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購軍械(三)

餘額不足

確立起初步意向後,陳敬雲和亨利的談判還在繼續,這種大規模的軍購自然不可能張張嘴隨便一說就搞定了,他們照着一種一條的談,期間亨利多次往返都督府,並和上海總部那邊用電報溝通,而上海總部那邊則是和本土溝通,纔算是達成了初步協議:

五千支庫存未拆封的1888步槍,兩萬五千支二手翻新的1888步槍,一百門各型舊火炮,一百挺舊重機槍,魯格手槍五百支,毛瑟C96手槍一千五百支,舊麥德森輕機槍一百五十挺,子彈一千五百萬發,炮彈五萬發。以上物品除了手槍外都是退役庫存或即將退役的貨色,沒一樣是新傢伙,步槍不用說清一色的老舊1888式,火炮裡三十六門是75毫米野炮,十八門75毫米山炮,四十門60毫米輕型速射山炮,另外還有六門105毫米輕型榴彈炮,雖然都是多年前的老舊型號但都是管退炮。重機槍也是MG99/MG01之類的老型號,麥德森機槍則是德國以前購買丹麥的貨色,其他的甚至連子彈炮彈望遠鏡之類的都是德國陸軍積壓倉庫多年的儲備品。

按照亨利的說法是:這批軍械來之不易,尤其是那批火炮爲了讓它們從帝國陸軍退出現役,禮和洋行是花費了極大功夫的。

而在陳敬雲看來,這些東西都是人家不要的老舊貨色了,賣給自己就當是處理垃圾,緩解倉庫壓力。不過還好,這些軍火雖然都是老舊貨色,性能也不能和當今的先進型號相比,但並不存在代差,不會出現前裝槍對後裝槍的那種巨大差距,再考慮到國內的環境,這些軍械放在國內戰場是夠用了。

至於唯一的新貨那就是手槍,魯格手槍那是給軍官裝備的,用舊傢伙太丟臉,加上數量才五百支幹脆就買全新的了。而毛瑟C96還有好幾個中文名字叫自來的、二十響,本來是一種全自動手槍,但是加了彈夾和槍托後就變身爲‘衝鋒手槍’了。陳敬雲對這玩意沒什麼好感,主要是前世裡看過諸多影視劇裡土匪八路什麼的都在腰間別着一支‘駁殼槍’,那形象土得掉渣。但是林成坤大力勸說這槍威力猛又方便攜帶,給炮兵以及衛隊裝備再好不過了,陳敬雲想了想覺得這種自動手槍也的確有些可取之處,就放下了自己的成見買了一千五百支先用着,以後有合適的在替換,這槍德國陸軍自己都沒裝備,自然就談不上老舊產品了,只能是買新的。

這批槍炮彈藥加上零碎的其他一些東西說定了價格後陳敬雲又讓亨利打個九五折,再抹去了零頭一共作價三百六十萬銀元。

總的來說這批軍械的價格還是很實惠的,說不上多貴也說不上便宜,算是正常水準。

由於遠東地區沒有這麼多庫存,亨利表示需要從國內調運,同時爲了這批武器走出陸軍倉庫他們也得在國內操作一番,畢竟人家德國陸軍的庫存老舊武器也不能說賣就賣了,總得使些手段才能把這批武器弄出來,不過這都是禮和洋行自己的事,陳敬雲只要把錢準備好就可以了。

爲此,雙方簽訂了合同,合同一共分三期,第一期是禮和洋行從遠東地區臨時抽調的五千支二手88步槍以及少量的火炮和重機槍,爲此陳敬雲先期支付了三十萬的定金。隨後的兩批則是三個月內到付,貨款也會分數次付清。

除軍械外,陳敬雲極力要求的軍事教官、尤其是炮兵教官亨利沒有直接拒絕,他說自己只是商人,這批軍械交易也是純粹的商業行爲,並不涉及國與國之間的軍事合作行爲,同時他也說可以從商業角度幫陳敬雲招攬一些願意來遠東發財的退役軍事教官。

