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長大

盧夫人蔘拜完畢,動身離去。盧公廟前前後後又是一陣忙,雖然大部份男人不敢到前頭去衝撞了盧夫人車駕,卻還是整齊列隊,只等着盧夫人一上車,放下車簾,他們就立刻趕出去,排出最好的送行隊伍,以最謙恭的姿態,表示他們的敬意。

裡裡外外的人們忙碌着,叫喊着,雖然盧夫人不會看他們,也個個把衣冠整了又整,唯恐有失儀之處。

大家忙忙碌碌,小聲地彼此叮嚀着種種禮節規矩,沒有人注意剛纔還被打得在地上起不來的那個瘋叫花。

盧東籬靜靜得聽着裡裡外外的一片喧然。

如今的他,口不能言,目難視物,也就只剩下耳朵,還算能正常聽到動靜了。

這樣的熱鬧榮耀中,他的妻兒,正一步步離他遠去,咫尺之遙,一牆之隔,他叫不出,追不能,認不得。

多年離別,多年煎熬,他的妻子,到底憔悴清減了多少。多少年從未盡過父親的責任,他的孩子如今長成什麼模樣?

他死死咬住牙關,握緊雙拳,卻剋制不住全身的顫抖由輕微而漸劇烈。

四周列隊的人已迅速向外奔去,想來婉貞已然出了廟門上了車駕。很快就要離開了吧。去到他再也聽不到的地方,去到他再也夠不着的方向,去到他連影子都無法模糊看一眼的所在。

少年時的竹馬青梅,總角相交,成親後的燈前燭下,溫存相待,那些守候,那些等待,那永遠都在微笑着的容顏。

婉貞,婉貞,他的妻子,就這樣離他而去。

不及見一面,不能喚一聲,就這樣無知無覺地永遠離去。

這一生,他負得最多的人是誰?是勁節,還是婉貞?

那個自嫁給他,就從沒有享過一日尊榮,卻總是在無盡無止等待他的女子,那個縱然他將她拋在腦後,她卻只會抱以微笑,永遠在後方靜靜等待的女子。

現在,他留給她的只是永遠不能擺脫的噩夢和重負,做爲盧東籬的妻子,做爲已在民間被傳成神,說成聖的盧東籬的遺孀,她將揹負怎樣的重擔,她將承受怎樣的束縛。可是,他卻半點也幫不得,助不了。

他若出現,只會讓包括婉貞在內的許多人,陷進更加深重且莫測的苦難之中。

所以,他只得在這裡,咬牙咬到嘴裡都是鮮血,把拳頭握得骨頭都開始咯咯響,苦苦忍耐着,不要動,不要做任何不該做的行動。

用理智無數次殘忍地提醒自己,這才能勉勉強強地站起來,跌跌撞撞地重回柴房去,這次不用別人來鎖他。他自己用力關緊大門,把自己鎖進了一片黑暗中。

廟裡的一干人等,恭敬地送走了蘇婉貞一行人,大家的心境仍然處在興奮狀態中,想到這次居然親自接待了盧夫人,這簡直是可以誇耀一生的事。大家交口地稱讚起盧夫人來了。

“果然是盧元帥的妻子呢,多麼樸素啊。”

“多麼溫柔良善啊,有叫花子胡鬧,都不生氣,真個觀世音菩薩降世。”

“那位護從的大人爲人也很好啊,還給那叫花子銀子呢。”

“什麼護從大人,盧夫人叫他東覺呢,分明是應天知府盧大人,盧元帥的族弟啊。”

“什麼,啊,那,那盧大人可憐那個叫花子,還說晚些時候派人來接他去安置呢。”

“那你還待站着做什麼,快去把那叫花弄出來,好好打整一下,讓他吃飽喝足了,別叫盧大人派來的手下,看咱們沒有仁厚良善之心。”

