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兩路入蜀

兩路入蜀

西陵,丁奉將戰船駛入曲折激流的峽谷航道,這一帶逆行江流是長江中最危險的一段,在洶涌奔流的江水之下,險灘暗礁比比皆是,稍有不慎極有可能船傾沉沒。

“將軍,前面是益州地界了,我們不可以再往前了!”掌航的老卒勸說道。

丁奉穩穩的站在船頭,兩岸的山崖上間或有猿猴靈活的跳躍着,它們看似輕巧的將身子吊上藤蔓上,一邊採摘着青澀的果子,一邊探出身子打量着江水中掙扎的孤舟。也許在它們看來,這些逆水行舟的船隻是那麼的不自量力,竟然妄想着征服天地本來。

“繼續前行!”丁奉毫不猶豫的吩咐道。

一天前,他剛剛接到江陵甘寧送來的消息,寵帥正在籌劃着西攻巴蜀的計劃,不管這個消息是真是假,都讓丁奉興奮莫名,在拿下荊州之後,水師在高寵軍中的地位已在無形中削弱了,這一點從六大一線勁旅的配置上就能看出端倪,雖然其中有甘寧、文聘兩支水師列入,但比之以前一家獨大時的風光,還是要差了許多。

北方——,是騎兵縱橫的舞臺。

水師的機會現在只有一處,巴蜀。

知已知彼,百戰不殆,在西陵駐紮了這麼久,丁奉心中對蜀道的艱難是相當的清楚,幾乎每幾天就會有破損傾覆的商船從上游飄來,其中不乏被泡得發漲的屍體,只有熟悉航道的老舵手才能從兩岸的蛛絲馬跡中找出方向。

“我必須將這裡的一草一木一礁一彎牢記在心裡才行。”丁奉暗暗發誓,這一仗只許勝,不許敗,一旦錦帆軍失利,在後面的文聘江陵水師就會取而代之,只要一想到傅彤那一張長着淺淺鬍鬚的粗豪面容,丁奉就有一種強烈的危機感。

“傅彤,你笑什麼,這一次你沒有一點的機會。”丁奉嘴邊浮起一抹自信的笑容,與他有着同樣感受的還有甘寧,作爲錦帆軍首領的他此時最渴望一場大戰證明自己,證明自己江東第一員大將的威名。

就在甘寧和丁奉着手準備西進之際,襄陽,一場究竟西進還是北伐的爭執隨着高寵的到來而變得激烈起來。

而執這兩種不同意見的雙方不是旁人,正是周瑜和徐庶。

“寵帥,曹操爲爭大勢而兵發河北,中原勢必空虛,我軍只要能擊破宛城當前之敵,揚鞭許都將易如反掌,如果我們喪失這一次機會,則一旦曹操順利拿下河北,等其實力大漲之後,我們再要北伐可就難了。”周瑜言詞犀利,一針見血。

周瑜的才能是有目共睹的,從樊城之戰中獲取了相當自信的他這段時間憧憬的就是北伐中原,一統山河的榮耀,性情中充滿了冒險精神的他喜好的就是置於死地而後生的快意,渴求的就是以少勝多,與強敵鬥智鬥勇的快感,在他的心中,考慮的更多的是對自己這一邊有利的因素。

與周瑜恰恰相反,年少時曾仗義拔劍的徐庶在四處流浪了幾年之後,重學詩書兵法,然後又被高寵委以重任,這一段隨軍征戰的經歷讓他性子由急噪變得沉穩起來,而何宗的暴露也讓他對曹軍多了幾分警覺和小心,所以步步推進,不打無準備之仗是他的首要選擇。

“公謹是不是過於樂觀了,我軍要北伐中原,必先破宛城,然此城城固壕深,守備森嚴,守將曹仁又爲人機警,我幾度派出細間想潛入城中打探,皆不得其法,今若強攻城池一時不下,則我軍將陷入被動矣,到那時劉備極有可能已徹底剿滅了反抗勢力,如果他兵出蜀中威脅我荊襄,我們將不可避免的遭受兩面受敵的困境,這是我無法想象的一種結局。”徐庶反駁道。

周瑜不以爲然道:“曹軍在樊城吃了敗仗之後,一直緊守城門不出,想是怕了我們,如今我軍士氣正旺,合我荊北黃忠、朱桓、太史慈、淩統四部近三萬精兵圍攻宛城,克敵必復,再者,我們還可以在淮南方向作出佯攻的態度,對於禁、樂進牽制,我就不信曹軍抵擋得住,至於劉備,我以爲由甘寧將軍率錦帆軍扼守在江陵就可以了。”