至於陳敬雲原本抱有很大希望的貸款一事,被亨利直接拒絕,言明這批軍火必須現款支付,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我還以爲這年頭自己一要貸款,外國人都搶着把錢貸給自己呢!”陳敬雲心裡打趣着,他也知道德國人爲什麼不肯貸款給自己,無非自己就只是一個地方政權而已,而且現在中國亂糟糟的誰也誰不準陳敬雲什麼時候就垮臺了,如果把錢貸給了陳敬雲,等陳敬雲一垮臺德國人還不得哭死。

除了這批軍火合同外,陳敬雲還詢問了關於機器設備的問題,對這些他不懂,亨利也表示自己是職業軍火商,至於工業設備之類也不太懂,要等上海總部那邊派專員過來!陳敬雲知道自造軍火發展軍工業這東西一時半會急不來,也就只能先等着。

再說了,這批軍火的貨款陳敬雲都不知道去那裡湊齊,更加沒錢添置機器之類的。至於像小說裡的開普及教育啊,大辦工商,裁撤厘金之類的陳敬雲現在想都沒敢想。

累了一整天的陳敬雲剛把同樣累了一天的陳敬雲趕回去,正想着是不是該回家一趟,說起來自從起義後我先是住在於山司令部,然後搬到了都督府,由於事物太忙,抽不開身來,以至於期間只回過兩次,不過爲了避嫌他並沒有一家老小都接到總督府來住。現在是關鍵時期,名聲這東西還是要顧一顧的。

還沒動身呢,陳彩就彙報,說是機器局和船政局的管事過來並候着了!

陳敬雲聽罷也是打消回去的念頭,到正廳接見了這兩人。

剛進去,就看見兩個男子迅速的站了起來,然後面對自己的方向恭敬而道:“機器局總辦唐輝康/船政局總辦席之行見過都督!”

這兩人一老一少,年輕的略胖些,穿着西式服裝,老的略瘦些,穿的是馬褂,陳敬雲原本的記憶裡也沒這兩個人的印象,只是按照他們自己的吩咐道:“唐總辦,席總辦無需多禮!來,都坐,都坐!”

其實說起年齡來,陳敬雲是遠比他們年輕,但是權力這東西有些怪,手握萬餘大軍,掌控福州城內外的陳敬雲就算是再年輕,也由不得他們輕視。

“謝都督!”這兩人都很恭敬,坐下後也沒敢坐實,屁股只捱了凳子一點邊。陳敬雲看在眼裡也不說什麼,反正他是沒準備學那些禮賢下士的主角們,身爲上位者有上位者的做法,這貿然客氣說不準就被人看輕或者是誤會了。

吩咐上茶後,陳敬雲道:“今天讓兩位過來,實在是有重任相托!”

下邊兩人一聽這話,都是心中一愣,唐輝康則是站了起來:“都督有所吩咐但請直言,康絕無所辭!”

席之行也是站起來道:“請都督吩咐!”

見他們如此,陳敬雲壓了壓手道:“兩位別忙着表態嘛,我這還沒說呢,坐,都坐!”

陳敬雲這一番話後兩人才重新坐下,不過心裡想的什麼就不是旁人所能知道的了。陳敬雲隨後緩緩開口道:“你們也知道,軍政府初創,省內又有多股清軍盤踞,當然了,這打仗的事是不用你們操心的,但是這軍械嘛,還得仰仗兩位!”

唐輝康此時開口道:“都督所言甚是,自從福州光復後,我機器局上下日夜加班趕點,日出子彈五千發,七十五毫米炮彈一百發,五十七毫米炮彈五十發!絕不會拖延都督大事!”

