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政黨轉型,挑釁的想法

無論是改革,還是革命,都有高尚的目標:救國救民,使國家強盛,使民衆幸福。

但目標是目標,說白了,就是美好的理想,就是鼓舞的口號,就是劃出來的大餅。最終能否實現,甚至結局是否令人大失所望,都是未知數,誰都不敢確定。

而復興會卻不一樣,相對於憲政派和其他革命團體,它打下了一塊根據地,可以將其作爲實現目標的試驗田。

“一縣不治,一地不治,一省不治,又何談全國?”宋復華停頓了一下,掃視着與會衆人,都是朝氣蓬勃的年輕人,都懷着救國救民的崇高理想,但也正是如此,操切之心在所難免。

“從起事到現在,我們的戰士們用鮮血和生命打下了這一片根據地,加起來已超一省之地。革命形勢看起來是樂觀的,最後的勝利是值得期待的。但有一個現象我們要注意,那就是到目前爲止,我們的政務、經濟,乃至法制建設,只是剛有起色,離我們的預期還差之很無。”

“光復了,光復區的民衆是否生活得比以前輕鬆安樂,是否感覺到了與清廷統治時的不同?我們的財政是否能支撐革命的繼續發展?革命軍浴血奮戰,我們能不能保證他們不飢不寒?保證他們彈藥無缺?”

朗朗的聲音在屋中迴盪,接連的發問使人深思。

“顯然,我們做得還不夠,遠遠不夠。”宋復華的聲音低沉了下去,“致力於救國救民,致力於國家富強,致力於民衆幸福,目標高尚而偉大。但實際上呢,連根據地都經營不好,連這不到兩萬革命軍都支撐不住,還談什麼振興國家,談什麼造福百姓?”

“我們充滿了革命激情,也爲着高尚而偉大的目標不惜生命。但我們也要看到這絕不是想象中那麼簡單。革命不是改朝換代,也不是光靠熱情和勇敢便能達成我們心中的美好希望。當我們成功地推翻滿清朝廷,建立起民國的時候,我們要怎麼使國家富強,要怎麼使民衆幸福?”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說句不好聽的話,當革命成功之後,如果我們成爲執政黨,能做得比清廷好嗎?如果我們是在野黨,是否能有足夠的智力和才識監督政府。併爲國家強盛出計獻策,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仔細審視自己的能力,可能會覺得力不從心吧?反正,面對着積貧積弱的國家,面對着需要提高文化知識和覺悟的廣大民衆,而對着要發展的科技、工業實力,千頭萬緒,複雜的綜合工程啊!興許是我才疏學淺。能力不夠,每想到此。我是感到沉重,感到艱苦萬分的。不知道諸位同志是什麼樣的感覺,是否還以爲只要推翻滿清,只要革命,便一切都能變好?”

下面的人們或微笑,或苦笑。或皺眉思索……卻沒有出言反對者。特別是在西南根據地工作過一段時間的,都有切身感觸,紛紛點頭贊同。

宋復華伸手向下壓了壓,語氣也緩和下來,說道:“今天的議程主要是設立革命軍政府的各部門。以及選舉各部門領導、明確各部門工作。然後是頒佈各項政策措施,從政治到經濟,再到軍事。也就是說,從今往後,革命軍政府就是一個政權,要在根據地內行使政權的職責和權力。現在,請革命軍政府特別顧問劉永福先生主持。”

對於七十多歲的劉永福來說,官職名位已經無關緊要,他也自知在思想理論上不如這些年輕人。但他願意投身其中,感受到那股新生的朝氣,爲能參加到推翻久已厭惡、失望的清廷而感到振奮和自豪。

“下面老夫來宣讀革命軍政府的機構組成,本着軍政分開的原則,現役軍人不可在政務機構任職……”劉永福早已割掉了辮子,光頭也長出了頭髮,七十多歲的老頭子精神很好,聲音洪亮。

