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工部

bookmark

馬致纔在應天府有房子,馬家的人暫時住在他家,不過朱瞻基在農莊的河邊給他家也劃了一塊地,作爲他們以後的住宅。

這個農莊在朱瞻基的整體規劃中,將會是一個科技研究中心。只是因爲距離明孝陵太近,不能隨意動土,所以想要建窯,還需要另外選址。

自朱棣打消了遷都的計劃之後,鐘山從皇宮北側的山麓,一直延伸到最東面,這片差不多十平方公里的向陽山麓,就被確定爲了皇室山陵。

除了朱元璋,徐皇后也被安葬在這裡,而朱棣也爲自己建好了陵寢。

因爲鐘山的面積不大,南麓只有十平方公里,所以這裡的陵寢規模都不是很大,這也間接地減輕了民衆負擔。

更主要的是,因爲地方小了,朱瞻基曾經故意在朱棣面前說朱家的子子孫孫都將以鐘山爲寢,那麼,非位重后妃就不能葬在鐘山。

雖然他沒有提取消后妃陪葬的陋習,但是也差不多是這個意思。

自秦皇以後,帝皇就逐漸取消了后妃殉葬的陋習,但是到了朱元璋這裡,又撿了起來。

這可以說是這個時代最噁心的法律之一,將活人殉葬,絕對是對生命權的最大侮辱。

朱棣雖然沒有表態,但是他能考慮這件事,朱瞻基就覺得是件好事。待過幾年,他的身體不好,自己逐漸掌權的時候,肯定會取消這條法律。

另外還有就是裹腳,雖然現在的裹腳只是修整腳型,但是在那些噁心的腐儒的發展下,裹腳最後往畸形方面發展。

這也是對女性的極大不公,對社會生產力的極大浪費。

這兩條法律,是朱瞻基最噁心的,也是當權以後,絕對要修改的法律。

在朱瞻基的計劃裡,規劃中的農莊將會被修建成多座研究院。符合目前大明的科技水平的行業,都將會得到大力推進。

比如他已經確定建立的,就包括地理研究院,礦產研究院,鋼鐵鑄造研究院,格物基礎研究院,機械研究院,化學研究院,醫學研究院,紡織技術研究院,造船技術研究院,建築水利研究院。

這十個研究院雖然不能代表當今的全部領域,卻是能夠在現有基礎上進行研究,並且直接利用的。

這個時代,其實不缺少一些尖端的科技運用,但是都是爲一小部分人服務。

當推廣無利可圖的時候,許多技術的廣泛應用,都被侷限在了一個很小的範圍之內。

就比如天文學,彗星,衛星,民間學習這些知識就是犯法,只能爲皇家服務。

而另外有一些技術,卻是刻意的壟斷。大明的瓷器燒製就分了官窯和私窯,官窯的技術卻對不能泄露給私窯,違者可是要掉腦袋的。

如今的整個社會,經濟運轉不是整體性的,而是錯綜複雜的單線經濟模式,這也是如今大明經濟的最大病症。

想要全部改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朱瞻基只想用自己的力量,緩慢進行推動,逐漸改善整個經濟環境。

今年年底,他從銀樓這裡又獲得了大約十萬兩銀子的分紅,加上他此前留下來的不到二十萬兩銀子,準備直接拿出五萬兩進行基礎建設,其他的二十多萬兩銀子,都將用以基礎科學的推動。

雖然開銷不小,但是他相信,只要這些研究院有了研究成果,再強制推廣,絕對能賺回更多的財富。

關鍵還是一個問題,那就是建立一個成熟的,受監管的經濟環境。

“殿下,宋尚書和吳尚書到了……”

朱瞻基帶着馬致德正在農莊南側秦淮河的一條小支流邊查看建房的地址,既然要把人家的女兒收入房中,所以朱瞻基也特意表現了一把,擺出了一副謙恭的模樣。

聽到護衛的稟報,朱瞻基楞了一下。“兩位尚書大人都來了?”

“是,兩位尚書大人聯袂而來。”

只爲了看一看建房的基地,朱瞻基這個太孫就陪着一起,早就讓馬致才兄弟倆受寵若驚了。聞言立即說道:“殿下且去款待兩位大人,無需在我們這裡耽擱時間。”

朱瞻基看了看馬致才笑道:“馬所副也算是工部的一員,且陪我一起去迎接兩位尚書吧!”

馬致才驚訝地看着朱瞻基,激動地快要站不住了,不過嘴上還在謙虛。“殿下,微臣位卑低下,合適嗎?”