“呵呵,好!”陳敬雲也知道機器局前幾年失火後,一直都沒緩過氣來,有這產量估計已經是加班加點的結果了。

此時,船政局那邊的席之行卻是不知道該怎麼說,他主持的船政局可不比以前的時候,雖然表面看上去很還大,但是自從甲午戰敗後,船政局就一直過的很苦,甲午到1907年一共也才造了幾條小軍艦,1907年後乾脆就停造軍艦了。這幾年來一直靠着維修船隻和造幾條小船過日子的,都已經窮到連維修設備的錢都沒有了,偌大的廠房多數地方都已經長滿了野草。

聽到席之行說馬尾船廠都長滿了野草的時候,陳敬雲也是半天沒回過味了,在他的印象裡這馬尾船廠應該是大規模船廠啊,怎麼破敗成這樣了。甚至想要說幾句安慰話都不知道該怎麼說。

“既然如此,你們船廠也要多轉思路嘛,軍艦造不了就造商船、修船,也可以做其他的,比如火炮槍支之類的,要不造其他機器也可以,總之是要找出一條活路來!”陳敬雲想着這麼說也不是辦法,當即道:“這樣吧,你回去看看能不能造飛機,反正設備也是現成的,如果你能造出來,我就全部要了。”

席之行雖然年老,但是畢竟是做實業的,消息也算靈通,雖然沒見過飛機但是也知道那東西的大致構造,想來那種木頭架子費不了多大功夫,如果能造出來好賣給軍隊,多少日子也能好過點,當即就是點頭道:“都督說的是,這事我回去後就讓他們拿出個章程來讓都督過目!”

“嗯!好!”陳敬雲說道:“其實呢,找你們來主要不是爲了這個,而是想讓你們擬出個清單來!”

“清單?”唐輝康有些疑惑。

陳敬雲點頭:“這兩天我和禮和洋行做了筆生意,大約數好幾百萬這樣子。我託他們購置一些機器設備,他們也答應了,只是辦軍工廠要什麼機器設備這些就要你們列出個清單來了!”

聽到陳敬雲這麼說,低下兩人也都不是笨蛋略微一想就明白了陳敬雲是想要自造軍火,畢竟這年頭軍火雖然可以外購,但是那個價格也不是什麼人都能承受的,能自造自然是要自造了。

“不知道都督打算建多大規模的廠子,準備造什麼樣的槍支火炮!”唐輝康問着的同時,心思已經是盤算開了,如果都督真的要建廠或者是擴辦廠子,那麼就落在自己頭上了,想到這臉上也是露出了喜色。

陳敬雲心裡也沒個大概數字,對這些他可不在行,直接問:“你看建個漢陽那樣的廠子要花費多少!”

“漢陽廠!”唐輝康一聽,暗道這都督野心不小,漢陽廠可是國內第一大的軍工企業,當初張之洞耗費數百萬兩銀子才建起來,而這陳敬雲一張口就是一個漢陽,他當真以爲辦實業是過家家嘛。不過轉念一想又聽到旁人說這陳敬雲出身世家,自家也辦了個紡織廠的料想不會這麼無知。當即略微思量了翻後:“漢陽廠規模宏大,各類專業分廠齊全,這要辦一個和漢陽廠差不多大小的廠子,憑藉我福建一省之力怕是沒十餘年功夫辦不起來,耗銀恐怕也得千萬起步!”

一聽這十餘年功夫和千萬元,陳敬雲也是倒吸了一口涼氣,乖乖的,沒想到要花這麼多!算了漢陽那種大規模的廠子就不想了,於是開口道:“如果在機器局的基礎下,要能造槍,把子彈和炮彈的產量提上來,大約要多少!”

唐輝康聽見陳敬雲這麼說,知道陳敬雲是打消了新建大廠的念頭而想起了擴建的法子,當即在心中暗思一番後道:“現在我們機器局雖然比不上漢陽兵工廠和金陵兵工廠那些大廠子,但是也算是有些底子,增添設備擴建後造槍是不成問題的,子彈和炮彈的產量提上來也有把握!只是這機器設備怕是要再費三百萬上下!”

