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遼東善後

十二月二日,袁肅將營口總司令部撤往奉天,既然遼東戰事已經結束,他也應該掛印辭官,不過畢竟此次中日衝突留下了一個不容小視的隱患,陸軍部還是決定保留總司令部的一些單位留駐在奉天,以備不時之需。

到奉天之後,袁肅與蔣百里、趙山河、陳文年、田文烈、朱泮藻等人召開了一次中央軍的戰後會議,首先是合算此次作戰的戰損,其次則是論功行賞,再者也就是對中央陸軍第二師、第五師以及奉天十七師的新防區劃分。

按照總統府和陸軍部三天發回來的指示,此次中央軍在遼東作戰是包含一定政治目的,那就是將中央勢力拓展到地方,謹防東三省會像西南諸省那邊擁兵自重。所以儘管第二師、第五師都是近畿部隊,但索性也就趁此機會常駐在東三省。即便不常駐,也要堅持度過目前這個敏感時期,等到遼東x突發事件的陰影全部消除之後,再另行定奪。

此役歷時二十二天,陣亡將士合計一千六百三十三人,受傷離開編制者三千八百五十人。戰爭消耗物資折算資金一百七十餘萬,而戰後重建和撫卹物資折算資金初步預計會需要兩百萬左右。不過戰爭中通過搜繳和劫掠所得的利益差不多也有一百多萬,再加上把俘獲戰利品變賣,勉強算是能抵消此次作戰付出的經濟代價。

論功行賞方面,司令部軍功司和陸軍部軍功司特派專員早已做好了一份初篩名單,由袁肅負責從初篩名單中核定人選和功績。袁肅這邊通過與後勤司令部、前線各指揮部的磋商,業已確定了一份所屬名單。基本上將此次參與作戰各部都均衡的安排了“功勞”,就算從始至終還怎麼開過槍的朱泮藻第五師,也算是一份“勞苦之功”。

經過一番討論,袁肅決定委派田文烈第二師駐守營口,第五師駐守鳳城,第十師暫時返回山海關屯駐。這麼做的目的並非是爲了讓個人勢力遠離是非之地,而是減輕東三省地方財政對中央軍的負擔,反正山海關距離營口不算遠,又有鐵路四通八達的連接,真要出兵也就幾天的時間。再者在自己的地盤上由自己來供養,省的與東三省地方政府斤斤計較。

至於中央陸軍第一兵團,司令部暫時歸編在統x戰總司令部麾下,一起進駐奉天。包括兵團直轄幾個預備役團也都留在奉天,第一旅、警衛團和預備炮兵團這三支部隊返回直隸,繼續加以訓練和擴充。

戰後會議結束後,袁肅又趕往第一兵團臨時集合地,走訪並慰問了兵團上上下下的官兵,也專門挑選了一個傷兵聚集的醫院進行一番安撫。在剛纔戰後會議軍功論賞時,他是特別爲第一兵團的一些基層軍官進行了表彰,畢竟第一兵團擴充迅速,很多軍官沒什麼實戰經驗,卻能在戰爭中發揮極好的領導作用,當真很是叫人欣慰。

尤其是孫連仲,在側翼陣地失守之際,單憑麾下一個團部分兵力殿後,掩護傷員和物資撤回蓋州城內,竟然能以最小的傷亡代價,拖延住日軍洶涌的進攻。袁肅在與孫連仲見面時,熱情洋溢的拍着對方的肩膀稱讚道:“昔諸葛亮出岐山,失利於箕谷,而趙雲隨即聚攏部隊,固守箕谷,沒有造成大損。部隊撤退時,趙雲又親自斷後,阻止曹軍追擊,因此軍資和人員的損失都不大。今日孫仿魯之功,不亞三國趙雲,當是彰功以效典範。”

在奉天停留了一段時間之後,北京總統府和陸軍部皆發來電文,告知袁肅儘快返回北京。總統府並沒有說是所爲何事,但是既然沒有說,那推測起來肯定還是袁世凱要找他商議帝制一事。而陸軍部發來的電文,則是表示要對袁肅此次作戰進行授勳嘉賞。

臨行前一天下午,袁肅找到蔣百里和陳文年二人私底下會晤了一番。

雖然這段時間袁肅一直在忙着遼東戰場善後的工作,但是對於國內輿論氣氛的變向還是有所關注,不管是北洋政府或者籌安會私底下推波助瀾,又或者是民間自發的掀起了眼下這股風浪,稍微有一點頭腦的人都很清楚國家很快會有一場重大的變故發生。

在過去大半年時間裡,以北洋軍官俱樂部爲首的北洋少壯派團體,一直在散播着袁肅的一些個人看法,所以對目前國內氣氛的變化,袁肅麾下所掌握的軍隊這一塊,並沒有太明顯的反應。就算有先見之明的諸如蔣百里、陳文年、高順等人,其三人爲首的核心軍官階層,也沒有對所謂的帝制感到反感。

