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爵位

bookmark

如果不是因爲在克里特島接到外交部的任務,蒙特絕對不會冒險進入神聖羅馬王國的腹地。

而且在此之前,大明帝國也有這方面的規定,嚴禁萬噸貨輪進入歐羅巴內河。

因爲這不僅僅是貿易的壟斷問題,更有技術封鎖的原因。

歐洲目前最大的貨船才五百噸,而大明已經可以製造萬噸巨輪。

當大明的萬噸巨輪已經能夠抵禦大西洋的風浪的時候,他們還在解決幾百噸的貨船進入大西洋後就會被風浪解體的威脅。

大明的海船最多有十二根主桅杆,而他們直到近年,才從單桅杆向多桅杆過渡。

蒸汽機的出現,徹底打亂了歐洲人船隻的發展節奏,他們學着大明將蒸汽機搬到了船隻上面,但是因爲聯動結構的落後,他們的船隻依舊解決不了航速過慢的問題。

在大明的船隻已經發展到蒸汽輪機,螺旋槳的時候,他們依舊還解決不了滾輪的吃水問題。

歐洲相對大明的落後,是全方位的斷代,所以爲了保持這種領先,先進的大明艦船,基本上不允許進入歐洲腹地。

蒙特在米蘭接到了無數的邀請,漢薩同盟的不少商人甚至願意加價兩成,只要蒙特願意把貨物直接送到科隆去。

蒙特在“猶豫”了十天之後,終於抵抗不了這種暴利的誘惑,願意冒險前往科隆。

在直布羅陀,他跟直布羅陀的艦隊總兵楊致和,還有外交部的人員進行了一番長談,確定下來進入歐洲腹地之後的所有步驟,才外鬆內緊地繞過了法國,從鹿特丹進入了萊茵河。

而船上的水手,不僅增加了許多,除了一些苦力,大部分普通水手也換成了直布羅陀的海軍士兵。

楊致和是東洲海軍總督楊道的長子,今年四十三歲。

楊道是如今整個大明權力最大的將領之一,身爲海軍副總督的他,管轄着超過二十萬帝國海軍和整個東洲的防護。

因爲東洲是大明皇室嫡系封地,而楊道得到了陛下的授權,掌管陛下御賜金鞭,上打皇子,下打百官,所以在權勢上來說,整個帝國幾乎無人能與之相比。

楊致和出身顯赫,卻並不嬌縱,在大明進學期間,屢次斬獲學業頭名。畢業之後,直接進入了海軍第一艦隊,成爲陛下海軍親衛統領。

正統二十五年到正統三十三年,朱瞻基屢次下南洋,赴南洲,西洲,東洲,楊致和在隨駕的過程中,行止規範,不曾出過半點差錯,深得朱瞻基喜愛。

正統三十四年,其母解禎芳在東洲總督府病逝,朱瞻基特賜楊致和丁憂,讓他在東洲陪了老父楊道一年。

正統三十五年,三十八歲的楊致和被朱瞻基擢升爲直布羅陀總兵,與督管東洲的其父楊道一起,封鎖大西洋。

父子同時分別領兵,並且互爲臂助,這在整個大明,也是獨一份,由此可見朱瞻基對他們父子的恩寵。

再加上目前大明的議長是楊致和的親舅舅解禎期,楊家的威勢,沒有幾個勳貴世家能比。

身爲直布羅陀總兵官,楊致和很清楚自己身上的職責。

克里特島的總兵官,職責是爲了大明拓展商業貿易,利用商業影響歐洲各國的發展。

而直布羅陀總兵官,則是利用武力遏制歐洲各國的海軍發展。

這些年來,歐洲的發展受到了大明的直接影響,一切看起來都很順利。

但是楊致和早就發現了其中的危險兆頭。

歐洲的發展是不均衡的,南歐的經濟受益於地中海的貿易,這些年來發展迅速,但是北歐的經濟卻舉步維艱。

