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6章 陳氏聚會(一)

南京總統府,陳敬雲坐在客廳的沙發上,冬日的陽光透過寬大的玻璃窗撒在客廳裡的波斯羊毛地毯上。

難得悠閒的陳敬雲手中捧着一本書看着,雖然說在前世裡就已經看過周樹人的書,不過在這個年代裡還能看着他剛寫出來不久的文章,感覺總是很不同的。以魯迅爲筆名的周樹人寫出來的文章還是和前世一樣犀利,字裡行間直指社會現狀裡的種種不堪,雖然沒有直接罵陳敬雲是獨裁者,但是含沙射影,指桑罵槐這種詞句並不少,饒是陳敬雲定力那麼好的人都偶爾會皺眉。

不過陳敬雲倒是沒有遷怒這些文人,雖然陳敬雲對新聞管制的非常嚴格,非常注重輿論的引導,但是他並沒有說直接封住所有人的嘴巴的偉大心思,封口甚於防川這個道理他還是明白的。再者,有這些文人拿起筆來罵罵社會的不公,罵罵政府的嚴酷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至少能夠讓政府裡的諸公保持一絲的清明。

不過讓人含沙射影的罵自己總是會不太舒服的,看了一陣後就是把書放下,坐在另外一邊的陳彩放下茶杯,見陳敬雲捧着手中的那本書,心裡頭也是嘀咕着,少爺他別不是要生氣了吧。

那些個文人也太不收斂了,如果讓陳敬雲不快了,他陳彩少不得要做些什麼的。

見陳敬雲放下書後,陳彩試探道:“少爺,這段時間的輿論引導工作有些寬鬆,您看是不是加強一些!”

陳敬雲擡頭看了陳彩一眼,不用去猜陳敬雲都知道陳彩心裡頭想的什麼,肯定是又想着有什麼激進的手段來強行打壓了。這陳彩跟着自己也算是跟了大半輩子了,即便不算是福州起義之前的那段時間,就是福州起義以後,陳彩跟在陳敬雲都已經有差不多二十年了,兩個人從當初的二十來歲的年輕人都已經變成了今天的四十歲中年人,那鬍鬚都不用刻意去留。

陳敬雲道:“若是國內的聲音都是上下一致,那也是太假了,任何事情到了極致就會反常!”

陳彩聽着陳敬雲這話也是知道陳敬雲不打算管那些文人的指責了。

“福州那邊的情況怎麼樣了,李院長說!”陳敬雲把書放下後,也是不管那些文人的指責了,問了福州陳俞氏的情況來。

陳彩道:“老夫人的情況有些不太好,李院長彙報過來的話說是這個冬天有些難熬!”

福州陳俞氏的身體狀況這幾年一直都不算太好,一年裡頭有大半年時間都是處於服藥治療的狀態,福州新醫院裡的李院長因爲陳俞氏的病情,更是在柳河巷那邊派駐了數個醫生常年看護。

然而人的生老病死是人力所無法阻擋了,現今陳俞氏的年歲已經將近七十,哪怕是有着最好的醫療條件,但是依舊無法徹底改變她的身體不斷衰弱的事實。

陳敬雲嘆了口氣:“現在事情也稍緩了些,我會在這段時間裡抽個時間回福州一趟!

“嗯,那我近期裡會安排的!”陳彩知道這纔是陳敬雲今天叫他過來的主要原因。

陳敬雲由於出行不便,根本不能經常回福州,在1929年臨近總統大選之前,陳敬雲回了福州住了大約兩個月,算是陳敬雲起兵後陪着陳俞氏最長的一段時間了,隨後1930年重新回到南京總統府後,各種事務繁忙根本就脫不開身,經濟危機,中日大戰讓他的一舉一動都受到了極大的限制,根本不是他說想要回去福州就能回去的。

陳敬雲如果要離開南京去外地的話,舉動太大,去蕪湖或者上海又或者滁州這些南京周邊的地方還好,但是稍遠一些就需要大量的前期安排了,比如回去福州的話以前就只能通過海路走,現在還好,從南昌到福州的戰備鐵路開通後,陳敬雲也能夠乘坐火車抵達福州了。

“現在南福鐵路已經開通,雖然是單線的鐵路,但是總比走海路方便一些!”陳彩如此道:“沿途的話要不要安排一些視察?”

