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坐領江東

建安三年十月二十日,會稽被高寵軍佔領。

周瑜的歸附讓孫權徹底喪失了翻盤的希望,在陸遜、甘寧、朱桓、李通的諸路並剿下,錢唐、烏程等地先後被攻破,孫權見大勢已去,率孫靜、孫河等一衆親隨乘舟浮於海上,飄泊月餘之後,無人知其所終。

曾有漁者傳:在東海外的一帶海面見過數條大船駛過,其行進的方向乃是向着東北方向,如果是孫權的話,他要從海路北歸中原應該向正北方航行,現在他卻朝着東北方,這樣一路下去,就只能離中原越來越遠。

東北方,是扶桑諸島的地域,難道說孫權想效徐福東渡海外,另創基業?

留守會稽的張昭、程秉等人在無可奈何之下,最終選擇了出城投降,至此,除了退守到東陽一帶的黃蓋殘部尤在抵抗外,孫策在短短三年間創下的基業已盡數被高寵所取代。

秣陵,一派氣象更新。

街市,繁忙如織,在中原動盪不安的今天,高寵以他無以倫比的胸襟與魄力將江東帶入了一個新的時期。

從興平二年十月到建安三年的十月,將近四年血與火的崢嶸歲月,人雖未老,心已老。

高寵一臉喜氣的步出府門,他剛從大喬那裡出來,馬上要爲人父的感覺真的很不錯,高寵忽然間有了另一種別樣的牽掛,而這一份掛念都是因爲那一個還未出生的小生命。

“我要把和平作爲最好的禮物送給自已的孩子!”看着街市上人來人往的繁華,高寵心中由衷的感嘆。

戰火能摧毀這一切,也能重新創造這一切。

所不同的只不過是人而已。

高寵沒有騎馬,刺史府就在二條街遠一點的地方,只需拐個彎就到,沒需要興師動衆的在街市上張揚,所以除了幾個親隨的宿衛,他的身邊沒有任何人,因爲這是在秣陵城中,高寵並沒有什麼好擔心的。

秣陵的百姓對於給予了他們安寧生活的高寵,已視如神人。

在街市上,如果有人敢說高寵不好的,就會遭到周圍人的羣起而攻之,對此,高寵既爲之得意,又爲之煩擾。

得意的是百姓的擁戴是檢驗自已能力的最好證明,煩惱的是即便有人有不同的意見,就會因爲這一種盲目崇拜的氣氛而不敢明言,這便是高寵緊急召來各郡官員來秣陵議事的目的之一,只有廣開言路,納賢視聽才能保持長久的興旺。

議事大廳內,幾乎與街市一樣的喧鬧。

“子將兄,別來無恙乎?”

“呵,託福——,前些日子爲了察舉賢良之事搞得焦頭爛額的,好在終於挺過去了!”許邵一臉的春風,朝着打召呼的人笑道。

亂世是武將們縱橫的舞臺,盛世則是文臣們長袖善舞的地方。

許邵他們都是被高寵召來共商如何建設江東的大計的,在這個時候,以顧雍爲首,許邵、許靖、劉基、倉慈、鄭渾、張溫等一大批郡吏官員都擠在一處熱鬧的談論着,談論着他們翹首以待的安寧建設大好時期。

陸遜、甘寧等統兵征戰的武將因有鎮守一方的重任在身,不能離開,故此在座衆人中,除了魯肅、徐庶、劉曄、和洽幾個重要的謀士外,差不多都是文官。

待高寵正中坐定,許邵搶先出列,力諫道:“寵帥,先主繇爲天子加授揚州牧,振武將軍,今我軍已盡佔江東,何不明正言順的要求朝廷歸授揚州牧的封號!”

許邵雖是善相,但除此一技外,卻少有才幹,更無有膽識,當初在孫策興兵攻打上繚時,還與許靖二人鼓動放棄豫章,不過好在有慕沙、顧雍的堅持,加上徐盛的全力回援,才總算保住了上繚。

這件事雖然過去了,高寵也並沒有追究許邵、許靖兩人的意思,但對於一向自命清高的許氏叔侄來說,這實在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有時候二人甚至覺得自已比張溫、程秉等一干新降的都沒面子。

只有找機會證明自已的能力,才能重新擡起頭來,作爲追隨高寵最久的人,許邵很長時間都被散放在豫章外郡,好不容易等到高寵這一次回召,如何能放過這個出名的機會。

“諸君以爲如何?”高寵淡淡一笑,許邵的話有一些道理,如果能有揚州牧的封號,自已就可以名正言順的治理江東治下的會稽、吳、丹揚、豫章、廬陵、廬江六郡了。

張溫猶豫了一下,出列道:“去歲,冀州袁紹在聽說曹操被加封爲大將軍後,勃然大怒,揚言要舉兵進攻許都,在迫不得已之下,曹操只好改任司空,將大將軍位讓給了袁紹。有此前車之鑑,寵——寵帥亦可爲之!”

