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額不足
得到了萊因哈特的肯定之後,袁世凱緩緩的點了點頭,繼而轉向段祺瑞問道:“芝泉,如果要收回青島,你打算如何採取行動?”
這幾乎是二次革命之後,袁世凱第一次在正式場合向段祺瑞徵詢國事意見。之前因爲各種矛盾和衝突,袁世凱和段祺瑞的關係陷入低谷,不僅相互之間各有所持不肯讓退,甚至在私底下的交情也變得十分冷淡。
早在德國方面主動提出歸還青島主權時,段祺瑞便帶領陸軍部開始策劃出兵青島接受主權的詳細方案,而隨着國際形勢的驟然變化,日本與英國的介入其中。尤其是日本昭然若揭的打算侵佔青島,陸軍部的方案也適時的做出了一系列變動。
段祺瑞稍微坐直了身子,不動聲色的回答道:“回大總統,陸軍部已有確切的軍事行動方案。目前我們已經在山東集合了三個師的兵力,分別是山東陸軍第一師、第二師和陸軍二十八師,不僅如此,在未來的十天時間裡,我們還能再從安徽、山西調集三個師的兵力。”
這時,參議處的一名軍官忍不住打斷的說道:“單單調集部隊是沒有任何意義的,英國方面已經再三強調前提,我們是不可能與日本發生軍事衝突。即便兵力再多也無濟於事,更何況還區區只有六個師的兵力。”
日軍兩個師團的兵力大約有四萬人,中國陸軍編制六個師最多隻有六萬人,當然也有空額的情況,說不定實際情況只有三、四萬人。但即便是滿打滿算的六萬人,從武器裝備到人員素質都遠遠不是日本士兵的對手,更何況日本還有強大的海軍艦隊提供掩護,正面作戰顯然是沒有任何可比性。
袁世凱同樣很關注這個問題,既然下定決心要拒絕日本人提出的要求,那勢必要考慮到發生最壞的情況。段祺瑞雖然這段時間一直在做準備,可才調集區區六個師的兵力顯然是有些讓人失望。
要想真正不與日本開戰,最好的辦法就是在軍事上有足夠的震懾力,讓日本知難而退。
相反,如果在軍事上不能展現出足夠的實力,日本或許還真會下決心來賭上一把。到時候一旦中日正式開戰,不僅無法獲得英國軍方的支持,甚至還會引發一連串更壞的結果。
段祺瑞沒有理會參議處的軍官,也沒有在乎袁世凱臉色的變化,繼續說道:“此次收復青島,關鍵並不在山東一線,而是在遼瀋一線。目前日本兩個師團的兵力全部集合在旅順基地,我們收復青島必然是要在日軍出兵之前進駐青島,到時候日本的威脅只會來自旅順。所以這段時間陸軍部更改了之前的方案,已經將主要兵力部署集中在遼瀋。”
聽完這番話,在場衆人這才漸漸釋然開來。就連袁世凱的臉色也稍有好看,微微的點了點頭表示對這樣的安排很認同。
“遼瀋一帶目前已經部署了多少兵力?”袁世凱問道。
“陸軍第十九師、二十師和二十一師全部已經進入備戰狀態,但是這三個師是東三省僅有的地方駐軍,根據初步的討論並不適合擔任應對旅順日軍威脅的主戰部隊。”段祺瑞正色補充的說道。
“那你可有什麼其他的安排?”袁世凱繼續追問道。
“就在前天我們陸軍部已經想好了詳細對策,一則是爲了緊急應對來自旅順的威脅,二則也是出於遼東安全長遠的考慮。陸軍部決定即刻設立都督東三省軍務總署,由徐次長出任此職,負責籌措東三省新增軍務大小事宜,並立刻着手編練東三省邊防軍,加大中央對東三省的軍務控制和支持。”段祺瑞鄭重其事的說道。
“臨時擴編軍隊可不利於眼下局勢。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擴編部隊不是一朝一日能見成效,正所謂遠水不救近火,實非萬全之策。”有人憂心忡忡的說道。
“我自是知道遠水不救近火,但是國防之策原本就是長治方能久安的道理,東三省與俄朝接壤,又兼之有滿清遺族死而不僵,勢力錯綜複雜。既是要針對旅順的日本,索性就趁此機會,一步到位,讓中央政府的影響力直接深入其中。至於眼前之困難,同樣不容小視,陸軍部自認爲應該儘快從鄰近地區抽調兵力曾駐遼瀋,直接面對面應付旅順的威脅。”段祺瑞鎮定自若的說道,說完這番話時,他還下意識的看了一眼坐在下座的袁肅。
不僅袁肅心中明白,在場大部分人也都很清楚段祺瑞是什麼意思。
在青島問題上,袁肅確實打算插上一手,可問題是他的盤算是趁機渾水摸魚,見好就收,而不是成爲真正與日本軍隊正面交鋒的部隊。儘管看上去是被中央政府寄予厚望,是人民的英雄,又是顛覆近代中國歷史的大功臣。但這一切的前提是中日之間不會發生真正的武裝衝突,最好就是日本知道中國的決心從而知難而退。
如果日本不肯退讓,一旦雙方交起手來,那與日軍正面相對的部隊必然就要承受極大的戰爭壓力。袁肅好歹是有自知之明,他的部隊雖然是經過精銳的訓練,也保持着日常訓練,其戰鬥力絕對算得上是全北洋軍中最好的,可問題是麾下的部隊建制不齊全,完全沒有任何炮兵單位,同時也沒有任何實戰經驗,絕對不是裝備齊全又有實戰經驗的日軍的對手。
硬要與日軍進行死拼,最終的結果只能是用人頭來換時間。或許可以將戰爭拖延到一個月、兩個月之後,到時候日軍多少也是吃不消,而且因爲戰事大大超出預期,來自國內的壓力也是極大,很可能會選擇退兵。
的的確確是贏得了這場戰爭,可手裡的好不容易攢起來的這點資本則全部賠的乾乾淨淨,主力部隊大換血,搞不好還會連爲數不多的一些將領也搭進去了。獲得了中國近百年難得一遇的殊榮,成爲民族英雄、國民偶像,可卻再也無力參加接下來的北洋大博弈,更別說協助叔父袁世凱鞏固帝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