大家哄哄然應得一聲,便又趕緊忙去了。

剛纔被他們拳打腳踢的人,現在立時又得到了極好的招待。

這一次,盧東籬沒有一絲抗拒,洗澡,換新衣服,梳頭,清理鬍子,他都很溫順地任憑這些人擺弄,且極合作地,盡力把自己收拾得能見人。

他知道,晚上來的一定會是盧東覺自己,而他,也實在不忍讓這個小弟,看到自己落魄的樣子,平白又惹一場傷心難過。

洗漱完畢之後,他又得了一些熱騰騰的飯菜,吃過之後,人確實也精神了許多,蒼白了很久很久的面容,也漸漸有了些血色。

廟裡的人爲了給盧大人好印象,自是不會再讓他住在柴房,而是給了他一間單獨的清淨房間。

盧東籬一直安靜地等待着,直到夜色深深,明月中天,一名黑衣深笠的男子,敲開了盧公廟的大門,口稱奉盧大人之命前來。

本來夜色就濃,燭光飄搖,那人穿黑衣,戴深笠,一直低着頭,自是沒有人看清他的容顏。

廟中主持不敢怠慢,親自迎接他,本想讓人喚那叫花來,他卻說奉了大人命,要單獨問話,主持便差人把他領去了盧東籬房間裡。

此人關上了房門,又小心的把窗推開一條縫,四下望望,確認沒有人守在外頭偷聽,這纔回頭面對盧東籬,一手掀開了斗笠,撲通一聲跪下去:“大哥。”

盧東籬笑一笑,伸手去扶他起來。他努力對準焦距,儘量讓眼神靈動,不願讓盧東覺看出自己的眼睛有問題。

好在盧東覺這時也心緒激動,全然沒有注意到盧東籬的眼神有什麼不對,此時竟是怎麼也不肯起身,就着這跪的姿式,抱着他的腿,哭了起來。偏他又恐聲音大了,驚了外頭的人,竟是連哭也不敢放聲。

盧東籬無力說話,只得輕輕拍着他,以身體的動作來安撫於他。

盧東覺一邊哭,一邊斷斷續續地說。

“大哥,你還活着,天啊,你還活着。”

“我爲你收斂屍體的時候,就有點奇怪的感覺,卻又說不出是爲什麼,原來那是個替身。”

“大哥,這是你的手下幫你的吧,他們對你真是有情有義。”

“還是你一直未雨綢繆,早做了安排?”

他哭着問個不休,盧東籬伸手摸到他的頭,用力擡起來,確認他可以看到自己的表情,然後,微笑着點點頭,再拍拍他的肩,示意他不用太過悲傷。

盧東覺勉力收了淚,卻還是不肯讓盧東籬拉他起來,他擡頭,怔怔看着他的兄長,張張嘴,想問他這些年過得如何,話到嘴邊,卻是一陣心酸,半個字也說不出來,忽得用力一掙,甩開盧東籬的手,重重在地上叩下頭去,他叩得那麼重,咚得一聲,嚇得盧東籬一顫,臉上略略變色,手上加力想要拉他。

可是盧東覺卻是瘋狂地叩頭,不肯讓他拉住。

盧東籬猛力一扯,把他半揪起來,左手一掌打過去,重重擊在盧東覺的臉上。

盧東覺這才全身一顫,如同脫力一般,倒在了盧東籬的懷裡。

盧東籬輕輕嘆息,可惜他現在無力說話,所以沒有辦法寬慰盧東覺,他想說,我明白,東覺,不是你的錯,我明白你想說什麼,我不怪你。然而,他唯一能做的,也只是用無力的手,撫着當年幼弟那不斷顫抖的肩膀。

盧東覺的聲音帶着哽咽:“大哥,你走吧,你離開趙國吧。”

盧東籬不覺有絲毫意外,他幾乎是很平和地點了點頭,連脣邊那淡淡的一縷笑意都沒有改變。

盧東覺低着頭,他不敢看兄長的面容,只是伸手到懷裡去把東西一件件掏出來。

關防,路引,身份證明文書,數額足夠的一疊銀票。

他一樣樣拿,一樣樣往桌上擺,聲音顫抖地不成樣子:“我找藉口,臨時向本地的官員,要了這些身份文書,有了它們,你可以光明正大穿府過縣,不怕盤查,也可以入住客棧,不用再流浪吃苦,這些銀子,也足夠好好生活,你儘快離開趙國吧……”

他努力想要讓自己說話順暢,可是身體和聲音都不住顫抖,臉色又青又白,幾不成人色。

盧東籬雖看不清他的表情,也知他痛苦莫名,心頭痛惜,卻又實在說不出一個字來開解他,只得勉力自己繼續微笑,只得努力讓盧東覺看到,他其實並不介意。

他還能介意什麼呢?從他發現自己在民間享有無比聲譽名望時,他就知道,自己不可能以原來的身份出現在人前了。更何況,他也並不打算恢復身份。

風勁節已經死了,盧東籬又有何顏面,在世人眼中,繼續活下去呢。

他不是沒有自知之明的人,他雖苦守邊關多年,但一般的百姓並沒有嘗過異族燒殺擄掠之苦,因此對於鎮關將軍的功績犧牲不可能有太大的瞭解。如果不是擁有無上權威的人刻意宣揚,他不會在百姓之中,被傳作神聖。

在這個消息閉塞的世界裡,普通老百姓,對國家大局的瞭解,往只決定於上位者想讓你們知道什麼。而對於人物的批評讚佩,也總是起決於,至尊的人,想要借宣揚什麼人,達到什麼目的。

象史書上的文聖武聖,歷代英靈們,就連帝王都要向他們祭祀行禮。一個國家,有這樣的英雄,做爲所有人的典範是好事,可如果這種人忽然活了過來。只怕皇帝就第一個坐不住的了。

更何況,他如果活過來,當年就是詐死抗旨,一個以忠義聞名天下的英雄,怎能有抗旨之名,而因着家裡出了個天下第一忠義之人而享盡榮寵的蘇盧兩家,又會因此受到怎樣的衝擊呢?

