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內部爭鬥(一)

餘額不足

表面上看現在的福建已經被軍政府徹底掌控,陳敬雲成爲福建的頭號當家人,但是實際上福建軍政府內部也是各派林立,明爭暗鬥下各種矛盾不斷。

其中軍權和陳敬雲一手掌控,鄭祖蔭爲首的士紳們沒希望也沒信心和陳敬雲爭奪軍權,而財政上面也是被陳敬雲安排的安華林牢牢把握住。這兩樣可以說是陳敬雲的底線,自然容不得其他人觸碰,別說鄭祖蔭他們了,就連林文英那一羣原同盟會的高級軍官多數也是被安排在虛職上,手底下的實際軍權都被陳敬雲的心腹嫡系一手掌控。

軍權財權陳敬雲不放手,鄭祖蔭和林文英等諸多派系就把爭奪的目標放在了軍政府的其他權利上,比如各部總長、次長的位置以及其他權利等等。

比如監察部,原先的總長是鄭祖蔭一手力薦的奎林洋,然而不到一個月功夫就被林文英等人抓到了一大堆的把柄,貪污、受賄金額高達八萬餘元。爲此林文英等人連夜找到了陳敬雲,請求陳敬雲將奎林洋撤職。

“都督,這種事決不能先開口子,今日他奎林洋能貪墨受賄八萬,明天他就能貪墨受賄八十萬,後天就是八百萬!”林文英近段時間擔任軍務部總長,也算得上是高級官員了,福州里頭的一幫老同盟會成員都以他爲首,出了這種事情他自然是要第一時間站出來。

陳敬雲聽罷林文英的述說後,心中也是大爲駭然。軍政府內部官員多有不清,貪墨受賄多有發生的事他也是心知肚明的,但是軍政府草創不久,根基不穩,同時他自己手底下也沒什麼得力的官員班子,就算裁撤掉他們,提起來的官員多數也是鄭祖蔭手下的人馬。所以他這段時間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只要他們不礙着自己擴軍把控財權,軍政府內部的事物陳敬雲基本是不插手的。

但是今天聽到連九部總長之一的監察部總長奎林洋都貪污受賄,而且短短月餘數目高達八萬餘元,這放長久了一年下來不得數百萬之多?

這讓他很生氣!

陳敬雲沒有第一時間表態,也不去看下面被衛兵押着,臉色已經蒼白的奎林洋,而是把目光投向了鄭祖蔭。

“鄭總長,這事你怎麼看?”

此時鄭祖蔭的臉色也不好看,整個軍政府的人都知道奎林洋是他一手舉薦的,當初他可是把話說的很滿,就差沒把奎林洋說到天上去了。然後這不過一個月的功夫呢就被人抓住了把柄,這如何能夠讓他不氣憤。

瞧着邊上的林文英臉上帶着冷笑,鄭祖蔭強壓下了心中的怒氣,用着冷靜的聲音道:“都督,奎林洋身爲監察部總長卻知法犯法,鄭以爲當嚴懲,不然無法服衆!不過軍政府現在草創,此時也不宜公開!”

見鄭祖蔭沒有第一時間去保自己人,反而是落盡下石,邊上的林文英也有點詫異,後邊被衛兵押着的奎林洋更是哭喊着:“我是冤枉的啊……都督饒命啊!”

陳敬雲倒是有些佩服鄭祖蔭的厚臉皮,其他人遇上這種狀況,恐怕就得是自認舉薦不當,爲此辭職了。而他鄭祖蔭倒好,只說要嚴懲奎林洋,沒露出半點愧疚心思。

不過現在還不是翻臉的時候,現在陳敬雲在軍政府的文官系統中威望並不強,貿然把鄭祖蔭拉下去的話將會極大影響軍政府的穩定。退一步說,就算把鄭祖蔭拉下去了陳敬雲一時間也找不到合適的人選來支持福建軍政府的諸多繁雜民政事務啊,接任的不是鄭祖蔭的心腹人馬就是林文英那邊的人。

