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三章 閒聊(搖搖搖頭盟主加更第三更)

自玄武門出了宮城,右側原本是羽林左衛駐地,左側是羽林右衛駐地。不過在兩支羽林衛都撥給朱瞻基以後,這裡就變成了右神機營,左三千營。

再穿過皇城的城門北安門,分別又是府軍左衛,金吾後衛的駐地。

然後纔是太平坊東翼的一小片達官貴人的住宅,而紀綱的家就在距離皇城不遠處的琵琶湖邊。

這些年紀綱權傾朝野,他的家自然也不小。他貪財好色,家中豢養了不少不少美婢。

此時夜色漸沉,華燈初上,雖然他的豪宅看起來與往常並沒有什麼不同,但是街口巷內,隱隱約約能發現不少隱藏的暗哨。

朱瞻基跨身下馬,自有錦衣衛小旗來牽走他們的馬匹,朱瞻基率先走進了明顯超越規制的大門。

紀綱率領百餘人候在大院中,見到朱瞻基進來,整齊地跪拜了下來。“臨邑綱偕紀氏滿門一百另二人拜見太孫陛下……”

今日大禮參拜,不僅是因爲朱瞻基第一次登門,更是抱着託付的心思。紀綱此去東瀛,快則一年,慢則兩年,才能在東瀛打下一片天地。那個時候,纔是紀家其他人跟着去東瀛的時候。

在這段時間,朱瞻基自然也要幫他守好後院。

其實這也只是個形式,只要紀綱不倒,其餘人也沒有敢針對他紀家的行動。

不過他長期不在,他的一些仇人,難免對其他人不會再那麼客氣。

比如現在已經升驃騎將軍,右都督的陽武侯的薛祿,他要是回到京城,而紀綱又不在,那肯定會對紀家的人動手。

永樂六年,還是都督同知的薛祿跟紀綱爭奪一名美色觀京城的絕色女道士,惹怒了紀綱,他被紀綱用鐵瓜打破腦袋,差點死掉。

此後這幾年,兩人勢同水火,幸虧薛祿如今在北平駐守,要不然兩個人只要見面,就要打上一架。

就連朱棣也不忍就此處罰挑事的薛祿,畢竟薛祿身爲武將,卻被紀綱一錘打的在牀上躺了幾個月,他找不回面子,一輩子都是個污點。

朱棣可沒有打壓武將的習慣,他是恨不得所有的武將都有吃人的血性。

所以這件事朱棣根本不管,只要他們不動用衛兵上陣,就隨便他們兩個人打。

錦衣衛再牛,也只是對普通人牛,三品以上的官員,他們也管不了。所以,在朱棣的有心偏幫下,紀綱也拿薛祿無可奈何。

朱瞻基扶起了紀綱,然後面對他的一幫嬌妻美妾,還有老家的族人說道:“指揮使爲國效力,家中婦孺孤自當照應。都起身吧……楊千戶!”

楊章德跨前一步,大聲應道:“臣在。”

“今後紀家的事就交由你監管,任何人敢趁指揮使不在,有所圖謀,一定要及時告知孤。”

既然紀家做這個姿態,朱瞻基當然也要做好這個姿態。

實際上,根本不需要楊章德守在紀家,只要過些時日,在京城有人發現紀綱不在的時候,把朱瞻基今天的話透露出去,自然也就沒人敢對紀家不利。

隨後,紀綱纔打發了自己的家人離開,引着朱瞻基進了正堂,並且請他在上位就座。“殿下,那些東瀛人我都安排在西院,是現在見,還是稍後再見?”

“孤既然來了,當然要給你擡足了面子,現在就見見吧。對了,你沒有給家人說出你的行蹤吧?”

“臣當然不會,臣只是對他們說,要去漠北一趟。”

“這就對了。你派一支錦衣衛前去漠北,我也會讓鄭亨替你遮掩一二。”

“遵命。”

紀綱此去東瀛,絕不能明着去。他惡名在外,只要東瀛人知道他到了東瀛,肯定是千防萬防,不利於他暗中行事。

在大明正式興兵之前,不暴露他的行蹤最好。

大約二十名穿着大明服飾,留着大明長髮的東瀛人在莊敬的帶領下,畏畏縮縮地進了大堂。

這個時代的東瀛人比大明人普遍要矮一些,但是這些人大多數貴族後裔,跟大明人相差不遠,如果不是知道他們是東瀛人,根本一點也看不出來。

朱瞻基已經十八歲了,他的身材比常人高大,大約在一米八五左右。脣上的鬍子雖然還沒有長出來,但是已經有了一層黑茬,加上他養尊處優,從小身居高位,自有一股俾睨衆生的氣勢。

