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8章 義務兵洪九

俄國的八月革命再一次讓俄國成爲了影響世界局勢的主要因素,在半年前俄國的二月份發生暴`亂的時候也曾經和現在這樣牽扯着全球幾乎所有國家的關注,不過當時在協約國的支持以及壓力下,以俄國社會革命黨爲主導的俄國臨時政府選擇了繼續戰爭,亞歷山大?克倫斯基所領導的俄國臨時政府推行溫和的資產主義革命並選擇繼續戰爭。而這樣的選擇卻是讓俄國進一步陷入了崩潰,前線的不斷戰敗幾乎是成爲了俄國的催命索不斷勒緊着俄國的脖子,並直接引發了俄國再一次發生暴`亂。

最開始這場暴`亂只是士兵們想要從前線回家,民衆們想要吃上黑麪包而已,不過社工黨卻是成功的利用了這一場暴`亂推翻了克倫斯基的臨時政府,並把以反戰和麪包爲初始目標的動亂提升到所謂的階級鬥爭層次。

而當任何人把一大片某個社會階層的人都當成了敵人的時候,那麼隨之而來的都是大屠殺,就跟希特勒想要消滅猶太,華盛頓想要消滅印第安人一樣,社工黨想要把除了他們自己以外的所有人都屠殺掉。當然了,希特勒之所以變的臭名昭著,那是因爲他失敗了,華盛頓之所以成爲偉人,是因爲他幾乎完成了滅掉印第安人的偉大功績。而社工黨會不會變得臭名昭著,就得看他們是失敗了還是勝利了。

而就目前來說,社工黨的激進行爲卻是成功的引起了除了德國人以外的其他所有國家的一致反感。如果說社工黨只是屠殺他們國內的人那麼對於世界上其他國家而言是沒有什麼所謂的,相反對俄國的鄰國來說,比如中日德三國而言,恨不得俄國人死乾淨了纔好。但是這個社工黨在莫斯科都還沒站穩腳跟呢,就已經開始叫嚷着輸出革命,這一言論讓英國溫斯特丘吉爾說出了這樣的話:“必須把社工黨扼殺在搖籃之中。”

如果這一切只是說方案的話,那麼八月末社工黨宣佈即將和德國進行停戰談判的時候,就是徹底讓協約國尤其是英法美三國感受到了龐大的威脅。儘管德國還沒有和社工黨達成停戰協議,但是從泄露出來的談判內容來看,很明顯是社工黨準備割讓大片的土地,而這一舉動讓俄國國內的大批人士反對之餘,更讓英法美強力反對,在英法美數國看來,社工黨的這個舉動已經證明了俄國已經被德國所征服,社工黨所領導的俄國已經成爲了德國的傀儡,而德國在東線結束戰爭後,不但大量軍隊能夠調往西線,更能從俄國獲得大量的各種原材料和物資,而這必將加劇協約國在西線和南線的劣勢。

可以說,如果社工黨和當初的克倫斯基的社會革命黨一樣選擇繼續戰爭的話,哪怕社工黨把俄國人集體屠殺了一半,那麼協約國還是會選擇扶持社工黨繼續進行戰爭對抗德國的,來自中國的戰爭物資還會源源不斷的通過遠東鐵路輸入到俄國。然而社工黨卻是選擇了停止戰爭,而且還割讓了大片土地給德國,而這個舉動直接引發了協約國出兵俄國扶持白`軍的決定。

讓英法美這些國家想要干涉俄國內戰的時候,身爲俄國的東方兩個鄰國,中國和日`本的態度一直都是有些漂浮不定。

衆所周知的中國和日`本早在上半年就已經相繼開始進行了動員,其主要目的也是爲了應對俄國內亂,當然了中日兩國都沒有說那麼好心的要去幫俄國鎮壓內亂,他們的想法幾乎是簡單並一致的,那就是想要趁火打劫。

不過當時的克倫斯基臨時政府選擇了繼續戰爭以獲得了英法美等國的支持後,陳敬雲也是不得不繼續觀望局勢並等待着俄國下一次內亂的到來。

而現在俄國再一次爆發內亂後,機會再一次的擺到了中國和日本的面前,然後這兩個國家幾乎是快速而一致的出兵,中國陸軍從陸地上出發前往海參崴,而日`本則是想要直接登錄海參崴。

海參崴外西南三十來外,中國陸軍第十軍之第五十八師正在朝着海參崴方向行軍,穿着棕綠色軍服的中國士兵們排着很長的隊伍緩緩前進着!

