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問言

bookmark

在大明開國之初,東方的鄰居也正陷入激烈的紛爭之中。南北朝的戰爭讓整個國家都陷入了衰退,無數人流離失所,不得不成爲明朝海盜的僱傭軍,轉過來在大明沿海燒殺搶掠。

從洪武時起,明朝致力於加強海防,在洪武后期,因爲流離到東海的張士誠集團覆滅,加上室町幕府的足利義滿終於結束了南北戰爭,所以大明的海盜,包括倭寇幾乎絕跡。

足利義滿此人也算是個能人,狠人,被視爲室町幕府的開創者。他同時癡迷大明文化,除了主宅採用大明風格。同時搜求大明珍寶、商品、書畫。

他還廣集漢學造詣深厚學者及畫家,爲其從事文學研究、出版事業提供優良條件,從而形成中國風格明顯的北山文化。

除了文化方面,他在經濟方面除繁榮本國商品經濟外,努力發展明日貿易。

建文三年,遣使祖阿與肥富赴明,在國書中奉明正朔,稱臣納貢,建立明日貿易關係。

永樂元年,朱棣稱帝。明日貿易關係進一步擴大,形成十年一貢的進貢貿易,又稱勘合貿易的明日官方貿易關係。

在大明主動敞開國門,允許東瀛有條件的進行貿易的時候,足利義滿開始負責對東瀛國內那些倭寇的清剿。

東瀛的倭寇沒有生存的土壤,加上大明海軍勢力的擴張,這已經有十幾年,從來沒有出現過倭寇了。

但是,永樂六年,在他去世以後,他的庶子足利義持繼承了將軍一職。因爲足利義滿更偏愛小兒子,他跟父親勢力割裂,籠絡的全是在倭寇中佔到便宜的一幫人,成爲了一個對大明有着偏見的領導者。

他主動中斷了勘合貿易,並且停止了足利義滿時期,主動打擊倭寇的行動。

東瀛不再剿捕倭寇,足利義滿時期稍有收斂的倭寇劫掠又再一次出現。

不過他們畏懼大明艦隊的威力,基本都只是將朝鮮當做搶劫目標。而這次他們向南進發,應該是知道鄭和的艦隊不在,所以纔會想來看看有沒有機會佔點便宜。

以朱瞻基的想法,他肯定是想集中大明的海軍勢力,對整個倭寇勢力集團,進行一次大規模的圍剿。

目前倭寇只是出於死灰復燃的時期,各個團伙的勢力都很小。許多倭寇連一艘大船都沒有,只能靠小舢板搶劫。在這個時期掐斷他們發展的勢頭,他們就根本沒有發展的機會。

他們也要比草原勢力容易清除的多,因爲在茫茫大海上,雙方的天時地利都是一個層次,關鍵就是看誰的力量更強。

但是,海軍出動,比陸軍更耗軍糧,一個船隊,也可能幾個月找不到敵人,而倭寇的力量分散,想要一舉解決這個問題,難度也不是一般的大。

朱瞻基雖然知道這種清剿是必須的,但是大臣們不知道,如果消耗了太多的錢糧卻抓不到敵人,任何將領都不敢擔這個責任。

所以,這個決定只能朱棣來做。

大明現在不缺船,不缺海軍,不缺軍費,以朱棣的脾氣,知道有倭寇想要來大明佔便宜,絕對輕易息戰。

“太孫殿下,皇上駕到。”

朱瞻基擡起頭來,只見朱棣已經龍行虎步,進入了門中。

見他的身後還跟着好幾個文武大臣,朱瞻基不敢怠慢,站起身來,繞出了案後,躬身行禮。“孫瞻基見過皇祖父。”

朱棣的心情顯然很好,並沒有受到倭寇的影響。“免禮,基兒求見有何事?”

朱瞻基的視線在他身後掃了一圈,除了紀綱,王彥他們,還有兵部尚書方賓,通政使姚振邦等人。

李亮在他們的身後,輕輕地點了點頭,朱瞻基就明白了過來。他已經把事情跟朱棣說了,朱棣也知道他的心意,現在還這樣問,只是爲了用他的嘴,把這件事說開。

所以,朱瞻基一邊請朱棣在自己的位置上坐了下來,安排其他人就坐,心裡也打好了腹稿。

等朱棣坐好,他站在他面前的文案左側說道:“孫兒聞聽朝鮮又遭倭寇襲掠,並且倭寇還有向大明海域進發的跡象,故此在此查閱倭寇資料,希望能從根源上解決倭寇問題。”

朱棣笑問:“何爲根源?”

“根基,起源。”朱瞻基胸有成竹地說道:“倭寇的根基在東瀛,起源於東瀛,所以想要解決倭寇問題,僅靠在大明防禦,是解決不了倭寇問題的。我們必須溯根求源,找到倭寇出現的根本原因,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那基兒有何所得?”

