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人心

明黃的謹身殿屋頂。一個身材瘦長,眉骨高聳,相貌冷峻,有鷹視狼顧之相的青年,此時卻正吊兒郎當地躺在大殿的屋頂翹着二郎腿。

謹身殿殿名爲帝王提醒加強自身修養之意,乃是皇宮前三殿之一。

是皇帝上朝更換朝服,冊立皇后、皇太子之處。皇帝生日,節日也在此殿受賀。

如此國之重地,這個青年卻沒有半點畏懼,反而直接躺在房頂上,在這個皇宮內,也就只有太孫朱瞻基纔敢這麼幹了。

宮殿下方圍了一圈錦衣衛和太監,他們不敢喧譁,只敢在前後兩處安排了多人,防止殿下一時失足跌落下來。

餘先急的快要哭了,壓着聲音勸道:“殿下,快下來吧,一會兒皇上知道了,又要打奴才板子了。”

“不是爲了故意讓皇上看到,我還不上來呢。不過今天真他娘冷啊!”朱瞻基理也不理,只是隔着華蓋殿,看着奉天殿那邊的動靜。

他敢爬到謹身殿屋頂,卻無論如何也不敢爬到奉天殿屋頂。爬上謹身殿屋頂,最多被朱棣罵兩句胡鬧,要是敢上奉天殿屋頂,哪怕他是最受寵的皇太孫,也要挨板子了。

時值寒冬臘月,不能說滴水成冰,但是宮中的小河上面也已結冰了,躺在屋頂的感覺還真的有點不好受。

遠處的鼓樓傳來了報時的鼓點,已經午時了。不過又過了一會兒,纔看到皇帝的儀仗旗從奉天殿那邊過來。

今日大朝,終於將明年二月北伐的工作都安排了下去。事情理順了,朱棣的精神都輕泛了許多。

шшш¸тт kΛn¸C○

剛下朝,卻聽到了都知監太監李謙小聲稟報:“皇上,太孫又上房了……”

“這小猴子……這次又是爲了什麼事?”

九月間,爲了放自己的老師解縉出獄,朱瞻基上了一次房頂,當時可沒把宮中的太監們嚇死。

宮中大殿規格都有定製,大部分大殿高度都在十米以上。普通人就是用梯子,爬上去也膽戰心驚,但是太孫什麼也不用,幾步一跨,就到房頂上了。

當時把朱棣也嚇了一跳,爲了哄他趕緊下來,答應了將解縉放出來。

“奴才不知……”

“去看看。”

看到朱棣走了過來,自己也不躺那裡了,站起來活動了一下身子,溜滑梯一樣從房頂溜到了屋檐處。

下面的人無不看的膽戰心驚,即使屋檐處,距離地面也有近兩丈高。這裡地面都是青磚,青石爲基。

要是摔下來,輕則傷筋動骨,重則連命都沒有了。

玄真和一清子兩人飛掠到了屋檐下,做足了準備,哪怕被砸死,也比太孫有個好歹要強。

但是朱瞻基卻一點不怕,快到屋檐處的時候,雙腳由直變橫,來回輕搓了兩下,就在屋檐處站穩了身子。

朱棣一口氣差點沒有喘過來,大聲斥道:“荒唐。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你乃大明未來之國君,豈可輕涉險地。”

朱瞻基朗聲笑道:“爺爺,我自然是有把握的,豈會因這點事就傷着自個。”

老朱家其實是很講人情味的,不是正式場合,很少用朕啊,孤啊,跟普通家族一樣,經常就是爺爺,孫兒地稱呼。

“爲何又上房頂?這次你沒有老師要救吧?”

“孫兒豈會因私廢公,上次不過是看解師被冤枉,才相助一把而已。都讓開……”

下面的的人更緊張了,上次朱瞻基就是一下子從房子上面跳下來,把朱棣嚇了個夠嗆。

結果朱瞻基沒有事,也沒有受罰,卻把朱瞻基的貼身太監餘先給打了二十大板。

不過有了上一次的經驗,朱棣也不會像上次那麼擔心,他擺了一下手,下面的人立刻讓出了一大片空地。

朱瞻基從上面一躍而下,落地之時身子微弓,向前翻騰了一圈,就站穩在了地面上。

雖然是第二次看他這麼輕鬆就跳了下來,但是大多數護衛們依舊驚的目瞪口呆。

着可是真正的飛檐走壁啊!

