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枯骨接翠(一)

探子急匆匆地進來稟報:“大將軍,大將軍,唐朝大軍出動了。”

“詳細報來。”

“昨天夜裡唐朝大軍突然從石城山後面那條小徑,帶着一些輜重,插到了白水澗,然後在三更時分,到了綏戎峽,然後進了軍營,立即休息了。”

“果然不出我所料,”論贊婆哈哈大笑起來。第一次輸給了李謹行,情有可願,人皆說李謹一個空城嚇跑了自己十萬大軍,這是不對的,自己爲了突襲,真正趕來的只有兩萬軍隊,所以才猶豫不決。再說,那一戰比如一次演習,自己並沒有折損任何士兵。但第二次輸給了一個乳臭未乾的小子,那就是奇恥大侮了。

心裡面憋着一股火。

立即開始下令,調兵遣將,一個個將領領命走了出去,論贊婆才向論弓仁問道:“你可看到我這樣用兵的含義?”

“三叔,我想你故意讓魚尾軍讓出來,使唐朝深入,然後將他們圍起來,那樣唐人怕朝廷追究責任,必須派出大軍援救,出了赤嶺,沒有了城池之險,供給困難,那麼又可以象大非川那樣取得大捷,是嗎?”

“不錯,不錯。”論贊婆哈哈一笑,又嘆了一口氣,道:“可是海北地域狹小,施展起來並不容易。若是在大非川,唐朝軍隊來多少,只能送葬多少。”

論贊婆很想唐朝軍隊到大非川,事實上已經到了。

李威在大非川祭拜了一下,沒有真正深入,這份用意很深長的。得了洪濟橋,我可以隨時出兵吐谷渾的內腹,包括赤海、大非川、曼頭城、尉遲川、樹敦城,等吐谷渾重要的戰略要地。逼迫吐蕃與吐谷渾人與自己拼消耗戰,相互比拼駐軍。只要吐蕃敢這麼做,窮兵黜武之下,拼上五六年,吐谷渾百姓在殘酷的苛捐雜稅下,自己都能揭竿起義。

來到了,意義達到了,沒有必要再往深處出發,然後從大非川的東側開始,強行擄獲沿途的所有居民,牧民商人一起在內,將馬牛羊趕着,貴重的財產帶着,至於笨重的財產,皆放了一把火燒掉,向洪濟橋趕。這一趕,人很多的,特別是大非川水草豐美,百姓密集。可也讓李威認識到大非川不好的一面,地勢低窪,四周多河多雪水,於是許多地方皆泥濘不堪。對吐谷渾人無所謂的,馬上一騎,帶着一匹馱馬可以了,作戰去了,反正吐谷渾不象唐朝人,迅速戰鬥結束,馬上就回來。但唐朝軍隊不行,象薛仁貴那麼多大軍,得要多少糧草。這個車子在大非川上如何推?

說到底,薛大將軍自己太過輕敵,豈止是將帥不和。

嘆了一口氣,漸漸過了大非川,四周還有許多吐谷渾人的,若想反抗,也可以就地徵集數萬軍隊。但那兩座人頭山血淋淋地擺在哪裡,不少人頭的。曲水軍城一戰,曲水到洪濟橋河西山道上又是一戰,洪濟橋一戰,宛肅城河西一戰,宛肅城一戰,百穀城一戰,總共六次戰投,殺敵一萬九千多名,俘獲俘虜七千多名,他還不知道,他離開後,散落的俘虜又抓獲了幾百名,整八千出頭。當然,唐朝這一次死傷也很慘重,包括党項人在內,五千多名戰士犧牲,還有許多戰士受傷。

