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擦肩而過

自從答應了方輕塵的議和條件之後,秦旭飛這個烈火般熾熱的男子,就一點點黯淡沉寂下去。即使在自己人面前,他依然儘量保持豪邁的姿態,然而,他瞞不過所有人,瞞不過柳恆。

他已經殺死了自己,殺死了那個熱血激揚的少年,殺死了那個鐵血豪情的主帥。依着秦旭飛的本性,無論何等劣勢,也會去慨然迎接壯烈的戰死,只要能夠盡情一戰。然而,爲着那些負疚,爲着想要保全所有被他連累的人,他不得不放棄他所有的驕傲和自信,返身回到他最厭惡的朝堂政爭之中,坐等英雄白髮,寶刀生塵,髀肉復生。

這無異於要一頭狼王成爲獵犬,一隻雄鷹縛翼爲雞。所以,柳恆不能不擔心他。可是,他卻無法再看護着他。

楚帝要入京了。所以柳恆不得不走。

雙方協議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楚帝入京,太上皇移居甘寧宮,一切規儀比照皇帝。

皇帝的一切供給待遇同舊朝一致,而跟隨新帝入京的人員,林林總總,將近萬人。

朝中權力最大的人自是秦旭飛,由朝廷發到南方的旨意,南方就算是陽奉陰違,至少表面上要恭敬接受。但他在決議政令時,也要尊重其他官員的意思。

隨着新帝入京的這些人中有皇親國戚,有各方名士,有各地門閥世家子弟,也有各方諸侯的親族重將,如卓子云,蕭曉月,凌方,趙忘塵之流。他們將在朝堂之上成爲各自家族和主君的喉舌,同時,也算是南方諸勢力,交到秦人手中的人質。

這些人中,也包括方輕塵自己。

方輕塵必須陪王伴駕。他在秦軍的控制範圍內,秦旭飛纔不會覺得芒刺在背,秦軍纔可以安心和楚人合作。朝堂上有方輕塵在,楚人才放心秦旭飛不會獨斷專行,因爲有方輕塵可以牽制他。

諸侯們自然多少也想到,方輕塵在朝中掌控大局,他們在自家的一畝三分地裡,就是說了算的那個了。協議之下,楚國雖然形式上統一完整了,但在北方的中央政權之外,南方各地還是實施節度使制。地方上的官員諸侯權力極大,類似於一個個受朝廷節制的小封國。

方輕塵已經同他們坦言過,必會確保所有人的尊榮富貴,世代榮華。但在秦人的勢力退出之後,爲了確保國家的強大,他們這些地方勢力陸續將一些權力交回朝廷也必不可免。可是不管怎麼樣,這種天高皇帝遠的日子,能多享受一天總也是好的。

自然,方輕塵入京了,那麼,爲了不讓秦軍對他生出殺意,秦人也必須交出足夠分量的人質。楚人自然不能要求秦旭飛自己來交換。楚人沒有了方輕塵,還可以奮力一戰,秦軍若死了秦旭飛,就只有死路一條了。

既然如此,身爲秦軍第二號人物的柳恆,怎麼可能繼續留在秦旭飛的身邊。當方輕塵伴君入京之時,也就是柳恆還有另外數名秦旭飛的帳下重將,以交流感情,幫助協防,交換經驗等等不同的理由,進入南方,散佈到各方豪強的勢力內去當貴客的時候。

這是雙方討價還價多日才達成的妥協。柳恆一個人的份量當然比不上方輕塵,但是這許多位秦旭飛帳下最倚重的將領加在一塊,總也勉強可以匹配。

——————————————————

今天,淮江江畔,又熱鬧了起來。

血戰於淮江,談判於淮江,決議於淮江。而今天,名爲迎接實爲交換的盛大儀式,也在淮江。

淮江北岸,秦旭飛和柳恆並騎駐馬高坡。遙見遠方煙塵漸生,探馬信旗飄揚,傳遞着楚國新帝的浩大車馬已經下了巨大的龍舟,即將到來的消息。

秦旭飛的神色漠無悲喜。柳恆卻只微微一笑,低聲道:“旭飛,他日朝中風雨,我不能伴你共擔,你多多保重。”

秦旭飛苦笑不語。總是這樣啊,一次又一次。受他連累的好友,最後牽掛的,卻還是他。

柳恆側了身子,遙指兩人身後廣漠的田野。“旭飛,值得的。”