拍了拍身上的土,朱瞻基若無其事來到了朱棣的面前,陪着笑說道:“爺爺,北征大計確定好了嗎?”

朱棣看他無事,哼了一聲轉身就走,臨走指了一下餘先吩咐:“督管太孫不力,打十大板。”

餘先心底委屈不已,卻不敢有任何不滿。上次二十大板,這次變成了十大板,懲罰輕了呢!

是不是下次就變成五大板了……呸,呸,大吉大利,太孫下次不再上房了最好。

朱瞻基對着餘先擠了一下眼,陪笑着跟在了朱棣的身後。“爺爺,大軍出發在即,我的兩百幼軍已整裝待發,隨時效命。”

朱棣頭也不回說道:“我已命你父王監國,你就在京城輔佐你父王吧!”

朱瞻基有些傻眼了,謅媚說道:“爺爺上次看了幼軍表演,不是答應了讓他們充當斥候嗎?”

朱棣哼了一聲說道:“你這一軍統帥都視軍機爲兒戲,如何取信與人。”

朱瞻基明白了過來,這是故意在敲打自己了。所以此時他也不再糾纏這個話題,自言自語說道:“據聞寧波府來了一批洋人,體臭多毛,剛好能去見見世面。”

朱棣知道這個孫子故意在逗自己,這皇宮裡,自從皇后去後,也就只有自己能壓住這個小猴子。

上次北征他還太小,沒有帶他去,回來就鬧騰了許久。如今他已十六歲了,可以帶他去戰場上見識一番了。

孫兒肖己,不怕戰場,反而躍躍欲試,其實是讓朱棣很滿意的。

進入了謹身殿,朱瞻基幫朱棣倒了一杯茶水,這才坐到了他的下手位。

朱棣盯着他看了半晌,越看越覺得像年輕時候的自己,心裡一點不滿也消散一空。

“說說看,今天上房又是爲了什麼?說不出個一二,我說不得也要拿板子打你了。”

朱瞻基靠在椅背裡笑道:“孫兒怎會拿上房來威脅爺爺,只是偶有所想,有了解決皇宮遭受雷劈,火災的想法。所以上房去查看一二。”

歷代以來,因爲皇宮建築龐大,大殿地勢較高,每遇電閃雷鳴,往往就是遭受雷劈的主要對象。

其實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很簡單,那就是安裝避雷針。

只是這個時代的人沒有這個概念,更不敢跟天鬥,所以一直都是被動承受。

朱棣驚訝問道:“此事當真?”

朱瞻基笑道:“孫兒豈能拿此事玩笑,永福宮被燒,孫兒就一直在想此事。昨日查閱各地雷擊傷人事件卻被孫兒發現一個規律。”

朱棣有些好奇了。“什麼規律?”

“雷電不僅能直接傷人,也能通過物體傷人。木頭磚瓦不能導雷,往往會被炸開,但是遇到金屬物品,卻往往消散於無形。”

朱棣從來沒有想過這裡面的環節,忍不住問道:“那你有何所得?”

“既然有些東西能導雷,有些不能,那我們何不將能導雷的物體裝在不能導雷的東西上。比如這皇宮大殿,只要在房頂上裝一個導雷的鐵條。就能把雷引入地下。”

朱棣只覺得匪夷所思。“雷也能爲人所控!”

