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機牀

bookmark

下馬橋農莊可謂是距離皇宮最近的農莊,沒有之一。出了西華門,間隔不遠就是內城出城的朝陽門,向北是朱元璋的明孝陵,向東就是緊靠皇城的下馬橋農莊。

因爲明皇宮就在城市的東南角,所以去朱瞻基的農莊,比進城還要近的多。

正在農莊一點點填補海軍構架的朱瞻基聞聽朱棣要來,立即讓四百軍士掃地灑水,迎接聖駕。

內監諸官無人不知朱瞻基的受寵,對朱瞻基這個太孫也是格外巴結。不等朱瞻基詢問,他們就把朱棣爲何要來下馬橋的原因說的一清二楚。

對於朱棣的心思,朱瞻基自認還是摸的比較清楚的。這件事的確觸及到了他的神經,哪怕這場奪嫡大戰是他故意佈置的,但是,他一定要把這種鬥爭控制在一個比較容易把控的境界。

但是,這一次的行動,有些越線了。

將漢王這件事用登聞鼓的形勢捅出來,逼得他不得不做出一個選擇,這對於霸道慣了朱棣來說,是一次羞辱。

不過,朱瞻基也相當肯定,朱棣在沒有抓到直接的把柄之前,絕對不會對他發脾氣。

因爲朱棣是驕傲的,他就是要懲罰自己嗎,也會拿出證據,讓自己心悅誠服地認錯。

至於爲什麼確定是自己,其實很簡單,因爲只有自己有這個想法,是既得利益者,也只有自己有這個能力。

趙王朱高燧最近一段時間迷上了做生意,已經連續派了兩批王府屬臣進京。一支在新江口造船廠下了四艘海輪的鉅額訂單,一支則奔赴江浙各地,到處採購各種在朝鮮和東瀛暢銷的貨物。

朱瞻基幾年賺了幾百萬兩白銀徹底刺激到了他,他已經把精力和興趣放在了賺錢上。

至於他的父王,太子朱高熾,從小到大,他身上的標籤就是儒家的那一套仁孝。雖然他明知道朱高煦想要跟他競爭皇位,但是對朱高煦,他依舊當真正的手足來對待。

哪怕就是他的內心裡不願意這麼做,但是他這個人設已經固定了幾十年了,根本不可能改變。

去掉朱高熾和朱高燧,那麼有理由對朱高煦動手的,也就只剩下了一個朱瞻基。

而且,現在朱瞻基有了錦衣衛當幫手,有紀綱這個陰謀之王輔佐,想要讓朱高煦難堪,再容易不過。

所以,朱棣這次過來,不是爲了閱兵。這支幼軍再精悍,一個皇帝也不可能剛滿一年,又來檢閱。

他也不是爲了處罰朱瞻基,如果真的想要懲罰朱瞻基,直接在皇宮行使家法就夠了,絕不會這樣興師動衆地給朱瞻基這個孫子沒臉。

所以,他的出現只有一個可能,那就是警告朱瞻基,讓他不要做的太過分了。

想清楚了這些環節,朱瞻基也就沒有了絲毫的擔心,靜候朱棣的到來。

皇宮距離農莊太近,提前通知的太監們抵達還不到一個時辰,剛把爲大軍準備的鍋竈壘起來,朱棣的儀仗就抵達了農莊。

既然是來檢閱幼軍,不管朱棣和朱瞻基在不在乎,朱棣還是親自出題,測試了一番幼軍的地理測試能力,這才滿意地宣佈嘉賞。

天氣已經入冬。這個時候的農莊也沒有什麼看頭,朱瞻基乾脆就把朱棣引到了自己的倉庫裡,順便向他介紹一下自己的“科技發明”。

只要他的利用價值比朱高煦大,哪怕朱棣就是找到了證據,他也不會因此懲罰自己。

朱棣也一直在猶豫,他雖然猜到了這件事的背後是朱瞻基在搞鬼。但是如果爲了一個兒子,責罰孫子,卻又沒有實質性的懲罰,只會讓兩人的關係更糟糕。

所以,他也一直在考慮,該用一種什麼樣的方式來警告這個孫子。

從小到大,朱棣對這個孫子是越看越喜歡,重文卻不崇儒,重武卻不以武欺人。他做事有章法,行事果決堅定,上戰場也勇猛過人。

這纔是他心目中真正的繼承人,而不是那個糊塗蟲的大兒子,和有勇無謀的二兒子。

“皇爺爺,請看這件器物,別看這個器物不起眼,但是孫兒肯定,只要這件東西研發成功,從今以後,我大明的陸上運輸能力,最少可以增加五成。”

朱棣原本並不在意,聽到朱瞻基這樣說,他纔來了一點興趣。細看這件器物,不過是內外鋼槽卡着一圈鋼珠,鋼珠的外圍,又用鐵片卡住。

這樣一來,內外鋼槽就連爲一體,可以分別轉動。

“此爲何物?有何作用?”

