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另有心計

餘額不足

還跪在地上的士兵回答道:“何大人只說是要緊事,並無多說其他?”

王懷慶微微皺了皺眉頭,不過依然表現出一副若無其事之態,說道:“去請何大人到司令處會堂相見。”

“是。”

隨後王懷慶又轉向那些下屬,叮囑幾句道:“你們這幾天就把新軍服的事處理好,正月過完後我要看到咱們巡防營上上下下都是一派新氣象,明白嗎?”

衆人軍官應諾,繼而很識趣的告辭退下。

那三名捧着王懷慶嶄新禮服、禮帽的士兵還站在原地,不知道該如何處理這套新裝。

王懷慶看了一眼,有幾分不耐煩的罷了罷手,說道:“先退下,把禮服送到我府上去。”

待到衆人全部都退去之後,王懷慶的臉色漸漸陰沉下來,這才邁步向會堂走去。

來到會堂,何克平早已被帶到這裡,正坐在會堂角落一處茶几一旁,在看到王懷慶從正門而入時,他連忙起身迎上去行禮。何克平如今已過不惑之年,儘管現如今他在昌黎縣是“擁護共和”的名人,可一身行頭一如既往,甚至腦袋後面的辮子都跟王懷慶一樣沒有剪掉。

王懷慶招呼何克平落座,又命聽差重新上茶,等茶水點心停擺妥當之後,他才屏退了閒雜人等。好整以暇的先飲了一口熱茶,他帶着深意的笑容向何克平問道:“何大人今日來營中見我,可是有什麼重要的事情嗎?”

何克平滿臉堆笑着說道:“若非重要之事,在下又豈敢叨擾王大人呢。這幾天在下與一衆屬官徹夜商擬,總算定下了萬全之策,今後稅政之事的文牘案件一應準備齊全,上面就算查下來咱們這邊也會有據可依。”

王懷慶立刻揚起了眉毛,追問道:“當真萬全?”

何克平笑呵呵的說道:“難不成在下還敢跟王大人開玩笑不成?要知道這件事前前後後都是在下經手,若上面追查下來,在下同樣難逃其咎呢。不過今日前來,在下還是要敬告王大人一些細微之事,一來對大家都好,二來也能把一些事說清楚。”

既然不是什麼值得擔心的事情,王懷慶整個人自然放輕鬆了下來,他笑着說道:“甚好,甚好,我這個人最喜歡打開天窗說亮話,何大人有話但管直說就好。”

何克平於是不慌不忙的說道:“王大人您是明白人,我等縣府爲了應付稅政之事,上上下下都需要打點照應,如今雖然辦成了這件事,可日後保不定會不會遇到什麼麻煩事,到時候依然還是要派人去上面走動走動纔是。”

以王懷慶的老道,他一下子就聽明白了何克平的意思,不過卻裝出一副沉思之態,一時半會沒有開口應答。

何克平深知王懷慶這隻老狐狸貪婪成性,只要是能裝進口袋的東西向來是不會含糊,略作停頓之後,他接着又說道:“咱們昌黎縣的稅政雖是有些條款可做,但畢竟還是要拿出一部分交到上面去,這一方面打點,一方面交公,縣裡剩下的實在不多。所以……”

王懷慶的臉色漸漸嚴肅起來,不疾不徐的打斷道:“何大人究竟是什麼意思?”

何克平見王懷慶變臉,心裡暗暗罵了一句:他奶奶的,姓王的還真是一天都不手軟。不過不管怎麼說,他也只能把不滿的情緒藏在心裡,臉上保持笑容的說道:“在下並沒有其他的意思,只是希望能與王大人您約定好,今後縣府和巡防營就一直遵照四六來分這個規矩,這樣在下好交差,王大人也不會有什麼影響。”

一聽何克平不找自己重新議定稅收瓜分,王懷慶臉色立刻又舒展開來,欣然說道:“何大人這是哪裡的話,難道是怕我王懷慶出爾反爾嗎?何大人放心,咱們大丈夫說一不二,今日就這麼約定下來,日後絕不再變。”

