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曰今朝流年(二)

四個人各自打着小算盤離開。

王德真是最高興不過,他本身上位,就是武則天拉上來的,自己滿身上下都放射着武則天石榴裙的霞光。當然,他不希望與武則天對着幹的李賢上位。

可是李賢上位似乎成爲必然,太子生死未卜,張大安上竄下跳,就連(破曉神靈手打)張文灌、李義談等大佬一個個幾乎都默認下來,總歸是皇上的兒子,落在皇上的兒子手中,比落在皇后手中強。可這個真相傳播出去,這些宰相還會不會支持雍王呢?

爲了奪嫡,互相殺害,史書並不鮮見。關健李賢這個手段太過毒,去借大唐的死敵吐蕃人之手殺的。因爲王皇后案,長孫無忌、褚遂良案,上官儀案,皇后在民間風評不佳,但李賢的做法呢?

想到得意處,他不由大笑:“張公謹、高士廉,你們當初英雄了得,卻只有這樣的子孫後代!”

裴炎比他想得更長遠,自己孤傲一人,李賢拉攏了幾次,皆沒有成功,這個人外表看起來儒雅,可實際上肚量並不寬大,這一點,還不如他的大哥,再說老三,也未必能上位,因爲其妃之死,恐怕武則天心中也擔心,若有一點半點不對的地方,有可能也立即廢去。不過有可能崔家人會相助……

頭腦理了理,好亂的一盤棋,自己都看不清了

最好的未來就是雍王與周王皆不能上位,而是太子的那個兒子上位。皇上肯定沒有幾年好活,這一點大家心知肚明。可是扶立那個小魯王上位卻是很困難的,皇后一定會想的,但反對的人更多。第二要有時間,必須這幾年皇上不能死。時間太短,皇后沒有操作的餘地,最好活一個三年五年的,皇后有了操作的餘地再放出什麼風聲說魯王天資過人什麼的,就是天資不過人,只要有人去擡去捧,連晉惠帝都能上位,況且魯王。

想到這裡對下人說道:“請明崇儼過來一敘。”

一會兒明崇儼請了過來。

沉聲說道:“明崇儼,你爲什麼對皇后說,要給皇孫辦生宴?”

明崇儼看着他又看了看屋子,屋子四壁皆空所以裴炎無論李威怎麼反感,贊成他的大臣很多,人家做官有才幹,而且清廉,學問更是能拿得出,出身又好,幾乎所有條件他都沾上。

但心中暗驚的,這個裴炎原來也不是自命清高啊,暗中投奔了皇后,章慶章慶,幸慶自己爲了打糊塗主意,一直在想辦法向皇后靠攏。.恐怕這纔是皇后的冰山一角。

既然是“自己人”明崇儼低聲說道:“裴侍郎,我對醫理也算是精通,這些天經常替皇上醫治。皇上的身體最少還能活一個四五年。若調理得當,有可能會活上一個六七年。”

“我知道了,來,來,吃些水酒。”說着讓下人端來煮豆子與劣質葡萄酒。

這個還是你來享受吧,明崇儼擺了擺手說道:“不敢打擾裴侍郎,在下告辭。”

裴炎也不留,一個小人罷了,但腦海中思路更加清晰。皇后的大權主要還是皇上給的,現在皇土越來越糊塗,五六年,六七年時間,什麼都能發生啊。可以想像一下,未來一個不滿十歲的小皇帝登基,還有一個養在深宮的太后。至於那個碧兒,全部無視。

休要說那個江碧兒地位低,莫要忘記太子在民間,在大臣中間的聲望,一旦事情真相出來,就是這份同情,也能爲那個小魯王增加不少分。

做了!

裴炎終於決定從幕後走出來。

薛元超只是感到羞侮,正式往臉上開始貼武字,於心不忍,來到雍王府。

很熱鬧,許多大臣,正在觚籌交措,行着各種酒令,還有幾個臣子在投壺,熱鬧非凡。很簡單的一個想法,太子想活着出來,機會萬不足一。看一看劉仁軌這個頗懂軍事的大佬,一提起太子皺眉苦臉吃蒼蠅的表現,看看裴行儉說話嘆息的表現,就可以知道。

皇上身體不好,老三才能又差,不選雍王,難道選排擠到連京城都不讓進的李上金與李素節?所以張大安與高政才合夥想出這個計謀,吃準了皇上,雖然你知道了會不高興,但你除了雍王,再無第二人選。

對他們心理,薛元超能掌握的,是不是這樣?想到了明崇儼,想到了自己,想到了深藏不露的裴炎,嘆息一聲,走了過去。

李賢遠遠地就迎了過來,春風滿面地說道:“薛相公,今天是那一陣風將你吹來了?”

