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一章 藍煙

bookmark

午時二刻,也就是後世的十一點半,朱棣帶着朱椿,還有蜀王妃以及一幫子孫來到了文華殿。

雖然朱瞻基是主角,但是這個時候也是臥病在牀的朱高熾強撐着起來迎駕。

只要人沒死,禮不可廢。

今日文華殿的客人雖然不多,但是也有數十個家族,數百人來給朱瞻基祝壽。

朱瞻基這個最被重視的皇孫,未來的皇位繼承人,只要是有點關係,誰不想湊上來?

不過,即使想要湊上來,也要有那個資格,今日才能進了文華殿的門。

朱瞻基已經得到了消息,今日隨朱椿入宮的,除了隨他來京的幾個子孫,還有一個特別的人物。

之所以說特別,是因爲此人姓藍,與蜀王妃同是一個姓,還是她的侄孫女,一個稱得上是絕色美人的青春少女。

蜀王朱椿,是朱家第二代中有名的喜好讀書和做學問的人,朝廷內外都知他博綜典籍,容止都雅,在朝中有“蜀秀才”之稱。

這一點,朱高熾倒是跟他一脈相承。

不過,當一個閒散王爺可以有立場,當一個太子過早地選擇立場,那就太傻了。

所以朱椿在王爺裡面風評不錯,但是朱高熾只在文人裡面纔有一些人氣。

朱椿的王妃也不是普通人,藍姓與沐姓本來都有可能成爲朱家王朝被封異姓王的大家族。但是這一切,在藍玉被以謀反罪治死之後,一個封狼居胥,勒石燕然的名將,一個龐大的家族,從此煙消雲散。

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封狼居胥,勒石燕然”被認爲是漢族最高的軍功,同時也是漢族軍人的最高榮譽。

