被抓進監獄,不管是嚴刑逼供,還是威逼利誘,他都一言不發。

他很清楚,自己作爲主謀,逃不脫一死。現在他只想少牽連一些人,多保存一些反對的力量。

但是在國家機器被運轉起來之後,他開不開口,其實都無所謂了。

現在的諮情司將他自大明出發以後,見過的每個人,每天吃的什麼飯都查的一清二楚。

他的生活軌跡就攤開在了所有人的面前,還有從他住所查出來的來往信件,也都揭示了他的圖謀。

現在不管是舊港,還是麻喇迦的土人,大食人,都對哈三恨之入骨。

如果不是他,根本就不會有這場無妄之災。

他絕食了幾日,但是卻被大明的士兵們用一根管子,每天給他直接插進喉嚨,灌進去稀粥。

這不僅將他折磨的苦不堪言,還死不了。

現在刑部的人根本就不查他了,每天將他綁在黑暗的小房子裡,根本不搭理他。

因爲通過對其他人的審問,已經把他所有的圖謀軌跡查清楚了。

房子裡面沒有一點光,即使每天灌食,那些士兵也是點着火把進來。開始幾日他還能算一下時間,最後他的思維就開始發散,再也集中不起來,也失去了時間的觀念。

直到這一日,他被幾個士兵手腳反縛,一根竹竿從手腳的空隙中穿過,將他像一頭豬一樣擡了起來,這才重見天日。

除了開始兩日的審問,他一句話也不說。接下來的多日被關在沒有聲音,沒有光線的屋子裡。

他的神智都已經模糊,出了屋子,突然見到光線,他的眼睛一陣刺痛,就忍不住閉了起來,眼淚不停地往外流。

他不知道身在何方,最後被重重地丟在了硬木板上。

鄭和看着士兵們將哈三像死豬一樣丟在艙房裡,嘴巴動了動,一句話也沒有說。

眼前的哈三已經讓他有些認不出來了,他沒有想到,只是短短的幾日,這個哈三已經變成了這樣一副樣子。

滿身污垢就不必再說,他大小便都直接排泄,渾身髒臭的比一頭豬還不如。

他頭擺了一下,隨從才捂着鼻子上前,去給哈三鬆開了繩子。

可是哈三依舊如同一個瘋子一般,閉着眼睛在原地喘息,不論誰跟他說話,都彷彿沒有聽見。

只是關在黑屋子裡面短短几日,就能把人折磨成這個樣子?哈三在鄭和的心裡還是一個意志堅定的人,要不是又如此意志,怎麼可能從巴格達到長安,把畢生獻給安拉!

過了快一個時辰,哈三才逐漸清醒了過來,認出了面前的人是鄭和。

他撩開了額頭前面披散的頭髮,露出了一絲比哭還要難看的笑。“滇國公啊……安拉的光輝將會在東方熄滅,大明的鐵蹄將要踏碎我們的家園,這一切,是你願意看到的嗎?”

(牙疼的喪心病狂……,昨天一夜沒睡成,也寫不進去,疼的想死。今天臉腫了,到醫院打消炎針,止疼針,下午纔好一點。晚上只能吃白粥,苦逼啊!)