“不敢當。”

“來,來,請坐,請坐。”

薛元超心想,我那敢坐啊,可出於良心,說了一句:“臣還有事,不敢做。.

只走過來想對殿下說一句話,該是你的還是你的,不該是你的還不是你的……可以學一學你的大哥,太子在京城時,從來就沒有爭過,然而爲什麼有那麼多大臣支持?”

那可是真正的支持,就是現在他幾無半點生機,還有許多大臣在幻想。而且這些大臣皆是名重一時的重臣,非是雍王所拉攏的這些宵小。

說完了離開,能聽懂更好,聽不懂拉倒。

自己盡了良心。

但是李賢現在得意之極,朝堂上幾手有一半人傾向他這一方,哪裡聽得進(破曉神靈手打)去?可他就沒有想到,這一半大臣究竟是什麼樣的人。

崔知溫做得更理性,下職回去後,與大哥在商議,將事情經過說了一遍,道:“大哥啊,這門親事能不能同意啊?”

不是能不能姻這門親,是不是要與皇后一起,與李賢對立?

說完後,看着大哥,這是整個大唐最尊貴的門第清河崔,隴西李,范陽盧,滎陽鄭,博陵崔,趙州李,太原王在民間基本都是這樣排名的。清河崔家獨佔鰲頭。

所以家教很嚴儘管崔知溫比崔知悌職位高,回到家中還老老實實地聽崔知悌的話。

“讓我想一想M其實事情真相不拋出來,爲了皇家的顏面,也不好拋出來。”

“是。”

“然而雍王做得太急,又恨不能將他母親碎……萬段,皇后爲了自保,到拋出來時還要拋出來。若不是這一次張大安焦急地要上位,恐怕你們今天也看不到論欽陵的這一封信。”

“尼”

“皇后既然敢與你們說,說明皇上也不滿意六子這種炎涼刻薄的做法。其實張大安做錯了,當年太子那麼純孝,爲了權位,皇上還多方打壓。況且這個雍王!”

“是。”

“現在這步棋,得看時間。”

“時間?”

“是啊,看皇上病情有多嚴重,你派人拷明崇作請過來。”

“是。”

又請了明崇儼,這一天明崇儼同樣很吃香的,剛回到府中,崔家兄弟來請。可不敢拒絕的,人家兄弟在朝爲官多年,崔知悌很早就與李敬玄齊名,崔知溫在靈州安置胡人,朝廷上下交口稱讚,又使了空城計,在前幾年党項人還沒有反感吐蕃人,西北兵力空虛之時,党項人入侵蘭州,生生嚇走党項人,就憑藉這兩項政績,非一般大臣能比擬的。還是清河崔家的人。

立即來了。

問了一下,明崇儼再次狐疑,不會吧,你們可是清河崔,怎麼也一個勁地往皇后那美麗的花裙子下面鑽呢?

怔忡了一下,答道:“實不相瞞,皇上龍體欠佳,可調理得當,最少能安然無恙活在世間五年。”

說完了,暗暗心驚,就是這麼一個簡單的道理,張大安等人一個皆沒有想起詢問,可以預料他們這一羣人的後果。

謝過了。”

“不敢。”

送走了明崇儼,崔知悌沉吟了一會兒道:“單論個人的品性,周王倒也不(破曉神靈手打)錯,爲人雖然資質不及他的兩個哥哥,可心腸不毒。太子危險,那麼朝中只剩下雍王,可是雍王種的是惡果,五年時間,足以能扶持周王。”

說到這裡,皺了一下眉頭,與兩個哥哥相比,周王是差了很多,難扶啊。

“不管如何,若姻成親,雍王必須要倒……”

“大哥,是,若他不倒,太子如此對他,都敢下毒手,更不會放過周王。”

“你說錯了,鼻王未必如此心性,可是他收攏的一羣人皆是宵小之輩,所以出的主意只是卑鄙下流的計策。但走上了這條道路,雍王再也回不了頭。

“是。”

“拋去奪嫡的因素,嬋兒嫁給他,也不錯,只是喜歡遊畋,並沒有其他不良的愛好。“又是沉思,怎麼可能去拋開奪嫡的因素?想了想,說道:“但是五年時間,誰能料到發生什麼?關健是太子,所有人都將太子疏忽,可萬一太子能回來呢?”