張溫這話一出,大多數官員都點頭以示同意,在他們許多人的心裡,漢室衰微朝廷的威儀早已不在,只要有了實力,讓朝廷授一個封號還不容易。

高寵目光掃過衆人,見大多數人是羣情激昂,倒是張昭依舊一臉沉靜,聲色不動。

“子布,以爲如何?”高寵也被衆人說的心動,他素知張昭大才,這時倒想聽聽他的意見。

張昭略一沉吟,出列諫道:“寵帥,昭以爲請授揚州牧朝廷恐不會同意。”張昭在江東名望甚大,雖然是不得已降了高寵,但卻絲毫不能降低張昭在士族大夫心目中的影響,他這一句話如在平靜的湖面投下一顆石子,頓時激盪起陣陣的漣漪。

“願聞子布高論!”許邵臉漲的通紅,大聲道,本以爲獻的這一策已十拿九穩,卻不想被張昭橫插了一槓子。

張昭無視許邵的挑釁,對着高寵道:“寵帥明鑑,當今朝政爲司空曹操所把持,但凡詔令文書非經司空府閱批,皆不得外傳,昔日江東有吳侯——,有孫策與寵帥相爭,有道是兩虎相爭,必有一傷,這是曹操最樂意看到的,如今寵帥一家獨大,坐領江東,曹操焉能不懼,故此昭以爲,求請揚州牧之事恐不成矣!”

聽罷張昭的話,高寵、魯肅、徐庶等人臉上皆露出讚許之色,張昭除了名望之外,也確實有真才實學,怪不得孫策會倚爲左右手。

這時,徐庶上前道:“寵帥,子布說的是,上次曹操遣孔融出使秣陵,擺明了就是試探我軍的虛實,這一次我們若強求封號,必然會進一步加深曹操的疑心,其實,揚州牧只不過是一個虛名,有更好,沒有也不會影響大局。”

高寵擺了擺手,示意衆人安靜下來,這樣一次難得的聚會,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商量,決不能爲了封號這等不甚相關的事情而荒廢。

“顧公,各郡、縣察舉、徵辟賢能的事情辦的如何了?”高寵轉頭,對着顧雍道。

顧雍板着個臉,沉聲道:“寵帥頒佈的唯纔是舉恩令和榜書已分發到各郡、縣,這十餘日來,應募者雖多,但真正有才能者寥寥!”

顧雍的話讓高寵實感意外,在佔領了秣陵之後,高寵依照在豫章的舊例張榜納賢,並指定各郡縣官員選拔優秀人才入仕,想不到結果卻是不理想。

顧雍肅然又道:“江東地處偏僻,中原有識之士多畏路遠,數在堂的諸君中,又多爲流亡至此的江北士族,至於察舉徵辟,提拔者多爲親近之士,那些出身低微的有才能者,則並沒有得到機會。”

所謂“察舉”,是指各級郡吏在轄區內,定期的考察、選拔人才並推薦給朝廷,這些被推薦的人,經過考覈授予不同的官職。與此同時,官員也可以徵聘有名望和才能的人來做官。由朝廷徵聘爲朝廷官員的,稱爲“徵”,由官員徵聘爲自己屬官的,稱爲“闢”。而“孝”就是孝悌的人,“廉”就是廉吏。意思就是選拔符合這兩個條件的人,讓他們出仕做官。

這樣一種人才的選用制度自秦以來就一直被延續下來,在漢武帝時期,英明神武的劉徹更是

將這一制度推向了頂峰。

當時,不論出身,只要是“有非常之功”的“非常之人”,就被破格任爲“將相”,出身貧寒的主父偃和朱買臣,曾替人牧過羊的卜式,屈身爲賈的桑弘羊等人,一經察徵,無一不受到重用,從而形成了漢之得人,於茲爲盛的大好局面。

但時過境遷,察徵孝廉制的弊端也隨着時間的推移而一步步的顯現。至漢靈帝時,先是外戚當權,後又是十常侍把持朝政,名義上那些被察舉的人都是高才重名、爲鄉黨所推崇之士,但實際上,卻有不少的人爲了博取高官厚祿,通過賄賂、請託、營私舞弊等手段,任用親信,排擠賢能。這些世家大族,發展到後來,就成爲了權傾一時的門閥士族,最有名的就是四世三公的袁家。

