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3章 戰損(一)

1945年10月21號上午十一點許,在靠近意大利北部邊境的奧地利克查赫這個小鎮裡,中美奧三方爆發了激烈的軍事衝突,聯軍中的奧地利和中國共同出動約一萬三千餘人,在近兩百輛各種履帶式裝甲車輛、上百門中大口徑火炮的支援下對克查赫發起了猛烈進攻,同時聯軍中的中國空軍部隊也出動了約三百架次的戰鬥和轟炸機部隊,爲地面部隊提供空中支援和掩護。

面對突如起來的進攻,一直都是實施高級別戰備的美軍並沒有驚慌失措,在經過最初半個小時的慌亂後,美國陸軍第九師進行了頑強的防禦作戰,並且得到了美國陸軍航空隊數百架次飛機的支援。

雙方圍繞着克查赫進行了長達約兩個小時的激烈爭奪,而這一場衝突的核心戰鬥的當屬中國陸軍第三師之乙戰鬥羣部分部隊和美軍第九師第47團步兵團、第751坦克營之間的戰鬥。

雖然趙臨東一開始投入的部隊並不算多,只有一個步兵營和一個坦克營以及後方的火炮支援部隊,但是隨着美軍第47團以及第751坦克營增援陸續上來後,趙臨東中校在請求了師部後,被批准繼續增援部隊擴大戰鬥規模,隨即趙臨東就是投入了作爲預備隊使用的第334步兵營,同時奧地利國防軍第六師的第17步兵團也是增援並投入戰鬥中來。

憑藉着兵力優勢和突襲的優勢,趙臨東於發起戰鬥後一個半小時徹底攻佔了克查赫,並擊退了美軍第47步兵團和第751坦克營的一次大規模反攻。

而隨着趙臨東的部隊徹底拿下克查赫後,這一場軍事衝突也就是臨時暫停了下來,因爲這個時間裡,美軍第九師如果想要奪回克查赫,就必須向克查赫增援更多的部隊,而且增援至少也得增援一個團以上,而這都是需要時間的。

所以這就讓這場衝突獲得了一個極爲重要的喘息時間,在這個時間裡,美軍第九師調動了第60步兵團緊急增援外,同時原本部署在後方的第767坦克營也正在緊急向克查赫前線增援中。儘管這些增援部署的距離不算遠,緊急增援過去的話半天時間都不用,這個速度和距離對於大規模戰爭時期而言已經足夠了,但是這對於一場突發的臨時軍事衝突而言,五六個個小時之後黃瓜菜都涼了。

當趙臨東剛拿下克查赫後,位於薩格勒布的第九集團軍司令部內,一直關注着克查赫戰事的杜巖鵬也終於是鬆了一口氣,雖然趙臨東拿下克查赫的時間比預定的一個小時要多花了半個小時,但是這多出來的半個小時還是在可以忍受的範圍之內。隨即杜巖鵬就是立即向聯軍歐洲司令部的宋俊鵬元帥以及向南京回報了實時情況。

而於此同時南京外交部,一直都是緊張等待前線消息的顧維鈞當即就是拿起了一份早已經起草打印好的抗議書直奔美國大使館,然後對美國駐華大使提出了最爲嚴令的抗議,抗議美國克查赫的部隊不顧中美兩國自古以來的友誼,不顧世界人民期盼的和平和自由,擅自向當地聯軍部隊發起了進攻,爲了保障奧地利人民以及世界人民的自由和人身安全,中國陸軍被迫接受奧地利國防軍的邀請,對克查赫的當面之敵發起了反攻。在抗議的最後寫道,希望美國當局能夠認清楚世界需要和平的大趨勢,正視中美兩國人民的傳統友誼,嚴肅處理挑起這場軍事衝突的兇手。

這玩外交嘛,玩的就是比誰更無恥!

說以這顧維鈞明明知道這是中國自己一手跳起來的軍事衝突,甚至他自己都參與其中,但是依舊一臉正色的指責是美國人先挑起了這場軍事衝突!

中國不但先挑起了戰爭,而且還大肆指責美國人,這讓美國人如何能夠忍受得了,當即就是提出了延言辭更爲激烈的抗議,並且直言這是中國先跳起來的軍事衝突,並且宣稱盟軍在歐洲的軍事實力已經不足以保障歐洲的戰略安全,美國將會繼續向地中海戰區以及法國戰區增派部隊。

然而不管外交上如何扯皮,雙方卻是沒有發生更大規模的進一步戰鬥,在當天的歐洲時間下午十四點,美國陸軍之第九師的第47步兵團、第60團下屬一營,第751坦克營以及第767坦克營的一個坦克連在兩個炮兵營和上百架的飛機掩護下,向克查赫發起了大規模反攻,不過那個時候,聯軍的中國第三師乙戰鬥羣和奧地利國防軍的第六師已經是完整了克查赫地區的核心防禦工事佈防,牢牢的擋住了美軍第九師的反攻。

而等傍晚後,由於外交上上的扯皮已經開始,於此同時中美雙方高層除了讓部隊提高戰備級別外,也是命令部隊不得進行大規模的攻勢。首先是宋俊鵬元帥下令第三師除了固守克查赫外,不得再主動出擊。

而美國方面,美國陸軍的第5集團軍的司令馬克?韋恩?克拉克看着手中這封來自美國本土的電報,面露悲憤之色:中國人無恥的對我們發動了偷襲,以至於讓數百名軍人犧牲,而華盛頓的那些政客卻是讓我們保持克制,連反攻都不能反攻!