但兩座人頭山放在哪裡,不僅是恐嚇,震懾,同時也向吐谷渾人擺明一種態度,不要認爲泱泱大唐是軟弱可欺,既然想幫助吐蕃人就得付出代價。事實十分管用,李威押着七千多吐谷渾的百姓,以及無數的牛羊,還有一些戰俘央請,悄悄歸順過來的家人一千多名,可四周的吐谷渾人噤若寒蟬,乖乖地沒有一點異動。要麼許多部族聽聞後,立即將所有族民,牽着牛羊,甚至連牛羊也不要了,向遠處遷移,避開這場災難。

趕過了洪濟,是九曲了,有一些牧場,讓他們安頓下來,將所有青壯年男子,以及戰俘一起押出來,修城。八月到來了,大戰在即,只是這一回看論欽陵如何出手了。

可是僅洪濟橋、宛肅城、百穀城三座城池是不夠的。就象李謹行,或者自己,在幾座孤城之間任意行軍,可是幾座城池皆茫然不知。所以還要設立一些哨所、戍所。形成一個鏈狀網。以及黃河,黃河在此處不是很寬闊,倒是水流很清澈,但十分險峻,可依然有許多地方水流平緩,能供舟船渡過,因此還要設一些小型的關卡。

人力不夠用了,只好用這些人當工人。

又從後方調來大量物資,也是早準備好的,從鄯州送到了廓州,再從廓州送到洪濟橋。

正在此時,諾曷鉢又不顧危脅趕了過來。

不用他開口,讓諾曷鉢與弘化公主坐下來,說道:“可汗,你是我唐第一聯姻的蕃王,不僅如此,你長子又娶我大唐宗室之女。這是何等的關係?”

“我慚愧啊。”

“可汗,休要這樣想,當初之事,你也有責任,我們唐朝也有責任,以致局面糜爛。可局面已經糜爛了,有時候要得開一些猛藥啊。”這段時間很關健,若不是害怕論贊婆得知消息,做下什麼佈置,李威還想出擊一次,擄一些人口過來築城。這批人暫時死活是不能放了。

“但殿下當初已經答應過我的。”

“是答應你的,我也會做到,不過有一件事,我可以告訴你,但你要發誓,嚴禁透露。”

“行,我指天爲證,若是泄露半句,天打五雷轟頂。”

其實這是李威小心,也讓諾曷鉢平時注意一些,不能將此事走露,見到他發完誓,李威拿出一張地圖,這張地圖他藏了很久,一直沒有讓人看。也反覆通過斥候反饋過來的消息,在做着修改。

地圖打開,一開始與黨項人一樣,不大明白,但過了一會就明白李威用意。分成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就是現在唐朝佔有的地區,劃上了淡淡的紅色,然後到淺綠色,也就是從曲水軍、獨山向南,一直延伸到積石山一帶。正好赤嶺以及餘脈,連貫到了積石山,還有黃河阻隔,有道路的,可不多。道路要衝上畫着圓圈。下面一直到積石山南麓,鬆蕃草地、鬆州,以積石山爲界,將党項人以及其他一些羌人,少數吐谷渾人隔阻起來。

第三個區域是淺藍色,一直到紫山。

怕他不明白,李威又解釋道:“吐谷渾內腹地形複雜,多山,有沼澤,有平川,有沙漠戈壁,還有流沙,雪域。若是你的子民全部支持唐朝,那又好辦,專心對付吐蕃人。可不是如此,薛仁貴大敗,吐蕃人只出動了二十萬大軍,不相信,你可以託人詢問一下吐蕃人書記的史冊。但實際上多少大軍呢,四十萬,這二十萬大軍從何而來的?”

諾曷鉢羞愧不能言。不過也不能這麼說,薛仁貴出動大軍數量五萬,可大敗遭俘遭殺的達到十萬人,除了民夫外,另外的人又是從哪兒來的?