顧雍是大學者蔡邕的弟子,又是吳中士族中極有號召力的人物,他這一番話說出,衆人頓時譁然。

“顧公何出此言?”張溫一臉的不解。

的確,顧雍這番話如同是在打自已的嘴巴一樣,雖然他並不是從江北流亡而來,但卻與那些從江北流亡來的士族有千絲萬縷的關係,其中,吳中四姓之一的朱、張兩姓就是從淮南一帶南遷而來。

“若是爲私,雍當不會出此危言,但若爲公,則必須有弊即指!”顧雍凜然道。

“寵帥,江東人口不比中原,流亡士族雖然不少,但若僅從士族階層中選擇賢能,則三代之內尚能維持,三代之後必定人才凋零。”魯肅接着顧雍的話頭,一針見血的諫道。

顧雍、魯肅的話讓高寵心頭一重,自佔領豫章以來,高寵無時無刻不在強調廣開言路,招納人才,爲此,他還特意創立了天威軍校,培養年輕的人才,但畢竟江東根基薄弱,僅靠一所學校或者有限的流亡士族子弟支撐,總有一天會走向沒落。

高寵想了想,問道:“子敬可有真憑實據?”

魯肅爲人持重,沒有確實的把握,是絕對不會信口亂說的,這一點高寵相信。

魯肅躬身道:“步騭字子山,臨淮淮陰人也,因避亂而逃難江東,單身窮困,遂以種瓜自給,其人甚有學識,晝勤四體,夜誦經傳,但只因是庶族出身而得不到闢徵,寵帥如果不信,我即讓步騭來見你。”

高寵臉色一沉,目露怒色,將眼神投向具體負責察舉的許靖。

許靖驚惶的辨道:“寵帥,這事我尚不知曉!”

高寵大怒:“汝身爲察舉主官,竟連下面有人作弊都不知曉,豈不笑話!”許靖清高,但徒有虛名,具體的辦事能力實在有限。

衆人全沒有見過高寵發過這麼大的火,在危殆的戰局面前都能從容以對的高寵,第一次感到了單個力量的無助。

顧雍見衆人俱都低頭不語,上前力諫道:“寵帥休怒,這件事也不能全怪文休一人,事關長遠大計,雍以爲當積極在各地創辦學校,不分貧賤身份,不論士族庶族,統一招收學生入學,等這些學生畢業之後,江東就不愁缺少人才了。”

徐庶也道:“顧公的話在理,人才哪個又是天生來的,我們可以慢慢的培養,寵帥在豫章設立了天威學校,召收越族、士族及寒門的子弟參加,已然很有成效,自當推而廣之,只要每個地方都有太學、私學,不愁將來無纔可用。”

高寵面色一緩,顧雍、徐庶的話有些道理,在各郡、縣推廣設立學校的事情原本他也設想過,只因爲戰事繁忙而耽誤了下來,現在來看,這一件事是刻不容緩了,只是,設立學校只是培養人才的方法,而不是選拔的方法,要想避免和防止察徵過程中的舞弊行爲,還必須想出一套更好的辦法來代替舊有的察舉考廉制度才行。