“孫兒以爲,倭寇的出現,有三個根本原因,想要解決倭寇問題,就必須解決這三個根本。”

朱棣這次沒有開口,朱瞻基看了一下他的表情,眼睛從其他人臉上掠了一圈,繼續說道:“其一,倭寇是從一百年前的蒙元時代開始出現,孫兒注意到,當時東瀛施行海禁政策。但日本商人銳意搜求中國貨物,違禁前往元朝的浙江、福建一帶經商。元朝政府則通過慶元、泉州市舶司收稅來接待東瀛商人。這些商人多是流劫日本西部沿海的武裝商人。他們嘗駕小舟流劫土佐、豐後海洋間,隱泊野島,窺視商船劫掠之,並勾引本夷爲犯中國。日本商人在中國不滿所欲,卒蟠劫而去。故終元之世,使竟不至,寇盜邊睡。”

“其二,源自於東瀛百年混亂的社會局勢。百年來,東瀛的手工業已經從農業中分離出來得以獨立發展,但尚不發達。日本的許多生活必需品如絲、布、鍋、針及藥材等都靠中國供給。當中國貨物缺乏時,價格就會大漲。如絲每百斤在大明值銀五、六兩,而在日本其價格是在中國的十倍。”

“自東瀛進入南北朝分裂時期,封建諸侯割據,互相攻戰,爭權奪利。在戰爭中失敗的一些南朝封建主、武士、商人和浪人因貿易暴利,就到中國沿海地區進行武裝走私。當正當的生意受阻,他們就只能依靠搶掠來滿足自己的私慾,此乃根源之二。”

“其三……”朱瞻基又看了看朱棣的臉色,硬着頭皮說道:“根源其三源於大明嚴厲的海禁政策,東瀛生活貧苦,需要大明貨物,可大明嚴禁東瀛人士來大明易貨貿易,在正當渠道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的時候,他們只能依靠劫掠來獲取貨物。”

大明的海禁政策是從朱元璋時代就開始的,朱棣上臺以後,仍然執行了這個政策。不過,依附皇室的內監成爲了皇室的代理人,操控了大明的勘合貿易以及出口貿易。

爲了壟斷此項暴利,朱棣在某種程度實際上已經打破了朱元璋的海禁政策,但是對民間的限制依舊嚴厲無比,大筆的利潤被賺進了內庫。

雖然朱瞻基因此也賺取了數百萬兩白銀,成爲既得利益者。但是他的眼光當然不會侷限於此。一家賺的錢再多,也不如放開管制後所有人共同賺錢多。

在如今的皇權時代,皇家不應該成爲壟斷者,而應該成爲管理者。當所有人都能因此賺錢,不僅活躍了經濟,光是收稅一項,就能遠遠超過如今的皇家的壟斷利潤。

但是,放開海禁會因此引發一系列的麻煩,管理也是需要耐心學習引導的。這與封建時代的管理制度是相悖的,與儒家的治國理念也是相悖的。

聽了朱瞻基的分析,朱棣笑了笑,看向了幾位近臣問道:“諸卿以爲如何?”

紀綱還沒有組織好自己的話,他現在已經算是朱瞻基的人。所以知道自己的這個小主不喜誇誇其談,只重視結論,結果,貿然拍馬屁只會適得其反。

兵部尚書方賓卻已經率先回稟道:“陛下,臣以爲太孫所言極是,倭寇源自東瀛,解決東瀛問題,才能解決倭寇的根本。”

方賓,浙江錢塘縣人,此人性格警敏,能揣上意,所以頗得朱棣寵信。

朱瞻基對他不太瞭解,所有的瞭解也是在這個時代得到的。

朱棣聞言笑道:“小兒之言,不可當真。東瀛乃是先行父皇親自確定的不徵之國,怎可輕於言兵?”

紀綱是知道朱瞻基的想法的,雖然還沒有與朱瞻基詳談,但是也知道此次倭寇出現,其實剛好契合了朱瞻基的計劃。

所以他俯身說道:“陛下,臣以爲,殿下既然有此分析,想必也不僅僅只有起兵一計。東瀛乃不徵之國,但是也不僅僅只有起兵,才能解決倭寇問題。”

他將話題輕易又交到了朱瞻基的手中,雖然看似推脫責任,其實這纔是真正符和朱瞻基想法的。

朱棣聞言卻笑道:“他纔多大年紀,此乃國家大事,不可斷於他一小兒之手。”不過,他又看向朱瞻基,話鋒一轉說道:“既然你對倭寇的情況也有一些瞭解,那就說說自己有什麼想法吧!”

來到這個時代十幾年了,朱瞻基仍然有些不習慣這個時代的人的說話方式。

就像這個時候,哪怕朱棣再喜歡朱瞻基,也會欲揚先抑,故意自貶一番,謙虛一番,纔會假裝故意給你一個機會表現一番。

雖然這個時候即使朱瞻基說錯了話也沒關係,但是就不能有事說事,有話說話嗎?