陳敬雲搖頭:“不用了,直接去福州,看了母親就回來!”

陳彩也就不再說話,心裡頭已經是開始考慮着如何安排此行了。

等陳彩喝完了茶出去後,林韻也是下樓來,她也是知道陳敬雲準備近期回福州的,當即道:“現在華天和華俊還在武漢那邊,是不是也讓他們一起回去?”

陳華天和陳華俊兩兄弟參加了中日戰爭後,又隨同談判代表團一起參加了中日上海談判,等談判結束後才又回到武漢軍官學校就讀。說到底,他們的年齡不過十七八歲,用常人的觀念來說,他們還只是一個正處於上學時期的孩子而已。

陳敬雲道:“不用了,他們回去的也勤一些,現在又是剛回武漢那邊上學,功課原本就落下很多,再外頭走的話怕是要落下更多功課影響畢業了!”

陳敬雲自己不方便回福州,不過陳家的其他人卻是沒有這個限制的,他的幾個孩子隔一段時間就會回福州一趟,他的幾個女人也經常回去,算是代替他到老人膝下盡孝了。

中日戰爭結束後,又把倫敦海軍條約的事情給了結,這段時間也算是把海軍第七期發展計劃給確定了下來,陳敬雲也算是難得略微空閒了下來。所以他纔是乘着這個空閒時間段回福州看看陳俞氏。

中國人對孝道看的還是非常重的,陳敬雲雖然是半途佔據了陳俞氏兒子的身體,一開始還是沒有太大的感覺,但是時間久了,在這個時代裡的歸屬感也就越來越強,除了自己的幾個女人和兒女外,對陳家的親人感情也是日漸增加,二十年的時間足夠讓陌生人變成親人了。所以他這些年也算是把陳俞氏當成了母親看待,眼見着陳俞氏身體越來越差,他這個兒子總的回去看看老人家。

陳敬雲要回福州,雖然只是回去幾天看望老人,但是必要的安排還是不能少,秘書處、政務院辦公廳、調查局、國家軍事委員會那邊都要進行大量的人事安排。

本來空軍部的伍世鍾是建議陳敬雲乘坐空軍的專機回福州,如此的話能夠節約大量的時間,而且掩護的護送也方便很多,不過陳敬雲實在對空軍的運輸機沒什麼信心。

這個年代的民航客機的安全性還是比較低的,出事機率比較大,而他陳敬雲向來是個怕死的人,他連軍艦都不願意坐,更別說空軍的飛機了,他寧願坐火車慢騰騰的過去。

和以往陳敬雲出行一樣,警衛師也是出動了一個團的部隊進行全程護送,加上總統府武官侍從室裡的衛隊官兵們,大量的安保人員將會一同隨同陳敬雲回福州。不過其他的政府官員就是不多了,因爲這也不是長時間的視察,沒必要帶着一整個政府一同出去。

1931年的11月,各方面準備妥當後陳敬雲就是乘坐專列回了福州。

看到陳俞氏的時候,陳敬雲行了跪拜大禮:“兒子不孝,多日未能回到母親大人膝下盡孝!”

這世界上,能夠讓陳敬雲如此低聲下氣行跪拜大禮的,也只有陳俞氏了。

已經明顯衰弱很多,連睜着眼皮都吃力的陳俞氏看着自己日思夜盼的兒子回到了膝下,蒼老的面孔露出了滿臉的笑容:“我兒快起來,快起來,我兒國事繁忙,這麼大一個國家的膽子都壓在你身上我知道你也難!”

跟隨回來的長女陳薇和三子陳華標也是走到了陳俞氏身邊,一個個問候着:“見過祖母!”