“這似乎……”

“記好了,太子一天真正的惡噩沒有傳回京城,一天就沒有定局。太子回來,恐怕性格再好,這一次也不會放過雍王,可對周王倒不是見氣。主要還是周王自己,這件事,暫行不用下結論。等我那天抽空約周王交談一下,周王若是因爲趙氏記恨皇后,而我勸說沒有用,此婚不可議。若是不記恨,此婚也不可議,心性同樣涼薄。若是記恨,我勸說又有用,此婚就可議。”

“是。”

至始自終,沒有談生辰八字。這玩意兒只是用來遮人耳目的,門當戶對了,什麼生辰八字?塞一個大大的紅包,再相剋的八字也不克了。

就在各方神仙凡人一起交戰時,李治終於下了詔書,開大朝會。

躺在皇宮裡坐不住了。

這時候開大朝會,大家都懂的,事情要有一個初步的結論。

一個個準備充足,開始土朝。

然後看着李治,精神萎靡不振,肯定好不起來。太監拿過來一道詔書,開始宣讀:“朕近日身體憔悴,無法代理國事,暫讓雍王監國。”

以張大安爲首的大臣一起伏下來,說道:“陛下英明。”

李治悶哼一聲,沒有言語。然後又開始宣讀,是一系列的宰相調動,來恆近日因爲年老病死,加上李敬玄,宰相空了兩個缺。不但如此,以中書門下三品高智周爲御史大夫,罷知政事,也就是罷相了。然後讓黃門侍郎裴炎、崔知溫與中書侍郎王德真爲中書門下三品。

這就是武則天與李治協商相互妥讓的結果。現在朝中幾個宰相,郝處俊、張文灌、劉仁軌、戴至德、李義談是太子的人,可太子生死未卜,一個個也沒有主見。然後到裴炎、王德真、崔知溫,是武則天的人,爲了拉攏崔知溫兄弟,隨後還有一項任命,將崔知悌從尚書右丞遷爲工部尚書,頂了劉審禮的空缺。薛元超也是,武則天的人,只是李治不知道。本來想連張大安也順便弄下去,李治不同意了,武則天想了一下,將此人留下來。這個更好弄下臺,事情稍稍放出一些風聲,立即就會下臺。

坐在簾後,武則天看着笑容漸漸斂起的高大安一羣人,心中冷笑一聲:不是要監國嗎,看看朝中那麼多宰相,皆是反對你,看你如何監國。

這個監國太危險了,這麼多大佬掣肘,休說李賢,就是李威回來,也休想辦成一件實事!於其要這個空名頭惹民間議論,不如不要。

這纔是小小的第一手,真正的殺着還沒有使出來呢!

說起來,還要感謝這個不孝子,若不是他再三相逼,自己怎麼能扶持這麼多親信,擔任朝中重臣?甚至終於再次使宰輔重臣有了她的心腹。()