陳敬雲聽罷,覺得三百萬還是貴了點,所以問道:“到時候產量能有多少?”

唐輝康道:“等設備到齊,工人熟練,經費充足的話,月產槍千條,子彈百萬,炮彈萬發還是有把握的!”

陳敬雲暗自盤算一番後,雖然還是覺得太貴但是舍不着孩子套不着狼,把這數百萬撒下去日後自己的槍械子彈炮彈就能自產了,不用花費大價錢外購,另外到時候說不準產能還有剩餘能出口給其他軍閥賺錢呢。

有了這番心思後,陳敬雲咬了咬牙,也不管手裡還差多少錢直接硬着頭皮道:“好!唐總辦你就先把所需的設備清單列出來,然後再找洋人談!錢嘛,我來想辦法!”

聽見陳敬雲如此說,唐總辦也是滿臉喜色:“都督明鑑!”

擴建兵工廠的決定下了後,陳敬雲雖然心裡想着該怎麼弄錢,但是還是趁着這個機會把心中所想的手榴彈和迫擊炮說了出來,唐輝康聽完陳敬雲的訴說後,再看了看陳敬雲所說的草圖,就是露着苦色道:“按照都督圖中所示,炮雖然簡單,但是這炮管怕是我們造不了,如果外購炮管的話,怕是成本上!”

聽到炮管弄不出來,陳敬雲也沒有意外,本來就沒指望這家只能造子彈和炮彈的機器局能現在弄出來無縫鋼管只是說:“這個你回去組織人弄,炮管進口也成,先造出來用着,等以後自己有技術了再造炮管!”

迫擊炮雖然說的簡單,但是有很重要的一條那就是它要無縫鋼管造炮管,以目前國內的技術水平是弄不出來的,還得進口,反正無縫鋼管也不是什麼戰略物資,當成民用品進口的話也方便。

那手榴彈唐輝康說技術問題不大,等回去後就先試造一批看看效果!

送走了這兩人後,陳敬雲就滿腦子想着該怎麼搜刮錢了!