“公謹,你莫忘了曹休曹純的虎豹騎正駐守在宛城,我們以步兵爲主進攻,勝時當然無虞,萬一遭至敗績,則將陷入敵騎尾追的困境中。”徐庶毫不示弱道。

“哼,你說來說去,不過是想讓寵帥西攻巴蜀,可是等你攻下益州時,曹操有可能已拿下了河北的冀、並、幽、青四州,到那時我們的實力才漲了一點點,曹操可就漲了一大截了。”周瑜大聲道。

聽得兩人的爭論,高寵不禁皺起了眉頭,周、徐兩人的意見看似南轅北轍,其實終途是一樣的,只不過過程不同罷了,周瑜希望畢其功於一役,冒險傾師北上佔領中原,從而在政治上、軍事上、經濟上取得全面的優勢,這是短時間內獲得天下的最好辦法;而徐庶則認爲應當一步步實施擴張的策略,拿下益州既貫徹了先打弱敵的戰略,又能消除來自長江上游的危險。無論自己取哪一種選擇,都將是有所得也有所失。

從感覺來說,周瑜的設想充滿了大膽奇麗的想象,兵進中原——,這是每一個江東子弟無法遏制的渴望,從春秋時的吳楚北伐,到項羽起兵反抗暴秦,其中都有着這一種複雜得難以說得清楚的情緒在裡面。

這是對中原強盛文明的嚮往。

這也是對那些瞧不起南方人的北方士族的反擊。

周瑜是南方人,他能感受得到那些落魄流亡到江東的士族眼神中的高傲,這一點高寵也能承受得到,所以他很清楚的周瑜心中的那一份激盪。

而徐庶不會有這一種複雜的情感,本身就是從北方流亡過來的他是庶族出身,士族階層的那種幾乎與生俱來的高傲他是沒有的,所以,徐庶更多的是從理性的角度來剖析戰局的得與失,在他看來,在經濟上已漸漸的趕超北方的江南可以選擇一種更爲穩妥的方式。

“你們說曹操北伐河北會不會是一個陷阱?”一直在聆聽着周瑜和徐庶爭辯的劉曄突然問道。

劉曄這一次是押送了工部新研製的艦炮而來,改進過的艦炮擁有比以前更強大更精準的威力,甘寧和文聘兩部是裝備這一批新式艦炮的第一批部隊。

“子揚有何高見?”高寵問道。

劉曄沉吟稍臾,道:“戰場相爭,決定勝負的因素在於以己之長、擊敵之短,今若北伐中原,則猶如當年袁本初之官渡,曹軍之長處依然是騎兵之奔襲迅速,是內線作戰補給容易,而這些都是我軍的短處,北伐中原我軍的補給線將完全暴露在曹軍的威脅之下,到時候就算拿下了許都,也無法全身而退。還有,曄以爲就算是曹操舉兵河北,他也極有可能留下相當的軍隊在黃河之南策應,一旦我軍北伐,就很可能遭遇曹操佈下的口袋陣。”

劉曄講得相當的細緻,主要涉及到的就是具體的戰術方面,這是周瑜和徐庶方纔爭論中沒有談到的,作爲掌控全局的都督和軍師,他們將更多的目光集中到了戰略層面上。

高寵細細的傾聽着衆人的意見,雖然周瑜的設想曾讓他有一點點的動心,但理智告訴他徐庶和劉曄的提醒是正確的。

高寵沉聲道:“如子揚所說,我軍的長處在於擁有第一流的水軍,擁有在江河湖泊作戰的豐富經驗,樊城一戰,夏侯惇捨棄自己的這些長處,遠道南來結果被公謹用水攻計殺得全軍覆沒,這就是不懂得揚長避短的害處,眼下龐軍師和趙雲將軍在西涼一帶受制於人,不得不退守到了更偏遠的隴西一帶,沒有他們的支持,單單以我們現有的兵力北伐,實在過於冒險,所以,我決定先實施徵西戰略。”

建安七年五月七日,高寵在與周瑜一番單獨敘談之後,留周瑜繼續駐守襄陽,自己則與徐庶、劉曄隨文聘的水師一道兵發江陵。

江陵點將臺外,長江中,戰將雲集,艦船羅列。

上百艘裝載着新式艦炮的蒙衝戰船整齊的排列在江中,接受高寵的檢閱,在高寵的左右兩邊,甘寧和文聘互不服氣的相互瞪視着,懸掛着錦帆軍旌旗和江陵軍旗幟的戰船各不相讓,鋥亮的刀槍昭示着他們霍霍的戰意。

“寵帥,你看這軍中將士士氣高昂,正是一戰之時。”面對前來視察的高寵,甘寧信心十足。

“甘將軍,你的錦帆軍可戰,我的江陵兵卒也是不差。”文聘面帶不服高聲回道。歸附後還沒有立過寸功的文聘自然希望這一次作戰能立下大功,以便改變甘寧等人的輕視,他要堂堂正正的證明,江陵水師是配得上一線勁旅這個稱號的。

“兩位將軍不必爭了,以庶之見,這一次你們誰也逃不脫的,到時要是寵帥趕你們上陣,可莫叫苦不迭呀。”徐庶笑答道,有競爭並不是一件壞事,甘寧和文聘都是能夠獨擋一面的大將,該慎重的時候他們一定會慎重的,這一點不必擔心。

如林整齊的艦船讓高寵底氣足了不少,他邊走邊問道:“興霸,這江州敵情如何?”