北歐的礦產資源豐富,但是他們的礦產資源被大明利用貿易剝削,能夠發揮的經濟帶動作用,並沒有顯現出來。

北歐的百姓生活困苦,一直不平於這種被剝削,所以近些年來,漢莎聯盟的發展十分迅速。

而且,歐洲的北方人口衆多,他們的野蠻性格造成了武力要比南方更強。

特別是當火槍在歐洲出現以後,北歐人的武力越發強盛,但是在經濟上,他們受制於南方。

這種不平等造成了北歐對於大明人,有一種天然的敵對。

如今歐洲組成的聯軍,主要就是以北部的歐洲人爲主。他們聯合起來,跟大明作對,目的不是爲了跟大明爭雄,只是爲了掠取更多的資源。

歐洲實在太窮了,他們在大明的經濟掠奪式的貿易過程當中,現在根本沒有什麼能讓大明感興趣的。

他們的人如果不賣苦力,賣命才能換取一些酬勞,大部分普通百姓衣食都沒有着落。

所以他們不怕死,英勇善戰,在有了火槍之後,成爲了不少陰謀家手裡的棋子。

楊致和這些年一直在大力培養代理人,除了美第奇家族,他一直不遺餘力地拉攏各國權貴。

英,法,包括葡萄牙,教宗國這些國家裡面,許多人都成爲大明的暗探,但是在北方,由於距離太遠,真正的貴族很難被拉攏,他們對大明人有一種天然的防備。

即便有一些細作,他們的地位也很低,很難直接影響到各成員國的上層。

如今蒙特願意爲大明效力,楊致和是很開心的,他發覺自己過去走進了一個誤區。

他一直想要通過當地人來當細作,但是這些人對大明朝並沒有忠誠,所以成效不大。

但是像蒙特這樣已經歸化大明的這些歐洲人,因爲對大明的忠誠,他們能夠發揮的作用更大。

就像蒙特,他是著名的大商人,在歐洲社會地位並不低。甚至因爲他手裡的商品,更被歐洲的一些領主重視。

讓他出面,可以發揮的作用更大。

蒙特拿出了大筆的“賄賂”,費盡心思,終於得到了他的許可,能夠將商船直接開進歐洲大陸。

這樣的時候,他要在船上安排一批士兵保護商船,也是理所應當的。

當然,這只是那些歐洲人的見聞,實際上,商船上的百分之八十的水手,現在都是海軍士兵。

若是有人想要通過奪取這艘商船,獲取大明造船的秘密,駐紮在直布羅陀的軍隊,絕對不介意在歐洲掀起一片殺戮。

當蒙特抵達科隆這個漢莎聯盟中最繁華的城市,對大明士兵來說,這座歐洲最大的城市還不如一座普通的大明州府大小。

不到五萬人的城市,甚至比不上大明的一些縣城大小。

在大明已經逐漸工業化的時代,依舊依靠手工的歐洲城市更是無法跟大明相比。

在大明,幾乎大部分縣城都已經有了水泥廠,馬車廠,蒸汽機廠,各種農機廠。

但是歐洲只有少部分城市,依託資源,建立起來不大的鋼鐵廠和蒸汽機場。

科隆這個城市,唯一讓人感覺到他的繁華的,就只有城外的那個貿易市場。

十二世紀時,科隆內城的規模就已經奠定。半圓形的城垣總長六公里,開有十二座城門。

科隆有居民四萬五千人,是神聖羅馬王國首屈一指的大城,人口已經超過當時的巴黎和倫敦。

科隆的興盛得益於優越的地理位置,它地處南北水路和東西大道的要衝,又是朝聖要道。

舟楫車馬都從這裡經過,八方貨物也在這裡集散。

因爲漢薩同盟的興起,科隆還有一個特權,即所有途經科隆的貨物,都必須首先在該市展銷三天,才能繼續轉運。

