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上,臣下認爲這女人一定是個妖精,她速度太快,簡直動如疾風閃電,我都沒看清怎麼回事就捱上了。”仲伯說:“我們快走吧,萬一她反過省兒來再回來,我們多少人都不是她的對手。”
“啊,好,走,快走!”
君臣三人急急忙忙,就象漏網之魚一樣倉皇跑下了山,到了山半腰,義伯帶着士兵接住:“君上,怎麼了?衛士們呢?仲伯,你怎麼受傷了?”
“咳咳,唉,一言難盡……”仲伯捂着胸口一臉的痛苦,滿手是血。
“這到底怎麼回事?”義伯更驚訝了。
仲虺顧不得解釋,急急忙忙地說:“走,快走,快點回營再說,這裡太危險了!”
回到大營,商湯就召集衆將士開會,仲虺把繪製的溫邑城內的地圖給衆人看,然後命令隨軍的工匠,趕造大弓,讓有虔挑選身強力壯的士兵,準備焚燒溫邑城內的糧倉。
可不知道怎麼的,商湯眼前一直有那紅衣女刺客的影子晃動,揮之不去,那靚麗的面容和兇悍的身手,竟讓商湯迷戀不已。
他讓仲虺想辦法打聽那女子是什麼人,聽那女子說是溫國人,那麼十有八九就是有蘇氏的人,而且是貴族,否則她戴不起金環,也穿不了那麼華麗的衣服。
結果,仲虺沒費多大事就打聽明白了,回來稟報商湯,那個女刺客可是溫國赫赫有名的人物,她是溫伯卞的哥哥伯段的女兒女肖(或寫作“女娋shào”),還有個挺恐怖的綽號,叫“女冥行”。
伯段本來是溫國的世子,許多年前,溫國西邊是一個氏族部落因爲地盤的問題和溫國發生了糾紛,打起來,伯段帶兵去征伐,十一國請服,但是他們不知道怎麼在伯段的戰車上做了手腳,弄壞了車軸,伯段從戰車上摔下來受了重傷,回來不久就不治身亡,所以老二仲卞才繼承了溫國的國君之位。
伯段留下唯一的後人就是女兒女肖,女肖七歲的時候,母親又染病去世了,她成了孤兒。
就在這一年,在嵩山女學的大師(校長)李昭靈夫人云游到溫國,乞食於溫伯卞,溫伯卞早就聽說昭靈夫人的大名,而且還沾點親戚,伯卞的母親析嬴是奄方之女,和李昭靈是同宗,故隆重予以接待。
所謂同宗,是因爲李氏也是出自皋陶、伯益之後的嬴姓。
皋陶曾經爲帝舜的大理,其後人有一支就爲“有理氏”,因爲“理”、“李”音同通假,所以也作“有李氏”,簡稱“李氏”。
有李氏的高祖是伯利,也叫李利,奄方人,爲有虞氏的虎賁,是武將。
到了夏後孔甲的時候,李利有個後人叫慶賓,後世書裡稱“李慶賓”,在嵩山修道,白日飛昇,被雲龍下來迎走了,後來被道教尊奉爲“北元中玄道君”(《太上玄靈北斗本命延生真經注》明確地說李慶賓是皋陶之後)。
李氏這一支從帝舜的時候就當武士,所以有祖傳的武藝。到了李慶賓這代,他們的武藝中有一種秘技,叫“猿戲技”,包括徒手搏擊和擊劍術,據說是他們祖上的某位高人,觀察山間猿猴戲耍搏鬥而悟出來的一種搏鬥技術,不知道和後世的“猴拳”有沒有關係。
李慶賓的時候,他建立了嵩高庠序,一邊修道,一邊教授弟子。
根據古書的記載,三代以前的有虞氏之時就開始設立學校,教授貴族子弟,名稱說法各異,比如《孟子·滕文公上》裡夏代稱爲“校”,殷(商)代稱爲“序”,周代稱爲“庠”,可《禮記·王制》裡又說“有虞氏養國老於上庠,養庶老於下庠”,說明有虞氏的時候就有“庠”。《禮記外傳》裡則說有虞氏時期稱爲“庠”,又稱“米廩”;夏代稱爲“序”,殷(商)代稱爲“瞽宗”,周代稱爲“辟雍”(諸侯的稱爲“泮宮”),沒個固定的說法。
本來,古代的這種庠序學校是用來養老的地方,是官辦敬老院,但是裡面的退休者大部分是年高德昭的貴族或博學的官員,他們在養老的同時,還有一項任務是教授年輕的貴族子弟,後來就逐漸成了學校。
當時的學校,主要不是學文,而是教習武藝、培養武士的地方,類似今天的“武術學校”,因爲三代之時人們尚武,這是主業,學文是副業。
老師分三類:師、傅、保,都有大、少(小)之分。其中的“師”就是軍隊中的統帥,最高的稱爲“大師”,即太師,一般是學校的頭兒,這也是爲什麼後來把教書育人的人稱爲“師”的原因。
當時的學校,都是官辦,除了天子辦,諸侯也辦,還有一些小的方國或氏族,缺少師資力量,怎麼辦?就大家一起出資,請一位或兩位能人來公私合營辦學,以爭取子女受教育的機會。
李慶賓就是被嵩山附近的一些小國、氏族(包括一些野蠻人部族)推崇、協助,開辦了崧高庠序,推爲“大師”,即校長。開始主要教習這些附近國族的子弟,後來名氣越來越大,整個天下萬國都知道了,紛紛來資助,同時把自己的子女親屬送來學習,崧高庠序一時鼎盛。
當時中原及周邊萬國林立,爭鬥不斷,大家都需要最好的武士,尚武之風濃厚,所有貴族都要學習武藝才能被重用,好的庠序是最受歡迎的,很多這種半官半民的庠序爲生存計,教學質量都高於王家或諸侯辦的庠序,所以很多公子王孫並不在自己家的庠序學習,而是跑到外面的一些私學去上學,比如夏桀所學習的東崑崙庠序,其實也是一個半公半私的私學,受到夏王室的資助。當時東崑崙庠序和崧高庠序是最有名的兩所私學,一東一西,各分天下。
李慶賓也趁機開始收徒弟,一方面是傳授道術,普及修仙服食、強身健體的方法(這也是後來被道家尊崇的原因),一方面是傳授武藝,爲附近的一些方國氏族訓練武士
當然,他對普通的學生只是教一些常用的御、射、劍之類的普通武藝,只有極個別的優秀的弟子,纔會被傳授“猿戲技”,學成者也寥寥無幾。
李慶賓有一子一女,兒子叫李靈飛,女兒叫李昭靈(也有寫成“靈照”的),都在嵩山修道。
其子李靈飛在道教中更爲有名,怎麼了呢?因爲據說他是老子李聃的父親,這就太牛叉了!