馬致才以前不過是從九品,現在也不過是正七品的技術官,距離兩位正二品的尚書,依舊差了太大的等級。

如果不是朱瞻基提攜,這種場合,他根本沒有上前說話的資格。

“無妨,且跟我來吧。”

如今的工部有兩位尚書,並且不分大小,這在明朝初期很罕見。這也是因爲兩位尚書都勞苦功高,屬於大明少有的技術型官員,就連朱棣也不忍冷遇任何一人。

宋尚書姓宋名禮,字大本。河南永寧人。洪武中,以國子生擢山西按察司僉事,左遷戶部主事。建文初,薦授陝西按察僉事,復坐事左遷刑部員外郎。成祖即位,命署禮部事,以敏練擢禮部侍郎。永樂二年拜工部尚書。嘗請給山東屯田牛種,又請犯罪無力準工者徙北京爲民,並報可。七年丁母憂,詔留視事。

朱棣之所以如此重視他,是因爲他是如今朝堂最著名的水利專家。如今大明境內疏通的河流,幾乎全部都有他的功勞,而且從四川伐巨木,興建明皇宮,也是他打開了長江水道,才把木頭運了出來。

而吳尚書姓吳名中,字思正。山東武城人。他卻是大明著名的建築專家,如今的明皇宮修復,各地城池建設,包括朱棣爲自己和徐皇后修建的陵寢,都是由他負責建設的。

這兩位尚書雖然在一個位置上,但是兩人都經常外派,所以一年之中,大部分都只有一位尚書在京。

加上兩人都是技術官員,惺惺相惜,倒也沒有其他官員之間的齷蹉,兩人的關係還很不錯。

朱瞻基對技術型官員一直是比較欣賞的,不過他不能接觸朝政,所以哪怕知道這兩位尚書很不錯,也從來沒有私下接觸過。

這一次,他從工部要來了一大批人手,幾乎把工部的技術人才要了一小半。所以兩位尚書哪怕是朱棣已經下了命令,也要問清楚朱瞻基的計劃,纔會放人。

而且,朱瞻基的農莊建設,包括工業區建設,也都需要這兩位尚書來出謀劃策。

不過,他絕沒有想到,今日這兩位尚書竟然聯袂而來。

顯然,他們兩個對於這次可以光明正大跟他這個太孫接觸的機會也相當重視,所以都想親自來見上朱瞻基一面,近距離接觸一下他。

如果不是這個原因,在朱棣允許朱瞻基可以親政之前,他們根本就不能跟朱瞻基接觸。

軍權朱棣可以放權,因爲只要人心所向,制度完善。任何一個元帥,將軍領兵權受到限制,就只能執行應該執行的命令。

他們只有自己的親兵可以百依百順,除此之外,連一個小兵都很難指揮的動。

但是朝政不一樣,因爲任何一個制度的制定和實施,影響的都是國本。

有時候即使明知道一項決策是錯誤的,爲了維護朝廷的顏面,也不能朝令夕改,只能將錯就錯。

一項錯誤的決策,可能需要無數的代價才能彌補。

所以在任何時代,皇帝即使能放一些軍權出去,也絕對不會讓人插手朝政。

新年期間,朱瞻基農莊的這臺機牀就出名了,一臺可以用人力加工木頭的機器,硬是在京城被傳播成了太孫可以借用鬼神的力量,讓人啼笑皆非。

不過這樣一來,民間都對朱瞻基這個太孫更信服了,這也算是一件好事。

朱瞻基回到農莊的時候,兩位尚書帶着一幫工部的官員就正圍着這臺機牀研究着其原理。

許多東西就是一層膜,不明白的時候怎麼也想不到,捅破了會發現原來這麼簡單。

這些專業人士只是觀察了這一會兒,就已經摸透了其原理,衆人紛紛議論着這臺機牀可以發揮的作用。

更多的人反而對軸承更加感興趣,因爲機牀的功能還比較單一,想要實用還需要繼續研究。

而這個小東西的作用卻是顯而易見的,能實際運用的。如今的大明有無數的牛車,馬車,只需要加上這個東西,就能提高一半以上的裝載量和運輸量,並且節約了人工。

所以這個小東西吸引了大部分人在議論紛紛,看到朱瞻基帶着馬致纔回來,衆人紛紛按照官職的高低與朱瞻基見禮。

這個時候,最激動的就是馬致才了,原本這些官衙裡他只能仰望的大人物,卻因爲他現在跟在朱瞻基的後面就對他另眼相待。

吳中看起來是個急性子,等朱瞻基跟衆人一一行禮之後,就迫不及待地問道:“殿下,軸承此物可謂利國利民,只是臣觀此物製作複雜。不僅鋼球需要圓潤,在鋼環內外打磨卡槽更是不易,想要大量生產,怕是不易吧?”