所以陳敬雲沉着道:“既然事情明瞭,那就按照規矩來,拿下問罪後再行處置。不過事關軍政府威望,對外公佈奎林洋因病辭職好了。”

下面的奎林洋聽罷對自己的處置,反倒是沒有繼續哭喊着了,而是像個死狗一樣被衛兵拖拉着出去。

林文英顯然對這個接過很滿意,他們可是費了不少功夫把拿住了奎林洋的把柄,前段時間一直隱忍不發,直到今天一舉把奎林洋給拉了下去。

陳敬雲喝了口茶後繼續道:“現在監察部總長的人空缺,你們可有什麼合適的人選推薦一二?”

鄭祖蔭這次沒有張口,他人不笨,知道奎林洋這次犯事是林文英等人一手造成的,而上面的都督陳敬雲也是安心看戲的同時也沒有問罪自己的意思。奎林洋倒下了,如果自己繼續不識好歹舉薦人的話,恐怕會下不了臺。

林文英則是一臉興奮道:“我推舉魏勝田先生!”

魏勝田,也就是起義之前被孫文派來支持福州起義的那個特派員,福州起義成功後,魏勝田身爲外人也沒有當上九部總長之一,而是在軍政府民政部裡任職高等顧問。後來鄭祖蔭等人和林文英等人逐漸分裂後,魏勝田也多和林文英走動。今天突然把他提出來無疑就是說明這人已經和林文英徹底走到一塊了。

陳敬雲依舊沒有表態,還是對鄭祖蔭道:“鄭總長怎麼看!”

鄭祖蔭面色不變道:“魏先生雖不是福建人,但是他是同盟會老人了,也是起義的主要領導人,當這監察部的總長資格是夠的。”

鄭祖蔭不過話頭一轉卻是道:“不過監察部肩負監管官員重任,總長人選還需慎重。”

陳敬雲對他們兩人這近乎表面化的爭鬥感到有些煩了,也不打算看這兩邊的顏色了。自己暗思一番後,開始自己挑選起合適的人選來。

到目前爲止,軍政府內部屬於陳敬雲派系的人並不多,九部總長之中只有一個安華林是他這方面的人,至於次長嘛,民政部次長高澤炎近段時間和陳敬雲走的近,有明顯的投靠之意,這人陳敬雲是打算讓他釘在民政部制衡鄭祖蔭的,不能輕易調任。另外還有幾個次長也有幾個明裡暗裡向陳敬雲投誠,軍政府內的其他中高級官員也有不少,但是這些人基本都不足擔負監察部總長這個重任。

一時間裡陳敬雲竟然從自己的派系裡找不到合適的人來擔任這個監察部總長。

心中暗思一番,把心中浮現的名字一個一個排除。既然找不到自己這一方面的人來擔任,又不想讓鄭祖蔭和林文英方面的人擔任,那麼就找個中立人士好了。

心中暗思一番後,他提議道:“你們看司法部次長韓辰旭怎麼樣?”

韓辰旭,年方四十,福州本地人士,早年留學美國,畢業後回國經商,後入諮議局任議員,軍政府創立之際,因爲他是衆人中少有在留學之際學的是司法,所以就被衆人推薦爲司法部次長。不過司法部總長是鄭祖蔭一力舉薦,沒什麼真實本事,所以司法部的主要工作都是他來支持。當然了,這些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據陳敬雲所知這人沒什麼拉幫立派的心思,和鄭祖蔭等人走的不近,也和林文英等人不熟。甚至就連陳敬雲這也沒來過幾次,算得上是一箇中立人士。

陳敬雲今天把他舉薦出來,一方面是看中他的才學,另外一方面就是看中他的中立態度了。

林文英見自己推薦的魏勝田先是被鄭祖蔭否定,然後又被陳敬雲否定,讓他的面色有些難看。然而他也不是什麼笨人知道自己就算繼續支持魏勝田的話也沒有可能取勝。韓辰旭這人他也知道,知道那個人是屬於茅坑裡的石頭,又臭又硬對誰都不搭理,不可能是鄭祖蔭方面的人也不可能是陳敬雲方面的人。

就算自己拿不到,那就支持中立人士,總之是不能讓鄭祖蔭好過了。

如此思量一番後的林文英道:“韓辰旭此人才乾和性情都是足以擔當此任的!”