肩上揹着中國去年才大規模列裝的1916年式步槍的洪九邁着沉重的步伐往前走着,而在他的身邊,是一輛馬車,馬車上放着一挺1916年式重機槍,嗯,也就是mg08重機槍,馬車上除了這挺重機槍外,還放着兩門60毫米的迫擊炮以及數個彈藥箱,如此多的輜重裝在馬車上讓馬車的車輪在路上壓出了一道深深的痕跡,就連前面拖車的拖馬都是氣喘淋淋的。

不多時,一個上尉騎馬從前頭往回小跑而來,一邊走一邊高喊:“營部下令,全營休整兩個小時!”

聽到這話後,已經連續行軍五個小時的洪九是不想再邁動哪怕一步,就是這麼直接坐在了地上。

這些普通士兵們休息着的時候,連部的伙伕們開始埋鍋造飯,野外休整吃飯自然是不可能像和平時期營地裡一樣豐盛,但是白米飯和饅頭之類的主食卻是有足額供應的。

洪九端着飯盒和其他人一樣蹲在地上就大口大口的吃了起來,這一路上走下來他早就餓了,這手中的飯雖然沒有平時在營地裡那麼好,送飯的菜也只有乾巴巴的幾根醃菜和兩塊罐頭肉,儘管這樣的伙食已經吃了兩天了,但是他依舊有些不習慣。

吃着皺眉的他都感覺到自己有些墮落了,在參軍前他就是個普通的農村子弟,去年山東老家那邊搞土改,他家裡有四個成年和兩個小孩所以按照政策可以分得五人份的土地,這些分來的土地是不要現錢的,只要每年上繳一定的糧食,那麼十幾年後這些土地就是他們家的了。而這個上繳的那些糧食也就和以前租種地主家的土地的地租差不多,換句話說同樣都是付出那麼多,但是十幾年後那些土地卻是變成了他們自家的了,每當洪九的老父親說着這事的時候,那老父親的臉上都是掛滿了笑容。

前年裡全家人難得都沒有捱餓,儘管吃的依舊是粗糧,白花花的饅頭一年裡頭也難以吃上幾次,但是總算是有了盼頭,洪九那老父親和鎮上的那個國社黨委員聊多了後,就知道了這都是國社黨和陳敬雲的功勞,於是乎他們家裡就和很多農村家庭一樣,家裡面掛上了一副陳敬雲的頭像!

wωw●тт kan●¢ o

當縣裡傳出消息要招兵的時候,洪九的老父親就是毫不猶豫的把他的長子也就是洪九給親自送到了縣裡,然後報名參軍,爲了可不是那十五元的安家費,更不是爲了國內統一戰爭時期士兵可以獲得的高額軍餉,而僅僅是爲了家裡面的那些土地而已,洪九的老父親是個很直白的人,當那個國社黨委員告訴他,這土地是陳主席分給他們的,只要國社黨一天不倒,只要陳主席一天還在,那麼這些土地都是他們家的。

所以洪九的老父親就是毫不猶豫的把自己的兒子送到了軍隊,而和洪九這樣的士兵已經佔據了中國軍隊中的至少半數以上。

自從國內統一戰爭結束後,陸軍的人數一再飆漲,而受限於軍中人員的高額薪資就使得人員的擴充變的極爲困難,爲此國家軍事委員會提出了義務兵制度,在全國範圍內進行義務兵的徵收,而現役的職業士兵則是繼續服役直到服役期限滿了後退役,屆時願意繼續服役的晉升爲士官繼續服役,而那些士官們也可以自行報考軍校繼續深造後提拔爲軍官。

