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古美電器

九月初的傍晚,並沒有因爲太陽的西下而變的涼爽多少,傍晚六點多的時候,不管是室內還是室外的溫度任舊很高,午後的猛烈陽光把整個大地都快烤的熟透了,要把這些熱氣散發完了少說也得晚上八九點以後,真正要享受到夜晚時分的涼爽,怕是要等到凌晨十二點過後了。

此時的大元帥府內,陳敬雲並沒有和往常一樣身穿一整套的服裝,現在的他只是穿了件白色的短袖襯衣和一件顯得寬鬆的黑色西褲,腳上也沒有穿着皮鞋或者軍靴,而是一雙多孔的透氣膠鞋,現在的他坐在藤木沙發上,手中隨意拿着一本小冊子在看着,身旁不遠處就是一臺樣式有些笨重的電風扇慢悠悠的轉動着,帶來了絲絲熱風。這個電風扇乃是福樂電氣的最新產品,福樂電氣和美國的一家公司合資,和這家美國公司在上海經濟開發區合資投建了一家古美電器公司,和其他中美合資企業的模式差不多,中方負責地皮、廠房,國內市場的推廣,工人的招聘等等,而美方負責技術、設備。至於資金方面則是共同擔負,不過中方的資金來源一般都是來至於華夏銀行以及美資在華銀行。

這個電風扇也算得上是中國目前爲數不多的高端國產工業品了!雖然真正國產的只有這個電風扇的外部框架,其他的重要零部件都是進口貨色。但是這個古美電器公司可是在上海啊,正兒八經的中國製造呢,後世里人們都能把日本車,德國車,美國車,韓國車都當成是國產車,就連發動機還是進口貨色的戰鬥機都能當成了國產飛機,所以這個電風扇往廣了說也是國產貨,古美電器公司是毫不知廉恥的把這個電風扇當成了正宗國產貨,並且以國產貨的名頭做起了推廣,甚至通過關係把樣品都塞到了大元帥府裡頭來。

陳敬雲對這些什麼進口或者國產不敏感,好用就行,這天氣那麼熱有電風扇扇扇涼也是不錯的。

陳敬雲是本着自己享受的態度收了這些電風扇,但是那古美電器公司卻依次爲突破口,迅速的把電風扇打進了衆多軍政人員的家庭,人家推銷的時候都不用多廢話,直接來一句:“這可是咱們大帥都用着的好東西啊,難道你就不想也享受享受!”

對於這些事情,陳敬雲也是懶得搭理的,畢竟自己用了是事實。再者說起來那個古美電器公司還有他自己的一部分股份呢!因爲陳敬雲直接掌控了華夏銀行的絕大部分股份,然後華夏銀行又是全資掌控福樂電氣,福樂電氣再以百分之五十一的股份控股這家古美電器。所以繞來繞去,陳敬雲就是和這個古美電器扯上了關係,雖然在陳敬雲的眼裡這區區一家投資不過十萬元的小電器公司不算的什麼,但是好歹也算是自己家的生意,總不能平白無故的踩扁自己的產業不是,所以也就默認了古美電器那邊藉着他的名頭去擴展銷售渠道了。

這電風扇雖然不停的送着風,但是陳敬雲依舊是有些悶熱,這沒一會功夫就是喝下了一杯茶,而手中的小冊子纔看了不到半數而已。

手中的這本小冊子乃是國社黨的宣傳手冊,表面上是陳敬雲編輯、錢翰朗撰寫,實際上陳敬雲還是頭一回看見這玩意,完全是錢翰朗和國社黨宣傳部的那些人搞出來的玩意,這弄出來後錢翰朗就送到了陳敬雲這邊讓陳敬雲過目,如果沒什麼問題的話就大規模印刷,然後分發出去。

陳敬雲粗略看了看,裡面的內容沒什麼出格的,大體上都是按照陳敬雲的歷次演講爲主要內容,然後錢翰朗等一些國社黨的骨幹分子們就從陳敬雲的歷次演講中提煉出來一些所謂的精華,然後彙編成冊,一些次要的觀念不重要,重要的就是說,華夏民族自古以來就是優秀民族,而國社黨員們就是華夏民族中最爲優秀的一羣人,而這羣華夏民族最優秀的人有責任、有義務領導這個國家,帶領中國人民一起讓華夏民族重登世界巔峰!