何克平這次前來會見王懷慶,確實希望能夠重新商議分紅的比例,畢竟自己還要向縣裡的官紳做一個交代。一旦給王懷慶的過多,官僚們要想多賺一些就必須加徵課稅,而一旦加徵課稅又會爲難大士紳、大地主們,雖然有王懷慶在後面撐腰,可畢竟這些人不好得罪。

他在昌黎縣任上這麼多年,自然是瞭解王懷慶的爲人,所以在見面之前自己已經準備好了兩套說辭。如果王懷慶不肯讓步,那就只能退而求其次,希望從今往後就按照四六分成這個“鐵律”來辦事,省的王懷慶哪天貪性大發又會索要更多。

得到王懷慶的承諾之後,何克平勉強的笑道:“衆所周知王大人一諾千金,今日與王大人約而論定,在下自是能夠大大安下心來了。”

王懷慶豪爽的大笑道:“哈哈,哪裡哪裡,今後何大人只管放心就是。此外若何大人遇到什麼麻煩事,大可來找我,只要我能擺平的事情,決然不會讓何大人操心。”

何克平連連點頭應道:“在下先多謝王大人了。哦,對了,除了這件事之外,在下今日還有另外一事要稟於王大人。”

王懷慶問道:“哦?什麼事?”

何克平下意識的斟酌了一陣,然後才說道:“是這樣的,在下的外甥一直在經營東直隸的糧食生意,昨天他送了一批糧食去灤州,碰巧遇到了以前故里的一位舊友,而這舊友眼下正在七十九標當值。”

王懷慶不由自主的變了變臉色,喃喃的說道:“與七十九標有關?”

何克平繼續說道:“正是如此,在下的這位外甥聽他的故友介紹,最近灤州在七十九標的支持之下同樣成立了一個共和政府,不過據說灤州地方的士紳並不是很支持這個共和政府。而且就在七十九標內部對這件事也存在一些分歧,他們的代理標統張建功認爲二十鎮很快會開拔調回關外,所以不應該干涉地方的政務,倒是有一個姓袁的參謀官卻一直積極的在灤州活動,似乎是要在灤州幹一番大事。”

王懷慶並不認識什麼代理標統張建功,但是對姓袁的參謀官卻印象極深,不用多猜也能知道此人肯定是袁肅。一想到袁肅,他便有一種牙癢癢的感覺,心頭一股恨意久久消散不去,當初自己好歹擡舉了一番袁肅,沒想到這乳臭未乾的黃毛小子卻來一個翻臉不認人。

這件事他一直耿耿於懷,在自己看來袁肅就是一個忘恩負義的小人。

何克平略作停頓,說道:“聽在下那外甥帶回來的消息說,七十九標內部似乎又在籌謀一個計劃,好像是說要脫離二十鎮然後霸佔灤州。”

王懷慶微微眯起眼睛,冷冷的說道:“脫離二十鎮?霸佔灤州?這些消息都是你外甥從那故交舊友嘴裡聽來的?”

何克平怔了怔,仔細揣摩了一下王懷慶的意思,然後說道:“確實都是在下的外甥從故交舊友那裡聽來的。”

王懷慶說道:“七十九標企圖脫離二十鎮,這麼大的事情怎麼可能到處張揚?”

何克平呵呵的推笑道:“新軍那邊的情況,在下也不得而知。在下之所以向王大人提及這件事,無非是覺得這或許是一件有利可圖的事。”

王懷慶凝神問道:“有利可圖?”

何克平進一步說道:“王大人試想,二十鎮畢竟是關外的兵,自調進關內這段時間裡又頻頻鬧出事故,京城方面怎麼會讓這樣一支不可靠的部隊常留在近畿呢?所以在下推測,七十九標代理標統張建功所說的話很有可能不會有錯,二十鎮遲早會調回關外。”

王懷慶漸漸意識到什麼,立刻說道:“何大人的意思是等二十鎮調回關外之後,咱們巡防營也去接管灤州的防務?”

說是接管防務,這只不過是表面上的話,其中的意思無非就是佔據灤州的地盤。

何克平笑着頷首說道:“二十鎮一旦全部撤走,東直隸一帶就只有王大人巡防營的兵力,若王大人不去治理周遭的治安,一旦發生什麼亂子,老百姓們還能指望誰呢?”