克拉克的這些想法毫無疑問是沒有考慮到政治,在他看來既然都被中國人偷襲了,而且還不是那種幾人幾十人的小規模軍事衝突,那可是參戰部隊高達數千上萬人的大規模戰役了,如果說這樣都不能被稱之爲中國對美國宣戰的話,那麼就是太過荒唐了。哪怕是真的不能看成是宣戰不發動全面戰爭的話,最少在克查赫那裡也得發起反攻把克查赫給奪回來。

然而這些想法只是他這個軍人的想法,並不是美國華盛頓那些政治家們的想法!而這個時候也就可以看出來,哪怕是軍人的想法,這個克拉克的想法也不是一個四星上將級別的高級將領應該有的相反,反而更像是校官級別的中層軍官應該有的想法。

其中的理由也簡單,那就是克拉克的成爲高級將領的時間還是太短,沒能適應身爲高級將官應該有的思維模式。他的晉升的速度都不能用坐飛機來形容,得用坐火箭來形容了,二戰爆發後,美國參戰前夕也就是1940年的時候他才晉升爲中校,然而美國參戰後,他的軍銜就是火速飆升,1941年就晉升爲准將,1942年就被晉升爲中將,1945年就被晉升爲上將,也就是說他用了五年的時間,就從中校升到了上將。這等晉升速度足以讓中國三軍一大票將領驚掉下巴,要知道二戰期間中國雖然也崛起了不少將領,少數幾個人的晉升速度也非常快,但哪怕是這些前途耀眼的明星三代將領,他們這幾年晉升也不過一兩個級別而已,比如李玉挺,內戰期間二十歲不到的他就是少校了,到1939年才被晉升爲少將,到1945年才被晉升爲中將,也就是說哪怕是李玉挺這樣的軍中驕子,在少將到中將這個級別上,依舊花了六年時間來積累資歷。可以說二戰期間這短短五六年裡中國三軍裡尉官和校官這個級別上連續晉升三四個級別的人大有人在,但是將官裡頭連續晉升兩個級別的就非常少,至於海軍的呂健元帥只能說是個特例,因爲這人是陳華天的支持者,陳敬雲是出於讓陳華天更好的獲得海軍支持才破例連續讓呂健晉升了兩級,絕大部分都是隻能晉升一個級別而已,連跳兩級的非常少。

然而在美國陸軍裡頭,連跳三級這種事情已經不能算特例,而是常例了,甚至連跳四級、五級乃至六級的都大有人在,這裡頭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國戰前的陸軍規模太小,而相應的高級將領自然也就少了,二戰爆發後美國陸軍從戰前的十幾萬人一下子飆漲到近千萬人,這對高級將領的需求自然也就增加許多,沒有高級將領怎麼辦,火速晉升唄,所以戰前一大票美國的校級乃至尉官被火速晉升爲將官,這些人在短短四五年裡就從指揮一個連,一個營變成指揮一個軍,一個集團軍的高級將領,也就導致了美國陸軍裡高級將領的資歷上對比其他幾個主要參戰國,比如德軍、蘇軍和中國陸軍欠缺了許多。

二戰裡各國陸軍高級將領裡頭,德軍,蘇軍的名將一大堆,而中國陸軍的高級將領中雖然在二戰裡成名的新生代名將沒有多少,但是二三十年代的那批老將都還在,那批中間的新生代高級將領也都是一個個資料十足,戰功顯赫之輩。

唯獨美國陸軍,高級將領清一色的都是新手,裡頭固然有幾個出色的,但是距離名將還差一大截呢,這也就導致了美國陸軍在二戰當中是很少實施高難度的戰術,基本上美國陸軍打仗就是一路平推過去,毫無戰術性可言。

這裡頭一方面固然是美國陸軍的火力強大,後勤充足,不用各種戰術也能一路平推過去,但是另外一方面也和美國陸軍高級將官階層能力缺乏有關,這沒能力組織各種眼花繚亂的戰術安排,索性也就不用了,直接一路平推過去簡單了事。