相對於職業士兵的高額軍餉,義務兵將不再發放軍餉,而是給予一定量的補貼,當然了這種補貼也是不少,根據全國目前的普通民衆的收入水平,以普通工廠工人的平均工資爲標準,制定了二等兵每個月補貼四元,一等兵每個月補貼五元的,服役期間部隊提供識字教育以及其他技術知識的教育,服役滿三年後退役,部隊將會安排其到各工廠企業上班或者轉爲警察、公務員。

這樣的待遇相對於以前國內戰爭時期二等兵就每個月高達八元的薪資,可以說是直接降低了一半。然而現在的這樣待遇對於廣大農村弟子來說依舊具有無限的吸引力,服役三年內每個月可以獲得四元、五元的補貼雖然不如以前的那些職業士兵的高額薪資,但是依舊是普通的農村子弟無法獲得的,在家務農的農村子弟一個月能賺四五元錢的人是很少很少的,更不要說服役三年後部隊會安排退役士兵進入各大工廠甚至到政府部門就職,可以說這下半輩子的生計就有着落了。

再加上當時國內統一後,沒有了大規模戰爭,參軍也不想前幾年那樣一個不小心就會丟掉性命或者傷殘,和平時期參軍沒有太大的危險,至於部隊裡訓練的苦楚對於那些農村子弟來說根本就不算什麼。

另外還有一個很重要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部隊裡的伙食。爲了保證士兵的體能,幾乎全球的軍隊的伙食供應都是不差的,那些列強部隊就不說了,遠東地區的中日兩國的軍人伙食要遠高於平民家庭,陸軍裡雖然簡單一些,但是部隊裡的白米飯和白饅頭隨便你吃,肥的流油的紅燒肉保證三天就有一頓,這樣的伙食條件那些鄉下的土財主們都無法享受到的,號稱貴族軍種的海軍更是離譜,天天吃牛排西餐的中日兩國海軍軍人的伙食就連那些中產階級家庭也是無法享受到的。

義務兵制度的施行並沒有影響到士兵的徵收,相反每個縣裡的徵收的兵員有限,而想要參軍的人有太多,其中很自然的就滋生了各種腐敗,給領導送禮只爲去當兵這種現象也逐漸開始出現。

洪九來當兵倒是不用送禮,理由也簡單,他的老父親和鎮上的那個國社黨委員有交情啊……

在軍隊裡呆了一年多後,當洪九想着兩年後退役了會分配到那裡的時候,俄國爆發內亂了,而他所在的部隊第五十八師很快就進行了全面動員,不用幾個月後,他就是跟着部隊一起進入了俄國,而說實話,他雖然參軍了一年多但是他說到底還是個新兵蛋`子,跟那些從內戰走出來的那些士官和軍官們相比,差了老大一截。

此時,一箇中士走到了洪九面前,看着他空蕩蕩的飯盒道:“你小子吃的倒是夠快的,不過吃得快也好,等真正打上了那會可沒有什麼時間吃飯!”

洪九聽到他說打仗沒時間吃飯,又是對即將到來的戰鬥有了些害怕,興許也看出了洪九的害怕,那中士道:“不過到時候你也別擔心,真的打上了後,你也不用管那麼多,跟着別人做就行了,他們開槍你也開槍,他們躲着你也躲着,不逞英雄的話我保證你死不了!”