秦旭飛隨着柳恆所指的方向望去,在他剛毅的面容上,嘴角卻止不住微微顫抖。

曾經是荒無人煙,千里無雞鳴的柳州,正在漸漸恢復生機。

田野中又有人在耕種,老弱婦孺之中,也夾雜了些青壯勞力。

這些青壯勞力裡,有歸家的浪子,有分到了土地的流民,更多的,則是未脫軍服的秦兵。

隔着淮江的那一邊,楚國也在漸漸復甦。

南方已經在大規模裁軍。那些強綁來的,根本沒受過訓練,沒有戰鬥能力的壯丁,重又回到了田裡去。對於南方的這種“表達休戰誠意的友好”,秦軍也不得不做出姿態來回應。他們當然不敢裁軍,但秦旭飛本來就想讓軍隊在異國紮根成家,重過人生,所以也就借了這個機會,讓軍隊開始輪流屯田。

長年戰亂,田地荒蕪,勞力稀少。所以可以順利用國家的名義,讓秦兵兩個兩個的搭夥,配給一塊無主閒置了的土地,輪流當兵種田。除了秦兵,所有失去了家園的流民,只要去當地官員處報備,也就可以分到土地。每一塊秦軍個人的土地,都刻意分散開來,與數塊百姓的土地相連。

那些在戰亂中失去勞力的百姓,將得到秦軍士兵的幫助。百戰兵疲,這十五萬戰場上滾過來的壯勞力,人人有一把子力氣,人人都想過安寧些的生活。現在,他們終於真正有了機會,同楚人和平相處。亂後易治,他們的要求並不多,也沒有多麼敏感的政治觸覺。他們只是覺得,即不用打仗死傷,還不算是戰敗投降,以後也可以挺着腰桿在楚國活下去,有朝一日,說不定還可以帶着自己在楚國娶的老婆生的孩子,回秦國去認祖歸宗。這樣很好。

是的,還是會很多矛盾糾紛,但歲月終會慢慢抹平一切。這種融和,本來就免不了是要在生存的苦難中,一代又一代,一點點掙扎着進行的。

眼前浮現的是這一路之上見到的,那些在田野裡耕作的士兵臉上那種放鬆安心和希冀,秦旭飛終於咬緊牙關,擠出幾個字來:“是的,值得。”

柳恆心中一痛。他是看着秦旭飛用自己的手,生生折斷自己的鋒芒和銳氣,然而,到頭來,他卻一個字也不能說。

人爲什麼一定要成長,心爲什麼一定要滄桑,那些大局,那些責任之外,人爲什麼竟不能率性地只做一回自己?

越是心痛,越是不能問,越是悲傷,越是不能阻攔。他所能做的,只是儘自己的力量去支持,去開解罷了。

看着秦旭飛的黯淡神情,他只得一笑:“好了好了,知道你替我們擔心。我們兵強馬壯,後頭有你這個靠山,誰會怠慢我們這樣的貴客,再說了,有我們在南方,至少可以幫你看着封國啊,可別叫蕭遠楓卓凌雲這幫人人生生坑走了你的錢。”

聽他提起封國,秦旭飛倒是有些哭笑不得了。

所謂封國,不過是給他鍍金的東西。

要顯出楚國欠他足夠的情義,他也擁有足夠的身份可以參議楚國的政事,並擁有決定權,他在楚國的地位絕不可以僅僅只是客席外臣。

於是新任楚王發佈詔書,以皖魯千里之地爲他的采邑,賜封他爲翼王,再加封他爲議政王,參議國事。

這一切看起來好處很大,其實全都是虛的。

因爲議政之權,本來就是他們協議的基礎,不怕楚人不給。所謂的千里封國倒是不小,可是全在最南方,難道他秦旭飛能飛躍楚國這些諸侯的領地過去接管?偏偏表面上,還要一再表示感謝,並親筆寫信,絞盡腦汁想出得當措辭,不卑不亢地請南方的諸侯們替他照顧管理封地。

這些繁瑣虛文,恨得秦旭飛暗中牙癢癢,不知這個陰損主意是哪個混蛋出的。柳恆倒是多少猜出可能是方輕塵的手筆,不過,也識相地不去多提了。

不管怎麼樣,秦旭飛身爲秦國的王子,爲秦國立功無數,結果卻因軍權太重,功勳太高而遭忌,從先王時期就開始被有意無意地打壓防備,一直沒有封王,到現在,反而是在楚國受了王爵,有了一塊名義上的封國,可以立宗廟,建社稷。說起來,也確實是很諷刺的。