李威也沒有在這事上細說,繼續說道:“在吐谷渾內腹與吐蕃人作戰不易,況且論氏兄弟文武雙全,乃世間罕見的奇才。因此我苦思良久,只有一策,通過九曲,一步步南移,將党項人先隔絕起來,斷絕吐蕃一部分的兵源。又於九曲屯田,幾年後,士兵適應這裡的氣候,從鬆州進入白蘭羌,地形也複雜,可白蘭羌部族人終是少,只是地勢更高,卻沒有流沙與沼澤這些環境。吐蕃人若是攻,我們就守。若是不攻,我們就進。一步步將白蘭羌囊入手掌。那麼你再看地圖。”

也不用看了,失去了白蘭羌,等於切斷了吐蕃與吐谷渾的來往,吐蕃人如何統治?

還有一些話李威沒有說,不僅是這樣,大積山還有兩條通道,比較難行走,可作奇軍,直插白蘭羌。也不全是唐軍作戰,到時候幾萬党項人戰士就可以出征了。其實切斷以後,吐谷渾人會自己將他們那個莫賀可汗推翻,向大唐求饒,又可以從吐谷渾徵兵。

難度還是很大的,但比將整個吐谷渾囊入懷中要好。

這是一個設想,能不能實現,李威一點信心也沒有。不過先給諾曷鉢一個盼頭,又說道:“吐谷渾若是不附吐蕃,朝廷會讓誰做吐谷渾的可汗?永遠是你,就是你等不到,也是你的長子慕容忠。”

這裡又打了一個埋伏,九曲河湟是不會再給吐谷渾了,失去了這兩塊地盤,吐谷渾只好永世替唐朝養馬吧。除了大非川少數地區外,赤嶺以西的地區大多數是苦逼之地,沒有辦法生存。到後世還有許多是無人區。吐谷渾無法壯大起來。還有吐蕃,也是如此,元明清之所以安份,是因爲分化了,一個個部落。這就是多樣性,沒有一個強大的王權存在,這一片地區才能真正和平,中原人不飽受侵略困擾,吐蕃人自己也不受戰火牽連。

但刻意不提,提起諾曷鉢也許不識大體,現在就要爭。撒慌也不行,此次青海之戰只要不出現大的失誤,就是現在的戰功也可以交待過去,況且已經替朝廷在九曲柘土一萬多平方公里。基本上隋朝的澆河郡收復回來。那麼自己一旦回到京城,很有可能距離帝位只是小半步之遙了。因此,算是君無戲言。飯可以亂吃的,話卻不可能以亂講的。

又說道:“吐蕃是大國,任重而道遠。今天收回部分河曲之地,只是一個良好的開端。然而論欽陵已經回吐蕃調大軍前來,我猜得沒有錯,恐怕就要抵達。你也看到河曲之地道路有多長?若不是立即將城池築起來,我們只有十幾萬軍隊。若是吐蕃再來個四十萬大軍,我如何應對?”

諾曷鉢無言。

“放心吧,築完了城,百姓以及他們所帶的財產,如約全部奉還於你。”

將諾曷鉢打發走了,也不敢呆,諾曷鉢與他身份一樣,人是一個人,可象徵意義很大,許多吐谷渾人不服莫賀,正是因爲諾曷鉢依然活在世間。諾曷鉢自己也知道,因此退回鄯城,比較安全。

李威在這裡築城,那邊論贊婆要吐血了。

戰爭勝負有很多種因素,若是在大家起點一樣的情況下,指揮的將帥捕捉戰機能力,卻成了一個重要的因素。就象這一戰,青海很大,現在又沒有一個衛星,又沒有一個電話。因此,只能憑智慧將敵人的用意想出來,再將敵人的主力找出來,然後佈置全殲。不然就象論贊婆這樣,他將主力放在海北,李威卻已經將洪濟橋與百合三城收入囊中,甚至跑到大非川溜達了一圈,俘獲了大量百姓回來。等他反應過來,唐朝已經龜縮到城中,如何殲滅?