王懷慶很滿意何克平的說法,煞有其事的點着頭說道:“何大人此言甚是,我等當兵之人自當維護一方安穩,這是職責所在也是義不容辭。”

何克平對灤州是沒有任何興趣的,同時他很清楚,不管王懷慶是否能夠佔據灤州,對自己來說也並沒有一絲一毫的好處。他之所以又是慫恿又是暗示,僅僅是希望王懷慶把注意力放在灤州這塊肥肉上,如此一來昌黎縣這邊倒是可以鬆了一口氣了。

當即,他又說道:“王大人鎮守通永鎮多年,真正是勞苦功高,直隸又是近畿重地,北京方面無論如何都會仰仗王大人來拱衛近畿安全。相信用不了多久,必然會委任王大人出任巡閱使、安撫使、鎮守使等一方重將,到那時候王大人則更加名正言順了。”

這原本只是一番拍馬屁的話,至於是否能實現誰也說不清楚。

但是在王懷慶聽來,他倒是從中悟出了一些其他的東西,近畿是如此重要的地方,若是自己能在這裡站穩腳跟、奠定勢力,袁大總統勢必愈發要拉攏自己,到時候豈不是要什麼官職便有什麼官職了嗎?

一念及此,王懷慶對灤州這塊地盤越來越感到興趣,在他看來一切都只不過是自己的囊中之物,現在只需要等着二十鎮接到命令撤回關外即可。

至於袁肅這一節,他並非是置諸腦後。一方面他不相信何克平外甥的這位故交舊友,一支軍隊要脫離上級,這麼嚴重的事情豈能輕而易舉的泄露出來?

另外一方面他料定袁肅成不了大事,豈不說袁肅不可能有這個膽子,就算袁肅真在陰謀策動七十九標獨立,憑對方一個黃毛小子一沒資歷、二沒資金,七十九標憑什麼跟着一個黃毛小子鬧獨立?

更何況,他還巴不得袁肅在灤州繼續折騰出一些事來,算上之前的私自購置軍火,這次又如此囂張的要搞獨立,就算二十鎮統制潘矩楹不敢管,直隸總督張鎮芳難道會坐視轄區內有人飛揚跋扈的胡鬧嗎?一旦鬧僵起來,只怕連袁大總統自己的臉面都掛不住,到時候這姓袁的毛頭小子必會自食其果。