歷史上蔣百里甚至還親自主持過袁世凱祭孔的儀式,顯而易見,蔣百里本人對自己的定位很清晰,軍人不幹政,只潛心於國防事業的發展。這一點與蔡鍔頗有相似之初,也難怪二人可以走得那麼近。

這次找蔣、陳二人會晤,就是正式的來試探二人對袁世凱稱帝的意思,如果談得攏那便順勢把話題聊的更深入一些,嘗試着爲袁世凱稱帝前後進行一番謀劃;如果談不攏,那也只能暫時點到即止,或可明曉一些道理加以勸說。

來到書房,袁肅示意二人落座,先說了一些關於遼東善後的瑣事,隨即便直入正題詢問二人是否關注最近國內各大報紙上的新聞。蔣百里自然是每天都有固定閱讀一些時事報紙,倒是陳文年也是最近今天聽人說起這才漸漸關注起來。

“袁大人所指的是最近籌安會和一些社會團體鼓吹的事情嗎?”陳文年問道。

“沒錯。顯然這次我們在遼東捍衛了國家主權,爲北洋政府爭取了一份極大的殊榮,於是國內上上下下一時間受到極大的鼓舞,所以纔會有了現在這樣熱烈的氛圍。說實在的,我與籌安會有所來往,他們的一些理念我也能看透幾分,只是並不知道此次國內情緒的躁動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袁肅一語雙關的說道。

“之前我在京城時,也曾經與楊度等人有所往來,表面上楊度只是一個研究政治的學者,但背地裡卻顯然是大總統在暗中授意和扶植。上個月二十二日楊度在上海舉行了一場演說,在這場演說上他公然批評眼下的政體,仍然共和政體是妨礙國家進站的罪魁禍首。據說當時一些江浙的民主人士當場與其發生口角,到頭來卻一個個被楊度說的啞口無言,當真讓人感到匪夷所思。”蔣百里不疾不徐的說道。

“國體、政體什麼的,我雖瞭解一些大概,但說實在的,也不甚懂。其實縱觀我中國目前的情況,哪裡見得什麼民主,又哪裡見得到什麼共和?掌權者高高在上,所謂的權力歸人民也不過只是一句空話。倒是有時候我也覺得,爲了保存着一個虛有的共和民主名義,卻要承受着更多無謂的負擔,何必呢?”袁肅語重心長的說道。

“西方先進的國家都有自己的一套政治制度,雖然也不算很健全,但自有讓我們值得學習的地方。我相信政治制度的發展是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慢慢磨合,然後一步一步的實現真正的民主。至於這條路要走多久,尚未可知。”蔣百里唏噓的說道。

“就目前國內的輿論聲勢,再加上北洋政府操控的動作,不難猜測,我叔父確實有稱帝的野心。我並非是一個頑固之人,也絕非是一個迷信所謂革命主義的人。記得楊度曾經對我說過一句話,如果能夠通過改變政體而加快中央集權,凝聚國家上下的力量,這未嘗不是一件好事。”袁肅見蔣百里和陳文年表現的都不算激烈,於是更進一步的說道。

“帝制的關鍵還是在看它究竟會走向哪一條道路。如今英吉利、德意志、沙俄和日本,也都是保留着幾百年帝制的國體和政治制度,但是這些國家依然很強大。其實我也相信,即便大總統現在企圖登基稱帝,即便之後的幾年或者上十年裡會有獨x裁x專x制,但歷史的發展走向不可能一塵不變,終歸還是會讓這個帝制過渡爲真正的君主立憲。”蔣百里多少是猜出了袁肅的意思,於是很認真的分析說道。

陳文年沒有再多說什麼,臉色卻顯出了一種深思。

袁肅倒是下意識的看了陳文年一眼,顯然他現在已經可以瞭解蔣百里的心思,其實蔣百里的看法與自己相差無幾,倒是陳文年沒有什麼表態,不太能確定究竟是什麼意思。

停頓了片刻後,他不疾不徐的又說道:“唉,畢竟如今已經是民國,我叔父貿然推行帝制,就怕會冒天下之大不韙,到時候我這個侄子又該何去何從呢?”