第343章 騎兵對決第520章 府院之爭(二)第646章 天城號的沉沒第397章 戰爭需要英雄第780章 蘇德戰爭(一)第581章 平壤激戰(二)第191章 伍世鍾第346章 巢湖激戰(三)第681章 新的戰略理論第342章 渡江第三天第535章 華太級重型巡洋艦第481章 戰後狂歡第1028章 改換門庭第1056章 分析(二)第861章 帝嚳號危機(二)第890章 新加坡(二)第1032章 技術合作第21章 籌建軍政府第367章 吳佩孚之夜襲第850章 巔峰時代的墜落第207章 空襲(一)第610章 下一代戰機第300章 皖贛之末第995章 譭譽參半的勝利第598章 鎮壓(一)第96章 福州體系第209章 衝鋒(一)第515章 華夏銀行危機第151章 吉利斯(四)第80章 福州兵工廠(四)第795章 中俄戰爭第20章 袁方的第三營第882 兩敗俱傷(二)第1011章 破碎的水晶(六)第996章 權力過渡第404章 報喜不報憂第162章 龍濟光的鬱悶第632章 朝鮮事變第73章 白雪紅梅第721章 預研計劃第248章 推銷債券第225章 參謀部總長(一)第441章 一億元軍費第330章 商業和財團第829章 中國需要中東(二)第135章 海軍處(二)第576章 蘇俄參戰第329章 軍費之爭第119章 反攻開始第475章 炮擊青島第524章 1917年的俄國第622章 東北開發的序幕第567章 裝甲集羣在行動第1056章 分析(二)第81章 國民軍第一師第8章 暴風雨前夕第576章 蘇俄參戰第300章 皖贛之末第648章 夜幕中的炮聲(二)第821章 核彈和火箭第190章 夜幕交鋒第847章 中日大戰,起!!!第858章 秦海濤第419章 繼續北上第691章 商貿互惠協定第990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四)第478章 97號陣地第452章 進軍東北第1024章 忍讓第942章 日本投降(一)第215章 陳俞氏的決斷第13章 臨近生變第10章 密議(二)第556章 中日宣戰第918章 F5對P51(二)第1021章 中德談判第280章 第十一師第149章 吉利斯(三)第1013章 最壞打算第1053章 戰損(一)第633章 經濟危機下爆發的戰爭第642章 海空大戰(一)第625章 繁榮背後的危機第515章 華夏銀行危機第841章 太平洋作戰方案(一)第649章 魚雷夜襲第211章 大戰(一)第773章 籌集軍費(一)第285章 風雨欲來(三)第33章 羅漓心思第634章 雪地煙火(一)第896章 血戰琉球第807章 阿斯塔納攻勢第207章 空襲(一)第257章 設軍任免(一)第323章 渡江計劃(一)第239章 軍事會議(一)第854章 復涼號苦戰第871章 擊沉瑞鶴號(二)第561章 東海大海戰(一)
第343章 騎兵對決第520章 府院之爭(二)第646章 天城號的沉沒第397章 戰爭需要英雄第780章 蘇德戰爭(一)第581章 平壤激戰(二)第191章 伍世鍾第346章 巢湖激戰(三)第681章 新的戰略理論第342章 渡江第三天第535章 華太級重型巡洋艦第481章 戰後狂歡第1028章 改換門庭第1056章 分析(二)第861章 帝嚳號危機(二)第890章 新加坡(二)第1032章 技術合作第21章 籌建軍政府第367章 吳佩孚之夜襲第850章 巔峰時代的墜落第207章 空襲(一)第610章 下一代戰機第300章 皖贛之末第995章 譭譽參半的勝利第598章 鎮壓(一)第96章 福州體系第209章 衝鋒(一)第515章 華夏銀行危機第151章 吉利斯(四)第80章 福州兵工廠(四)第795章 中俄戰爭第20章 袁方的第三營第882 兩敗俱傷(二)第1011章 破碎的水晶(六)第996章 權力過渡第404章 報喜不報憂第162章 龍濟光的鬱悶第632章 朝鮮事變第73章 白雪紅梅第721章 預研計劃第248章 推銷債券第225章 參謀部總長(一)第441章 一億元軍費第330章 商業和財團第829章 中國需要中東(二)第135章 海軍處(二)第576章 蘇俄參戰第329章 軍費之爭第119章 反攻開始第475章 炮擊青島第524章 1917年的俄國第622章 東北開發的序幕第567章 裝甲集羣在行動第1056章 分析(二)第81章 國民軍第一師第8章 暴風雨前夕第576章 蘇俄參戰第300章 皖贛之末第648章 夜幕中的炮聲(二)第821章 核彈和火箭第190章 夜幕交鋒第847章 中日大戰,起!!!第858章 秦海濤第419章 繼續北上第691章 商貿互惠協定第990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四)第478章 97號陣地第452章 進軍東北第1024章 忍讓第942章 日本投降(一)第215章 陳俞氏的決斷第13章 臨近生變第10章 密議(二)第556章 中日宣戰第918章 F5對P51(二)第1021章 中德談判第280章 第十一師第149章 吉利斯(三)第1013章 最壞打算第1053章 戰損(一)第633章 經濟危機下爆發的戰爭第642章 海空大戰(一)第625章 繁榮背後的危機第515章 華夏銀行危機第841章 太平洋作戰方案(一)第649章 魚雷夜襲第211章 大戰(一)第773章 籌集軍費(一)第285章 風雨欲來(三)第33章 羅漓心思第634章 雪地煙火(一)第896章 血戰琉球第807章 阿斯塔納攻勢第207章 空襲(一)第257章 設軍任免(一)第323章 渡江計劃(一)第239章 軍事會議(一)第854章 復涼號苦戰第871章 擊沉瑞鶴號(二)第561章 東海大海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