上次輸得大意了,這一回卻是徹底地輸了。

正在佈置,靜等佳音,消息源源不斷傳來,終於唐朝出軍,到達大撥鬥谷。可是突然停了下來,開始紮營,在修堅固的營寨。若是沒有佈置,可以立即出擊的,這個營寨一修,多扎人眼了?西指伏俟城,下面威脅魚尾軍。若是與赤嶺大道駐軍配合,可以在海北任意縱橫。可是此時大軍卻在遠處佈網。

眼睜睜看着一座堅固的大寒倚着寒冷的谷口立了起來,卻無能爲力,這才發覺上當。明顯了,若是偷襲魚尾軍與伏俟城,何必這樣大張旗鼓地修營寨?這就是李威第二個用意。

正在這時候,南方的求救消息送達。先是曲水軍的,後來卻成了一封封失敗的情報,曲水軍幾乎全軍覆沒,城內物資掃蕩一空。然後洪濟橋、百穀城、宛肅城一起失守,甚至因爲害怕唐朝人,樹敦城、曼頭城以及赤水川等地一一派人前來求救。還不算,那個唐太子帶着大隊人馬跑到大非川大大方方旅遊了一趟,押着無數百姓返回了洪濟橋。

聽到這個消息,論贊婆捂着胸口,一陣陣絞痛。羞侮之下,都不好意思見侄子。~~~~!~!