可是秦旭飛實在沒有多少力氣再來強顏歡笑了。他嘆息一聲,舉手揚鞭遙指前方的接天儀仗,錦繡香菸:“來了,我們去迎接吧。”

說完這句話,他翻身下馬,健步前行。爲了要表達對楚國君主最基本的恭敬,江北這邊所有將士也都步行跟上去。

南岸車馬之旁,從駕者如雲,一人輕裘白馬排衆而出:“議政王。”

秦旭飛揚眉一笑:“鎮國侯。”

方輕塵一笑下馬,飄然迎上。

二人互見一禮,方輕塵才引秦旭飛到御駕前行禮。

一早新帝已在冊封秦旭飛爲議政王時,給予了同方輕塵一樣,可以見君不跪,配劍上殿的種種特權。

所以,在禮貌上,秦旭飛只需要略略彎腰,抱拳一禮,說幾句陛下一路辛苦,本王迎接來遲,這樣的廢話,場面上的事,也就可以過去了。

年少的皇帝倒也懂事,不敢在他面前託大,客客氣氣,親自從御車裡走出來,低聲道謝。

這個被強勢武將臨時扶立起來的皇帝纔不過十四五的年紀,面對着這個異國的強者,臉色有些白,眼神有些慌,卻又不得不強自自持着不要露怯失態。

秦旭飛看着都有些可憐他,語氣便更加放柔一些,姿態也擺得更低一些。

雙方都客氣來客氣去,互相表達了足夠的尊敬之後,車馬再繼續向前。

秦旭飛帶來的秦軍與楚軍合流,護送御駕,此行共有五千精銳楚軍,直接護駕入京,同秦軍一起參予皇宮的守衛和京城的防務,還有一萬名楚軍,將會陸續接管一兩處,秦旭飛讓出來給楚人管理的城池,以及適當地介入到其他城池的防務當中。

其他護送的楚軍,就要在這裡止步回南方了,與他們同行而去的,將是柳恆等秦軍的出色將領,還有他們的屬軍。

一萬人來,自然要一萬人去。到了南方後,他們的部隊將會被打散,分別安插進不同諸侯的地盤裡,紮下根來,介入到南方的軍事勢力中。

而南方這一萬楚軍,進入了北方,自然會在各處關卡城池協防幫手,這也算是南北雙方,互相監督,互相容忍的一種方式。

柳恆在秦旭飛之後,也同楚國的君主行禮參見,然後很乾脆地與秦旭飛和方輕塵道別。

這樣的分別,誰也不知道何時再能相見,然而,除了淡淡一聲保重,便再也沒有其他的言辭。

這一對最好的朋友,背轉了身,各自策馬揚鞭,爲着同樣的目標,奔赴在自己的道路上,誰也不再回頭。

——————————————————————

車駕行了一路,入夜方纔休息。沿途驛站官府,無不盡心盡力侍奉,但是秦楚的護送軍隊極多,如果都要地方官員照顧安置,擾民太甚。於是雙方都在城外紮營。爲着表示秦楚一體,還有意把營寨連在一處,不分彼此,雖說雙方的士兵都極之不自在,不過硬着頭皮,勉勉強強,也只得挨着一塊過了。

只是這一晚上,秦軍帳蓬靠着楚軍帳蓬,怕是誰也不敢睡覺,人人把刀子墊在腦袋後頭當枕頭用了。

秦旭飛當然也知道這種情形,不過卻也不打算出面安撫大家的不安。這種事,大家總是要面對的,苦口婆心地勸,倒不如讓天長日久的時間,悄悄磨掉一切的生硬和尷尬。

生活自己就是一條鞭子,會逼得人不得不去做一些不願做的事,接受自己不願接受的人,面對着現實,做出自己原本不能想象的改變。連那個飛揚的好戰的,嚮往輝煌勇武,鐵血歲月的秦旭飛,最終都只得甘心在政務中磨盡一生鋒芒,其他人,又怎能不變。

這個夜晚,秦軍楚軍輾轉難眠,而秦旭飛根本就不曾試圖入眠。他揮退所有的從衛,一個人在營間徐徐漫步。

晚上的軍營,很安靜。所有人都睜着眼睛沉默着,所以,連呼嚕的聲音也沒有。

秦旭飛有點不習慣。他想,他是在擔心柳恆了。

不管表面上如何維持一團和氣,多年的征戰所造成的敵視情緒都積壓在所有楚人心中,就這樣人單勢孤地進入南方,就算那些上位的諸侯待以貴賓之禮,下層武將,士兵,百姓的仇視和爲難想來都是數不勝數的。