一天後,海參崴外,第五十八師的師長郭莊同再一次向南京的國家軍事委員會請求指示後,接到了來自國家軍事委員會的進攻命令,隨後郭莊同下令部隊對海參崴展開進攻,六個小時後,卡塔爾斯基中將率領他的三千殘部和郭莊同的第五十八師成功匯合,隨即在俄軍的引導下,第五十八師對海參崴內的俄國叛軍進行了大規模的進攻。

十一號,中國陸軍第十軍下屬的第四師抵達海參崴,並加入了進攻序列當中,進攻數天後,城內的叛軍已經是陷入崩潰,城內的叛軍雖然兵力不少,但是很可惜的是他們連一個團級以上的軍官都沒有,那些士兵委員會的士兵把他們所看見的所有軍官都一股腦給槍斃了,缺乏足夠軍官指揮的叛軍根本就無法組織起來有效的抵抗,士兵委員會的那些人雖然短時間內掌控了軍權,但是幾天前他們自己都還是喊着烏拉衝鋒的普通士兵呢,根本就沒有指揮部隊作戰的能力。

失去了軍官的叛軍在中俄聯軍的進攻下,很快就是崩潰!

九月十四號,第四師率先攻入海參崴,隨後第五十八師攻克海參崴的數個重要炮臺後,城內叛軍發生了大規模的投降。而卡塔爾斯基中將對於這些叛軍沒有半點的憐惜,他們剛投降俄軍的那三千多白`軍就是把投降的一萬多叛軍給屠殺近半後扔下了冰冷的海水裡,如果不是郭莊同實在看不下去出言說了幾句,說不準剩下的近半降軍也得被屠殺完畢!

當中俄聯軍奪回了海參崴後,日`本遠道而來的那個混成旅團也是抵達海參崴並登陸!

在這樣的大局變動背後,洪九死了!

進攻的第一天,他跟着戰友們進攻的時候被一枚俄國叛軍的炮彈給炸死了,臨死前他想不通,他沒有逞英雄,他只是跟着戰友一起進攻,然而他爲什麼還是戰死了?

半個月後洪九的老父親接到那支薄薄的陣亡通知書後,滿是皺紋的臉瞬時掛滿了淚痕!