從古至今,也只有四個人能做到這一點。其第一位就是人人熟知的霍去病,第二位是東漢名將竇憲,第三位也是東漢時期的名將班固。

此後的一千多年,再無漢人能策馬草原,驅逐韃虜。

直到朱元璋時期,藍玉才又成爲了第四個封狼居胥,勒石燕然的漢將,在捕魚兒海,也就是後世的貝加爾湖大破北元。

此戰捕獲吳王朵兒只、代王達裡麻及平章以下官屬三千人、男女七萬七千餘人,以及寶璽、符敕、金銀印信等物品,馬、駝、牛、羊十五萬餘頭,並焚燬其甲仗蓄積無數。

朱元璋因此將藍玉比作衛青、李靖。藍玉又攻佔哈剌章營,獲人、畜六萬,基本摧毀其職官體系而名震天下。

等他班師回朝,晉升爲涼國公。

藍玉相貌英俊,常遇春妻弟,有膽有謀,勇敢善戰,屢立戰功。

但是戰功顯赫的藍玉是個粗人,沒有文化,性情暴躁,剛愎自用,得到朱元璋的賞識寵信,愈加驕橫恣意,做出種種目無法紀的事情。

更主要的是,藍玉也是一個貪得無厭的人,因爲他屢次立下戰功,所以朱元璋就特別大方的獎賞他,但是他卻沒有感謝朱元璋,反而認爲這些是他應得的,是他打天下應得的。

甚至有的時候,他認爲皇帝給他的太少了。

在這樣一個封建時代,皇帝就是天,如果有人敢反駁他,甚至質疑他,那麼這個人離死也不遠了。

正在鞏固和加強中央集權的朱元璋深感不安,以謀反罪將其逮捕下獄,並被剝皮實草,抄家,滅三族。

藍玉爲他的驕縱付出了血的代價,並且因他株連處死的高官,有公爵一名,侯爵十三名,伯爵二名,連坐處死的功臣及其家屬達一萬五千人。

藍玉案也是跟胡惟庸案並稱的,洪武時期兩大慘案。

藍玉該不該死?從國家角度來說,他功大於過。但是從皇帝角度來說,他已經變成了威脅,所以必須要死。

朱瞻基對他沒有多少同情,這就是一個典型的情商不夠的傢伙。

只是對他連累死了一萬多人,感到有些遺憾。

據傳當時藍玉家族人員全部殺光,只有蜀王妃免於一死。但是從今天這位藍煙的出現,說明當時的株連三族,還是有漏網之魚。

並且這個漏網之魚今日還進了皇宮,說明朱棣其實也很清楚這件事的是非恩怨。雖然他不能明着揭露自己老爹的黑歷史,但是私下裡已經寬宥了藍家。

甚至爲了表示寬容,還準備藉此將藍家的後人納入宮中。

當然,他不是爲自己納,而是爲朱瞻基。

雖然皇家沒有太多人倫大防,娶了姑姑又娶侄女的事屢見不鮮。但是沒有兄弟娶了奶奶,自己娶侄孫女的道理。

如今太孫選妃沸沸揚揚,蜀王妃帶藍煙入宮,朱棣又帶她們來文華殿,這個邏輯其實並不難猜。

朱瞻基也打量了藍煙一番,此女相貌嬌美,身材挺拔,是朱瞻基喜歡的苗條類型。

在朱瞻基打量她的時候,她也正在偷看朱瞻基,兩個人的視線對上了以後,她不僅沒有害羞,還傲嬌地撇了撇嘴,這倒讓朱瞻基來了一點興趣。

來到大明,他見識了太多百依百順的女人,這個小辣椒一般的女孩子,倒是有一點後世女孩子的自信,自強。

這件事反正他也不吃虧,談不上有什麼不滿意的。經歷了前兩世的情感糾葛,如今他又是太孫,感情對他來說如浮雲。

朱高熾體弱,迎接了朱棣一行,就又被架回了自己的臥室休息,而朱瞻基跟朱椿一行見禮完畢,也就直接吩咐開席。

開席分男女,男人們在前殿,女人們卻在後殿由張氏款待。

文華殿雖然不小,但是一次接待三百多人的宴席,還是有大半人只能坐在院子裡。

在前殿和後殿,還搭建了兩個舞臺,有樂班伴奏。待午宴結束,下午的時候,還會上演一些如今人們喜歡的曲目,雜戲。

這兩個樂班都是朱棣成立的,有閹人,有宮女,宮廷賜宴的時候,也經常能看到他們的身影。

朱瞻基對這些雜戲沒有興趣,但是這個時代娛樂節目太少,其他人倒是都聽的津津有味。

朱棣作爲孤家寡人,是不能與任何人同桌的,他的菜也是單獨一份,各種小菜,點心,大菜加起來一共三十二樣。

他一個人當然吃不了這麼多,所以經常會將面前的菜賜給其他人,這可是無上榮耀。

今日他就將面前的菜賜出了二十四份,只留下了八個菜。得到了賜菜的勳貴大約有一半,另一半則賜給了女眷。

今日除了彭城伯夫人,蜀王妃等人,孫嫺也得了一份點心。

這也是朱棣在安她的心,一個皇帝,不管什麼時候,方方面面都要考慮周全。

今日他相當於是給藍煙撐腰,若不對孫嫺有所表示,恐怕其他人就會認爲孫嫺已經失寵了。

這對朱瞻基以後平衡後宮,可不是一件好事。

皇帝也在,吃飯的時候不能說話,所以宴會顯得很無趣,朱棣也知道自己在這裡,衆人都不習慣,所以很快就填飽了肚子,起駕離開。

衆人紛紛起身相送,他大手一揮:“諸卿不必多禮,讓基兒送我一程即可。”

這樣一說,其他人才不再多禮,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朱瞻基攙着他的左臂,一直將他送到了文華門,他纔開口說道:“蜀王妃今日求到朕的面前,朕也不好拒絕。藍玉已死,功過不需再評,以後對藍氏好一些,留下血脈,也算對藍家有所彌補。”

朱瞻基點了點頭說道:“孫兒省的,只是她的這個身份……”

朱棣笑道:“蜀王妃不至於蠢到讓藍氏認祖歸宗,此藍氏與蜀王妃並無瓜葛。”

朱瞻基這才立即點頭說道:“孫兒明白了?”