PS:讓孫權出遊海外,有可能的話就發放到日本(扶桑吧),爲以後打小日本作準備。

第九十四章 竊國者誅第二十四章 出使江東第一百三十八章 子龍南歸第四章 神亭嶺上第一百四十一章 千嬌百媚第五十八章 遺孤安在第一百一十五章 龍歸大海第三十三章 兵鋒所指第二百三十三章 赤壁(七)第六章 身陷重圍新三回顧及今後發展的取向(一)第八十七章 北海孔融第三十一章 縛虎之繩第三十五章 義陽魏延第一百零七章 救命稻草新三回顧及今後發展取向(四)第五十一章 龍爭虎鬥豫章郡地理第十八章 權力爭鬥第四十三章 千里來援第七十四章 美人折腰第二百一十六章 懾服漢中第一百七十三章 惺惺相惜(三)第一百九十二章 情急事泄第一百七十章 第二戰場第二百零九章 冤家路窄第一百四十七章 陰謀詭計第九十九章 美人計第一百七十九章 鳳舞九天第八十五章 飲血之河孫策定江東路線第一百二十八章 黃巾餘黨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漢皇叔關於新三情節的十點解釋第十九章 屯田安民第一百五十七章 借道入蜀第二章 英雄好漢第四十六章 廣陵陳登第三十三章 兵鋒所指第一百一十章 英雄美人第二十一章 錦帆甘寧第一百七十二章 兵不血刃第一百三十三章 針鋒相對第九十四章 竊國者誅第二百一十章 自立爲王第三十四章 陷入絕境第二百零八章 向北向北第二百二十五章 驚濤拍岸第一百七十三章 惺惺相惜(一)第一百一十九章 孔雀東南飛第九十九章 美人計第四十二章 落日斜陽第六十八章 逍遙津(下)第六十六章 冢中枯骨第二百一十七章 海上冒險第八十章 智取秣陵孫策定江東路線第八章 孤身死鬥第一百一十六章 鬥智鬥勇第四十九章 痛失良機第二十三章 擒賊擒王第一百一十七章 義士歸心第一百二十四章 初露鋒芒第一百四十八章 漢賊高寵第一百一十七章 義士歸心第一百二十一章 千金無價新三回顧和今後情節發展(六)第三十九章 刀俎魚肉第九十一章 風起雲涌第一百八十四章 兩路入蜀第九十章 被翻紅浪第七十一章 陷阱重重第三十九章 刀俎魚肉第七十六章 雄師過江第十六章 一討笮融第九十七章 孫家兒郎第一百零七章 救命稻草第一百一十四章 雪中奇襲第一百零二章 江東周郎第九十六章 霸王末日第二百二十一章 戰鼓隆隆寫作感言與新書公告第十二章 西行無路第二百三十三章 赤壁(七)第一百八十四章 兩路入蜀第一百一十三章 連環妙計第一百零二章 江東周郎第一百八十六章 巴郡嚴顏第一百三十三章 針鋒相對第一百六十五章 縱橫捭闔第二十一章 錦帆甘寧第二百三十三章 赤壁(七)第一百五十九章 執子之手第一百二十九章 白馬銀槍第二百二十五章 驚濤拍岸第一百六十一章 血肉之軀第二十八章 長遠之慮第二百零二章 獨守空營第一百一十一章 末路梟雄第六十八章 逍遙津(下)
第九十四章 竊國者誅第二十四章 出使江東第一百三十八章 子龍南歸第四章 神亭嶺上第一百四十一章 千嬌百媚第五十八章 遺孤安在第一百一十五章 龍歸大海第三十三章 兵鋒所指第二百三十三章 赤壁(七)第六章 身陷重圍新三回顧及今後發展的取向(一)第八十七章 北海孔融第三十一章 縛虎之繩第三十五章 義陽魏延第一百零七章 救命稻草新三回顧及今後發展取向(四)第五十一章 龍爭虎鬥豫章郡地理第十八章 權力爭鬥第四十三章 千里來援第七十四章 美人折腰第二百一十六章 懾服漢中第一百七十三章 惺惺相惜(三)第一百九十二章 情急事泄第一百七十章 第二戰場第二百零九章 冤家路窄第一百四十七章 陰謀詭計第九十九章 美人計第一百七十九章 鳳舞九天第八十五章 飲血之河孫策定江東路線第一百二十八章 黃巾餘黨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漢皇叔關於新三情節的十點解釋第十九章 屯田安民第一百五十七章 借道入蜀第二章 英雄好漢第四十六章 廣陵陳登第三十三章 兵鋒所指第一百一十章 英雄美人第二十一章 錦帆甘寧第一百七十二章 兵不血刃第一百三十三章 針鋒相對第九十四章 竊國者誅第二百一十章 自立爲王第三十四章 陷入絕境第二百零八章 向北向北第二百二十五章 驚濤拍岸第一百七十三章 惺惺相惜(一)第一百一十九章 孔雀東南飛第九十九章 美人計第四十二章 落日斜陽第六十八章 逍遙津(下)第六十六章 冢中枯骨第二百一十七章 海上冒險第八十章 智取秣陵孫策定江東路線第八章 孤身死鬥第一百一十六章 鬥智鬥勇第四十九章 痛失良機第二十三章 擒賊擒王第一百一十七章 義士歸心第一百二十四章 初露鋒芒第一百四十八章 漢賊高寵第一百一十七章 義士歸心第一百二十一章 千金無價新三回顧和今後情節發展(六)第三十九章 刀俎魚肉第九十一章 風起雲涌第一百八十四章 兩路入蜀第九十章 被翻紅浪第七十一章 陷阱重重第三十九章 刀俎魚肉第七十六章 雄師過江第十六章 一討笮融第九十七章 孫家兒郎第一百零七章 救命稻草第一百一十四章 雪中奇襲第一百零二章 江東周郎第九十六章 霸王末日第二百二十一章 戰鼓隆隆寫作感言與新書公告第十二章 西行無路第二百三十三章 赤壁(七)第一百八十四章 兩路入蜀第一百一十三章 連環妙計第一百零二章 江東周郎第一百八十六章 巴郡嚴顏第一百三十三章 針鋒相對第一百六十五章 縱橫捭闔第二十一章 錦帆甘寧第二百三十三章 赤壁(七)第一百五十九章 執子之手第一百二十九章 白馬銀槍第二百二十五章 驚濤拍岸第一百六十一章 血肉之軀第二十八章 長遠之慮第二百零二章 獨守空營第一百一十一章 末路梟雄第六十八章 逍遙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