“江州守將嚴顏本是劉璋任命的巴東郡都尉,此人老辣彌堅,穩重有加,在劉備襲取巴蜀之時,他曾經孤守巴東一個多月,後來被張飛設計擒獲,這纔不得已降了劉備,我們要從長江水道進蜀,就非過他這一關不可。”甘寧恭身答道。

從他的態度中,可以看出他對嚴顏相當的敬重,事實上,少年遊歷巴郡時,甘寧和嚴顏有過交道,當時剛剛起兵的甘寧正遇上前來圍剿的嚴顏,兩人這一戰打得昏天暗地,甘寧善攻、嚴顏善守,正所謂是旗鼓相當,只是後來劉璋的增援部隊趕到,甘寧這才大敗不得不遁出蜀中。

正因爲甘寧是巴郡人氏,所以對於蜀中的地理情況相當熟悉,民諺有云:蜀道之難勝過上天,入蜀的長江水道千難萬險,每年沉於江中的船隻不計其數,沿江的棧道更是彎彎曲曲,時斷時續,昔年楚人伐巴國,雖然實力上佔據了絕對優勢,卻也經過了七十餘年的徵殺,才最終徹底讓巴人放棄了抵抗。

“寵帥,眼下劉璋次子劉闡在南中一帶得到雍闓、黃權、霍峻等人輔佐,起兵和劉備相抗,我們此時若能出兵相助,必然會獲得他們的支持,這樣,我們在進攻江州的同時,不妨另遣一路偏師由交州入得巴蜀,這樣兩路呼應,豈不更有勝算。”徐庶諫道。

“嗯,我欲讓伯言爲偏師都督,率兵出征,軍師看如何?”高寵點頭說道。

“可。伯言少年英雄,又有攻打交州的經驗,正是最佳的人選。”徐庶道。

“那好,就這麼辦。你速令隨軍參謀擬一份命令,送往交州。”

“是。”

由交州入南中的道路雖然有蠻夷阻擋,大部隊通行不易,但比之水路上江州的一夫當關,還是要容易一些,而且,根據徐庶的情報,潛入蜀中的間作已和劉闡勢力接上了頭,這樣一來,由陸遜擔任南路入蜀的統帥,高寵則親引甘寧、文聘兩支水師從江陵逆江而上,這樣就算江陵這一路受阻,陸遜的另一路也能直插敵之背後,形成夾攻之勢。