他活着,他留在趙國,就是一個隨時可能爆發的隱患,盧東覺想要讓他離開,本來就是理所當然的。

盧東覺咬牙等了半日,等不到盧東籬說話,鼓足勇氣擡起頭,見盧東籬眼神平和,脣邊帶笑,心中又是一酸。

他垂首低泣:“大哥……”

他想說很多很多的話。

大哥,你知不知道,你蒙冤之時,我被無罪奪官,上司厲顏訓問,審太守如同問賊。

大哥,你知不知道,你一人蒙冤,舉族皆受誅連,家中產業被抄,各房上百口人,流離失所。

大哥,你知不知道,太叔公那麼大的年紀,不能含笑完壽而逝,卻是被虎狼之吏驚嚇而亡。

大哥,你知不知道,你一生仰俯無愧,可結果卻是家人宗族,多遭流放,七叔家的小堂妹,雖說未必富庶奢豪,也是書香門弟的小姐,卻被那押送衙差,卑言污語,屢欲不軌,最後只得投井拒辱。

大哥,你知不知道,你雖有情義下屬,義士知交,他們卻也只救得你的妻兒罷了。旁人的性命,他們顧不了,幫不起,可是我們受了多少磨折啊。三堂哥的幼子還那麼小,就連着父母關在牢裡,成了囚犯,小小的孩兒,受不得牢獄之苦。可憐他甚至還沒學會叫一聲爹孃就這麼去了。

大哥,你知不知道,你爲大趙國,剖心瀝血,大趙國給你的卻是殺人的屠刀,和無情的誅連,我的母親,也因此在公堂之上受辱。

大哥,這幾年,你天涯流浪,吃了多少苦,可是,你知不知道,我們這些親人們卻因爲我們完全不知道,不明白的事,又受了多少罪?

大哥,你教我仁義道德,可是,這個仁義道德的世界,給了我們什麼?

大哥,你教我爲國爲民,可是,我做了多少年的縣令,一心一意,爲民請命,一心一意,不貪不枉,卻處處碰壁,時時受挫,上司動則難,吏考年年平平,到最後,等來的是兄長被殺,舉族誅連的下場。

大哥,我們是書香世家,我們都讀聖人文章,可是,原來捨生取義的下場不是輝煌而是悽慘,原來,守正不移,不得光彩,反成笑話。

大哥,我們這麼多年,讀的,學的,信的,堅持的,是不是,全都是一場笑話。

大哥,你以前總教我,我們爲國爲民,盡心盡力,不是爲了想要得到什麼,可至少不能是爲了失去什麼吧?

大哥,你知道我們盼了多久,才盼來這一場平反,這一番榮耀。蘇盧兩家各宗各枝幾百人。雙倍發還產業,朝中又賜了許多田地金銀。

各宗年紀相當的弟子,都有了功名前程,甚至是官職。

多少人家吃苦受罪許多代也得不到的一切,轉眼間,便已屬於我們。

我一心爲民多少年,不得半分升遷,如今卻搖身成了應天知府,權高勢大。

家中長輩更是聲威赫赫,一呼百應。就是地方官上任,也必要先來拜訪,曲意結交一番。

如今盧家蘇家,富極貴極,尊崇至極,可是,我們誰也沒有忘記過當日的苦痛。

我們書香傳家,我們自命高潔,然後,一道命令,就把我們從家裡如同牛羊一般驅趕而出,我們失去自由,失去讀書人的驕傲,我們被鎖上鐵鏈,關押在黑暗陰溼的牢獄中,聽着犯人們的哀嚎慘叫,我們被押着走向偏僻窮苦的地方,用讀書寫字的手,去砍柴開荒。大字不識一個的低等士兵,都可以隨意驅使我們,折磨我們。

我們不知道等待我們的是什麼,我們不知道,明天還會有什麼更可怕的命運。

大哥,你知道被人打下十八重地獄,然後又擡上九十九層天是什麼滋味嗎?