鄭祖蔭對此也沒反對,奎林洋的下臺就意味着自己一方失去了監察部的位置。他在意的只是林文英舉薦的魏勝田,其他的人並不在乎。當即也是同意道:“我同意都督的意見!”

陳敬雲點頭:“如此就好!”

就這樣,這一次奎林洋引發出來的風波一夜之間就被平息了,第二天的報紙上角落裡有了個小消息:監察部總長奎林洋因重病纏身,特辭去監察部總長一職,監察部總長的位置將由司法部次長韓辰旭調任。

韓辰旭是怎麼也沒有想到,突然一夜之間自己彷佛成了軍政府的政治紅人,鄭祖蔭、林文英甚至都督陳敬雲都一手力薦他爲監察部總長,還沒等他反應過來呢,消息都已經登報了,這個短暫的過程中甚至都沒有人來問他願不願意當這個監察部總長。

韓辰旭也不是僑情的人,雖然說事先沒有得到風聲,但是當他被正式舉薦爲監察部總長後也沒有推辭,而是當天就上任了。

上任之前,他特地去了趟都督府,因爲他聽說是都督最先提議讓他當這個監察部總長的,他雖然對目前福建內的各種派系保持中立態度,但是一碼歸一碼,有些表面功夫還是要做的。

然而他去見了陳敬雲後,交談了足足兩個小時纔出來,一出來後就是直接到監察部上任,而且第一時間裡就是把以前奎林洋以前提拔的數個重要監察部官員革職辭退,而且也沒給林文英什麼面子,把革命黨方面的人也辭職了好幾個,短短几天時間裡監察部中原有中高級官員就十去三四。而且大力整頓監察部內部的同時,他主持下的監察部也正式落實起了其最重要的只能,監察百官,短短數天內就連續控告多名高級軍政府官員,大有革新軍政府氣象之意。