千目所視,千夫所指,在這樣的局面中,努力生存,努力維護表面的和睦,同時還要小心觀察一切,防備任何可能的變故,保證與北方秦軍的通信順暢,這其間的艱難困苦,可想而知。

秦旭飛爲着遠去的友人黯然負歉。

未來的生活,必是艱難險阻,波折重重,他是如此,他也是如此。而且,不能再互相扶持。

想想未來他必須要在他不熟悉的政務中,牢牢抓住權力,努力保證所有秦人的利益,他便稍微有點心虛。這些他最不擅長的事,他真的可以做好嗎?縱然可以每天勉強應對,可是以後再沒有機會去真刀真槍,沙場建功,所有的智慧心力,只能用來在朝堂上同人勾心鬥角醜態百出,這樣的生活,又究竟要有多長。

應該只需要忍耐十年吧?

他神思渺渺地想着。十年之後,秦人的根基該紮下了吧,他們應該都已經娶妻立業,生兒育女,融入了這片土地,安身立命,再也不能被輕易拔除了吧。而十年之後,隨着他的那批精銳之師年華老去,銳氣不再,那麼他……

他有些淡然地笑一笑,在月色下,漫無目的,信步而走。

坐下來談判的那一刻,他就知道自己處於劣勢。心中執念太深,什麼兵法技巧都成了無用的教條。

爲將者忌霸心太重,但也同樣忌仁心太重。他不是不明白。可是這支沒有國家來依靠,沒有國家可守護,沒有補充沒有後援的軍隊,每一個人,他終究都不能捨。是因爲他才累及全軍如此,當一條所有秦人的退路擺在面前時,他又怎麼能夠拒絕?

就算明知他將要孤立朝堂,在漫長的歲月中,讓楚人一點一點把政權爭取回去。

就算是明知隨着楚國的元氣漸漸恢復,秦軍的青春漸漸流逝,他的權柄寶座,也將日漸動搖,直至最終崩毀。

史書上,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多少才俊之士,在本國不得志,卻在異國出將入相,風光一時無兩,然而,善終者又有幾人。就算你能做得再多再好,身邊的人也永遠記得你是異類。付出的心力再深再重,只要有一絲行差踏錯,在遙遠異國,沒有根基的人,就可以被連根拔起。

別的秦兵,脫下戰袍,還總有迴歸故里的指望。而他,秦國的王子,接受了楚國的封賞,卻再也歸國無門。

還好方輕塵爲人光明磊落,最終來殘酷清算他的可能性不大。但在監視下投閒置散,孤寂終老,恐怕是理所當然了。

不過,趁着他手上還握有足夠權力的時候,他自會刻意給予各種政策上的優待,讓楚國的豪強世族願意與秦軍的將領聯姻。這些而秦軍的出色將領們都是有才之士,只要融入了楚國的各方勢力中,自然會被重視。將來就算他從最高的權力寶座上跌落下來,只要屬下和各方勢力,有了盤根錯節,不可分割的關係,他們的利益就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這真是一條,很長很長,最少也要有十年的漫漫死路啊……