這對於科隆的商業,無疑是一大促進。隨着經濟勢力的增強,科隆的富商和手工業行會在十四世紀初奪回了城市管理權,大主教逃往波恩,不再是科隆的統治者。

科隆成爲自由市和漢薩同盟的重要城邦。

不過,這些年來,因爲歐洲的經濟中心在南方,米蘭和羅馬的發展逐漸超過了科隆,就連熱內亞的人口已經超過了科隆。

但是,對佔據了歐洲大部分國土的神聖羅馬王國來說,科隆的重要性依舊不是其他城市能夠相比的。

蒙特父子乘坐着伯爵轎車,在接受了議會承徽的熱情歡迎之後,來到了位於城東議會大樓。

在這裡,他們見到了科隆城的議員們,還有漢莎聯盟的代表們。

漢薩同盟是北歐沿海各商業城市和同業公會爲維持自身貿易壟斷而結成的經濟同盟。

十三世紀逐漸形成,十四世紀達到興盛,加盟城市最多達到一百六十個。

在十四世紀中後期,他們成立以呂貝克城爲首的領導機構,有漢堡、科隆、不來梅等大城市的富商、貴族參加。

他們擁有自己的武裝和金庫。九十年前年戰勝丹麥後,訂立《斯特拉爾鬆德條約》。

同盟壟斷波羅的海地區貿易,並在西起倫敦,東至諾夫哥羅德的沿海地區建立商站。

近年以來,這個同盟已經發展成爲了以德意志人爲主體的商業聯盟,他們雖然在經濟上比不上南方,但是軍事實力猶有過之。

之所以形成這樣的局面,不得不提的就是神聖羅馬王國特殊架構。

神聖羅馬王國在十世紀的時候由東法蘭克王國蛻變而來,他們以古羅馬帝國的真正繼承人自居,處心積慮完成其理想中的領域——包括一切基督教國家在內的龐大帝國。

原則上,他們支持羅馬教皇,實際上,從成立的那天開始,教皇與皇帝間明爭暗鬥一直持續了幾百年。

因爲這種鬥爭,除了初期帝國皇帝還擁有一些權力,到後來,皇帝的權力幾乎消失殆盡。

特別是十三世紀大空位時期以後,皇帝只有名譽上的領導權,他實際能管理的區域,只有自己的封地。

皇帝無實權,帝國組織鬆散而龐大,皇帝之下的諸侯、主教區、騎士團體及自治城市各自爲政,理論上連繫各成員共同輔助皇帝的公會,事實上淪爲各方爭取特權之場所。

如今的皇帝腓特烈三世在西曆1452年在羅馬由教皇尼古拉五世加冕爲神聖羅馬帝國皇帝。

可是他能做主的區域,只有一個奧地利。

如今的歐洲,就相當於是個諸侯割據的大戰場。所有的地方勢力之間今天打,明天聯合,一直沒有一個能真正服衆的王室。

也是因爲這個原因,大明一直不明白他們是如何聯絡起來,組成了聯軍,還能向東擴張,去跟唐賽兒打仗的。

如果不能知道這裡面的內情,就不能有效分化他們,徹底解除他們的威脅。

大明不是怕直接開戰,只是開戰太不划算。耗費無數的人力,武力,供應幾千公里的補給線,耗費的成本太大,但是打贏了以後,能收穫的利益太少。

所以朱瞻基提不起興致跟他們打仗,這完全是拿玉石跟對方的瓦塊來碰。

在歐洲沒有美洲的資源供應的時候,他們實在窮的讓人提不起來興致。

而且,打下來之後又能怎麼樣?派大明人來管理,來收稅嗎?那豈不是讓大明陷入人民的戰爭!

所以,朱瞻基更想直接分化他們,然後通過經濟剝削,讓他們的人們一直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窮困的生活會讓他們的人口發展不起來,而越發強盛的大明,漢人會越來越多,最終讓他們變成侷限在歐洲的少數民衆。