大哥,我們怕了,我們再也經不起了。

我們對皇上,對朝廷,對百姓不敢有一句怨言,我們誠惶誠恐地謝恩,我們小心地守護着手中所有的一切。

我們再也受不起波折,再也不敢面對未知的恐怖了。

大哥,如果你回來,如果你被發現,如果……

他有那麼那麼多的話想說,他有無盡的苦衷想表白,然而,最後,他只能痛哭。

而盧東籬只是安然而平靜地接受這一切。

他看不見盧東覺的臉,多年不見,在他的記憶中,盧東覺的相貌,依然是舊日的少年容顏。那個長不大的孩子是他的小弟弟。有一雙晶亮的眼,帶着無數疑問看着世界,有着滿腔的熱血,容不得半點不公平。

那個小弟弟,看到冤案就跳起來大叫,查覺到牢獄中的交易,就憤而大喊,那個正直的,天真的,純善的孩子。那個總喊着,要考中狀元,要做大官,要爲民請命的孩子。

是他不好,教了這個弟弟所有書本上的道德,卻沒有告訴他這個世界的真相。就讓他一個人在這人世間,撞得頭破血流。

想來世事皆如此吧,這人間,又哪來那麼多人,天生是貪官,是庸吏,是壞人呢?

只是大家都在漸漸長大,都漸漸發現,原來好人壞人,不是刻在臉上的,原來好人有好報,壞人有壞報,只存在於故事裡。

步入官場的時候,也不是人人想着升官發財的嗎?也有很多人,如東覺一般,期盼着大展鴻圖,有所作爲吧,期盼着,爲國爲民,一顯身手吧。

只是,現實總是時時處處地去磨折於人,人們總會發現,這個世界到處是一片腐朽,可怕的是,自己也陷在這片腐敗之中。想要革新去舊,就必然要將自己也與這腐朽一起毀盡滅盡。於是,大家都不得不全力去維護這一片腐朽罷了。

其實這又有什麼不對呢?

天底下,也只有一個盧東籬,纔會天真地,永遠不肯長大吧。

東覺有什麼錯,他只不過是想要活下來,他只不過是想要保護他的父母妻兒,家人宗族罷了。

他有什麼錯呢?