腳步一頓,秦旭飛靜靜望着前方,那無數營帳之間,負手望月的身影。

隔得較遠,他只看得到那人明月下一個不算特別清晰的側影,月光照在他的側臉上,寂寥得出奇。

秦旭飛不覺微微一笑,心下的悵然便悄悄拋了開去。

原來,如此良辰如此夜,鬱郁不寐立中宵的,不止是他一個。

第二百五十八章 輸贏難定第四章 入監第一百六十九章 送回老家第十八章 思考第二百一十五章 情何以堪第二百六十七章 乾坤顛倒第十七章 迴歸第八十三章 凡人凡心第一百八十章 早晚之別第二十六章 記憶塵封第四百零六章 少年之心第二百七十九章 知心知己第三百五十六章 回首無路第二百七十五章 一退再退第三十二章 互扶互助第七十一章 天真第九十章 敗露第八十二章 請還給我第三百一十六章 圖窮匕見第三百六十章 苦口婆心第一百七十章 討價還價第三百三十五章 破障紅塵第十三章 相會第九十一章 輸家贏家第九十四章 悲慘世界第九十六章 盡力而爲第七十二章 決別第一百二十四章 人與非人第三百零一章 龍之逆鱗第三百八十六章 年年放風第三百二十五章 求仁得仁第二十八章 懲罰第二百零三章 凜凜謙謙(下)第一百二十三章 最後一招第五章 刑場之異第一百三十三章 人情冷暖第九十一章 如此人生第十九章 影衛第六十八章 何謂好人第七十三章 幽冥夜叉第二百章 親極如疏第三百五十五章 一樣殷紅第三百一十章 不歸我管第二十章 上下之間第九十三章 逆轉第一百六十五章 士別三日第九十五章 歸去第二百四十七章 不君不臣第三十章 真相第二百九十二章 花間攜行第五十七章 歸來第一百一十章 美人蘇眉第一百七十四章 連根拔起第八十章 獨生第二十六章 出兵第七十四章 災難第三十三章 水火地獄第四章 天牢異刑第七十九章 絕望第十三章 亂世輕塵第二十六章 記憶塵封第一百二十三章 小樓會議(下)第八十六章 愚魯聰明第三十八章 掌控全局第二章 認罪第二百七十五章 一退再退第七十五章 真相第二百四十六章 你這混蛋第五十七章 畫影圖形第一百八十一章 千諾一心第六十四章 爭差第十二章 意外處罰第一百一十一章 那夜煙華第七章 八王風雲動第六十一章 苦心第二十二章 前踞後恭第一百六十八章 與子偕行第三十六章 各自計算第七十三章 疑團第一百四十八章 吃人手短第七十一章 天真第三百九十三章 沒有也許第九十五章 歸去第十六章 俠盜?第五十四章 風言風語第一百三十四章 得友如此第九十四章 悲慘世界第九十一章 長大第一百七十章 討價還價第三百五十一章 時光無情第一百九十一章 隨波逐流第九十八章 生死抉擇第九十八章 自作自受第四百零一章 你可明白第三百七十三章 猶疑不定第八十八章 流浪第三十一章 論題第三十四章 學習第三十一章 突來大會第一百三十二章 酣夢春秋
第二百五十八章 輸贏難定第四章 入監第一百六十九章 送回老家第十八章 思考第二百一十五章 情何以堪第二百六十七章 乾坤顛倒第十七章 迴歸第八十三章 凡人凡心第一百八十章 早晚之別第二十六章 記憶塵封第四百零六章 少年之心第二百七十九章 知心知己第三百五十六章 回首無路第二百七十五章 一退再退第三十二章 互扶互助第七十一章 天真第九十章 敗露第八十二章 請還給我第三百一十六章 圖窮匕見第三百六十章 苦口婆心第一百七十章 討價還價第三百三十五章 破障紅塵第十三章 相會第九十一章 輸家贏家第九十四章 悲慘世界第九十六章 盡力而爲第七十二章 決別第一百二十四章 人與非人第三百零一章 龍之逆鱗第三百八十六章 年年放風第三百二十五章 求仁得仁第二十八章 懲罰第二百零三章 凜凜謙謙(下)第一百二十三章 最後一招第五章 刑場之異第一百三十三章 人情冷暖第九十一章 如此人生第十九章 影衛第六十八章 何謂好人第七十三章 幽冥夜叉第二百章 親極如疏第三百五十五章 一樣殷紅第三百一十章 不歸我管第二十章 上下之間第九十三章 逆轉第一百六十五章 士別三日第九十五章 歸去第二百四十七章 不君不臣第三十章 真相第二百九十二章 花間攜行第五十七章 歸來第一百一十章 美人蘇眉第一百七十四章 連根拔起第八十章 獨生第二十六章 出兵第七十四章 災難第三十三章 水火地獄第四章 天牢異刑第七十九章 絕望第十三章 亂世輕塵第二十六章 記憶塵封第一百二十三章 小樓會議(下)第八十六章 愚魯聰明第三十八章 掌控全局第二章 認罪第二百七十五章 一退再退第七十五章 真相第二百四十六章 你這混蛋第五十七章 畫影圖形第一百八十一章 千諾一心第六十四章 爭差第十二章 意外處罰第一百一十一章 那夜煙華第七章 八王風雲動第六十一章 苦心第二十二章 前踞後恭第一百六十八章 與子偕行第三十六章 各自計算第七十三章 疑團第一百四十八章 吃人手短第七十一章 天真第三百九十三章 沒有也許第九十五章 歸去第十六章 俠盜?第五十四章 風言風語第一百三十四章 得友如此第九十四章 悲慘世界第九十一章 長大第一百七十章 討價還價第三百五十一章 時光無情第一百九十一章 隨波逐流第九十八章 生死抉擇第九十八章 自作自受第四百零一章 你可明白第三百七十三章 猶疑不定第八十八章 流浪第三十一章 論題第三十四章 學習第三十一章 突來大會第一百三十二章 酣夢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