通篇就是三個不斷強調:不斷的強調華夏民族的優越性,不斷強調國社黨的重要性,不斷強調陳敬雲的偉大性!

陳敬雲覺得錢翰朗這個人簡直就是天生的政工人才,他這能力不管是放到納粹黨還是社工黨裡頭,那絕對是遊刃有餘的。爲此,陳敬雲特地向他傳授政治工作之最重要的一句話:謊言重複一萬遍那就是真理!

錢翰朗的工作就是根據陳敬雲對他所說的這句話進行的,幾乎所有的宣傳基調都是在不斷的重複華夏民族的優越,國社黨的重要,陳敬雲的偉大。至於成效有多大,那就要以後再看了,至少現在是沒什麼人把陳敬雲當成神仙,很多年輕國社黨員們中也有不少對陳敬雲崇拜,但那更多的是一種偶像的崇拜,而不是一些精神信仰的洗腦式個人崇拜。那些年輕人崇拜陳敬雲只是因爲他年紀輕輕就是成爲意氣風發的的軍閥頭子而已,就跟後世人崇拜羨慕比爾蓋茨,羨慕的成分居多。

實際上,絕大部分的國社黨員們對陳敬雲個人並沒有絕對的崇拜,吸引他們的乃是國社黨的一些主張,尤其是華夏優越性、華夏復興之類的內容。

這個年代的年輕知識分子還是很熱血的,熱血到能夠毫不猶豫的投身軍旅,爲心中理想犧牲奮戰,1913年的福州中學畢業生中,有半數畢業後主動報考福州軍校,數月後就加入了國民軍爲了統一大業爲戰鬥,爲了他們心中的華夏復興而奮戰,這些被舊式教育培養出來的年輕人還保留着中國人特有的風骨,完全不是後世裡的被利己主義侵蝕了心智的年輕人可以相提並論的。

放下手中的宣傳冊子,陳敬雲感到這屋裡是越來越悶熱,就連那電風扇吹出來的風都是熱乎乎的,站起來後陳敬雲就是往外頭走。

涼亭裡,林韻正在和幾個老媽子不知道說着什麼話,這屋外空氣流通,還有微微的輕風明顯是比屋內涼爽多了,陳敬雲走了過去後林韻也是和那幾個老媽子說完了話,那幾個人也就退了下去。

“看你熱的,後背都出汗溼了!”林韻一邊帶着埋怨式的語氣說了後,然後又對着身邊的丫鬟道:“去拿個冰鎮西瓜,好解解渴!”

那丫鬟聽了臉色大喜,然後就是高興道:“是,夫人!”然後就是快步的蹦跳着往後邊去了,她素來喜歡吃好吃的,而林韻對她也好,什麼好吃的都給她一份,這會弄一個冰鎮的西瓜林韻和陳敬雲肯定吃不了多少啊,至少大半還是會讓她給解決掉的。

林韻看着這模樣,也是不由得笑起來:“這丫頭就是喜歡吃!”

陳敬雲也是隨着她的話頭道:“喜歡吃也沒什麼不好的!”

在林韻身邊坐下後,陳敬雲道:“前些時候不是說你母親也搬來了南京嗎,怎麼沒見着她?”

林韻道:“我母親是前幾天就過來了,這幾天忙着安置呢!”

“哦!”陳敬雲繼續說着:“落腳的地方安排好了吧,回頭我讓於世峰去一趟,幫忙看看有什麼事情辦一辦!”

林韻道:“不礙事的,這次不但我母親過來了,我弟弟林浩也一起跟了過來,我那弟弟雖然年紀小些,但是多少也能幫一些事情!”

陳敬雲聽罷後點頭,然後道:“哦!”

林韻看了看陳敬雲,然後道:“前日我弟他也過來了,說是母親既然搬到了南京,他也就辭了福州那邊的差事,一同搬過來陪着老人家住!”