第六十五章 激動第二零六章 火燒大阪第六十四章 從歐洲到大明第一一二章 捱揍第二十七章 計劃書第一二七章 自作第一四二章 大婚(搖搖搖頭盟主加更5)第二章 處政第四十八章 備戰第六十四章 喜好第一九五章 再上征途第一零三章 幼軍擴招第二十章 曙光第八十章 糾紛第八章 習武第三十章 勝利的威懾第十四章 逃兵(求推薦票)第二零五章 戰第一六九章 態度第五十六章 各方反應第二十一章 要借題發揮第十三章 態度的轉變第七章 王振之死(九千字大章加更)第二一零章 活捉與貿易第九十一章 專利第七章 呂宋第八十三章 滅口第十五章 太子又死了第九十三章 格物第五十章 交戰第十七章 文明與愚昧第二十二章 地球儀第三十章 選擇第十五章 局勢與大勢第一百章 生日第八章 控制手段 解開心結第二00章 分功第三十一章 銀山第十二章 第一次下西洋第一八一章 一觸即發第六十四章 朝議第二三四章 家宴第一百章 北上第一一三章 新年第五十一章 大明來了第十七章 結果並非我想象的那樣第七十八章 海軍司令第八十三章 交易第十五章 殿下,使不得啊第五十一章 不能聲張第四十五章 孔家第三十五章 楷模第一零二章 傻妞第五十六章 銅山第三十三章 經驗第一二五章 海權(搖搖搖頭盟主第一更)第七十六章 坦白第十二章 第一次下西洋第一一零章 工序第三章 皇宮第一三一章 勝利第三十八章 處政與安排第四十八章 備戰第一三七章 禪位第九十八章 劉江抵京第四十三章 戰爭不僅僅是殺敵第二一七章 心思第二十二章 殺雞駭猴第八十二章 目光第二章 小露一手第一零五章 纏腳禁令第七章 蒙特第一五零章 臨戰(求訂閱)第一四二章 國事家事第六十六章 安排第十章 囚禁第二十九章 達芬奇的冒險(八千字大章)第二十四章 誘之以利(大隋章德公宗師加更)第二一九章 南亞計劃(七千字大章)第一八三章 父子重逢第一三七章 禪位第十一章 要下西洋了第五章 天才第五十一章 後記1第一四六章 準備出征第六十四章 從歐洲到大明第一六一章 絕望第二十二章 地球儀第一三七章 改造和改進(搖搖搖頭盟主加更4)第一三二章 安排與意外第七十七章 問言第六十三章 選妃第二二四章 實力與裝比第十一章 各國第一四一章 緣由(紫軒煜塵盟主加更1)第一二九章 陳誠(求訂閱,求月票)第一九七章 層次境界第五十八章 壓力第三十四章 探索第十章 囚禁
第六十五章 激動第二零六章 火燒大阪第六十四章 從歐洲到大明第一一二章 捱揍第二十七章 計劃書第一二七章 自作第一四二章 大婚(搖搖搖頭盟主加更5)第二章 處政第四十八章 備戰第六十四章 喜好第一九五章 再上征途第一零三章 幼軍擴招第二十章 曙光第八十章 糾紛第八章 習武第三十章 勝利的威懾第十四章 逃兵(求推薦票)第二零五章 戰第一六九章 態度第五十六章 各方反應第二十一章 要借題發揮第十三章 態度的轉變第七章 王振之死(九千字大章加更)第二一零章 活捉與貿易第九十一章 專利第七章 呂宋第八十三章 滅口第十五章 太子又死了第九十三章 格物第五十章 交戰第十七章 文明與愚昧第二十二章 地球儀第三十章 選擇第十五章 局勢與大勢第一百章 生日第八章 控制手段 解開心結第二00章 分功第三十一章 銀山第十二章 第一次下西洋第一八一章 一觸即發第六十四章 朝議第二三四章 家宴第一百章 北上第一一三章 新年第五十一章 大明來了第十七章 結果並非我想象的那樣第七十八章 海軍司令第八十三章 交易第十五章 殿下,使不得啊第五十一章 不能聲張第四十五章 孔家第三十五章 楷模第一零二章 傻妞第五十六章 銅山第三十三章 經驗第一二五章 海權(搖搖搖頭盟主第一更)第七十六章 坦白第十二章 第一次下西洋第一一零章 工序第三章 皇宮第一三一章 勝利第三十八章 處政與安排第四十八章 備戰第一三七章 禪位第九十八章 劉江抵京第四十三章 戰爭不僅僅是殺敵第二一七章 心思第二十二章 殺雞駭猴第八十二章 目光第二章 小露一手第一零五章 纏腳禁令第七章 蒙特第一五零章 臨戰(求訂閱)第一四二章 國事家事第六十六章 安排第十章 囚禁第二十九章 達芬奇的冒險(八千字大章)第二十四章 誘之以利(大隋章德公宗師加更)第二一九章 南亞計劃(七千字大章)第一八三章 父子重逢第一三七章 禪位第十一章 要下西洋了第五章 天才第五十一章 後記1第一四六章 準備出征第六十四章 從歐洲到大明第一六一章 絕望第二十二章 地球儀第一三七章 改造和改進(搖搖搖頭盟主加更4)第一三二章 安排與意外第七十七章 問言第六十三章 選妃第二二四章 實力與裝比第十一章 各國第一四一章 緣由(紫軒煜塵盟主加更1)第一二九章 陳誠(求訂閱,求月票)第一九七章 層次境界第五十八章 壓力第三十四章 探索第十章 囚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