被稱爲“十二九”會議的召開是具有歷史意義的,標誌着革命軍政府真正地向部門齊全的政權過渡,從以軍事爲主,轉向軍事、政務、經濟並舉,工作更加細分,人才使用更加合理。

更重要的是從革命黨逐步向執政黨或在野黨進行轉變,爲革命成功以後的諸項工作培養並儲備人才,積累工作經驗,增強着綜合實力。

……

是主動開戰,還是被動應戰,在陳文強與總部溝通過之後,似乎就是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

按照當初的想法,陳文強是想着自衛反擊,讓澳葡先挑起戰端。但隨着時間的推移,佈置的完成,他卻發現被動地等下去,也不是一個好辦法。

資源浪費,神經緊張,一千多步兵,還有路環島的民團,再加上水師,光這着瞪大眼睛等着,終究不是長遠的辦法。更令陳文強感到納悶的是,澳葡似乎暫時還沒有用武力解決劃界問題的意圖,而是專注於在澳門附近海面和內河航道上搞疏浚工程,企圖通過這種手段取得對內河外海的控制權。

鑑於此種情況,陳文強開始與手下商量主動挑釁,以儘快給澳葡以打擊,從而解決劃界問題帶來的隱患。

其實在陳文強看來,也不是什麼挑釁,而是反擊入侵。因爲在1864年,葡人便侵入路環島上的荔枝灣,佔地數十畝建造炮臺,並屯兵數十人。

當然,陳文強不會用這個藉口,他要誘引澳葡傾其全力,從而一戰定乾坤。爲了達到這個目的,便要製造假象,使澳葡產生錯覺。

“如果路環島上發生戰事,水師可有把握將步兵迅速送上岸?”陳文強面色嚴峻地看着面前的數人。

水師巡弁李炎山等人因爲查驗扣留“二辰丸”號而被處罰,本來以爲已無出頭之日,但陳文強卻起復他們,並且重用升職,由此使這幾人甘心聽命,爲陳文強效力。

“回大人,澳葡不過兩三艘可戰兵艦,廣東水師大小艦船三十餘艘,戰則必勝,又何況是運兵抵岸。”李炎山躬身恭謹地答道。

第2章 一個洞一毛錢第60章 施惠羅登,陳家屈服第90章 無間道設想第78章 賞罰分明的堂規第240章 東北初定第68章 同樣的迷惘者第220章 出離憤怒,外交突圍第180章 離去,秘會第70章 長期攻略第84章 辯論還是解釋第217章 勸說,中德密商第248章 北京新面貌第279章 制海權和炮艦外交第238章 戰雲密佈,定遼東第98章 抵制的成本,針對辦法第9章 外謙內毒第23章 禮字輩大佬第17章 吃講茶第74章 回滬第15章 煽風點火第57章 辣手摧磨第170章 入川之議第253章 日美濫觴第266章 有備而來第272章 加冕校閱第17章 吃講茶第50章 財動人心,合盤托出第18章 商機,愁怨第167章 英人的刮目相看第136章 招安,青島之行第221章 多管齊下,西南第185章 對憲政派的引導第26章 第一桶金第8章 會做人第118章 競爭,避實擊虛第152章 先機,北辰的設想第88章 革命的具體和細節第235章 改組政黨,籌邊第42章 陰謀論第79章 朋友?第92章 天涯海角第280章 無題第225章 不和諧的聲音,陳袁再會第8章 會做人第151章 大家來跳舞,新藥第97章 同性*愛,抵美風潮第241章 狠辣絕決,袁氏之難第3章 把人當人看第289章 中德密商第6章 安頓託付第120章 狙殺,施恩惠民第18章 候選,華人的稱呼第167章 革命大不易,整裝出發第287章 海軍準備,德國代表團第262章 澳葡驚慌第234章 親德拉美第241章 無題第203章 形勢難測,別號“光漢子”第191章 無題第283章 農民和土地,證券交易所第289章 中德密商第181章 半年之期第99章 刮目相看的“一盤散沙”第189章 縱橫桂省,襲擾戰第104章 大浪淘沙,提督李準第171章 煙幕,三路清軍第254章 公路發展,溫存第55章 