第64章 ,笑裡藏刀第15章 ,挑明來幹第80章 ,緊急行動第39章 ,過河拆橋第77章 ,神秘來賓第33章 ,擒賊擒王第74章 ,亂中生財第58章 ,背後殺出第23章 ,見張鎮芳第54章 ,重慶變勢第88章 ,軍政發展第33章 ,擒賊擒王第66章 ,突來冷言第3章 ,酒後親王第4章 ,別有圖謀第10章 ,轉危爲安第93章 ,酒後之言第65章 ,聯誼會上第31章 ,安山善後第8章 ,會見蔡鍔第61章 ,鄭家大少第25章 ,天津寓居第83章 ,親去隆莊第12章 ,栽贓嫁禍第32章 ,另有想法第84章 ,趁勢發展第41章 ,除夕夜宴第23章 ,新的任命第64章 ,笑裡藏刀第47章 ,南下上海第23章 ,暗中行動第52章 ,單見高順第36章 ,官辦銀行第68章 ,軍火事故第31章 ,南方籌謀第1章 ,擴大戰場第13章 ,深夜變故第42章 ,一聲令下第6章 ,討價還價第60章 ,北洋新星第45章 ,北京覆電第2章 ,昭然若揭第98章 ,三方度勢第87章 ,林氏合作第82章 ,少更於老第48章 ,河南新策第92章 ,先發制人第30章 ,隻身行賄第93章 ,藉機而入第68章 ,着手鋪墊第29章 ,深夜闖營第92章 ,灤州煤礦第2章 ,昭然若揭第10章 ,小年宴會第115章 ,長遠打算第88章 ,另有算盤第33章 ,學堂同窗第26章 ,驚動中央第19章 ,擢王懷慶第79章 ,先禮後兵第73章 ,私見張謇第45章 ,北京覆電第114章 ,北方南方第42章 ,分配防區第2章 ,似有察覺第13章 ,重挫元氣第87章 ,隨營學堂第29章 ,洋河水庫第95章 ,藉口生事第28章 ,繼任賑災第23章 ,臨行安排第36章 ,趁勢而爲第40章 ,宴席之間第36章 ,仁卿態度第91章 ,堅守陣線第87章 ,隨營學堂第43章 ,交心之談第55章 ,車站送行第55章 ,前往保定第77章 ,顧秉鈞言第23章 ,暗中行動第97章 ,制式武器第33章 ,一波又起第90章 ,發展工商第51章 ,英人扶持第81章 ,崛起之路第18章 ,局勢變故第24章 ,人滿爲患第47章 ,軍政會議第45章 ,北京覆電第38章 ,逐步善後第62章 ,準備北上第7章 ,針鋒相對第51章 ,英人扶持第64章 ,烏雲密佈第62章 ,青年北洋第81章 ,行營佈置第58章 ,分開進貨
第64章 ,笑裡藏刀第15章 ,挑明來幹第80章 ,緊急行動第39章 ,過河拆橋第77章 ,神秘來賓第33章 ,擒賊擒王第74章 ,亂中生財第58章 ,背後殺出第23章 ,見張鎮芳第54章 ,重慶變勢第88章 ,軍政發展第33章 ,擒賊擒王第66章 ,突來冷言第3章 ,酒後親王第4章 ,別有圖謀第10章 ,轉危爲安第93章 ,酒後之言第65章 ,聯誼會上第31章 ,安山善後第8章 ,會見蔡鍔第61章 ,鄭家大少第25章 ,天津寓居第83章 ,親去隆莊第12章 ,栽贓嫁禍第32章 ,另有想法第84章 ,趁勢發展第41章 ,除夕夜宴第23章 ,新的任命第64章 ,笑裡藏刀第47章 ,南下上海第23章 ,暗中行動第52章 ,單見高順第36章 ,官辦銀行第68章 ,軍火事故第31章 ,南方籌謀第1章 ,擴大戰場第13章 ,深夜變故第42章 ,一聲令下第6章 ,討價還價第60章 ,北洋新星第45章 ,北京覆電第2章 ,昭然若揭第98章 ,三方度勢第87章 ,林氏合作第82章 ,少更於老第48章 ,河南新策第92章 ,先發制人第30章 ,隻身行賄第93章 ,藉機而入第68章 ,着手鋪墊第29章 ,深夜闖營第92章 ,灤州煤礦第2章 ,昭然若揭第10章 ,小年宴會第115章 ,長遠打算第88章 ,另有算盤第33章 ,學堂同窗第26章 ,驚動中央第19章 ,擢王懷慶第79章 ,先禮後兵第73章 ,私見張謇第45章 ,北京覆電第114章 ,北方南方第42章 ,分配防區第2章 ,似有察覺第13章 ,重挫元氣第87章 ,隨營學堂第29章 ,洋河水庫第95章 ,藉口生事第28章 ,繼任賑災第23章 ,臨行安排第36章 ,趁勢而爲第40章 ,宴席之間第36章 ,仁卿態度第91章 ,堅守陣線第87章 ,隨營學堂第43章 ,交心之談第55章 ,車站送行第55章 ,前往保定第77章 ,顧秉鈞言第23章 ,暗中行動第97章 ,制式武器第33章 ,一波又起第90章 ,發展工商第51章 ,英人扶持第81章 ,崛起之路第18章 ,局勢變故第24章 ,人滿爲患第47章 ,軍政會議第45章 ,北京覆電第38章 ,逐步善後第62章 ,準備北上第7章 ,針鋒相對第51章 ,英人扶持第64章 ,烏雲密佈第62章 ,青年北洋第81章 ,行營佈置第58章 ,分開進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