根據《道德真經集解》的說法,是太玄玉女自九天降爲天水尹氏女,名“益壽”(《峴泉集》認爲名“嬰敷”,他書又說名“寶”,反正都是瞎編的,所以大家說得都不一樣),嫁給李慶賓爲妻。
商王陽甲十七年的時候,太上老君的精魄化爲流珠進入玉女的口中,玉女就懷孕了,整整壞了八十多年,在商王武丁九年的時候纔出生,到了周文王時,被聘任爲周的收藏吏——這些也都是道家的說法,這裡只是提提大家知道就行了。
李慶賓去世之後,嵩高庠序由他兒子李靈飛接管。
李靈飛因爲人長得高、白、帥,相貌英俊,瀟灑帥氣,人送外號“玉郎”,後來道家稱他爲“太保玉郎”。
而實際上在夏末商初的時候,李昭靈比他哥哥李靈飛有名,當地人稱她爲“李仙姑”或“昭靈夫人”,因爲她結過婚,可不幸三十歲的時候丈夫去世,她守了寡,有一個女兒,叫元燕,據說是李昭靈夢燕子入懷所生。
李昭靈不僅精通醫術,能起死回生,最主要的是她開創了嵩高女學,專門收女弟子,除了教習女德、女紅、醫藥、音樂、歌舞等等知識技能之外,專門挑選一些女子訓練成女武士,更準確點地說,是女刺客。
她教的武藝叫“猿擊術”,是她從“猿戲技”當中提煉出來的一種閃電殺人技術,她認爲大多數的搏擊、擊劍的招數都無用,尤其是女人,力氣弱小,和大男人面對面地去拼鬥廝殺根本不現實。
所以,她只取“猿戲技”中的速度和靈活性練習,然後把劍術裡的招數簡化爲斬、刺、劈、挑、抹五字訣,暗合五行,只讓弟子苦練攻擊速度、力量和用五字劍訣的精準擊殺,一般就是採用突襲的方式,用最快的速度和最簡單的招數一擊成功。
據說春秋時期越國的越女就是白猿變化成猿公教給她劍術,傳下來“越女劍”這門劍術,也是以輕捷快速取勝的劍術,可能彼此有什麼關聯。
這些女刺客在各方國的紛爭中往往能出奇制勝,大受各國的歡迎,西方各國(包括戎狄諸部)一些貴族紛紛把自己的女兒送到嵩高女學去學習,但是真正能入科學成畢業的,百無其一。
一是昭靈夫人擇徒甚嚴,百裡挑一,選中的才入科成爲入室弟子;二是“猿擊術”的修煉既艱苦又危險,根本不是女孩子所能承受的,除非那些毅力和體力超強的,所以許多弟子都是半途而廢,入科的也有許多學不成的。
昭靈夫人在溫國看中了只有七歲的女肖,覺得是棵修道的好苗子,就徵得溫伯卞的同意,把女肖帶去了嵩山,一去就是九年,三年前女肖纔回到溫國。
司馬艮帶領軍隊去討伐七個叛亂的氏族,這七個氏族就是當年十一個氏族中的成員,他們的首領都非常勇猛好戰,還有不少能打能拼的勇士,司馬艮有點搞不定。
女肖主動提出來幫忙,結果,她很輕鬆地刺殺了三個氏族的首領,還有他們最厲害的五名武士,反叛的氏族頓時羣龍無首,溫師因此大獲全勝,而女肖也因此名聲大噪,溫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人們送她的綽號叫“女冥行”。
據說在幽都地獄中有種官職叫“冥行人”,簡稱“冥行”,是在幽都入口處專門接引死者亡靈到幽都地獄的官職,類似後來傳說中的勾死人黑、白無常。這個女人殺人如割雞,人們纔給她起了這麼個外號,非常有名,所以隨便找個人問問就能知道她是誰。
商湯聽完仲虺的彙報,一揮手:“本侯要娶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