而更小一些只有四歲的四子陳華巖和才三歲的三女陳渝也是被她們的母親抱了過來,小孩子也不甚懂事,只能在她們母親的教導下用着奶聲奶氣的話喊着:“祖母!”

此女陳琳前兩個月就呆在福州,這個時候也是跑到董白氏身邊不知道說些什麼樣的母女悄悄話。

老人看着兒女滿堂的場面,也是笑容滿面,雖然裡頭沒看見陳華天和陳華俊兄弟讓她有些失望,不過她也知道這兩兄弟也是忙得很,作爲被陳敬雲重點培養的兩個兒子,實際上他們絲毫不比他們的父親輕鬆多少,整天也是忙忙碌碌的,而且中日上海談判結束後,他們兩兄弟一起去了一趟福州,住了三天後纔去的武漢。

這一大家子輕輕的說話,小女兒陳渝和她的哥哥陳華巖又是再地上打鬧了起來,妹妹陳渝一個不小心就是把哥哥陳華巖給推到了地上,受疼的陳華巖自然是顧不上一大家子在這裡,當即就是大聲哭了起來,讓身爲母親的林韻連忙過去抱上哄着,妹妹陳渝見哥哥哭了,自己也是大哭了起來。

看着這一對小兒女的哭鬧,陳俞氏非但沒有氣惱,反而是滿臉的笑容,這纔是像個家的樣子,那老頭子如果能夠看到今天的這場面,怕是也會和自己一樣開懷大笑吧。

一大家子陪着陳俞氏說了會話後,陳敬雲看到陳俞氏的精神也是開始勞累,當即就是讓她們出去了,他一個人就坐在邊上陪着陳俞氏輕聲說話,陳敬雲這個時候就和一個普通人的兒子一樣,挑着各種瑣事和陳俞氏說,一直說道陳俞氏打瞌睡後纔是悄然的退了出來。

出來了到了偏廳,林韻走上來說:“三房和大房家裡的幾個都在旁邊候着呢!”