第85章 續 暗殺風雲(二)第1047章 坦克對決(二)第539章 卡拉欽斯克之戰第728章 混亂的1936年第738章 芬蘭絞肉機(一)第1028章 改換門庭第637章 向安州進攻第960章 低估(一)第978章 我們需要戰爭(二)第531章 海軍第二期發展計劃第163章 各方反應第414章 江北大捷(一)第489章 西南攻略第694章 琉球攻略(一)第656章 清川江上的炮火(二)第181章 陳敬雲北上第933章 丈高山戰役(一)第389章 財團和鐵路第780章 蘇德戰爭(一)第553章 戰後經濟危機第650章 海航輝煌第861章 帝嚳號危機(二)第608章 廬山號航空母艦第522章 航運和造船第714章 波斯王儲來訪(二)第631章 大興土木第691章 商貿互惠協定第476章 不孝子第834章 太平洋戰略第340章 八月轟炸第109章 動亂之際第五四十二章 慶祥重型機械公司第169章 局勢緊張第259章 聖誕夜(一)第969章 北非第297章 蕪湖和宣城計劃第142章 炮艦討論第363章 救援通道(一)第950章 主戰爭論第58章 蘇浙局勢(一)第429章 ‘抗菌素’第254章 戰損報告(二)第405章 商務代表團第269章 洪子泰(二)第1051章 坦克對決(六)第562章 東海大海戰(二)第485章 第一代國產驅逐艦第600章 大清洗(一)第441章 一億元軍費第73章 白雪紅梅第978章 我們需要戰爭(二)第756章 天山號上第206章 妻妾諸事第84章 人事任命第685章 元山戰役(二)第639章 第一裝甲軍第703章 中日上海條約(二)第311章 鎮江視察(一)第582章 第二軍的覆滅第390章 各方爭奪第377章 關餘和憲法第203章 沈綱計劃(四)第412章 誰活誰死第813章 慘烈巷戰(一)第929章 落日計劃(二)第682章 平壤戰役(一)第753章 泰國的擴張(二)第603章 總統爭奪第65章 也許是愛情第557章 石油儲備第42章 廣東亂局(一)第856章 黎明攻擊第93章 福建國民黨第685章 元山戰役(二)第620章 北平王庚第328章 伍世鐘的憂慮第628章 新老權力交接第936章 寺崗謹平的玉碎第392章 吳佩孚的怒氣第511章 F1戰鬥機第688章 和平談判的開始第986章 T18之震撼(二)第145章 袁世凱的心思第778章 中日密約(一)第904章 東京空戰(四)第582章 第二軍的覆滅第828章 中國需要中東(一)第779章 中日密約(二)第841章 太平洋作戰方案(一)第94章 軍校演講第79章 福州兵工廠(三)第29章 購軍械(二)第355章 第五混成旅(一)第48章 山東亂第886章 登陸琉球(一)第348章 外交工商第809章 參謀部會議第968章 劇烈反應第764章 戰時經濟(二)第560章 此戰必勝
第85章 續 暗殺風雲(二)第1047章 坦克對決(二)第539章 卡拉欽斯克之戰第728章 混亂的1936年第738章 芬蘭絞肉機(一)第1028章 改換門庭第637章 向安州進攻第960章 低估(一)第978章 我們需要戰爭(二)第531章 海軍第二期發展計劃第163章 各方反應第414章 江北大捷(一)第489章 西南攻略第694章 琉球攻略(一)第656章 清川江上的炮火(二)第181章 陳敬雲北上第933章 丈高山戰役(一)第389章 財團和鐵路第780章 蘇德戰爭(一)第553章 戰後經濟危機第650章 海航輝煌第861章 帝嚳號危機(二)第608章 廬山號航空母艦第522章 航運和造船第714章 波斯王儲來訪(二)第631章 大興土木第691章 商貿互惠協定第476章 不孝子第834章 太平洋戰略第340章 八月轟炸第109章 動亂之際第五四十二章 慶祥重型機械公司第169章 局勢緊張第259章 聖誕夜(一)第969章 北非第297章 蕪湖和宣城計劃第142章 炮艦討論第363章 救援通道(一)第950章 主戰爭論第58章 蘇浙局勢(一)第429章 ‘抗菌素’第254章 戰損報告(二)第405章 商務代表團第269章 洪子泰(二)第1051章 坦克對決(六)第562章 東海大海戰(二)第485章 第一代國產驅逐艦第600章 大清洗(一)第441章 一億元軍費第73章 白雪紅梅第978章 我們需要戰爭(二)第756章 天山號上第206章 妻妾諸事第84章 人事任命第685章 元山戰役(二)第639章 第一裝甲軍第703章 中日上海條約(二)第311章 鎮江視察(一)第582章 第二軍的覆滅第390章 各方爭奪第377章 關餘和憲法第203章 沈綱計劃(四)第412章 誰活誰死第813章 慘烈巷戰(一)第929章 落日計劃(二)第682章 平壤戰役(一)第753章 泰國的擴張(二)第603章 總統爭奪第65章 也許是愛情第557章 石油儲備第42章 廣東亂局(一)第856章 黎明攻擊第93章 福建國民黨第685章 元山戰役(二)第620章 北平王庚第328章 伍世鐘的憂慮第628章 新老權力交接第936章 寺崗謹平的玉碎第392章 吳佩孚的怒氣第511章 F1戰鬥機第688章 和平談判的開始第986章 T18之震撼(二)第145章 袁世凱的心思第778章 中日密約(一)第904章 東京空戰(四)第582章 第二軍的覆滅第828章 中國需要中東(一)第779章 中日密約(二)第841章 太平洋作戰方案(一)第94章 軍校演講第79章 福州兵工廠(三)第29章 購軍械(二)第355章 第五混成旅(一)第48章 山東亂第886章 登陸琉球(一)第348章 外交工商第809章 參謀部會議第968章 劇烈反應第764章 戰時經濟(二)第560章 此戰必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