感謝燈火見人家,點娘今生欠我一個解釋,山青盈,連連有餘,竹籤子的打賞,謝謝大家的打賞,也謝謝大家的訂閱

第二三五章 出發準備第一零五章 纏腳禁令第十三章 人心第二二七章 家法第三十五章 真相大白第一四五章 計劃第五十三章 君權神權第五十四章 戰略與戰術第九十七章 送行第一一八章 局勢第十三章 態度的轉變第七十五章 探尋東洲第七十九章 暫不聲張第一七九章 對手第一八二章 備戰第一零三章 不對稱的戰爭第八十二章 各方第九十章 技術封存第八十二章 目光第二零五章 戰第一二一章 火車第四十四章 東西方文明初接觸第九章 執政方針第一九六章 無需再藏第六十七章 結盟第二十八章 對比第一八零章 試驗第一七七章 躲藏第七十八章 新型炸藥第二十一章 聚合第一八八章 階級利益第一一四章 選定第一四五章 安排第一一七章 報復(祝大家新年快樂)第一零一章 藍煙第十九章 變化第七十五章 探尋東洲第十一章 逆反第三十九章 銘記歷史第一二七章 自作第一三五章 接連震撼第九十二章 華夏第四十五章 直布羅陀第六章 學文(求推薦票)第一零七章 改進(新一週求推薦票)第三十六章 環境第一八二章 備戰第三十八章 有客東來第十二章 代理人第三十二章 金礦與中繼點第一二零章 偶遇(求訂閱)第二零二章 報仇第一三一章 劉青田後人第三十五章 真相大白第二十四章 引導第十八章 帝王之術魏徵《諫太宗十思疏》第四十章 遠行第八十八章 發現第六十章 新生第一二四章 迎接(第十更求訂閱)第一四一章 拉攏一批(求訂閱,求月票)第一三八章 金融和經濟(求訂閱)第五十三章 敗逃(求推薦)第五十七章 耀武揚威第一章 穿越第十二章 代理人第一一二章 捱揍單章求訂閱,求月票第四十二章 試探的本意第一三三章 閒聊(搖搖搖頭盟主加更第三更)第八十八章 過年第一七三章 糧食第一八零章 試驗第一七一章 關係第六章 分道第一六一章 絕望第十三章 態度的轉變第一二五章 海權(搖搖搖頭盟主第一更)第三十二章 金礦與中繼點第一九七章 層次境界第一二四章 迎接(第十更求訂閱)第一一九章 官司(第五更)第十六章 兼愛天下第三十六章 緣分第三十二章 金礦與中繼點第二零三章 安排第五十七章 耀武揚威第一七三章 糧食第三十章 選擇第一四八章 寶船第九章 執政方針第五十七章 撥動歷史第十九章 厚賞第二十八章 對比第一六三章 感激第六章 東洲第一二零章 震動第一零二章 首戰
第二三五章 出發準備第一零五章 纏腳禁令第十三章 人心第二二七章 家法第三十五章 真相大白第一四五章 計劃第五十三章 君權神權第五十四章 戰略與戰術第九十七章 送行第一一八章 局勢第十三章 態度的轉變第七十五章 探尋東洲第七十九章 暫不聲張第一七九章 對手第一八二章 備戰第一零三章 不對稱的戰爭第八十二章 各方第九十章 技術封存第八十二章 目光第二零五章 戰第一二一章 火車第四十四章 東西方文明初接觸第九章 執政方針第一九六章 無需再藏第六十七章 結盟第二十八章 對比第一八零章 試驗第一七七章 躲藏第七十八章 新型炸藥第二十一章 聚合第一八八章 階級利益第一一四章 選定第一四五章 安排第一一七章 報復(祝大家新年快樂)第一零一章 藍煙第十九章 變化第七十五章 探尋東洲第十一章 逆反第三十九章 銘記歷史第一二七章 自作第一三五章 接連震撼第九十二章 華夏第四十五章 直布羅陀第六章 學文(求推薦票)第一零七章 改進(新一週求推薦票)第三十六章 環境第一八二章 備戰第三十八章 有客東來第十二章 代理人第三十二章 金礦與中繼點第一二零章 偶遇(求訂閱)第二零二章 報仇第一三一章 劉青田後人第三十五章 真相大白第二十四章 引導第十八章 帝王之術魏徵《諫太宗十思疏》第四十章 遠行第八十八章 發現第六十章 新生第一二四章 迎接(第十更求訂閱)第一四一章 拉攏一批(求訂閱,求月票)第一三八章 金融和經濟(求訂閱)第五十三章 敗逃(求推薦)第五十七章 耀武揚威第一章 穿越第十二章 代理人第一一二章 捱揍單章求訂閱,求月票第四十二章 試探的本意第一三三章 閒聊(搖搖搖頭盟主加更第三更)第八十八章 過年第一七三章 糧食第一八零章 試驗第一七一章 關係第六章 分道第一六一章 絕望第十三章 態度的轉變第一二五章 海權(搖搖搖頭盟主第一更)第三十二章 金礦與中繼點第一九七章 層次境界第一二四章 迎接(第十更求訂閱)第一一九章 官司(第五更)第十六章 兼愛天下第三十六章 緣分第三十二章 金礦與中繼點第二零三章 安排第五十七章 耀武揚威第一七三章 糧食第三十章 選擇第一四八章 寶船第九章 執政方針第五十七章 撥動歷史第十九章 厚賞第二十八章 對比第一六三章 感激第六章 東洲第一二零章 震動第一零二章 首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