朱棣又問:“海軍事務操持的如何了?”

“到五月間纔會有所成效,若想完全改變,尚需一些時日。以孫兒預計,待明年興兵東瀛,可堪一用。”

朱棣瞪了朱瞻基一眼說道:“慎言,有些事可以做,卻不能說。東瀛乃是不徵之國,此不可忘。”

朱瞻基連忙笑道:“是,大明只是前往東瀛緝盜而已。”

朱棣點了點頭說道:“此事不可張揚。可惜去冬的倭寇並不曾敢騷擾我沿海,只是到琉球劫掠了一番,否則我大明也是師出有名。”

朱瞻基安慰道:“我大明海軍還未整頓好,此時也不急,總之最次明夏之前,孫兒定當能拿到鐵證。”

朱棣本來就是用這件事來考驗朱瞻基,所以在海軍的組建上也不多指點,就準備離開。

這個時候,朱瞻基又想了起來說道:“皇爺爺,方纔定國公跟孫兒請將世子收錄幼軍,孫兒答應了下來。並且想多收錄一些勳貴子弟,放在幼軍錘鍊一番。”

朱棣站定了身子,沉吟了一下說道:“此事甚好,那些勳貴子弟可沒有了先輩的銳氣,又在京城浪蕩不堪,敗壞風氣。不過,幼軍所學甚雜,一些技藝不可大規模相傳,今後要擇人而教。”

“孫兒記下了。”