朱瞻基笑道:“反正花不了多少費用,就讓孫兒試一下。如果管用,今後我大明皇宮就不會再受雷電之擾。”

“若是有用,那些寺廟,道觀的高塔,以後也可免受雷電之擾。”

朱瞻基撇了撇嘴,沒有說話。這個時代的人對神神道道的東西癡迷甚深,可不是他一個人隨隨便便就能扭轉過來的。

思想的改造更難於對國家的改造。

哪怕是六百年後,宗教對世界的影響依舊大的驚人,更別說現在了。

太監們端着午飯進了大廳,朱瞻基一邊吃飯,一邊跟朱棣講着他查的各地雷擊事件,把這些當故事講,讓朱棣也聽的津津有味。

陪着朱棣吃完了午餐,現在是寒冬臘月,天短夜長,所以朱棣也不午休。

朱瞻基陪着他又聊了一會兒北征之事,權當給他解悶,等他要去西宮處理國事了,這才告辭離開。

作爲他在這個世界最大的依靠,朱瞻基以前對徐皇后親近,徐皇后在永樂五年去世以後,朱瞻基就把主要精力放在了跟朱棣相處上。

徐皇后去世,朱棣消沉了很長一段時間,每天都是朱瞻基陪着他進餐,這也就養成了一個習慣。

不管再忙,只要兩人都在宮中,就必定會在一起進餐。

哪怕朱棣宴請大臣,宴請外賓,朱瞻基也一起作陪。

習慣的力量是強大的,現在哪怕朱高煦鬧騰的再厲害,也比不上朱瞻基在朱棣心目中的地位。

就連他的便宜父親太子朱高熾,時常還要靠他來維護跟朱棣之間的關係。

不過朱瞻基知道自己現在接觸大臣的實際還不成熟,所以除了勳貴,外戚,太監,這些人可以隨便接觸,外臣絕對不能接觸。

像他的老師解縉爲什麼被關進錦衣衛,還不是因爲擔任外臣期間,來京城彙報工作。朱棣當時第一次北伐,不在應天,解縉就跟監國的朱高熾彙報了工作。

雖然是太子,雖然是監國,但皇帝的權力是絕對不允許觸動的,哪怕你是繼承人。

就因爲這點小事,朱高熾被斥責了一番,解縉被關進大牢。

要不是朱瞻基念着老師的情分搭救,就要被紀綱塞進雪堆凍死了。

所以,他一直以爺孫情分跟朱棣相處,讓爺孫情大於皇帝和太孫情,有時候哪怕故意惹他生氣,事後他也會感到溫暖。

周遊在現代就善於操控人心,只需要略施小計,來到古代同樣能混的風生水起。

第五章 書呆子 (求推薦票)第一零三章 幼軍擴招第五十八章 東洲計劃第五十七章 耀武揚威第五十四章 勝利第一九七章 層次境界第一八九章 出現第五十四章 戰略與戰術第十二章 第一次下西洋第一六四章 凱旋第二二一章 銀行與試探第一一八章 納吉(還有嗎……)第十九章 名與器第一五零章 大移民第二二二章 心態與進京第三十三章 兩種待遇第一四七章 交心第一四三章 風向(紫軒煜塵盟主加更2)第二零六章 火燒大阪第三十七章 機遇第八十八章 發現第一三七章 禪位第四十章 遠行第一四一章 緣由(紫軒煜塵盟主加更1)第二一零章 活捉與貿易第十一章 朝議(上)第十二章 朝議 (下)第一二八章 西域使團第一九八章 火第五十九章 代理人第六十章 佈局第三章 克太子第六十二章 抓捕第一零五章 盟友第四十一章 緊迫第四十九章 大勢第一一五章 戰第一七九章 對手第一三零章 經濟控制(搖搖搖頭盟主加更第二更)第十三章 震撼第一三六章 大善第八十八章 發現第五十八章 壓力第一四一章 拉攏一批(求訂閱,求月票)第二零四章 船(兩章合一大章節)第一三零章 經濟控制(搖搖搖頭盟主加更第二更)第一四零章 金錢與軍權第二十三章 安排與送行第三十九章 銘記歷史第四十八章 活動第六十三章 選妃第六十七章 結盟第四十二章 試探的本意第一四三章 風向(紫軒煜塵盟主加更2)第一三三章 閒聊(搖搖搖頭盟主加更第三更)第三十章 