“此物孫兒起名叫軸承,取意軸心承動之意。固定內圈,外圈可以轉動,固定外圈,內圈可以轉動。此物可做大,用以水車轉動,可做小,用以車輪轉動。安裝軸承,不管是牛車,還是馬車,都可以多載重五成以上,還可以更省力,並且車輪損壞也會減少。”

他招了招手,候在一邊的馬迪就立即拿了一個安裝了四個軸承的滑板車過來。

朱瞻基將滑板車放在了倉庫門前,青磚鋪就的平整路面上,單腳站在上面,另一隻腳一蹬,他的人就迅速躥了出去。

朱棣和一幫內監,錦衣衛官員看的目瞪口呆,這可比人走路要快的多。

這個時候,馬致才趕着一輛牛車走了過來,牛車上面,裝滿了一袋袋的糧食。

朱瞻基從滑板上跳了下來,那個滑板依舊往前躥着。馬迪不顧儀態,小跑着追了上去,將滑板車又撿了回來。

將牛車停在了距離朱棣還有十多米遠,朱瞻基大聲說道:“方纔是速度,現在卻是承重。一般的牛車,只能裝載八石到十五石的貨物,再多,要麼牛拉不動,要麼車軸承受不了。但是,安裝了軸承的牛車,可以輕易裝載將近三十石的糧食,一頭牛也可以輕易拉動。甚至,一兩個人也可以拉動。”

朱棣大驚,親自走到牛車的旁邊,仔細看了看牛車上的稻穀,這一袋是半石,而牛車上面,裝了整整六十袋。

身爲一個馬上皇帝,再也沒有人比朱棣更清楚,這樣運輸量的提升,對於軍中後勤供應,有多麼大的影響。

如果早有此物,這次北征,根本不用調集五十萬民夫,只要一半的人數就足夠了。

少了二十多萬民夫,又能節約多少糧食啊!

“此物可能量產?”

朱瞻基搖了搖頭說道:“現在還不行,孫兒着馬所副正在進行工藝改進,希望以後能大批量生產。皇爺爺請跟我來……”

重新回到了倉庫裡面,朱瞻基帶着朱棣來到了一臺簡易的驚人的車牀前面。

說是車牀,其實是有些誇張了,這就是五根打磨的方鐵,兩頭被固定在一個框架上。

中間的三根呈品字形,固定着一個夾具,夾具的中間,是一個空心的通槽,被固定了兩個軸承。

然後,就是大大小小的齒輪,一個卡一個,從最上面一直連到最下面。這將近二十個齒輪,組成了一副工業時代的另類震撼。

在最下面一個齒輪的中間,鉚上了一個反向的鐵棒,鐵棒的頂端,橫着一個稍小的鐵柱。

除了朱瞻基他們幾個人,其他人都沒能看懂這是什麼東西。

朱瞻基對着馬迪說道:“把滑輪放下,上去蹬幾圈。”

馬迪立即又興奮地坐在一個三角形的軟墊上,雙腳蹬在了齒輪上面的鐵棒,兩條腿飛快地蹬動了起來。

大齒輪帶動小齒輪,然後小齒輪又帶動大齒輪,齒輪的配比嚴格按照力能進行帶動。

雖然這種力量遠遠不如電機的力量,也不能進行復雜的加工。

但是,當夾具飛快地轉動,帶動了中間一根直木棒也飛速轉動,然後馬致才手握靠近胸前的一根擺杆,沿着五根鐵條最前面的一根,將固定住的一個刃具慢慢遞進,那根木棒立刻就被刨出了木花。

木棒遇到了高溫,慢慢的開始冒出了青煙,也散發出一股清香的松木香。

馬致才目不轉睛地盯着木棒,慢慢用力,很快就把木棒切削成了一根圓形的木棒,比任何工匠費力打磨的還要圓。

這還不算完,他又把夾具對面的另一個夾具慢慢向轉動的木棒遞進,這個夾具上面只有一根固定好的鑽頭。

這個鑽頭並不是特種鋼,目前特種鋼也沒有研發出來,只是普通的細鐵柱,前面被馬致才手工打磨成了螺旋形的鑽頭。

這種鑽頭鑽鐵是鑽不動的,但是普通的松木卻不在話下。

隨着鑽頭的遞進,木棒的旋轉,鑽頭輕易地在木棒的中間鑽出了一個細洞。鑽到還不到一米深的時候,鑽頭的長度已經到底,馬迪氣喘吁吁地停下了蹬動,馬致纔將木棒重新換了一個頭。

這個時候,不僅僅是朱棣,就連其他人也都看出這臺機器的妙用了。將此前的工序重新又走了一遍,最後,一根大約一米三長短的空心木棒就製作成功。

朱瞻基將這根木棒遞給了朱棣,笑道:“皇爺爺,你看,這像什麼?”

朱棣沒有回答,手舉這木棒,用眼睛看了一下中間的小孔。過了好一會兒,他才放下了木棒問道:“木棒易切,鐵棒難鑽啊!”