(今天第一更,我今天爭取三更。)

第一三四章 寧波第一一二章 捱揍第一三八章 金融和經濟(求訂閱)第四章 蒲家第六章 學文(求推薦票)第四十二章 文明地搶劫第十四章 戰爭準備第十五章 殿下,使不得啊第二十八章 野望第一二四章 黃金(祝大家情人節快樂)第八十一章 紛擾(八千字大章求訂閱)第三十三章 抵達南洲第一三零章 經濟控制(搖搖搖頭盟主加更第二更)第三十七章 對策與覲見第二章 處政第一八九章 出現第二十一章 白蓮教單章求訂閱,求月票第七十六章 倭寇第一零三章 幼軍擴招第一七一章 關係第二零三章 安排第一五四章 天何不公?第一二零章 震動第八十七章 改變(一萬二更新)第二十六章 得與失第一五三章 戰場的變化第七十章 工匠第三十五章 真相大白第一八三章 父子重逢第一一五章 戰第四十六章 教孫第九十章 工部第二十四章 誘之以利(大隋章德公宗師加更)第二十七章 驚喜第三十章 心態第一七五章 傳聞第一九四章 後院穩定第五十七章 耀武揚威第四十八章 活動第九十七章 激動第二十一章 聚合第二二零章 新氣象第四十五章 打秋風第九十四章 社會(求推薦)第一三九章 處置第一八七章 頓悟第三十三章 兩種待遇第十六章 人心不定(又是一萬二求訂閱)第八十二章 目光第六十一章 又吐血了第四十五章 直布羅陀第三十六章 緣分第一零七章 改進(新一週求推薦票)單章求訂閱,求月票第七十三章 處罰第十七章 師弟第一零九章 報紙第七十八章 海軍司令第三十一章 繼續南行第六十三章 喧囂結束第三十九章 大朝會第一四九章 登基第五十七章 耀武揚威第二零五章 戰第三十二章 墳第二三一章 移花接木第二十六章 社會穩定的基礎第一三七章 禪位第十四章 戰爭準備第九十四章 社會(求推薦)第二十九章 投靠第九章 旅途第三十五章 理想第八十二章 目光第一三三章 閒聊(搖搖搖頭盟主加更第三更)第四十章 天道第八十六章 鐵竹鐵木第一二三章 鄭和要回來了第九十四章 社會(求推薦)第九章 拜師第五十二章 出擊第一三五章 接連震撼第二章 家天下第一三二章 鍊鋼之難第九十五章 合法財產保護第七十五章 探尋東洲第十九章 變化第十七章 師弟第一零七章 戰爭的紅利第二零五章 戰第一六五章 大赦第二十一章 白蓮教第一二一章 火車第九十章 技術封存第二三二章 英雄第二十七章 驚喜第四十一章 黃金城第一一八章 局勢
第一三四章 寧波第一一二章 捱揍第一三八章 金融和經濟(求訂閱)第四章 蒲家第六章 學文(求推薦票)第四十二章 文明地搶劫第十四章 戰爭準備第十五章 殿下,使不得啊第二十八章 野望第一二四章 黃金(祝大家情人節快樂)第八十一章 紛擾(八千字大章求訂閱)第三十三章 抵達南洲第一三零章 經濟控制(搖搖搖頭盟主加更第二更)第三十七章 對策與覲見第二章 處政第一八九章 出現第二十一章 白蓮教單章求訂閱,求月票第七十六章 倭寇第一零三章 幼軍擴招第一七一章 關係第二零三章 安排第一五四章 天何不公?第一二零章 震動第八十七章 改變(一萬二更新)第二十六章 得與失第一五三章 戰場的變化第七十章 工匠第三十五章 真相大白第一八三章 父子重逢第一一五章 戰第四十六章 教孫第九十章 工部第二十四章 誘之以利(大隋章德公宗師加更)第二十七章 驚喜第三十章 心態第一七五章 傳聞第一九四章 後院穩定第五十七章 耀武揚威第四十八章 活動第九十七章 激動第二十一章 聚合第二二零章 新氣象第四十五章 打秋風第九十四章 社會(求推薦)第一三九章 處置第一八七章 頓悟第三十三章 兩種待遇第十六章 人心不定(又是一萬二求訂閱)第八十二章 目光第六十一章 又吐血了第四十五章 直布羅陀第三十六章 緣分第一零七章 改進(新一週求推薦票)單章求訂閱,求月票第七十三章 處罰第十七章 師弟第一零九章 報紙第七十八章 海軍司令第三十一章 繼續南行第六十三章 喧囂結束第三十九章 大朝會第一四九章 登基第五十七章 耀武揚威第二零五章 戰第三十二章 墳第二三一章 移花接木第二十六章 社會穩定的基礎第一三七章 禪位第十四章 戰爭準備第九十四章 社會(求推薦)第二十九章 投靠第九章 旅途第三十五章 理想第八十二章 目光第一三三章 閒聊(搖搖搖頭盟主加更第三更)第四十章 天道第八十六章 鐵竹鐵木第一二三章 鄭和要回來了第九十四章 社會(求推薦)第九章 拜師第五十二章 出擊第一三五章 接連震撼第二章 家天下第一三二章 鍊鋼之難第九十五章 合法財產保護第七十五章 探尋東洲第十九章 變化第十七章 師弟第一零七章 戰爭的紅利第二零五章 戰第一六五章 大赦第二十一章 白蓮教第一二一章 火車第九十章 技術封存第二三二章 英雄第二十七章 驚喜第四十一章 黃金城第一一八章 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