而他們,也將成爲大明廉價的勞力,就像朝鮮和東瀛一樣。

在議會大樓裡,蒙特帶着自己的大兒子,還有僞裝成下屬的大明通政司,外交部的工作人員與對方進行貿易方面的談判。

但是在科隆城裡面,駕駛着汽車到處遊蕩的蒙正,成爲了全城的焦點。

汽車這個新玩意,在大明的數量都不多,在歐洲,也就幾個總督,總兵,纔在兩年前裝備上這個裝比的玩意。

絕大多數的歐洲人,即便是聽說過汽車這個玩意,也沒有見過。對北方的百姓來說,能夠自己跑,不用馬匹的汽車,恐怕連上帝都造不出來。

他的車後一直跟着一大幫孩子,每到一個地方,都能吸引無數的目光。而蒙正英俊的外表,走到哪裡,都能吸引一大幫女人拋來媚眼。

蒙正現在扮演的就是一個紈絝子弟,一個有錢的二世祖。看到那些符合自己審美的女人,他也絲毫不吝嗇自己的笑容,露出一個迷人的笑容。

看到那些女人,女孩子爲此害羞不已,他就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可惜的是,他只懂拉丁語,不懂這裡的語言,如果能懂,他毫不懷疑自己今天豔遇不斷。

他喜歡這種生活,不僅能有公款供他瀟灑,而且這裡面的驚險刺激,也讓他爲之陶醉。

他已經決定,從明天開始,就在這裡交幾個貴族朋友,然後開始學習除了拉丁語之外的各種語言。

像他這樣的人在大明太多了,根本難以出頭,但是他在歐洲,卻能輕易地出人頭地。

他已經想好了,除了吃喝玩樂,他還要在歐洲推廣足球。沒有什麼遊戲,能像足球一樣展現屬於大明的運動。

而這種不需要語言的運動,能讓他很快在歐洲傳出屬於自己的名氣。

今天的會談非常順利,蒙特這一趟賺取的利潤雖然大半都要上繳,但是依舊比他來時預測的利潤要高了許多。

只等過幾日這些貨物出手,就能給他帶來大筆的利潤。

更讓他欣喜的是,這一次跟外交部和通政司有了密切的關係,又跟漢薩同盟建立了業務往來,今後他一定能成爲大明最耀眼的商人之一。

“今後的一些時日,你在科隆就是以交際爲主,我們需要你以奢華的氣派吸引整個北歐的貴族的青睞,讓人人都想跟你建立緊密的關係。在跟他們的交際過程中,注意旁敲側聽如今這個白人聯盟的組成,查清楚究竟是哪些勢力在背後支持了這次的聯軍。”

聽了通政司範學的交代,蒙特問道:“我們不是已經查的差不多了,漢薩同盟,立陶宛公國,基輔公國,匈牙利都參與進來了嗎?”

範學搖了搖頭說道:“這些不過是大衆消息,如果僅僅是爲了知道這個,我們在克里特島就能探聽出來。我們需要掌握的是,究竟是誰在中間串聯,有哪些人主導,他們聯合起來的利益關聯是什麼,資金如何籌措,武器又如何付款,戰爭的獲利究竟如何分配。

只有知道這些,我們纔能有目的性地進行分化和針對,擊破對方的聯盟。所以,接下來你的任務還十分繁重,如果可能,我們還希望你能到漢堡,柏林,甚至立陶宛那裡去一趟。”

蒙特沉吟了一下說道:“我能知道帝國的目的,但是,作爲一個商人,如果我滯留歐洲不會去籌措貨物,難道不會引起懷疑嗎?”

範學笑道:“有外交部的支持,回大明裝運貨物,難道就非要你回去嗎?在我看來,只要蒙方回去就可以。你留在歐洲,混入歐洲的上層社會,而今後,你的商隊會越來越大。”

蒙方和蒙正都喜形於色,蒙方高興的是自己終於可以獨當一面,而有外交部的支持,他相信回大明採購貨物,一定能非常順利,如果能從內務府拿到一些緊俏貨物,對他們的生意大有好處。

而蒙正卻是從自己的任務方面着想,開口說道:“父親,你留在歐洲,我留在歐洲才能變得更加理所當然。你在歐洲各國之間洽談貿易,而我留在歐洲利用紈絝子弟的身份結交各國的年輕人。他們可沒有那些老狐狸精明,許多情報,都能從他們的口中套出來。”

他又望向範學說道:“範司長,除了吃喝玩樂,我想將足球運動也在歐洲推廣起來。大明的足球運動現在已經成爲了全民運動,但是歐洲沒有製造足球的技術,所以還沒有流行。如果我將足球推廣開,肯定能夠在歐洲樹立屬於我的獨特形象,這對於我在歐洲的發展,是有積極好處的。”

範學看了看幾個下屬,他們小聲商議了一番,紛紛點頭說道:“這的確可以促進蒙正在歐洲的名聲,而且從紈絝形象之外,增加他的魅力。”

範學道:“那好,將這項計劃也列入你的任務之中。你想好從哪裡開始發展了嗎?”