盧東籬有些迷茫地想着。

他心頭無恨無怨,只是單純地憐惜這個小弟弟。

他的小弟弟,他的小東覺,已經長大了。原來長大,是一件這樣叫人傷心的事。

他想說,東覺,你沒有錯,是我不好,是我連累了你們。我會離開趙國,永不再回來,我不會再讓你們處於危險中,我只求,我只求……你們好好善待婉貞母子,可以嗎……

然而,他依舊,一個字也不能說。

他只能繼續微笑,繼續以溫柔的動作,去安撫那多年前,永遠跟在他身邊,一聲聲喚他兄長的小弟。那個亦弟亦子亦徒的孩子。

直到這一刻,他依然擔心,自己如此長久的沉默,會否讓東覺發現他的殘疾,會否讓東覺的良心更添重負,更覺悲良。

東覺,你沒做錯什麼,從頭到尾,錯的只是我罷了。那個天真的,不肯長大的盧東籬,纔是這一切的罪魁禍首。

第三百九十三章 沒有也許第七十章 底細如何第三百七十一章 重歸小樓第十二章 拜謝第一百八十八章 以命相搏第七十二章 宴會奇變第一百二十六章 悔從何來第三十一章 論題第二十八章 返京第一百二十一章 圖窮匕現第七十四章 因果循環第四十七章 曲終人散第一百二十七章 米粒微華第六十四章 混沌將開第十九章 當面錯過第二十章 比武謀殺?第四十八章 人鬼同途第一百零五章 黑白之道第二百六十五章 江山已定第三百六十八章 異變突生第四十章 針鋒相對第五十三章 改題規則第十二章 天平人心第一百一十二章 夜下相逢(上)第二百六十八章 驚天一語第七十七章 人面桃花第三百八十四章 無可妥協第四百零八章 功成之後第一百八十五章 數年隱忍第三百七十五章 坐看紅塵第三十六章 各自計算第二十二章 英雄所見第二十四章 重逢第二十七章 全勝第一章 冷心若鐵(上)第二百零九章 輪番上陣第四百零七章 引蛇出洞第七十九章 絕望第五十五章 痛下決心第二百二十二章 誰能放手第二百三十章 不過如此第二百五十四章 君之抉擇第一百二十二章 小樓會議(上)第一百零七章 故人歸來第四十七章 曲終人散第三百零八章 何須羞慚第六十一章 苦心第十二章 至重酷刑第一百一十六章 如此變化(下)第三十二章 各奔前程第二百六十一章 秦人秦都第三百零二章 幽幽我心第三十七章 脣槍舌劍第三百三十一章 寸步不讓第三百三十八章 混沌七竅第四十六章 近人情怯第三百零三章 山木有枝第一百三十四章 人心無盡第四十四章 顛倒黑白第二十七章 波瀾乍起第三百六十一章 公平何在第十六章 妙手神醫第十四章 清心懾魂音第三十一章 決定第一百八十二章 離籠之鳥第二百五十六章 好夢正酣第十一章 飄然而去第二百零六章 體軟如綿第二百六十三章 今可如夕第八十一章 奇痛第十七章 誰更狠心第五章 兵帥之間第三十七章 拙劣勸降第三百一十一章 都不省心第十七章 京郊茶攤第一百一十八章 誰是內奸(下)第一百六十七章 鄭重其事第三百五十二章 一點溼痕第七十七章 人面桃花第三百八十章 千年之規第三十一章 論題第二十章 比武謀殺?第二百零七章 悔不當初第二十八章 一錯再錯第一百三十四章 人心無盡第四百零七章 引蛇出洞第十八章 翰林第三百零二章 幽幽我心第二百九十五章 平地風波第三百七十五章 坐看紅塵第三十九章 傻子不易第二百二十章 人間無神第九十七章 情理之間第三百九十六章 羨則羨耳第一百六十章 街頭偶遇第三百零六章 深深宮闕第二百三十八章 楚人方氏第一百一十三章 夜下相逢(下)第十章 君臣之間第二百一十一章 雙目始開
第三百九十三章 沒有也許第七十章 底細如何第三百七十一章 重歸小樓第十二章 拜謝第一百八十八章 以命相搏第七十二章 宴會奇變第一百二十六章 悔從何來第三十一章 論題第二十八章 返京第一百二十一章 圖窮匕現第七十四章 因果循環第四十七章 曲終人散第一百二十七章 米粒微華第六十四章 混沌將開第十九章 當面錯過第二十章 比武謀殺?第四十八章 人鬼同途第一百零五章 黑白之道第二百六十五章 江山已定第三百六十八章 異變突生第四十章 針鋒相對第五十三章 改題規則第十二章 天平人心第一百一十二章 夜下相逢(上)第二百六十八章 驚天一語第七十七章 人面桃花第三百八十四章 無可妥協第四百零八章 功成之後第一百八十五章 數年隱忍第三百七十五章 坐看紅塵第三十六章 各自計算第二十二章 英雄所見第二十四章 重逢第二十七章 全勝第一章 冷心若鐵(上)第二百零九章 輪番上陣第四百零七章 引蛇出洞第七十九章 絕望第五十五章 痛下決心第二百二十二章 誰能放手第二百三十章 不過如此第二百五十四章 君之抉擇第一百二十二章 小樓會議(上)第一百零七章 故人歸來第四十七章 曲終人散第三百零八章 何須羞慚第六十一章 苦心第十二章 至重酷刑第一百一十六章 如此變化(下)第三十二章 各奔前程第二百六十一章 秦人秦都第三百零二章 幽幽我心第三十七章 脣槍舌劍第三百三十一章 寸步不讓第三百三十八章 混沌七竅第四十六章 近人情怯第三百零三章 山木有枝第一百三十四章 人心無盡第四十四章 顛倒黑白第二十七章 波瀾乍起第三百六十一章 公平何在第十六章 妙手神醫第十四章 清心懾魂音第三十一章 決定第一百八十二章 離籠之鳥第二百五十六章 好夢正酣第十一章 飄然而去第二百零六章 體軟如綿第二百六十三章 今可如夕第八十一章 奇痛第十七章 誰更狠心第五章 兵帥之間第三十七章 拙劣勸降第三百一十一章 都不省心第十七章 京郊茶攤第一百一十八章 誰是內奸(下)第一百六十七章 鄭重其事第三百五十二章 一點溼痕第七十七章 人面桃花第三百八十章 千年之規第三十一章 論題第二十章 比武謀殺?第二百零七章 悔不當初第二十八章 一錯再錯第一百三十四章 人心無盡第四百零七章 引蛇出洞第十八章 翰林第三百零二章 幽幽我心第二百九十五章 平地風波第三百七十五章 坐看紅塵第三十九章 傻子不易第二百二十章 人間無神第九十七章 情理之間第三百九十六章 羨則羨耳第一百六十章 街頭偶遇第三百零六章 深深宮闕第二百三十八章 楚人方氏第一百一十三章 夜下相逢(下)第十章 君臣之間第二百一十一章 雙目始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