第672章 山下源太郎的戰爭(二)第182章 踏上杭州第943章 日本投降(二)第479章 左玉剛的勇猛第一六十七章 蔡鍔哀嘆第33章 羅漓心思第645章 海空大戰(四)第131章 軍事教育變革第672章 臨時第一兵團第839章 只能有一個勝利者第114章 八號高地第152章 吉利斯(五)第139章 7月調整第746章 泗水衝突第55章 內部爭鬥(一)第238章 授勳升職第171章 沈綱之計劃第915章 中國威脅論第791章 進軍緬甸(二)第435章 海軍變革第559章 航彈和火海第312章 鎮江視察(二)第858章 秦海濤第43章 廣東亂局(二)第226章 參謀部總長(二)第475章 炮擊青島第215章 陳俞氏的決斷第744章 f5戰鬥機第893章 新加坡戰役(二)第867章 第二輪大戰起第418章 各軍調整第682章 平壤戰役(一)第844章 太平洋公約(一)第749章 日荷戰爭(一)第977章 我們需要戰爭(一)第1037章 突如起來的空戰第424章 第一大軍閥第623章 財團壟斷第424章 第一大軍閥第716章 越南獨立陣線第265章 東南宣撫使(一)第526章 銀行家沒有國界第193章 鎮江之戰(二)第7章 林家有女第493章 南通紡織公司第1039章 連鎖反應(一)第382章 蔡凝的困惑第312章 鎮江視察(二)第100章 蔣朱之爭第369章 十九號第700章 夕陽下的進攻(一)第152章 吉利斯(五)第641章 目標佐世保第771章 混亂年代第311章 鎮江視察(一)第390章 各方爭奪第905章 東京空戰(五)第383章 於世峰的小心思第968章 劇烈反應第766章 東南亞戰爭(一)第459章 教育興國第1021章 中德談判第671章 山下源太郎的戰爭(一)第225章 參謀部總長(一)第844章 太平洋公約(一)第369章 十九號第99章 黃興的迷茫第544章 民族主義失控第74章 冬衣風波(一)第240章 軍事會議(二)第364章 救援通道(二)第43章 廣東亂局(二)第811章 巴爾瑙爾會戰(二)第632章 朝鮮事變第228章 泰山鎮(二)第351章 蔡凝(二)第395章 蘇南渡江計劃第318章 南京國會第444章 第一次清洗第700章 夕陽下的進攻(一)第400章 來自美國的信第375章 林浩心思第990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四)第713章 波斯王儲來訪(一)第368章 懲處撤換第620章 北平王庚第466章 段芝貴入川第401章 琳娜的思念第656章 清川江上的炮火(二)第996章 權力過渡第68章 山本純一郎(一)第676章 南京冬日第63章 所謂漂亮第805章 主動出擊(二)第469章 戰爭紅利的前湊第231章 酒和女人第444章 第一次清洗第799章 烏蘭烏德戰役(四)第407章 拖拉機和坦克第380章 衡陽戰役
第672章 山下源太郎的戰爭(二)第182章 踏上杭州第943章 日本投降(二)第479章 左玉剛的勇猛第一六十七章 蔡鍔哀嘆第33章 羅漓心思第645章 海空大戰(四)第131章 軍事教育變革第672章 臨時第一兵團第839章 只能有一個勝利者第114章 八號高地第152章 吉利斯(五)第139章 7月調整第746章 泗水衝突第55章 內部爭鬥(一)第238章 授勳升職第171章 沈綱之計劃第915章 中國威脅論第791章 進軍緬甸(二)第435章 海軍變革第559章 航彈和火海第312章 鎮江視察(二)第858章 秦海濤第43章 廣東亂局(二)第226章 參謀部總長(二)第475章 炮擊青島第215章 陳俞氏的決斷第744章 f5戰鬥機第893章 新加坡戰役(二)第867章 第二輪大戰起第418章 各軍調整第682章 平壤戰役(一)第844章 太平洋公約(一)第749章 日荷戰爭(一)第977章 我們需要戰爭(一)第1037章 突如起來的空戰第424章 第一大軍閥第623章 財團壟斷第424章 第一大軍閥第716章 越南獨立陣線第265章 東南宣撫使(一)第526章 銀行家沒有國界第193章 鎮江之戰(二)第7章 林家有女第493章 南通紡織公司第1039章 連鎖反應(一)第382章 蔡凝的困惑第312章 鎮江視察(二)第100章 蔣朱之爭第369章 十九號第700章 夕陽下的進攻(一)第152章 吉利斯(五)第641章 目標佐世保第771章 混亂年代第311章 鎮江視察(一)第390章 各方爭奪第905章 東京空戰(五)第383章 於世峰的小心思第968章 劇烈反應第766章 東南亞戰爭(一)第459章 教育興國第1021章 中德談判第671章 山下源太郎的戰爭(一)第225章 參謀部總長(一)第844章 太平洋公約(一)第369章 十九號第99章 黃興的迷茫第544章 民族主義失控第74章 冬衣風波(一)第240章 軍事會議(二)第364章 救援通道(二)第43章 廣東亂局(二)第811章 巴爾瑙爾會戰(二)第632章 朝鮮事變第228章 泰山鎮(二)第351章 蔡凝(二)第395章 蘇南渡江計劃第318章 南京國會第444章 第一次清洗第700章 夕陽下的進攻(一)第400章 來自美國的信第375章 林浩心思第990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四)第713章 波斯王儲來訪(一)第368章 懲處撤換第620章 北平王庚第466章 段芝貴入川第401章 琳娜的思念第656章 清川江上的炮火(二)第996章 權力過渡第68章 山本純一郎(一)第676章 南京冬日第63章 所謂漂亮第805章 主動出擊(二)第469章 戰爭紅利的前湊第231章 酒和女人第444章 第一次清洗第799章 烏蘭烏德戰役(四)第407章 拖拉機和坦克第380章 衡陽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