第356章 第五混成旅(二)第202章 沈綱計劃(三)第296章 時代歸屬第871章 擊沉瑞鶴號(二)第819章 戈壁灘上的蘑菇雲第33章 羅漓心思第97章 航空工業第357章 第五混成旅(三)第316章 陣營選擇第360章 宣傳處(二)第672章 山下源太郎的戰爭(二)第503章 護國軍大敗第580章 平壤激戰(一)第863章 魂斷大和(二)第101章 陳儀建議第104章 朱蔣通電第732章 大型裝甲航母第233章 喜與憂第517章 股票瘋狂第807章 阿斯塔納攻勢第1044章 浴血衝鋒第405章 商務代表團第183章 杭州晚宴第982章 地中海我們來了(一)第795章 中俄戰爭第867章 第二輪大戰起第993章 大勝大敗(三)第733章 戰爭前夕的軍備競賽第85章 續 暗殺風雲(二)第789章 緬甸獨立(二)第275章 國會選舉(三)第259章 聖誕夜(一)第780章 蘇德戰爭(一)第518章 華夏銀行重組風波第202章 沈綱計劃(三)第945章 前出太平洋第857章 第21分艦隊第231章 酒和女人第1009章 破碎的水晶(四)第792章 中蘇協議(一)第803章 阿雷斯戰役(二)第828章 中國需要中東(一)第21章 籌建軍政府第703章 中日上海條約(二)第529章 中俄南京條約第777章 家事天下事第627章 高調回歸第903章 東京空戰(三)第639章 第一裝甲軍第591章 主炮的選擇第400章 來自美國的信第919章 自亞號事件第914章 中美聯合公報第921章 核平東京(二)第1040章 秋熱第573章 大反攻(一)第832章 1942年編制第123章 浙江之未來(一)第583章 1923年9月1號第1052章 十大集 團軍第363章 救援通道(一)第839章 只能有一個勝利者第854章 復涼號苦戰第677章 二月南京第594章 大罷工(一)第909章 夜間攔截第310章 第二輪援助計劃第640章 第一集團軍第949章 德國問題(三)第273章 國會選舉(一)第871章 擊沉瑞鶴號(二)第502章 大會戰第1027章 政治體系第597章 爆發(二)第663章 平壤城外的激戰(二)第898章 轟炸東京(一)第578章 總動員(二)第767 東南亞戰爭(二)第1051章 坦克對決(六)第989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三)第297章 蕪湖和宣城計劃第183章 杭州晚宴第900章 東京轟炸(三)第224章 戰爭和錢第552章 海軍假日時代第37章 擁袁通電第361章 利益代表第418章 各軍調整第906章 火燒東京(一)第116章 增兵浙北第872章 乙隊攻擊第957章 繼承人(三)第245章 形勢變化第989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三)第998章 陰謀(二)第316章 陣營選擇第98章 航空部隊第880章 高雄之蕩第30章 購軍械(三)第356章 第五混成旅(二)
第356章 第五混成旅(二)第202章 沈綱計劃(三)第296章 時代歸屬第871章 擊沉瑞鶴號(二)第819章 戈壁灘上的蘑菇雲第33章 羅漓心思第97章 航空工業第357章 第五混成旅(三)第316章 陣營選擇第360章 宣傳處(二)第672章 山下源太郎的戰爭(二)第503章 護國軍大敗第580章 平壤激戰(一)第863章 魂斷大和(二)第101章 陳儀建議第104章 朱蔣通電第732章 大型裝甲航母第233章 喜與憂第517章 股票瘋狂第807章 阿斯塔納攻勢第1044章 浴血衝鋒第405章 商務代表團第183章 杭州晚宴第982章 地中海我們來了(一)第795章 中俄戰爭第867章 第二輪大戰起第993章 大勝大敗(三)第733章 戰爭前夕的軍備競賽第85章 續 暗殺風雲(二)第789章 緬甸獨立(二)第275章 國會選舉(三)第259章 聖誕夜(一)第780章 蘇德戰爭(一)第518章 華夏銀行重組風波第202章 沈綱計劃(三)第945章 前出太平洋第857章 第21分艦隊第231章 酒和女人第1009章 破碎的水晶(四)第792章 中蘇協議(一)第803章 阿雷斯戰役(二)第828章 中國需要中東(一)第21章 籌建軍政府第703章 中日上海條約(二)第529章 中俄南京條約第777章 家事天下事第627章 高調回歸第903章 東京空戰(三)第639章 第一裝甲軍第591章 主炮的選擇第400章 來自美國的信第919章 自亞號事件第914章 中美聯合公報第921章 核平東京(二)第1040章 秋熱第573章 大反攻(一)第832章 1942年編制第123章 浙江之未來(一)第583章 1923年9月1號第1052章 十大集 團軍第363章 救援通道(一)第839章 只能有一個勝利者第854章 復涼號苦戰第677章 二月南京第594章 大罷工(一)第909章 夜間攔截第310章 第二輪援助計劃第640章 第一集團軍第949章 德國問題(三)第273章 國會選舉(一)第871章 擊沉瑞鶴號(二)第502章 大會戰第1027章 政治體系第597章 爆發(二)第663章 平壤城外的激戰(二)第898章 轟炸東京(一)第578章 總動員(二)第767 東南亞戰爭(二)第1051章 坦克對決(六)第989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三)第297章 蕪湖和宣城計劃第183章 杭州晚宴第900章 東京轟炸(三)第224章 戰爭和錢第552章 海軍假日時代第37章 擁袁通電第361章 利益代表第418章 各軍調整第906章 火燒東京(一)第116章 增兵浙北第872章 乙隊攻擊第957章 繼承人(三)第245章 形勢變化第989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三)第998章 陰謀(二)第316章 陣營選擇第98章 航空部隊第880章 高雄之蕩第30章 購軍械(三)第356章 第五混成旅(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