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額不足
正月期間總統府沒有什麼特別的事情,就像是紅牆之外的普通人家一樣,正月依然是在過新春佳節的過程。袁肅雖然在北京城內沒什麼熟絡的人,但從初一一早前往懷仁堂向長輩們拜完年後開始,每天都有人邀請他前去赴宴,除了認識的一些政府官員,袁克定、袁克文以及張伯駒之外,其餘的基本上不認識。
不過即便如此,整個正月期間依然很熱鬧,袁肅不愁沒地方走動,更不愁吃好喝好。
然而就在正月初六這天早上,袁肅本打算跟着張伯駒到城北一家富商府上吃飯,該富商不僅邀請了張伯駒,也專程遞了請帖邀請袁肅。在袁肅的印象中是沒有見過對方的,但是張伯駒卻是認識並且很熟,所以就結伴同行。
哪裡知道剛剛在南苑廣場上準備上車,總統府南門處急急忙忙的跑來一名侍從,連呼帶喊的攔下了馬車。侍從跑上來告知,說大總統請袁都督立刻前往北苑校場,並說是要緊事。
袁肅心中猜測有可能是關於新式步槍的事情,也有可能是關於張鎮芳邀請其出兵河南的事,但感到疑惑的是年前沒有任何動靜,怎麼偏偏選在正月初六這天才做安排。無奈之下,他向張伯駒告了一個不是,只好跟着侍從返回總統府,搭乘另外一輛馬車前往北苑。
北苑是一個佔地面積很大的軍事營壘,之前是清廷皇帝出獵遊玩的地方,經過最近幾年的整修和翻建,已經完成成爲拱衛總統府、威懾北京城的大軍營。與南苑一樣,總統府直屬的中央警備師便分別駐紮在這兩個地方。
經過北苑正大營門口的哨卡,略微進行了幾項象徵性的檢查,袁肅的馬車便順利通過前門,沿着大營中的主要通道一路向西北方向前去。一開始先路過的是幾個營房片區,再後來是一片小樹林,過了順利便來到了去年年底纔剛剛擴修好的大操場。
袁肅從馬車的窗戶向外望去,只見大操場外圍已經有許多士兵在站崗,還有一些總統府的便衣警衛在四處巡邏。至於大操場上面,正好有中央第二師的一支騎兵團在訓練,不過這個騎兵團的訓練僅僅只用了五分之一的場地。在正北方向是打靶場,遠遠就能看見有許多人影聚集在那裡,而馬車越過了大操場側門正要往那邊前去。
橫穿過大操場,來到打靶場外圍停了下來。
從馬車下來後,正好是總統府內務處的人上前來迎接,其中一人還是袁肅認識的李彬。
“袁都督到了,大總統正等着你呢。”李彬打招呼的說道。
“哦,是測試新槍嗎?”袁肅跟着李彬往前走,一邊走着一邊問道。
“沒錯,袁都督送來的二十支新式步槍都已經就位了。剛纔還試射了一輪,貝爾先生、班志超先生都說這支新式步槍性能很好。”李彬笑着說道。
“班志超?貝爾?”袁肅猜得出這兩個人應該是袁世凱的外籍顧問,但是卻並不瞭解這兩個人的來歷。
“貝爾先生是德國武器專家,他的父親當年是李中堂的軍火貿易顧問,可謂是資深的軍火專家了。班志超先生就是阪西利八郎,是日本炮兵軍官,已經追隨大總統有好幾年的時間了。”李彬介紹的說道。
聽到這番介紹,袁肅隱隱約約有了幾分影響,他是記得李鴻章很喜歡採購德國軍火,以至於每次李鴻章出訪德國時,當地人民都爭相前來迎接,因爲他們認爲李鴻章的到來能給他們帶來直接的利益。
至於阪西利八郎,在很多史料上被認定爲日本國的間諜,因爲常年在中國高層活動,直接能夠接觸到許多中國中央政府的高層機密,所以對中日關係的影響有着舉足輕重的影響。而之所以認定其是間諜,關鍵在於阪西利八郎在“二十一條”對華政策受阻之後,又提出了“支那吞併論”的外交主張。由此可見此人野心不小。
袁肅沒有多說什麼,繼續邁着步子向打靶場走去,剛來到入口處,袁克定已經快步迎了過來,笑容滿面的向袁肅打了一聲招呼。
這時,袁世凱那邊也聽到了動靜,衆人齊齊回過身來。
袁肅看到跟袁世凱站在一起的還有蔡鍔、蔣百里、段祺瑞、王士珍等人,而距離袁世凱最近的還有一名身穿西裝革履的洋人,另外一邊則是一個典型的矮個子日本人。不用多想也知道這兩個人就是貝爾和班志超了。
“克禮來了。”袁世凱微笑着向袁肅問了一聲。
“小侄拜見叔父跟幾位大人。”袁肅走上前後,客客氣氣的彎腰行禮問好道。
“今日專程約了大家來看你送來的新式步槍,剛纔一輪測試,大家都表示很滿意。索性由你再來詳細解說一下,這支新式步槍的優劣勢,以及以這支步槍推行制式化裝備的思路。”袁世凱語氣沉穩的說道。
“是。”袁肅連忙說道。