這些東瀛人本就戰戰兢兢,見到朱瞻基都是跪下三拜,一個個用那種肉麻到極致的崇拜眼光望着朱瞻基,激動不已。

朱瞻基擺足了氣勢,好好勉勵了他們一番。並且許諾,如果一切順利,屆時自然會爲他們辦下大明戶籍。從今以後,婚配嫁娶,行止就學,都以大明人視之。

接受了他們的一番阿諛奉承,朱瞻基也就不再耽擱,直接離開的紀家,返回了皇宮。

倒不是他不想與民同樂,紀綱養了一個戲班,據說全都是千挑萬選的美人組成了,朱瞻基其實也想見識一下。

但是這一次卻不合適,首先他要跟這些東瀛人保持距離,只有這樣才能讓他們更畏懼。

朱瞻基是過來給他們吃定心丸的,不是給機會讓他們攀交情的。

其次,他身爲太孫,在外進食的話,講究太多,除非一開始就由宮中派廚師過去,全程檢查,監督,否則是不能在外吃東西和喝水的。

像他平時外出,吃的,喝的,全都有小太監帶着。所以任誰想要對他下毒,成功的可能性非常小。

在紀綱家沒有玩到,朱瞻基也有些失望,回到了興慶宮,手裡拿着公文,卻呆坐了好一會兒都沒有看。

李亮還以爲他在想事情,卻又見他長身而起,忍不住問道:“殿下要出去?”

“不出去了,我去西苑轉轉。”

李亮一聽,連忙問道:“要奴婢準備避孕湯嗎?”

朱瞻基忍不住笑道:“孤要是想女人,不會找陳良媛她們嗎?故事那麼急色的人?”

這一下李亮不敢接話了,趕緊讓人點燈籠。

陳良媛是原本的秋月,她們四女因爲姿色出衆,也算是一步登天。從沒有品秩的宮女,直接升爲了良媛。

而到了這個時候,他們就不用代名了,而是恢復了本來的姓氏。不僅僅是她們一步登天,她們的家人,同樣也受益良多。

按照她們如今的身份,她們的家人就能免費發放三百畝地,而且還不用納稅。地位越高,她們的家人受益也就越多。

不過她們都是十三四歲就開始伺候朱瞻基沐浴,雖然現在也不過十六七歲,卻也算是老人了。

今日朱瞻基有些煩悶,自然是想去找新人,消磨一會兒時間。

太孫妃還沒有進門,興慶宮的後院還不能入住,先進來的諸女就被安排住進了東西院和永福宮。

東院住了十五人,每人兩間房,配兩個專門的小宮女。西院只住了原本的春夏秋冬和馬欣五女,因爲是良媛,每人配四個小宮女,三間房。

住在永福宮的還有三十一人,都是按照兩個小宮女的配置安置了下來。

他們這些人有專門的服務體系,數百個宮女現在幾乎專門爲她們服務。只要不出宮門,任何合理的要求都能得到滿足。

朱瞻基直接來到了馬欣的住所,她剛洗完澡,現在天氣炎熱,所以穿的比較清涼,見到朱瞻基不告而來,羞的不敢擡頭,卻也只能硬着頭皮迎駕。

“殿下,妾身儀容不整,請允許妾身更衣,再來伺候殿下。”

看到她,朱瞻基忍不住想起了前世的樂瑤,樂瑤也是十二三歲就跟了他,跟她現在的年紀差不多。

不過,樂瑤有一種明豔的美,自信的美,而她的美更清秀,更羞怯。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孤反倒更喜歡你現在這種沒有任何裝飾的美。擡起頭來,讓孤好好看看你。”

馬欣雖然羞澀,卻也只能擡起頭來。因爲年紀還小,她反倒沒有那麼多心思,反而覺得有一些好玩。

朱瞻基當時收她,主要是爲了她的家庭,她的哥哥,現在看到她秀麗的小臉,才真正有些心動了。

他揮了揮手說道:“上一份冰果來,都散了吧。”

衆人紛紛應是,伺候馬欣的一個宮女還偷偷地給了馬欣一個加油的表情,才退了下去。

這顯然是讓馬欣更主動一點,也因爲這樣,馬欣的身子忍不住顫抖了一下。

她卻不知道,這個模樣更容易勾起男人心中的慾望。

不過朱瞻基不是沒有見識的小年輕,也不會在這個時候就真的對她下手,當然,佔佔便宜是少不了的。

今日他就是想要嘗一下鮮,什麼都不做,也太暴殄天物了。

在一把紅木椅子上坐了下來,朱瞻基拍了拍自己的大腿說道:“過來與我說說話。”

馬欣小心翼翼地走到了朱瞻基的身前,猶豫了一下,坐在了他的大腿上。“殿下,妾身見識淺薄,有不足之處,還望殿下不要見怪。”

朱瞻基摟住她的腰臀之間,只覺得盈盈一握。“你是孤的良媛,又不是外人,孤怎會就輕易見怪?來,跟孤說說,在這宮中可還習慣?有什麼想要的,都跟孤說說……”

(第三更送上……)

感謝起個名字這麼難111,蕩嶷漾兩位兄弟的萬賞,謝謝你們。還有燈火見人家兄弟的持續打賞,老妖拜謝!