勝利的威懾第七十九章 認錯第一二二章 春闈第一八六章 娶親第一二八章 西域使團第二十二章 地球儀第九章 旅途第一四二章 國事家事第一六零章 對馬島第四十八章 異心第二章 小露一手第二十九章 不同的路第一九零章 父子之爭第一三零章 靜與動第三十九章 德里蘇丹國第四十四章 壓力第八章 控制手段 解開心結第一四三章 規矩(求訂閱,求月票)第四十三章 目的第八十二章 目光第二十五章 階級論第八十八章 發現第二十九章 投靠第一二二章 春闈第八十三章 交易第六十章 返回北平第五章 隔閡第一七三章 糧食第一四五章 安排第九章 旅途第二十章 錦衣衛第二二六章 籌備與立威第一二九章 歸天第一一二章 捱揍第二十五章 階級論第一四三章 規矩(求訂閱,求月票)第五十六章 銅山第十二章 朝議 (下)第五章 書呆子 (求推薦票)第一四八章 小題大做第一三四章 寧波第一三五章 接連震撼第一三九章 東南不同第一零五章 盟友第二二九章 分婆娘
第五章 書呆子 (求推薦票)第一零三章 幼軍擴招第五十八章 東洲計劃第五十七章 耀武揚威第五十四章 勝利第一九七章 層次境界第一八九章 出現第五十四章 戰略與戰術第十二章 第一次下西洋第一六四章 凱旋第二二一章 銀行與試探第一一八章 納吉(還有嗎……)第十九章 名與器第一五零章 大移民第二二二章 心態與進京第三十三章 兩種待遇第一四七章 交心第一四三章 風向(紫軒煜塵盟主加更2)第二零六章 火燒大阪第三十七章 機遇第八十八章 發現第一三七章 禪位第四十章 遠行第一四一章 緣由(紫軒煜塵盟主加更1)第二一零章 活捉與貿易第十一章 朝議(上)第十二章 朝議 (下)第一二八章 西域使團第一九八章 火第五十九章 代理人第六十章 佈局第三章 克太子第六十二章 抓捕第一零五章 盟友第四十一章 緊迫第四十九章 大勢第一一五章 戰第一七九章 對手第一三零章 經濟控制(搖搖搖頭盟主加更第二更)第十三章 震撼第一三六章 大善第八十八章 發現第五十八章 壓力第一四一章 拉攏一批(求訂閱,求月票)第二零四章 船(兩章合一大章節)第一三零章 經濟控制(搖搖搖頭盟主加更第二更)第一四零章 金錢與軍權第二十三章 安排與送行第三十九章 銘記歷史第四十八章 活動第六十三章 選妃第六十七章 結盟第四十二章 試探的本意第一四三章 風向(紫軒煜塵盟主加更2)第一三三章 閒聊(搖搖搖頭盟主加更第三更)第三十章 勝利的威懾第七十九章 認錯第一二二章 春闈第一八六章 娶親第一二八章 西域使團第二十二章 地球儀第九章 旅途第一四二章 國事家事第一六零章 對馬島第四十八章 異心第二章 小露一手第二十九章 不同的路第一九零章 父子之爭第一三零章 靜與動第三十九章 德里蘇丹國第四十四章 壓力第八章 控制手段 解開心結第一四三章 規矩(求訂閱,求月票)第四十三章 目的第八十二章 目光第二十五章 階級論第八十八章 發現第二十九章 投靠第一二二章 春闈第八十三章 交易第六十章 返回北平第五章 隔閡第一七三章 糧食第一四五章 安排第九章 旅途第二十章 錦衣衛第二二六章 籌備與立威第一二九章 歸天第一一二章 捱揍第二十五章 階級論第一四三章 規矩(求訂閱,求月票)第五十六章 銅山第十二章 朝議 (下)第五章 書呆子 (求推薦票)第一四八章 小題大做第一三四章 寧波第一三五章 接連震撼第一三九章 東南不同第一零五章 盟友第二二九章 分婆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