蒙正點了點頭說道:“先隨我的父親在歐洲到處走一圈,至於我如果在歐洲紮根,我認爲最合適的地方還是米蘭。那裡位於歐洲的中心,經濟還算髮達,適合當做基地。”

範學點了點頭,也認可了蒙正選擇的這個地方,但是蒙正的身份問題,卻是一個難題。

在歐洲的階層也非常分明,一個平民,即便再有錢,也很難進入貴族的世界。

如果想要讓蒙正發揮更大的作用,就必須給他安排一個貴族的身份。只有這樣,他才能更輕易地進入貴族的層次。

可惜的是,因爲蒙特的榮譽勳爵的名聲已經傳開,現在再給他安排一個其他的身份不合適。

要不然,只要說蒙特是個伯爵,自然會比現在更受歐洲貴族的青睞。

範學沉吟了一會兒說道:“如今給你父親安排一個貴族身份已經晚了,但是你卻可以。幾天之後,你就隨船隊離開,對外宣傳是,你需要回大明繼承你姑姑給你留下的一個爵位。通政司這邊,也會盡力說服陛下,爲你冊封一個爵位,所以需要你親自回大明一趟。”

蒙特如同做夢一般,一下子站起身來,抓住了範學的手臂說道:“此言當真?”

範學搖了搖頭說道:“我不敢保證!但是以我所見,陛下對情報工作非常重視,爲了配合通政司的行動,即便一個正式爵位難得,蒙正榮獲一個榮譽勳爵應該沒有問題。”

蒙特激動地顫抖不已,望着蒙正說道:“這次回大明,你要用心辦事,爲大明效力。如果真的能夠獲取陛下封爵,今後每次貿易盈利,我都會給你留下一成,作爲你在歐洲的經費。”