隨即,他邁步走到靶場射擊位後面,從一名士兵手中接過了新式步槍,轉過身來向在場的所有人詳細描述了一下這支新式步槍的各項參數,以及實際作戰當中的優勢和缺陷。他本來不想當着外國人來說這些東西,尤其是那個什麼叫班志超的日本人。中國推行新的武器政策,原本可以在一定時間內獲得戰略層面上的優勢,敵對國即便能通過各種渠道購買這支新式步槍,然後加以研究找到其弱點,但是這總比正大光明的告訴這些人要好。
現在倒是赤裸裸的當着日本人的面,把這支新式步槍的優劣勢一一數落出來,幾乎不用多猜也知道很快這支新式步槍的各項數據,就會發到各國的軍事情報單位。
“芝泉,你怎麼看?”袁世凱很認真的向段祺瑞詢問道。
“回大總統,單從武器方面來說確實沒什麼不好的地方,但是我認爲眼下國內局勢未穩,國庫並不充實,既然各路部隊手中能裝備武器,那現階段暫時就沒必要再如此勞師動衆、大刀闊斧的進行什麼制式化。要知道這支新式步槍造價不菲,大規模批產只會增加國府負擔。倒不如再等上幾年的時間,待到全國稅政穩定,國家步入正規,再推行制式化武器也不遲。”段祺瑞表情很堅定,說起話來也是一絲不苟。
站在最前面的袁肅聽到這裡,心中自然是不高興的。在他看來北洋政府現階段還是有充足資金,之前向五國銀行團進行的善後大借貸,這筆兩千萬英鎊的款子到現在根本沒用出去多少,用來投入軍備的生產完全沒問題。段祺瑞以國庫空虛爲理由,顯然是說不過去的。
但是他相信段祺瑞絕非是毫無理據的提出反對意見,即便對方是一個守舊的人,可也覺得稱得上是一位有宏觀遠見的軍事家,不可能因爲個人情緒或者個人喜好來做爲判定一件事的依據。雖然他知道北洋政府有善後大借款在手,不過說來說去自己都不如段祺瑞瞭解北洋政府的現況,或許當真是有個中的難處,所以纔會反對。
袁世凱緩緩的點了點頭,沉吟片刻之後說道:“芝泉你所說的不無道理。那麼,鬆坡,你是如何來看呢?”
蔡鍔一直站在最靠外的地方,時不時的拿起新式步槍端詳,又時不時的百無聊賴的打哈欠,從始至終都好像沒把注意力放在正經事上面。這時聽到袁世凱的問話,他依然是不慌不忙的樣子,聲音沒有底氣的說道:“我個人認爲,還是有必要的,哪怕先把北苑和南苑的部隊裝備起來也好。不過段總長考慮的肯定比我周全,至於是否需要裝備這支新式步槍,還是由段總長來定奪吧。”
他說話時的姿態極顯得搪塞敷衍,簡直與之前雷烈風行之態判若兩人。
袁世凱微微皺了皺眉頭,臉上閃過一絲不悅,但是很快又恢復平靜。他不置可否的“嗯”了一聲,再次轉回過身來向王士珍問道:“冠儒,你來說說看。”
王士珍邁步走上前,乾淨利落的說道:“武器是軍隊的根本所在,我中央政府既然要推行上下一統的大局,那勢必要有一個對外的表率。武器的統一可以是第一步,一方面能夠改善軍隊的作戰效率,另外一方面也能起到威懾作用,再一方面更能體現我北洋軍革新正容的一面。因而,我認爲還是有必要的。”
袁世凱煞有其事的點了點頭,說道:“有道理。資金問題可以慢慢計議,但是軍事改革的問題卻刻不容緩,我們一定要向外面做出一副不斷進取的姿態,省的總有一些宵小之徒在背後指責咱們這些丘八出身的人都是守舊、迂腐之人。”
段祺瑞堅持的說道:“大總統,制式武器確實有必要,但也應該分清楚時候。如今國家經濟來源都沒有整頓清楚,批量生產製式裝備如此之大的投入,只怕稍有差池連回頭的餘地都沒有。再者國家好不容易安定下來,正當全心全力推行民生髮展,在這個時候大刀闊斧更換軍備,只怕又會引起外界胡亂猜測,以至於個別地區漸生動亂。”
袁肅聽完段祺瑞的這番話,倒是覺得可以贊同一二。現在西南諸省正是神經大條的時候,二次革命的前車之鑑讓這些軍閥人人自危。如今這幾個省的都督最怕的就是中央會有什麼大動作。而大規模更換軍備顯然能引起杯弓蛇影。
但是他還是認爲,中國內部矛盾問題是不可能通過談判來解決,歷史的經驗已經證實,只能通過武力來消除所有異類。如今北洋政府現在佔據優勢,根本不需要給西南諸省什麼面子,就應該抓緊時間大刀闊斧的整改,然後揮師南下完成全國一統。
阪西利八郎(1870——1950),日本陸軍*,繼青木宣純之後的日本對華諜報的第二代巨頭,在北洋政府時期歷經七代政府更迭而他始終在幕後操縱,故被稱爲七代興亡的不倒翁。日本陸軍中的所謂第三代中國通土X肥X原X賢二、板X垣徵X四郎、本莊繁等人均出其門下。著有講演集《談鄰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