“何大人這話說的太託大了,一切還得看上面的意思嘛,哈哈哈哈!”隨即,王懷慶暢快的笑了起來。

第58章 ,鄂州對話第7章 ,起義前夕第43章 ,洪憲籌備第63章 ,制式產業第29章 ,深夜闖營第26章 ,拼上一把第36章 ,趁勢而爲第23章 ,新的任命第96章 ,控制場面第93章 ,酒後之言第7章 ,收受利益第13章 ,以寡敵衆第65章 ,轄內發展第42章 ,一聲令下第1章 ,灤州郊外第56章第70章 ,堂上之爭第60章 ,酒樓遭遇第64章 ,笑裡藏刀第2章 ,痛下狠手第92章 ,灤州煤礦第14章 ,藉機行事第54章 ,見宋教仁第66章 ,帝制進言第10章 ,各懷鬼胎第61章 ,汽車公司第46章 ,集權之見第88章 ,聲名漸顯第38章 ,逐步善後第54章 ,購置軍火第2章 ,痛下狠手第87章 ,以身涉險第34章 ,香港分部第68章 ,返回保定第4章 ,別有圖謀第76章 ,淮安打探第33章 ,一波又起第12章 ,各有部署第49章 ,疑雷諾森第10章 ,各懷鬼胎第9章 ,緊鑼密鼓第11章 ,請纓出戰第57章 ,對簿一談第32章 ,堅持進攻第84章 ,以理服人第3章 ,酒後親王第111章 ,孝感硬戰第91章 ,唐海重工第13章 ,重挫元氣第32章 ,突然變起第51章 ,妖媚妖嬈第12章 ,故設伏擊第56章 ,見林伯深第65章 ,聯誼會上第1章 ,另有心計第49章 ,疑雷諾森第13章 ,重挫元氣第50章 ,叔父認侄第68章 ,軍火事故第82章 ,臨危受命第40章 ,問題所在第9章 ,停火談判第13章 ,會蔣百里第23章 ,臨行安排第97章 ,正月過後第95章 ,藉口生事第27章 ,驗證關係第70章 ,堂上之爭第42章 ,一聲令下第68章 ,返回保定第60章 ,訓練方案第69章 ,驚天變故第23章 ,新的任命第60章 ,酒樓遭遇第5章 ,商業計劃第89章 ,前線準備第99章 ,隨縣之戰第60章 ,酒樓遭遇第21章 ,中央命令第70章 ,南下籌備第9章 ,內部矛盾第14章 ,總鎮反應第69章 ,急流直下第38章 ,戰後善後第37章 ,祭孔大典第50章 ,開誠招降第93章 ,飛來橫禍第69章 ,驚天變故第7章 ,初步探討第87章 ,隨營學堂第28章 ,繼任賑災第83章 ,着手行動第109章 ,暴力事件第44章 ,對話叔父第42章 ,賭桌話談第72章 ,開營訓練第8章 ,會見蔡鍔第68章 ,局勢突變第51章 ,剖心之言第28章 ,安山急事
第58章 ,鄂州對話第7章 ,起義前夕第43章 ,洪憲籌備第63章 ,制式產業第29章 ,深夜闖營第26章 ,拼上一把第36章 ,趁勢而爲第23章 ,新的任命第96章 ,控制場面第93章 ,酒後之言第7章 ,收受利益第13章 ,以寡敵衆第65章 ,轄內發展第42章 ,一聲令下第1章 ,灤州郊外第56章第70章 ,堂上之爭第60章 ,酒樓遭遇第64章 ,笑裡藏刀第2章 ,痛下狠手第92章 ,灤州煤礦第14章 ,藉機行事第54章 ,見宋教仁第66章 ,帝制進言第10章 ,各懷鬼胎第61章 ,汽車公司第46章 ,集權之見第88章 ,聲名漸顯第38章 ,逐步善後第54章 ,購置軍火第2章 ,痛下狠手第87章 ,以身涉險第34章 ,香港分部第68章 ,返回保定第4章 ,別有圖謀第76章 ,淮安打探第33章 ,一波又起第12章 ,各有部署第49章 ,疑雷諾森第10章 ,各懷鬼胎第9章 ,緊鑼密鼓第11章 ,請纓出戰第57章 ,對簿一談第32章 ,堅持進攻第84章 ,以理服人第3章 ,酒後親王第111章 ,孝感硬戰第91章 ,唐海重工第13章 ,重挫元氣第32章 ,突然變起第51章 ,妖媚妖嬈第12章 ,故設伏擊第56章 ,見林伯深第65章 ,聯誼會上第1章 ,另有心計第49章 ,疑雷諾森第13章 ,重挫元氣第50章 ,叔父認侄第68章 ,軍火事故第82章 ,臨危受命第40章 ,問題所在第9章 ,停火談判第13章 ,會蔣百里第23章 ,臨行安排第97章 ,正月過後第95章 ,藉口生事第27章 ,驗證關係第70章 ,堂上之爭第42章 ,一聲令下第68章 ,返回保定第60章 ,訓練方案第69章 ,驚天變故第23章 ,新的任命第60章 ,酒樓遭遇第5章 ,商業計劃第89章 ,前線準備第99章 ,隨縣之戰第60章 ,酒樓遭遇第21章 ,中央命令第70章 ,南下籌備第9章 ,內部矛盾第14章 ,總鎮反應第69章 ,急流直下第38章 ,戰後善後第37章 ,祭孔大典第50章 ,開誠招降第93章 ,飛來橫禍第69章 ,驚天變故第7章 ,初步探討第87章 ,隨營學堂第28章 ,繼任賑災第83章 ,着手行動第109章 ,暴力事件第44章 ,對話叔父第42章 ,賭桌話談第72章 ,開營訓練第8章 ,會見蔡鍔第68章 ,局勢突變第51章 ,剖心之言第28章 ,安山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