大明的正式爵位,只有軍功才能獲得。除此之外,就只有榮譽爵位。像那些文官,哪怕因爲勞苦功高,獲封公爵,也只是終身爵位,子孫無法繼承,更沒有封地。

此前爲了這個爵位,哪怕讓他獻出家產,獻出生命也在所不惜。

而黃挺承諾了一個低等爵位,這個爵位可以傳給蒙方。要是蒙正也能獲得一個正式爵位,那就代表他們蒙家脫離了移民的身份,變成了一個真正的大明人。

第五十章 交戰第六十二章 控制第十五章 殿下,使不得啊第九十六章 選址第十三章 態度的轉變第九十三章 格物第五十四章 勝利第四十三章 目的第五十二章 開始貿易第二十八章 紀綱第二十四章 誘之以利(大隋章德公宗師加更)第二二八章 輿論宣傳第六十五章 激動第一二四章 黃金(祝大家情人節快樂)第二章 家天下第五章 隔閡第一九七章 層次境界第二二二章 心態與進京第十七章 備戰第三十章 選擇第十八章 帝王之術第十五章 局勢與大勢第四十七章 出兵休達第一三零章 經濟控制(搖搖搖頭盟主加更第二更)第五十三章 敗逃(求推薦)第一九九章 錯第一八七章 頓悟第六十章 返回北平第十八章 驚喜第七章 呂宋第一六八章 燧發槍第九章 拜師第三十四章 探索第二三四章 家宴第二十三章 利奧納多第二十一章 聚合第五十章 交戰第九章 旅途第一五零章 臨戰(求訂閱)第三十三章 兩種待遇第五十一章 後記1第四十六章 無奈第二二二章 心態與進京第三十章 選擇第九十七章 激動第五章 碰撞第四十一章 大勝第六章 學文(求推薦票)第一九六章 無需再藏第三十二章 墳第三十章 勝利的威懾第三十五章 理想第五十五章 希望第六十二章 抓捕第四十三章 塵埃落定第二十章 誘捕(月票補加更)第十章 囚禁第二二八章 輿論宣傳第二十六章 社會穩定的基礎第一四五章 安排第五章 書呆子 (求推薦票)第一一七章 報復(祝大家新年快樂)第十八章 暗地聯絡第七章 遷都第二十八章 紀綱第十三章 人心第九十一章 城市建設第一零四章 新奇第四十一章 黃金城第三十八章 處政與安排第七十七章 科學教第一一九章 城破第九章 拜師第一二一章 紡織引發革命第九十八章 劉江抵京第十七章 備戰第七十六章 倭寇一百五十二章 勢成第三十二章 猶豫第三章 皇宮第四十四章 行軍第一五五章 一邊倒第七十六章 坦白第一九四章 後院穩定第八十二章 目光第二二零章 新氣象第二十一章 各有打算第六十章 佈局第九十七章 激動第一一五章 戰第一九五章 再上征途第二零六章 火燒大阪第一二七章 自作第一六三章 感激第一六零章 對馬島第三章 美女與制約第三十七章 戰爭的意義第二零七章 收穫(二合一大章節)第一四四章 疫情第一四零章 數字和符號
第五十章 交戰第六十二章 控制第十五章 殿下,使不得啊第九十六章 選址第十三章 態度的轉變第九十三章 格物第五十四章 勝利第四十三章 目的第五十二章 開始貿易第二十八章 紀綱第二十四章 誘之以利(大隋章德公宗師加更)第二二八章 輿論宣傳第六十五章 激動第一二四章 黃金(祝大家情人節快樂)第二章 家天下第五章 隔閡第一九七章 層次境界第二二二章 心態與進京第十七章 備戰第三十章 選擇第十八章 帝王之術第十五章 局勢與大勢第四十七章 出兵休達第一三零章 經濟控制(搖搖搖頭盟主加更第二更)第五十三章 敗逃(求推薦)第一九九章 錯第一八七章 頓悟第六十章 返回北平第十八章 驚喜第七章 呂宋第一六八章 燧發槍第九章 拜師第三十四章 探索第二三四章 家宴第二十三章 利奧納多第二十一章 聚合第五十章 交戰第九章 旅途第一五零章 臨戰(求訂閱)第三十三章 兩種待遇第五十一章 後記1第四十六章 無奈第二二二章 心態與進京第三十章 選擇第九十七章 激動第五章 碰撞第四十一章 大勝第六章 學文(求推薦票)第一九六章 無需再藏第三十二章 墳第三十章 勝利的威懾第三十五章 理想第五十五章 希望第六十二章 抓捕第四十三章 塵埃落定第二十章 誘捕(月票補加更)第十章 囚禁第二二八章 輿論宣傳第二十六章 社會穩定的基礎第一四五章 安排第五章 書呆子 (求推薦票)第一一七章 報復(祝大家新年快樂)第十八章 暗地聯絡第七章 遷都第二十八章 紀綱第十三章 人心第九十一章 城市建設第一零四章 新奇第四十一章 黃金城第三十八章 處政與安排第七十七章 科學教第一一九章 城破第九章 拜師第一二一章 紡織引發革命第九十八章 劉江抵京第十七章 備戰第七十六章 倭寇一百五十二章 勢成第三十二章 猶豫第三章 皇宮第四十四章 行軍第一五五章 一邊倒第七十六章 坦白第一九四章 後院穩定第八十二章 目光第二二零章 新氣象第二十一章 各有打算第六十章 佈局第九十七章 激動第一一五章 戰第一九五章 再上征途第二零六章 火燒大阪第一二七章 自作第一六三章 感激第一六零章 對馬島第三章 美女與制約第三十七章 戰爭的意義第二零七章 收穫(二合一大章節)第一四四章 疫情第一四零章 數字和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