對德國的分析第103章 震懾,談說同盟會第279章 制海權和炮艦外交第198章 天津會袁第126章 新武器第266章 談判,拖延第18章 候選,華人的稱呼第10章 麻皮金榮第121章 切身經驗第287章 海軍準備,德國代表團第196章 積聚的實力,總體良好第272章 加冕校閱第42章 家事第175章 實力,跋扈第247章 清室安置第13章 樂極生悲第226章 探悉其心,嬉笑怒罵第235章 改組政黨,籌邊第202章 無題第223章 退位第19章 心死,追人第202章 老袁的心思,上海光復第207章 大戰第206章 你拿我沒轍,軍火販子第264章 挑拔,發動聲勢第276章 訪德成功,抵美晉見第292章 飛機、潛艇,初戰告捷第40章 打響聲名,談妥生意第231章 東北局勢第136章 招安,青島之行第188章 赴鄂,貪官第119章 退出的安排第169章 革命領袖的選擇,反攻在即
第2章 一個洞一毛錢第60章 施惠羅登,陳家屈服第90章 無間道設想第78章 賞罰分明的堂規第240章 東北初定第68章 同樣的迷惘者第220章 出離憤怒,外交突圍第180章 離去,秘會第70章 長期攻略第84章 辯論還是解釋第217章 勸說,中德密商第248章 北京新面貌第279章 制海權和炮艦外交第238章 戰雲密佈,定遼東第98章 抵制的成本,針對辦法第9章 外謙內毒第23章 禮字輩大佬第17章 吃講茶第74章 回滬第15章 煽風點火第57章 辣手摧磨第170章 入川之議第253章 日美濫觴第266章 有備而來第272章 加冕校閱第17章 吃講茶第50章 財動人心,合盤托出第18章 商機,愁怨第167章 英人的刮目相看第136章 招安,青島之行第221章 多管齊下,西南第185章 對憲政派的引導第26章 第一桶金第8章 會做人第118章 競爭,避實擊虛第152章 先機,北辰的設想第88章 革命的具體和細節第235章 改組政黨,籌邊第42章 陰謀論第79章 朋友?第92章 天涯海角第280章 無題第225章 不和諧的聲音,陳袁再會第8章 會做人第151章 大家來跳舞,新藥第97章 同性*愛,抵美風潮第241章 狠辣絕決,袁氏之難第3章 把人當人看第289章 中德密商第6章 安頓託付第120章 狙殺,施恩惠民第18章 候選,華人的稱呼第167章 革命大不易,整裝出發第287章 海軍準備,德國代表團第262章 澳葡驚慌第234章 親德拉美第241章 無題第203章 形勢難測,別號“光漢子”第191章 無題第283章 農民和土地,證券交易所第289章 中德密商第181章 半年之期第99章 刮目相看的“一盤散沙”第189章 縱橫桂省,襲擾戰第104章 大浪淘沙,提督李準第171章 煙幕,三路清軍第254章 公路發展,溫存第55章 對德國的分析第103章 震懾,談說同盟會第279章 制海權和炮艦外交第198章 天津會袁第126章 新武器第266章 談判,拖延第18章 候選,華人的稱呼第10章 麻皮金榮第121章 切身經驗第287章 海軍準備,德國代表團第196章 積聚的實力,總體良好第272章 加冕校閱第42章 家事第175章 實力,跋扈第247章 清室安置第13章 樂極生悲第226章 探悉其心,嬉笑怒罵第235章 改組政黨,籌邊第202章 無題第223章 退位第19章 心死,追人第202章 老袁的心思,上海光復第207章 大戰第206章 你拿我沒轍,軍火販子第264章 挑拔,發動聲勢第276章 訪德成功,抵美晉見第292章 飛機、潛艇,初戰告捷第40章 打響聲名,談妥生意第231章 東北局勢第136章 招安,青島之行第188章 赴鄂,貪官第119章 退出的安排第169章 革命領袖的選擇,反攻在即