第48章 打倒賀蘭 狄姚拜貼(上)第320章 正涼風新發第55章 進宮(下)第465章 到春時欲睡(三)第142章 定(四)第251章 砥柱第336章 衛公拍手(二)第460章 三千樂指(二)第161章 蘿莉進宮 韋月乖巧第55章 進宮(下)第57章 公府尋事 渭水一別(上)第106章 奇兵第199章 明處暗處 李逵李鬼(中)第8章 春歸如過翼(二)第416章 習習香塵蓮步底(三)第446章 散紅光成綺(二)第235章 黑手不知 龍顏震怒第17章 夜來風雨(二)第97章 等(上)第14章 爲問花何在(二)第9章 她是誰?第78章 拒監國 吃豆腐第92章 聲東擊西(上)第379章 陌刀橫崖(二)第7章 春歸如過翼(一)第274章 無人聽第52章 當學子桓 妙計重擊(下)第18章 葬楚宮傾國(一)第17章 夜來風雨(二)第444章 簾影動第430章 聽得念奴歌聲(一)第236章 秋雨殺人 合歡之死第371章 香車血斾(一)第48章 害怕第267章 安慰第98章 等(下)第79章 武后殺人 元忠導遊(上)第331章 孤城絕域畫角(二)第465章 到春時欲睡(三)第13章 爲問花何在(一)第436章 抱銅仙(一)第189章 一年第148章 定(十)第96章 火燒大江(上)第121章 誰是鷹兔第28章 輕翻柳陌(一)第170章 探(八)第337章 蕃胡菸灰(一)第154章 問鼎(六)第291章 人約黃昏後第57章 封禪的耳光(上)第433章 父老猶記宣和事(一)第191章 節奏第168章 送美髮簪 再度監國第175章 試藥侍婢 舊燕不識(上)第50章 三位大賢 指點迷津第165章 探(三)第290章 月上柳梢頭第352章 枯骨接翠(二)第456章 空見說(一)第61章 和親(上)第51章 當學子桓 妙計重擊(上)第325章 江山回首(一)第305章 那更寒蟲四壁(二)第90章 先聲奪人(上)第329章 杜鵑枝上殘月第43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六)第442章 沙河多麗第251章 砥柱第214章 王妃是妃 堅城人城第149章 廢地爲寶 立體養殖(上)第111章 太子檔箭 曬鹽大害第368章 長槍縵纓萬里(五)第154章 封賞玩味 高梁始重(中)第282章 背棘去第5章 世態炎涼 美人如花(上)第136章 聖意難違 洋曲舒情第333章 金戈鐵馬英雄淚(二)第130章 白馬說法 楊府借人第156章 啓航(二)第254章 尚飯心不老(一)第154章 問鼎(六)第72章 天高海闊第51章 當學子桓 妙計重擊(上)第6章 世態炎涼 美人如花(中)第194章 父子對答 驪山怪旨第26章 東宮調教 《上邪》求憐第424章 未怕金吾呵醉(二)第463章 到春時欲睡(一)第102章 會戰(三)第139章 定(一)第367章 長槍縵纓萬里(四)第262章 衝突第267章 安慰第177章 風輕雲淡 花好月圓第171章 探(九)第66章 圖窮(上)第446章 散紅光成綺(二)第363章 射日墜(五)第97章 等(上)
第48章 打倒賀蘭 狄姚拜貼(上)第320章 正涼風新發第55章 進宮(下)第465章 到春時欲睡(三)第142章 定(四)第251章 砥柱第336章 衛公拍手(二)第460章 三千樂指(二)第161章 蘿莉進宮 韋月乖巧第55章 進宮(下)第57章 公府尋事 渭水一別(上)第106章 奇兵第199章 明處暗處 李逵李鬼(中)第8章 春歸如過翼(二)第416章 習習香塵蓮步底(三)第446章 散紅光成綺(二)第235章 黑手不知 龍顏震怒第17章 夜來風雨(二)第97章 等(上)第14章 爲問花何在(二)第9章 她是誰?第78章 拒監國 吃豆腐第92章 聲東擊西(上)第379章 陌刀橫崖(二)第7章 春歸如過翼(一)第274章 無人聽第52章 當學子桓 妙計重擊(下)第18章 葬楚宮傾國(一)第17章 夜來風雨(二)第444章 簾影動第430章 聽得念奴歌聲(一)第236章 秋雨殺人 合歡之死第371章 香車血斾(一)第48章 害怕第267章 安慰第98章 等(下)第79章 武后殺人 元忠導遊(上)第331章 孤城絕域畫角(二)第465章 到春時欲睡(三)第13章 爲問花何在(一)第436章 抱銅仙(一)第189章 一年第148章 定(十)第96章 火燒大江(上)第121章 誰是鷹兔第28章 輕翻柳陌(一)第170章 探(八)第337章 蕃胡菸灰(一)第154章 問鼎(六)第291章 人約黃昏後第57章 封禪的耳光(上)第433章 父老猶記宣和事(一)第191章 節奏第168章 送美髮簪 再度監國第175章 試藥侍婢 舊燕不識(上)第50章 三位大賢 指點迷津第165章 探(三)第290章 月上柳梢頭第352章 枯骨接翠(二)第456章 空見說(一)第61章 和親(上)第51章 當學子桓 妙計重擊(上)第325章 江山回首(一)第305章 那更寒蟲四壁(二)第90章 先聲奪人(上)第329章 杜鵑枝上殘月第43章 太乙終南 八方雲動(六)第442章 沙河多麗第251章 砥柱第214章 王妃是妃 堅城人城第149章 廢地爲寶 立體養殖(上)第111章 太子檔箭 曬鹽大害第368章 長槍縵纓萬里(五)第154章 封賞玩味 高梁始重(中)第282章 背棘去第5章 世態炎涼 美人如花(上)第136章 聖意難違 洋曲舒情第333章 金戈鐵馬英雄淚(二)第130章 白馬說法 楊府借人第156章 啓航(二)第254章 尚飯心不老(一)第154章 問鼎(六)第72章 天高海闊第51章 當學子桓 妙計重擊(上)第6章 世態炎涼 美人如花(中)第194章 父子對答 驪山怪旨第26章 東宮調教 《上邪》求憐第424章 未怕金吾呵醉(二)第463章 到春時欲睡(一)第102章 會戰(三)第139章 定(一)第367章 長槍縵纓萬里(四)第262章 衝突第267章 安慰第177章 風輕雲淡 花好月圓第171章 探(九)第66章 圖窮(上)第446章 散紅光成綺(二)第363章 射日墜(五)第97章 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