戰鼓隆隆,奔騰的長江水不停的拍打着船板,似乎是在傾訴戰爭的殘酷,然而,對於渴求勝利和榮耀的戰士來說,殘酷和血腥更能讓他們瘋狂。

第四十九章 痛失良機第十一章 獨闖虎穴第一百二十一章 千金無價第一百八十三章 天姿國色第四十章 牛刀殺雞第七十六章 雄師過江第一百六十二章 軍人榮耀第一百六十四章 水攻計(下)第七十九章 窈窕佳人第八十七章 北海孔融第一百四十七章 陰謀詭計第一百六十五章 縱橫捭闔第一百七十九章 鳳舞九天第二十三章 擒賊擒王第一百九十一章 李嚴來降第一百八十一章 借頭一用第二十五章 百越公主第六十九章 臨淮魯肅第一百九十二章 情急事泄第六十三章 厲兵秣馬第二百一十三章 錚錚鐵骨第二章 英雄好漢第五十一章 龍爭虎鬥第六十八章 逍遙津(下)第二百三十二章 赤壁(六)第六十三章 厲兵秣馬漢末——三國地形第一百二十七章 荊州羣豪新三回顧及今後發展的取向(一)第一百零三章 坐領江東第一百七十一章 深入虎穴第九十六章 霸王末日第六十八章 逍遙津(下)第一百四十七章 陰謀詭計第五十三章 吳下阿蒙第一百八十一章 借頭一用第一百五十七章 借道入蜀第九十一章 風起雲涌第一百九十八章 致命誘餌第一百五十六章 新隆中對第二百二十六章 大漢丞相第二百零五章 北敵膽寒第一百一十五章 龍歸大海第一百四十八章 漢賊高寵新三回顧及今後發展的取向(一)第二百二十五章 驚濤拍岸第一百四十七章 陰謀詭計第一百零二章 江東周郎第一百七十六章 赤膽忠心第一百八十章 分道揚鑣第六十三章 厲兵秣馬關於周瑜與小喬事略的想法第三十四章 陷入絕境第二百二十一章 戰鼓隆隆第四十八章 霹靂戰車第九十九章 美人計第八十二章 兄弟義絕第一百六十七章 六大勁旅第一百五十一章 等價交換第二百零六章 並肩禦敵第四十二章 落日斜陽第四十一章 決戰長沙第一百五十四章 車輪戰法新書宣傳第一百四十五章 官渡鏊兵第一百四十三章 農漁並舉第一百八十八章 算無遺策第四十五章 零陵神童第一百八十四章 兩路入蜀第一百五十三章 風雲變幻第八十章 智取秣陵第三十一章 縛虎之繩第九章 紅顏知已第四十三章 千里來援第六十六章 冢中枯骨第一百七十七章 青瓷之誘第十章 少年陸遜第十一章 獨闖虎穴第四十四章 少年名將第二十二章 百騎踏營第二百零四章 威震垓下第九十五章 吳中刺客第二百零五章 北敵膽寒第十四章 烏合之衆第一百五十四章 車輪戰法第一百零五章 驅狼吞虎第一百一十八章 淮水誓言第二章 英雄好漢第一百九十三章 功敗垂成(三)第二十五章 百越公主第四章 神亭嶺上第十一章 獨闖虎穴第十四章 烏合之衆第九十六章 霸王末日第一百五十七章 借道入蜀第一百九十五章 詐降詭計第二百三十一章 赤壁(五)第一百四十五章 官渡鏊兵
第四十九章 痛失良機第十一章 獨闖虎穴第一百二十一章 千金無價第一百八十三章 天姿國色第四十章 牛刀殺雞第七十六章 雄師過江第一百六十二章 軍人榮耀第一百六十四章 水攻計(下)第七十九章 窈窕佳人第八十七章 北海孔融第一百四十七章 陰謀詭計第一百六十五章 縱橫捭闔第一百七十九章 鳳舞九天第二十三章 擒賊擒王第一百九十一章 李嚴來降第一百八十一章 借頭一用第二十五章 百越公主第六十九章 臨淮魯肅第一百九十二章 情急事泄第六十三章 厲兵秣馬第二百一十三章 錚錚鐵骨第二章 英雄好漢第五十一章 龍爭虎鬥第六十八章 逍遙津(下)第二百三十二章 赤壁(六)第六十三章 厲兵秣馬漢末——三國地形第一百二十七章 荊州羣豪新三回顧及今後發展的取向(一)第一百零三章 坐領江東第一百七十一章 深入虎穴第九十六章 霸王末日第六十八章 逍遙津(下)第一百四十七章 陰謀詭計第五十三章 吳下阿蒙第一百八十一章 借頭一用第一百五十七章 借道入蜀第九十一章 風起雲涌第一百九十八章 致命誘餌第一百五十六章 新隆中對第二百二十六章 大漢丞相第二百零五章 北敵膽寒第一百一十五章 龍歸大海第一百四十八章 漢賊高寵新三回顧及今後發展的取向(一)第二百二十五章 驚濤拍岸第一百四十七章 陰謀詭計第一百零二章 江東周郎第一百七十六章 赤膽忠心第一百八十章 分道揚鑣第六十三章 厲兵秣馬關於周瑜與小喬事略的想法第三十四章 陷入絕境第二百二十一章 戰鼓隆隆第四十八章 霹靂戰車第九十九章 美人計第八十二章 兄弟義絕第一百六十七章 六大勁旅第一百五十一章 等價交換第二百零六章 並肩禦敵第四十二章 落日斜陽第四十一章 決戰長沙第一百五十四章 車輪戰法新書宣傳第一百四十五章 官渡鏊兵第一百四十三章 農漁並舉第一百八十八章 算無遺策第四十五章 零陵神童第一百八十四章 兩路入蜀第一百五十三章 風雲變幻第八十章 智取秣陵第三十一章 縛虎之繩第九章 紅顏知已第四十三章 千里來援第六十六章 冢中枯骨第一百七十七章 青瓷之誘第十章 少年陸遜第十一章 獨闖虎穴第四十四章 少年名將第二十二章 百騎踏營第二百零四章 威震垓下第九十五章 吳中刺客第二百零五章 北敵膽寒第十四章 烏合之衆第一百五十四章 車輪戰法第一百零五章 驅狼吞虎第一百一十八章 淮水誓言第二章 英雄好漢第一百九十三章 功敗垂成(三)第二十五章 百越公主第四章 神亭嶺上第十一章 獨闖虎穴第十四章 烏合之衆第九十六章 霸王末日第一百五十七章 借道入蜀第一百九十五章 詐降詭計第二百三十一章 赤壁(五)第一百四十五章 官渡鏊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