第三十六章 緣分第十三章 渤泥國第四十六章 海權論第七十二章 改進第九十一章 各有所圖第一二二章 春闈第十三章 震撼第五十五章 希望第十二章 朝議 (下)第二十九章 投靠第四十三章 塵埃落定第二十六章 矛盾第六十五章 文臣第七十五章 任務第二一七章 心思第三十四章 出征第二十八章 對比第三十九章 德里蘇丹國第七章 王振之死(九千字大章加更)第一一八章 納吉(還有嗎……)第四十八章 備戰第二十七章 開戰第七章 蒙特第二一一章 意料之內的結果第一四七章 交心第一四五章 安排第五十六章 銅山第一一九章 官司(第五更)第二章 勳爵第三十章 勝利的威懾第十六章 娘娘歸來第四十二章 刀第三十七章 對策與覲見第一四七章 移民規劃第八十六章 秋闈第八十章 糾紛第九十六章 選址第五章 天才第二十八章 野望第十八章 刑部尚書(又是一萬二求訂閱)第三十四章 繼承人第三十章 心態第九章 旅途第十一章 要下西洋了第一三五章 對儒家態度(求訂閱)第九十九章 構架第六十五章 文臣第二二六章 籌備與立威第三十八章 處政與安排第一三三章 歸來第一五七章 攪屎棍第三十一章 繼續南行第十一章 逆反第二十一章 各有打算第四十一章 各方第三十章 心態第十三章 渤泥國第三十四章 繼承人第六十九章 兄弟第十二章 第一次下西洋第十九章 厚賞第一四七章 移民規劃第一八四章 家(搖搖搖頭盟主第八更)第三十六章 質問第五十七章 軟禁(Libra~汐牧羊人盟主加更)第三章 克太子第九十二章 華夏第二一零章 活捉與貿易第四十六章 無奈第一三二章 安排與意外第十章 學與道第七章 呂宋第一二九章 陳誠(求訂閱,求月票)第十六章 兼愛天下第一四五章 計劃第一二二章 銀元第二一九章 南亞計劃(七千字大章)第一四八章 小題大做第一零一章 冒險第五章 隔閡第十章 林家第二三五章 出發準備第一七六章 清查第一六七章 產學研一體化第二二一章 銀行與試探第一一七章 擢升(繼續求票票)第二十章 唯纔是用第六十二章 抓捕第四十二章 試探的本意第十五章 太子又死了第五十五章 利益第七十九章 暫不聲張第九十一章 城市建設第二一九章 南亞計劃(七千字大章)第四十章 天道第三十三章 兩種待遇第五十八章 壓力第六十七章 結盟第十六章 隕石第二三二章 英雄
第三十六章 緣分第十三章 渤泥國第四十六章 海權論第七十二章 改進第九十一章 各有所圖第一二二章 春闈第十三章 震撼第五十五章 希望第十二章 朝議 (下)第二十九章 投靠第四十三章 塵埃落定第二十六章 矛盾第六十五章 文臣第七十五章 任務第二一七章 心思第三十四章 出征第二十八章 對比第三十九章 德里蘇丹國第七章 王振之死(九千字大章加更)第一一八章 納吉(還有嗎……)第四十八章 備戰第二十七章 開戰第七章 蒙特第二一一章 意料之內的結果第一四七章 交心第一四五章 安排第五十六章 銅山第一一九章 官司(第五更)第二章 勳爵第三十章 勝利的威懾第十六章 娘娘歸來第四十二章 刀第三十七章 對策與覲見第一四七章 移民規劃第八十六章 秋闈第八十章 糾紛第九十六章 選址第五章 天才第二十八章 野望第十八章 刑部尚書(又是一萬二求訂閱)第三十四章 繼承人第三十章 心態第九章 旅途第十一章 要下西洋了第一三五章 對儒家態度(求訂閱)第九十九章 構架第六十五章 文臣第二二六章 籌備與立威第三十八章 處政與安排第一三三章 歸來第一五七章 攪屎棍第三十一章 繼續南行第十一章 逆反第二十一章 各有打算第四十一章 各方第三十章 心態第十三章 渤泥國第三十四章 繼承人第六十九章 兄弟第十二章 第一次下西洋第十九章 厚賞第一四七章 移民規劃第一八四章 家(搖搖搖頭盟主第八更)第三十六章 質問第五十七章 軟禁(Libra~汐牧羊人盟主加更)第三章 克太子第九十二章 華夏第二一零章 活捉與貿易第四十六章 無奈第一三二章 安排與意外第十章 學與道第七章 呂宋第一二九章 陳誠(求訂閱,求月票)第十六章 兼愛天下第一四五章 計劃第一二二章 銀元第二一九章 南亞計劃(七千字大章)第一四八章 小題大做第一零一章 冒險第五章 隔閡第十章 林家第二三五章 出發準備第一七六章 清查第一六七章 產學研一體化第二二一章 銀行與試探第一一七章 擢升(繼續求票票)第二十章 唯纔是用第六十二章 抓捕第四十二章 試探的本意第十五章 太子又死了第五十五章 利益第七十九章 暫不聲張第九十一章 城市建設第二一九章 南亞計劃(七千字大章)第四十章 天道第三十三章 兩種待遇第五十八章 壓力第六十七章 結盟第十六章 隕石第二三二章 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