第173章 合(一)第31章 東宮大宴 太子約胡第172章 探(十)第293章 只愁風雨無憑準第352章 枯骨接翠(二)第372章 香車血斾(二)第160章 啓航(六)第81章 王八之氣(下)第406章 竿旗過市(五)第107章 玩笑不當第176章 合(四)第163章 再冊東宮 欲定未定(中)第147章 定(九)第122章 母子交談 明府施法(上)第27章 亂點桃蹊(四)第212章 渡(中)第99章 婉兒初啼 齋月漸滿第4章 悵客裡光陰虛擲(二)第3章 大非川第33章 時叩窗隔(一)第107章 明儼可怕 婉兒胡話(二)第18章 謀劃佈局 初遇賀蘭(上)第112章 天外飛來的可憐人兒第375章 勇臨寒磧(二)第92章 和尚吃肉 狄公歸來第255章 殖民第210章 仁,是吹笛子第197章 劉公妙計 太子領兵(下)第260章 大婚(中)第312章 江流如此(三)第103章 會戰(四)第177章 合(五)第4章 雷霆懿旨 中古絕症第423章 未怕金吾呵醉(一)第30章 多情更誰追惜第468章 又說向燈前擁髻(三)第81章 王八之氣(下)第439章 清淚如水(一)第100章 女兒心思 太子好溼第264章 天下第1章 打了武則天的臉第149章 廢地爲寶 立體養殖(上)第403章 竿旗過市(一)第31章 東宮大宴 太子約胡第69章 煙塵第14章 上屋抽梯 人小力大第30章 針尖麥芒 跳樑小醜第113章 高人鬥法 仁杰略輸第464章 到春時欲睡(二)第206章 積壽請罪 少女助醫第282章 背棘去第314章 方來還有英傑(二)第223章 將軍歸第124章 臭味相投 太子謀財第84章 迴文詩 連環計第75章 興唐於野 潤物無聲(下)第90章 迴文對句 活捉美女(中)第444章 簾影動第39章 漸蒙籠暗碧第351章 枯骨接翠(一)第145章 許府添丁 真相大白第50章 攤牌第9章 她是誰?第269章 竹籠第161章 蘿莉進宮 韋月乖巧第380章 陌刀橫涯(三)第129章 春雷(一)第408章 望不盡(二)第133章 春雷(五)第68章 圖窮(下)第128章 終南真相 武后相譏第281章 殺死你(下)第455章 腸斷竹馬兒童(三)第305章 那更寒蟲四壁(二)第407章 望不盡(一)第319章 重來淮水第36章 東園岑寂第184章 四王看舟 裴炎上書第105章 武后自誇 明卿變瓜第5章 世態炎涼 美人如花(上)第318章 堪笑一葉飄零(二)第395章 一聲羌笛(二)第357章 欲摘弓(一)第58章 封禪的耳光(中)第250章 巧匠第80章 王八之氣(上)第436章 抱銅仙(一)第34章 時叩窗隔(二)第444章 簾影動第145章 許府添丁 真相大白第271章 江談第368章 長槍縵纓萬里(五)第84章 前夕第358章 欲摘弓(二)第341章 數十年載(一)第322章 只有丹心難滅(一)第87章 前夕(四)第265章 兒戲第339章 蕃胡菸灰(三)第109章 越權
第173章 合(一)第31章 東宮大宴 太子約胡第172章 探(十)第293章 只愁風雨無憑準第352章 枯骨接翠(二)第372章 香車血斾(二)第160章 啓航(六)第81章 王八之氣(下)第406章 竿旗過市(五)第107章 玩笑不當第176章 合(四)第163章 再冊東宮 欲定未定(中)第147章 定(九)第122章 母子交談 明府施法(上)第27章 亂點桃蹊(四)第212章 渡(中)第99章 婉兒初啼 齋月漸滿第4章 悵客裡光陰虛擲(二)第3章 大非川第33章 時叩窗隔(一)第107章 明儼可怕 婉兒胡話(二)第18章 謀劃佈局 初遇賀蘭(上)第112章 天外飛來的可憐人兒第375章 勇臨寒磧(二)第92章 和尚吃肉 狄公歸來第255章 殖民第210章 仁,是吹笛子第197章 劉公妙計 太子領兵(下)第260章 大婚(中)第312章 江流如此(三)第103章 會戰(四)第177章 合(五)第4章 雷霆懿旨 中古絕症第423章 未怕金吾呵醉(一)第30章 多情更誰追惜第468章 又說向燈前擁髻(三)第81章 王八之氣(下)第439章 清淚如水(一)第100章 女兒心思 太子好溼第264章 天下第1章 打了武則天的臉第149章 廢地爲寶 立體養殖(上)第403章 竿旗過市(一)第31章 東宮大宴 太子約胡第69章 煙塵第14章 上屋抽梯 人小力大第30章 針尖麥芒 跳樑小醜第113章 高人鬥法 仁杰略輸第464章 到春時欲睡(二)第206章 積壽請罪 少女助醫第282章 背棘去第314章 方來還有英傑(二)第223章 將軍歸第124章 臭味相投 太子謀財第84章 迴文詩 連環計第75章 興唐於野 潤物無聲(下)第90章 迴文對句 活捉美女(中)第444章 簾影動第39章 漸蒙籠暗碧第351章 枯骨接翠(一)第145章 許府添丁 真相大白第50章 攤牌第9章 她是誰?第269章 竹籠第161章 蘿莉進宮 韋月乖巧第380章 陌刀橫涯(三)第129章 春雷(一)第408章 望不盡(二)第133章 春雷(五)第68章 圖窮(下)第128章 終南真相 武后相譏第281章 殺死你(下)第455章 腸斷竹馬兒童(三)第305章 那更寒蟲四壁(二)第407章 望不盡(一)第319章 重來淮水第36章 東園岑寂第184章 四王看舟 裴炎上書第105章 武后自誇 明卿變瓜第5章 世態炎涼 美人如花(上)第318章 堪笑一葉飄零(二)第395章 一聲羌笛(二)第357章 欲摘弓(一)第58章 封禪的耳光(中)第250章 巧匠第80章 王八之氣(上)第436章 抱銅仙(一)第34章 時叩窗隔(二)第444章 簾影動第145章 許府添丁 真相大白第271章 江談第368章 長槍縵纓萬里(五)第84章 前夕第358章 欲摘弓(二)第341章 數十年載(一)第322章 只有丹心難滅(一)第87章 前夕(四)第265章 兒戲第339章 蕃胡菸灰(三)第109章 越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