第836章 登陸澳大利亞第327章 空中決戰第492章 緊急軍情第602章 收回上海租界第781章 蘇德戰爭(二)第75章 冬衣風波(二)第859章 生和死第474章 戰爭爆發!第607章 二十個軍第997章 陰謀(一)第177章 龍濟光的去向第186章 上海滬軍第257章 設軍任免(一)第974章 南京談判(二)第131章 軍事教育變革第655章 清川江上的炮火(一)第769章 進軍東南亞(二)第592章 舜帝級戰列艦第739章 芬蘭絞肉機(二)第535章 華太級重型巡洋艦第642章 海空大戰(一)第200章 沈綱計劃(一)第460章 裝甲車的黯然登場第917章 F5對P51(一)第865章 慘烈(二)第854章 復涼號苦戰第783章 我們要打仗了(二)第770章 金蘭灣軍事基地第193章 鎮江之戰(二)第625章 繁榮背後的危機第385章 鐵路和基礎建設第692章 海軍軍備限制協定第419章 繼續北上第464章 唯一合法政府第399章 陸軍大學第759章 噴氣時代(二)第733章 戰爭前夕的軍備競賽第342章 渡江第三天第764章 嚴傲雲(一)第526章 銀行家沒有國界第463章 正式外交第1015章 第七空中騎兵營第89章 政治聚會第29章 購軍械(二)第306章 自造驅逐艦第133章 籌餉處第486章 工業國第一步第634章 雪地煙火(一)第995章 譭譽參半的勝利第355章 第五混成旅(一)第1020章 爲了德國第994章 大勝大敗(四)第779章 中日密約(二)第113章 半截煙(二)第726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一)第954章 援助伊朗第726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一)第515章 壟斷的危機第723章 海軍貪污案(二)第451章 張作霖的選擇第863章 魂斷大和(二)第559章 航彈和火海第302章 遷移第658章 裝甲洪流(二)第334章 上海事第919章 自亞號事件第38章 英國領事第305章 入役儀式(二)第1015章 第七空中騎兵營第90章 蔡鍔心思第177章 龍濟光的去向第821章 核彈和火箭第739章 芬蘭絞肉機(二)第93章 福建國民黨第246章 英日謀劃第37章 擁袁通電第71章 各省局勢第769章 進軍東南亞(二)第903章 東京空戰(三)第767 東南亞戰爭(二)第633章 經濟危機下爆發的戰爭第73章 白雪紅梅第104章 朱蔣通電第199章 上海之行(二)第1016章 各方爭奪第892章 新加坡戰役(一)第595章 大罷工(二)第25章 秦玉年的選擇第1006章 破碎的水晶(一)第526章 銀行家沒有國界第680章 進攻平壤(三)第513章 第一屆內閣信任危機第551章 華盛頓海軍條約第273章 國會選舉(一)第22章 明爭暗鬥第581章 平壤激戰(二)第169章 局勢緊張第394章 蔡秘書第182章 踏上杭州第1062章 血腥前夕
第836章 登陸澳大利亞第327章 空中決戰第492章 緊急軍情第602章 收回上海租界第781章 蘇德戰爭(二)第75章 冬衣風波(二)第859章 生和死第474章 戰爭爆發!第607章 二十個軍第997章 陰謀(一)第177章 龍濟光的去向第186章 上海滬軍第257章 設軍任免(一)第974章 南京談判(二)第131章 軍事教育變革第655章 清川江上的炮火(一)第769章 進軍東南亞(二)第592章 舜帝級戰列艦第739章 芬蘭絞肉機(二)第535章 華太級重型巡洋艦第642章 海空大戰(一)第200章 沈綱計劃(一)第460章 裝甲車的黯然登場第917章 F5對P51(一)第865章 慘烈(二)第854章 復涼號苦戰第783章 我們要打仗了(二)第770章 金蘭灣軍事基地第193章 鎮江之戰(二)第625章 繁榮背後的危機第385章 鐵路和基礎建設第692章 海軍軍備限制協定第419章 繼續北上第464章 唯一合法政府第399章 陸軍大學第759章 噴氣時代(二)第733章 戰爭前夕的軍備競賽第342章 渡江第三天第764章 嚴傲雲(一)第526章 銀行家沒有國界第463章 正式外交第1015章 第七空中騎兵營第89章 政治聚會第29章 購軍械(二)第306章 自造驅逐艦第133章 籌餉處第486章 工業國第一步第634章 雪地煙火(一)第995章 譭譽參半的勝利第355章 第五混成旅(一)第1020章 爲了德國第994章 大勝大敗(四)第779章 中日密約(二)第113章 半截煙(二)第726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一)第954章 援助伊朗第726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一)第515章 壟斷的危機第723章 海軍貪污案(二)第451章 張作霖的選擇第863章 魂斷大和(二)第559章 航彈和火海第302章 遷移第658章 裝甲洪流(二)第334章 上海事第919章 自亞號事件第38章 英國領事第305章 入役儀式(二)第1015章 第七空中騎兵營第90章 蔡鍔心思第177章 龍濟光的去向第821章 核彈和火箭第739章 芬蘭絞肉機(二)第93章 福建國民黨第246章 英日謀劃第37章 擁袁通電第71章 各省局勢第769章 進軍東南亞(二)第903章 東京空戰(三)第767 東南亞戰爭(二)第633章 經濟危機下爆發的戰爭第73章 白雪紅梅第104章 朱蔣通電第199章 上海之行(二)第1016章 各方爭奪第892章 新加坡戰役(一)第595章 大罷工(二)第25章 秦玉年的選擇第1006章 破碎的水晶(一)第526章 銀行家沒有國界第680章 進攻平壤(三)第513章 第一屆內閣信任危機第551章 華盛頓海軍條約第273章 國會選舉(一)第22章 明爭暗鬥第581章 平壤激戰(二)第169章 局勢緊張第394章 蔡秘書第182章 踏上杭州第1062章 血腥前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