陳敬雲聽到這裡眉宇一皺,心中有些不太爽快了。對於家中那些親戚的安排向來都是陳敬雲的一件麻煩事,那些有本事的人還好,陳敬雲有着大把位置來安排他們。其實算起來陳敬雲親戚擔任重要職位的並不少,比如錢翰朗這個姐夫當了國社黨秘書長、陳敬雲大伯的長子擔任了華夏銀行的財務總監、福州兵工廠的財務總監,陳敬雲三叔的次子陳敬海擔任了華夏銀行的行長,林韻的堂兄林勇非是警衛師第三團的團長,陳俞氏的侄子,陳敬雲的表哥俞若飛乃是警衛師的師長,董白氏的哥哥白春林就任民政部處長。這些幾個都是身居高位的角色了,至於中低層軍政官員就更多了。

而對於陳敬雲的這些親戚的任命下面的人一般都是擬了提名後交給陳敬雲決定,而陳敬雲大多時候也都是壓着他們不動,少數時候纔會批准。

林浩身爲林韻的弟弟,這層關係自然是諸多國民軍高層都知道的,或多或少都會對林浩進行關照,不過如果是旁系親戚還好,但是這種較爲親近的親戚外人是不敢亂動的,這已經不是沒有先例了,下面的一個民政部一個司長也許是爲了討好陳敬雲,沒幾個月功夫就把一個陳家的弟子提上來當了科長,然後是處長,甚至還有晉升爲司長的提名,如果不是司長的任命要陳敬雲親自准許的話,興許還真讓他當上了。那時候陳敬雲立刻就是把民政部的那個司長撤職,然後再把那個陳家弟子打回原形,讓他回去民政部成爲了一個普通的科員。

而林浩也算是高位出發了,陳敬雲想着他終究是林韻唯一的弟弟,所以安排了他進入福州中學當了個插班生,然後混了箇中學文憑後就讓他去福建省政府那邊先歷練了兩個月的科員,然後親自讓於世峰安排他當了科長,這慢慢熬一熬資歷的話,不用幾年處長也就到手了。

可這林浩竟然辭職了?

陳敬雲自然不會用林浩的事情對林韻擺臉色看,臉上的不悅一閃而過,隨即道:“哦,他有這孝心很好,反正他現在年紀也算小,進入公門估計也不太習慣。這樣,既然都來南京了就留在南京吧,不過沒了公職也不能閒着,這樣,南京大學現在已經開學了,但是我安排安排,讓他進去學。一來是他現在年紀尚小,正是求學的時候,二來也可以就近看望你和你母親。”