朱瞻基笑道:“我們現在已經能切木棒了,離切鐵棒還遠嗎?給孫兒最多兩年的時間,我能讓大明以後有用不完的火槍。”

第二三六章 太孫下西洋第一一六章 敵退(祝各位書友除夕快樂)第十四章 逃兵(求推薦票)第二十八章 對比第二十三章 我們的世界第二章 處政第三十五章 真相大白第一七三章 糧食第一章 大明之大第一三八章 推讓第二章 家天下第一三二章 鍊鋼之難第一六二章 變天第二三四章 家宴第五十五章 區別對待第一四九章 登基第二十一章 聚合第五十章 老人第十五章 斬殺第一八一章 一觸即發第一五零章 臨戰(求訂閱)第一零五章 盟友第六十一章 問計第一六九章 態度第一零四章 新奇第一二二章 春闈第一七七章 躲藏第一二四章 迎接(第十更求訂閱)第五十一章 絕不後退第一四八章 小題大做第十七章 備戰第一零六章 見聞(八千字大章)第一四三章 風向(紫軒煜塵盟主加更2)第六十四章 朝議第六十一章 見面禮第一四八章 寶船第三十章 選擇第五十八章 東洲計劃第七十六章 坦白第一八九章 出現第八十三章 交易第一六四章 凱旋第一二四章 迎接(第十更求訂閱)第九十一章 城市建設第四十六章 教誨第二章 處政第一一三章 懲罰第一零五章 盟友第二十六章 什麼是皇帝第一一八章 局勢第九十一章 各有所圖第一零四章 新奇第四十二章 青壯派第八十六章 鐵竹鐵木第十五章 斬殺第七十五章 探尋東洲第二零八章 家祚(二合一大章節)第四十二章 文明地搶劫第十四章 戰爭準備第二二三章 銀行與異人第一一八章 納吉(還有嗎……)第五十六章 銅山第九十六章 中秋第四十八章 異心第一六九章 態度第四十章 遠行第二十二章 殺雞駭猴第八十三章 滅口第八十章 糾紛第二章 勳爵第六十章 返回北平第一四六章 婚事第二十七章 開戰第一六五章 大赦第十四章 爵位第四十二章 青壯派第二二三章 銀行與異人第七章 呂宋第一三七章 禪位第八十六章 秋闈第一七五章 傳聞第一四四章 重擔第八章 傳統與打破第一九九章 錯第五十八章 東洲計劃第一七二章 達成第三十三章 抵達南洲第四十六章 教孫第八十章 父子第六十一章 又吐血了第一七三章 糧食第十四章 改變的策略第八章 傳統與打破第三十三章 抵達南洲第六十六章 制度第二三三章 家第十二章 藉機第一八四章 家(搖搖搖頭盟主第八更)第五十一章 不能聲張第二一四章 班師回朝
第二三六章 太孫下西洋第一一六章 敵退(祝各位書友除夕快樂)第十四章 逃兵(求推薦票)第二十八章 對比第二十三章 我們的世界第二章 處政第三十五章 真相大白第一七三章 糧食第一章 大明之大第一三八章 推讓第二章 家天下第一三二章 鍊鋼之難第一六二章 變天第二三四章 家宴第五十五章 區別對待第一四九章 登基第二十一章 聚合第五十章 老人第十五章 斬殺第一八一章 一觸即發第一五零章 臨戰(求訂閱)第一零五章 盟友第六十一章 問計第一六九章 態度第一零四章 新奇第一二二章 春闈第一七七章 躲藏第一二四章 迎接(第十更求訂閱)第五十一章 絕不後退第一四八章 小題大做第十七章 備戰第一零六章 見聞(八千字大章)第一四三章 風向(紫軒煜塵盟主加更2)第六十四章 朝議第六十一章 見面禮第一四八章 寶船第三十章 選擇第五十八章 東洲計劃第七十六章 坦白第一八九章 出現第八十三章 交易第一六四章 凱旋第一二四章 迎接(第十更求訂閱)第九十一章 城市建設第四十六章 教誨第二章 處政第一一三章 懲罰第一零五章 盟友第二十六章 什麼是皇帝第一一八章 局勢第九十一章 各有所圖第一零四章 新奇第四十二章 青壯派第八十六章 鐵竹鐵木第十五章 斬殺第七十五章 探尋東洲第二零八章 家祚(二合一大章節)第四十二章 文明地搶劫第十四章 戰爭準備第二二三章 銀行與異人第一一八章 納吉(還有嗎……)第五十六章 銅山第九十六章 中秋第四十八章 異心第一六九章 態度第四十章 遠行第二十二章 殺雞駭猴第八十三章 滅口第八十章 糾紛第二章 勳爵第六十章 返回北平第一四六章 婚事第二十七章 開戰第一六五章 大赦第十四章 爵位第四十二章 青壯派第二二三章 銀行與異人第七章 呂宋第一三七章 禪位第八十六章 秋闈第一七五章 傳聞第一四四章 重擔第八章 傳統與打破第一九九章 錯第五十八章 東洲計劃第一七二章 達成第三十三章 抵達南洲第四十六章 教孫第八十章 父子第六十一章 又吐血了第一七三章 糧食第十四章 改變的策略第八章 傳統與打破第三十三章 抵達南洲第六十六章 制度第二三三章 家第十二章 藉機第一八四章 家(搖搖搖頭盟主第八更)第五十一章 不能聲張第二一四章 班師回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