朱棣一走,文華殿裡面的氣氛登時就熱鬧了許多,朱瞻基回來的時候,已經是杯觥交錯了。

他這個壽星公回來,自然被一些長輩關注了住。平日他們跟太孫親近的機會也少,今日剛好在酒場上拉拉關係。

面子工作,朱瞻基還是很拿手的。他也不以自己的身份爲傲,只以晚輩的身份,與他們暢飲起來。

第三十一章 繼續南行第一九四章 後院穩定第三十九章 德里蘇丹國第五章 書呆子 (求推薦票)第十二章 代理人第一四一章 拉攏一批(求訂閱,求月票)第一零三章 不對稱的戰爭第一三六章 大善第十章 輿論控制第三十三章 抵達南洲第八十四章 火車第二十九章 大明的變化第一六八章 燧發槍第五十九章 代理人第一二六章 第三支使團(求訂閱)第一八零章 試驗第三十四章 理清脈絡第九十六章 中秋第六十一章 問計第六十四章 從歐洲到大明第一一五章 戰第七十六章 倭寇第一三三章 閒聊(搖搖搖頭盟主加更第三更)第七十八章 新型炸藥第二二二章 心態與進京第一六四章 凱旋第一百章 生日第九十七章 激動第六十四章 從歐洲到大明第九十八章 目標第二十章 錦衣衛第二十章 誘捕(月票補加更)第一三二章 安排與意外第一章 迎接第三十四章 理清脈絡第十六章 娘娘歸來第四十六章 海權論第二十章 唯纔是用第三十四章 探索第七十六章 倭寇第十章 囚禁第一零四章 英國公回京第九十章 工部第二二七章 家法第二十八章 格物學第一七四章 特使第九十一章 專利第四十章 無所適從(一萬字大章求訂閱)第一一三章 懲罰第五十二章 出擊第二十二章 殺雞駭猴第一七二章 達成第七十一章 反轉第二三四章 家宴第一四三章 規矩(求訂閱,求月票)第八十四章 機牀第二一零章 活捉與貿易第一一四章 計劃第八十六章 秋闈第五十七章 軟禁(Libra~汐牧羊人盟主加更)第三十二章 金礦與中繼點第七十章 工匠第一七零章 異人(搖搖搖頭盟主打賞加更七)第八十一章 紛擾(八千字大章求訂閱)第四章 悲與喜第九十一章 專利第二一二章 征服者第一四三章 風向(紫軒煜塵盟主加更2)第一零五章 盟友第一一七章 報復(祝大家新年快樂)第四十三章 目的第二二五章 下西洋計劃第十三章 人心第四十七章 繞行第一五五章 一邊倒第一零八章 一國兩制第十五章 太子又死了第四十五章 打秋風第一一四章 計劃第二章 勳爵第一二九章 陳誠(求訂閱,求月票)第四十七章 遭遇第二十八章 對比第二十五章 星城第二零四章 船(兩章合一大章節)第一零八章 國家與民族第五十八章 壓力第七十七章 問言第九十九章 初入第九十八章 目標第一章 四權分立第三十八章 有客東來第七十七章 問言第一四八章 小題大做第九十七章 激動第二一四章 班師回朝第四十六章 教孫第一零八章 一國兩制第二十三章 發明帶來的欣喜第二十一章 聚合
第三十一章 繼續南行第一九四章 後院穩定第三十九章 德里蘇丹國第五章 書呆子 (求推薦票)第十二章 代理人第一四一章 拉攏一批(求訂閱,求月票)第一零三章 不對稱的戰爭第一三六章 大善第十章 輿論控制第三十三章 抵達南洲第八十四章 火車第二十九章 大明的變化第一六八章 燧發槍第五十九章 代理人第一二六章 第三支使團(求訂閱)第一八零章 試驗第三十四章 理清脈絡第九十六章 中秋第六十一章 問計第六十四章 從歐洲到大明第一一五章 戰第七十六章 倭寇第一三三章 閒聊(搖搖搖頭盟主加更第三更)第七十八章 新型炸藥第二二二章 心態與進京第一六四章 凱旋第一百章 生日第九十七章 激動第六十四章 從歐洲到大明第九十八章 目標第二十章 錦衣衛第二十章 誘捕(月票補加更)第一三二章 安排與意外第一章 迎接第三十四章 理清脈絡第十六章 娘娘歸來第四十六章 海權論第二十章 唯纔是用第三十四章 探索第七十六章 倭寇第十章 囚禁第一零四章 英國公回京第九十章 工部第二二七章 家法第二十八章 格物學第一七四章 特使第九十一章 專利第四十章 無所適從(一萬字大章求訂閱)第一一三章 懲罰第五十二章 出擊第二十二章 殺雞駭猴第一七二章 達成第七十一章 反轉第二三四章 家宴第一四三章 規矩(求訂閱,求月票)第八十四章 機牀第二一零章 活捉與貿易第一一四章 計劃第八十六章 秋闈第五十七章 軟禁(Libra~汐牧羊人盟主加更)第三十二章 金礦與中繼點第七十章 工匠第一七零章 異人(搖搖搖頭盟主打賞加更七)第八十一章 紛擾(八千字大章求訂閱)第四章 悲與喜第九十一章 專利第二一二章 征服者第一四三章 風向(紫軒煜塵盟主加更2)第一零五章 盟友第一一七章 報復(祝大家新年快樂)第四十三章 目的第二二五章 下西洋計劃第十三章 人心第四十七章 繞行第一五五章 一邊倒第一零八章 一國兩制第十五章 太子又死了第四十五章 打秋風第一一四章 計劃第二章 勳爵第一二九章 陳誠(求訂閱,求月票)第四十七章 遭遇第二十八章 對比第二十五章 星城第二零四章 船(兩章合一大章節)第一零八章 國家與民族第五十八章 壓力第七十七章 問言第九十九章 初入第九十八章 目標第一章 四權分立第三十八章 有客東來第七十七章 問言第一四八章 小題大做第九十七章 激動第二一四章 班師回朝第四十六章 教孫第一零八章 一國兩制第二十三章 發明帶來的欣喜第二十一章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