第852章 奄美海戰(一)第898章 轟炸東京(一)第991章 大勝大敗(一)第726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一)第122章 五月二十三號第136章 唐袁矛盾第1007章 破碎的水晶(二)第242章 家務瑣事第302章 遷移第852章 奄美海戰(一)第802章 阿雷斯戰役(一)第295章 二代子弟第488章 鎮壓蒙古叛軍第396章 泰州大捷第895章 制導時代的來臨第401章 琳娜的思念第840章 風雨涌動第300章 皖贛之末第737章 1939年的夏天第85章 暗殺風雲(一)第949章 德國問題(三)第444章 第一次清洗第29章 購軍械(二)第1014章 第十集團軍第648章 夜幕中的炮聲(二)第483章 陸軍整編方案一第1039章 連鎖反應(一)第959章 美國的決心第318章 南京國會第791章 進軍緬甸(二)第42章 廣東亂局(一)第93章 福建國民黨第161章 房樑和秋風第428章 新的一年第970章 菲律賓問題(一)第637章 向安州進攻第540章 頑抗到底第169章 局勢緊張第688章 和平談判的開始第355章 第五混成旅(一)第42章 廣東亂局(一)第21章 籌建軍政府第117章 沈綱之見第962章 遙遠的戰爭第420章 冬天繁榮第408章 煉油廠第509章 海陸空發展計劃第611章 兩千公里半徑第987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一)第361章 利益代表第197章 湖北動亂第941章 終戰令第500章 曹錕之忐忑第864章 慘烈(一)第172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1052章 十大集 團軍第69章 山本純一郎(二)第1024章 忍讓第458章 青島第一方案第982章 地中海我們來了(一)第191章 伍世鍾第637章 向安州進攻第662章 平壤城外的激戰(一)第1045章 電子對抗第699章 進軍琉球(二)第509章 海陸空發展計劃第73章 白雪紅梅第431章 任人唯親第521章 核物理實驗室第775章 演講第309章 袁世凱的調整第367章 吳佩孚之夜襲第804章 主動出擊(一)第787章 香港問題(二)第365章 救援通道(三)第162章 龍濟光的鬱悶第12章 家事天下事第601章 大清洗(二)第769章 進軍東南亞(二)第493章 南通紡織公司第726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一)第165章 溫庭和的決定第123章 浙江之未來(一)第683章 平壤戰役(二)第473章 英國表態第970章 菲律賓問題(一)第664章 戰爭中的工業經濟第331章 馮國璋計劃第1026章 德國的新生第4章 花巷所聞第98章 航空部隊第575章 伏擊戰第681章 新的戰略理論第20章 袁方的第三營第418章 各軍調整第475章 青島第一戰第794章 太平洋上的煙火第247章 籌款晚宴第194章 鎮江之戰(三)第84章 人事任命
第852章 奄美海戰(一)第898章 轟炸東京(一)第991章 大勝大敗(一)第726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一)第122章 五月二十三號第136章 唐袁矛盾第1007章 破碎的水晶(二)第242章 家務瑣事第302章 遷移第852章 奄美海戰(一)第802章 阿雷斯戰役(一)第295章 二代子弟第488章 鎮壓蒙古叛軍第396章 泰州大捷第895章 制導時代的來臨第401章 琳娜的思念第840章 風雨涌動第300章 皖贛之末第737章 1939年的夏天第85章 暗殺風雲(一)第949章 德國問題(三)第444章 第一次清洗第29章 購軍械(二)第1014章 第十集團軍第648章 夜幕中的炮聲(二)第483章 陸軍整編方案一第1039章 連鎖反應(一)第959章 美國的決心第318章 南京國會第791章 進軍緬甸(二)第42章 廣東亂局(一)第93章 福建國民黨第161章 房樑和秋風第428章 新的一年第970章 菲律賓問題(一)第637章 向安州進攻第540章 頑抗到底第169章 局勢緊張第688章 和平談判的開始第355章 第五混成旅(一)第42章 廣東亂局(一)第21章 籌建軍政府第117章 沈綱之見第962章 遙遠的戰爭第420章 冬天繁榮第408章 煉油廠第509章 海陸空發展計劃第611章 兩千公里半徑第987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一)第361章 利益代表第197章 湖北動亂第941章 終戰令第500章 曹錕之忐忑第864章 慘烈(一)第172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1052章 十大集 團軍第69章 山本純一郎(二)第1024章 忍讓第458章 青島第一方案第982章 地中海我們來了(一)第191章 伍世鍾第637章 向安州進攻第662章 平壤城外的激戰(一)第1045章 電子對抗第699章 進軍琉球(二)第509章 海陸空發展計劃第73章 白雪紅梅第431章 任人唯親第521章 核物理實驗室第775章 演講第309章 袁世凱的調整第367章 吳佩孚之夜襲第804章 主動出擊(一)第787章 香港問題(二)第365章 救援通道(三)第162章 龍濟光的鬱悶第12章 家事天下事第601章 大清洗(二)第769章 進軍東南亞(二)第493章 南通紡織公司第726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一)第165章 溫庭和的決定第123章 浙江之未來(一)第683章 平壤戰役(二)第473章 英國表態第970章 菲律賓問題(一)第664章 戰爭中的工業經濟第331章 馮國璋計劃第1026章 德國的新生第4章 花巷所聞第98章 航空部隊第575章 伏擊戰第681章 新的戰略理論第20章 袁方的第三營第418章 各軍調整第475章 青島第一戰第794章 太平洋上的煙火第247章 籌款晚宴第194章 鎮江之戰(三)第84章 人事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